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1948的奋斗人生 > 1948的奋斗人生 第14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1948的奋斗人生 第148节(2 / 2)

“能挣钱,要休息干什么?至于工作时间……早上5点过去,下午5点回来。量的话,努力点,还是可以达到的,中午吃饭休息的话,那基本就只能挣3角了。”

12个小时,一刻不停的做工,才能达到5角?

而且听着这意思,每天超过3角的数,若是不到5角也算3角,那多干的岂不是就白干了?呵呵,那作坊的老板看样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坑人啊。

方大海下意识的侧头看了看于大庆的腰背,刚才这孩子进来的时候他还没注意,这会儿看过去,那腰背都有些弯了!这是长期弯腰干活造成的吧。这孩子……这样的下去,这身子怕是要垮了。

“我记得上次你们上报消息有功,公安局不是奖励了5块钱嘛。应该够用一阵了吧,怎么就想着去做这么苦的活儿?是缺钱了?要不我这里先给你点?”

“不,不是这意思,那,那不是……”

于大庆一听方大

海要给钱,就有些着急了,眼睛撇了一下已经走进厨房,准备做饭的小雀,拉着方大海走到大门外,小声对着方大海道:

“小雀姐要成婚了。”

咦,这倒是个新消息,可这和他们去做工有什么关系?难道是为了给小雀置办嫁妆?你别说,这还真有可能。因为他记得早些时候,这几个可是说好了要先去扫盲班读个小学文凭,然后找个体面工作的。

“缺钱置办嫁妆就和我说啊?很没必要为了这个去拼,读好书,考出来再找,不比这强?”

“这我们还能不懂?只是……”

于大庆迟疑了一下,想了想和方大海的交情,最终还是说出了他们的盘算。

“我们这是怕对方计较她以前的事儿,又觉得有我们这么多拖累……所以想着不管是什么工作,只要是看上去像是能挣钱的,都先干起来,这样小雀姐……多少也能体面些。”

方大海沉默了,他想了很多,顾忌这个,顾忌那个,却没想到这些孩子心甘情愿去吃苦,去被欺负,是为了这个,这份脸面……情义值千金啊!

“对方是什么人知道不?谁介绍的?要不要我帮着查查?”

面对这样的一伙儿子孩子,方大海觉得,自己做多少都不为过。

第135章 还继续……

虽然于大庆他们的理由很不错,可在蜂窝煤作坊的工作对这些孩子来说终究还是太重了些,方大海觉得,给这些孩子寻点别的出路已经迫在眉睫了。

那么什么工作是这些孩子们能做的呢?

方大海细细的琢磨了一番,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前门火车站,问于大庆:

“我记得,你们早年好像有不少人去街面上做过擦皮鞋的活儿?”

“嗯,确实做过,不过这活儿做的人多,所以各自都有划分地盘。我们这边……抢不过人家,背着做流动的活儿又挣得不多,所以后来就不怎么做了。”

为了活着,他们这些孩子那真是什么都做过,当过乞丐,捡过垃圾,擦皮鞋,那都属于高档的活儿了,毕竟这得置办点鞋油,鞋擦这样的工具。没点本钱是干不起来的。可即使这样的活儿,他们也没能干长久。

因为这外头苦孩子太多了,他们年纪小,身材又瘦弱,根本抢不过那些十四五的大孩子。所以一直以来,除了实在没法子的时候,背着箱子,避着同行,偷摸着挣点零碎贴补一下,其他时候,是真没想过拿这个当长久营生。

这会儿方大海这么说……于大庆心微微的提了提,好像有什么希望冒了芽。

“那……我要是给你们找个地盘呢?”

果然,大海哥果然是想帮他们做这个,他猜对了!

于大庆激动的差点跳起来,尖着嗓子忙不迭的问起来:

“哪儿?哪个地盘空出来了?”

若非这会儿是在门外,就于大庆这激动劲,估计整个院子的人都能让他给喊出来。方大海的耳朵那个遭罪哦,下意识的伸手就去揉,人也往外挪了几步,等到确定耳朵没受到重创,这才下巴磕往某个放心那么一戳,直接的说到:

“就火车站,喏,离着你们多近便。”

“不能吧,那边不是一直有人吗?前儿我还瞧见了来着。”

若是说别的地方,于大庆许是不会多想,毕竟最近成立新厂开的有点多,街面上岁数合适的大半都想法子进了厂。如此,有位置空出来也不算稀奇。可车站外那边……那可是黄金地段,听人说那边擦鞋的一天到晚都能有活儿,挣得比工厂的师傅都多呢。这样的好地方,人能轻易就让出来?

别是大海哥想借着公安的身份巧取豪夺吧?那可不行,不能让他为了自己几个这么点事儿,就犯了错误,丢了那么大好的前程。

“大海哥,咱们可不兴强抢啊!你可是公安,前程要紧。说句不好听的,有你这一身皮在,咱们兄弟走出去,就不算是没背景靠山的人了。吃亏受欺负的时候,也能喊个号,亮个名,多争出几分来。”

话虽然不错,说的也算贴心,可你真么想他……方大海是真有点被气笑了。忍不住一个巴掌拍到了于大庆的后背上,骂道:

“我是那不知道轻重好歹的人?都乱想什么呢?”

当然骂归骂,该说的还是要说,不然岂不是真成了于大庆嘴里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混球了?

“那边是有人,可谁规定那边只能有一个摊位的?”

咦,这好像确实是没规定,之所以那边一直是那么一个摊位,那是因为人家有两兄弟,而且都是十八九的青壮年,周围想抢活儿的都打不过他而已。

要是这么算的话……好像确实有操作的余地哦。

“我是这么想的,让军管所出面,去和车站里的人说说,让他们在候车室外头,靠边的位置划拉处几个位置来,搭上些个遮风挡雨的棚子,搞个便民服务处。这些棚子不拘是擦鞋修鞋,什么修自行车的,补衣服的,甚至是卖大碗茶的呢,都给上一个两个,这么一来不仅是车站里外的人都得了方

便,你们这里……用个照顾孤儿的理由,给你们分两个也就不显眼了。你觉得怎么样?”

怎么样?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有了政府出面,还是这么一个便民的措施,谁会阻拦?就是那站着位置好几年的擦鞋兄弟怕是也只有叫好的。毕竟这么一来他们也算是彻底了有个摊位了。

于大庆高兴的呀,眉眼都笑弯了,搓着手嘀咕道:

“要是那样,那,那就让三娃和枣娃去。三娃干过这个,擦鞋擦的可快可好了,枣娃也跟着学过一点。两个人搭档着来,不仅累的时候能换个手,有事儿也不缺跑腿喊人的。一定能将摊子做起来。”

是啊,一定能做起来,可这也只是解决了两个人,这一条街上没工作的半大孩子,足足有十来个,剩下的又该干什么呢?一直在那蜂窝煤作坊卖苦力吗?不能啊,那样的活儿,十四五以上的做上一段时间也就罢了,这十一二的……一天12个小时不停歇的干,真的是造孽哦。

“说起这个,这天马上又要冷了,套兔子的事儿你们还干不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