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明瑜开始给贺飞文画大饼,“到时候你别说想拍一部《舌尖上的烟火》了,你就是拍好几部,绝对也不会有人说你什么,他们甚至还会主动帮你安排,支持你的拍摄!”
就像前世,《舌尖》爆火之后,节目组马上就上马了第二季、第三季……
第一步,永远是最难走的,但也是最有回报的!
刚刚那份纪录片的策划案已经给了贺飞文足够的震撼,他听到这席话,第一反应根本不是质疑,而是忍不住顺着她的话,畅想起了未来。
能拍自己喜欢的,擅长的,还不怕周怀峰那个王八蛋给自己使绊子!
贺飞文深深吸了口气,认真地看向了这份企划书的内容。
“国内第一档明星真人秀厨艺竞技综艺——《周六星厨房》”!
论真人秀,那宋明瑜前世所处的时代,堪称是娱乐大爆炸。
想得到的,想不到的,“这竟然也行”的真人秀可谓遍地都是,甚至不少综艺早就已经压过了电影和电视剧的热度。
即便是将目光锁定在与餐饮有关的那些真人秀综艺上,仍然有很大的挑选余地。
比如说,国外有一档节目,就是让餐饮大师来当毒舌导师,让学员分别组队来担当一家餐厅的厨师,让顾客们来打分,谁输谁赢。
再比如说,国内外也合作过一档节目,让国内外两队厨师以同样的主题,做出完全不同的菜色,借此宣传不同的饮食文化,有竞争,也能挑起观众的期待。
最终,宋明瑜给贺飞文看的这份企划案,是一款集美食、竞技、真人秀、明星于一体的综艺节目。
在前世,这个节目在国内收视率很高,在播出的时候可以说是热搜常客,甚至还漂洋过海,在国外也受到了许多欢迎。
但宋明瑜选定这一款节目的最终理由,还是因为它有个其他餐饮真人秀节目不具备的优势——
明星!
没错,就是明星。
八十年代,国内其实已经是星光熠熠,刘庆、陈以冲、唐强这些明星国民度相当高,甚至不少人家里头就摆的有他们的画报。
但是普通人并不了解这些明星。
不比宋明瑜前世,连明星去哪儿吃饭都有人拍,明星家里多了只狗都要上一回热搜。
八十年代,除了固定刻板的采访,还有一些登载在报刊上,正儿八经的“自述”,观众们对这些明星的了解可谓是一片空白。
有个节目愿意请明星来,哪怕只是陪着主持人站在台上,和主持人说几句话,聊聊家常,也有许多人是愿意看的。
这就是明星效应。
而真人秀,就是最好的,进一步把这个效应做到利益最大化的模式。
看见明星上节目,已经让普通人觉得很有吸引力。
那如果给观众们提供一个渠道,让普通人也能了解明星的生活日常,能看到他们在荧幕光鲜亮丽之外的另一面呢?
老百姓一定会想看!
八卦是人的天性,八卦名人就更是天性中的天性。
普通人对名人存在天然的好奇心,有一个节目能让他们满足这种好奇心,怎么可能不看?
这两个元素组合在一起,已经足以让这个节目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这还没完——这个节目的主题是美食竞技!
这年头的观众不爱看美食纪录片,是美食没有吸引力吗?宋明瑜觉得不是。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其实很爱琢磨吃的。
前两年票证放宽之后,现在街上越来越多的餐饮个体户就是铁证。
她的“明瑜”发展得越来越好,老客户越来越多,会员卡发都发不过来,这就是铁证。
老百姓不是不喜欢吃好吃的,看好吃的,而是纪录片拍得无聊,没人喜欢看死气沉沉的!
而真人秀的模式,恰恰就规避了死板这一点。
明星现场做美食,甚至为了一个宝贵的晋级名额你追我赶,使出浑身解数做好吃的,甚至彼此“挖坑”,斗智斗勇。
这能不好看?!
“……贺导?”
贺飞文朦朦胧胧感觉有人在叫自己,可他根本无暇回应。
他整个人已经完全怔愣在了原地,晕晕乎乎的。
如果说刚刚宋明瑜不让他做纪录片,是给他脑袋上泼了一盆冷水。
那现在他看到这份综艺企划,就好像被人砸进了云端一样,轻飘飘的,只剩震惊了!
脑海中就回荡着两句话——
这是综艺?!
综艺竟然还可以这么做!?
都不用看后面那些内容了,光是前面提到的这些内容,他就猜得到——
这个节目,一定会很受欢迎,再怎么也和现在的戏曲……不,肯定比这些戏曲和采访节目更加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