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八零文艺妇女 > 分卷阅读9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94(1 / 1)

,应该中国人自己选,不应该听外国人的。 后面这句话说的好像自己多么的大公无私,多么的爱国,多么的羞与阿美莉卡为伍。 很多读者看完,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这? 这么大的名字,你就放这么个屁?你就算是说李稻花的《一方屋檐》配不上这个奖项,他们说不定还会认同。 说李稻花配不上这个奖项,那纯纯是无理取闹,尤其是说被诺奖捆绑,那就更是搞笑了。 首先,李稻花获奖的是《一方屋檐》,跟诺奖提名的《亿万富翁》不同。 其次,作为最著名的世界级奖项,即使李稻花自己曾经贬低过这个奖项,那这含金量也不是董郁能质疑的。 李稻花的诺奖提名传回亚洲之后,《华尔街奇遇记》,也就是亿万富翁,已经在周边的国家登顶销售榜第一,还好评如潮。 不仅如此,阿美莉卡拍摄的《亿万富翁》电影也在这些国家卖爆。 凭借着这些版权费,别人不知道,有些消息灵通的可是知道,李稻花现在的钱数都数不清。 周边有建交关系的国家甚至提出来想让李稻花去他们那边进行文化交流。 只是出国文化交流的事情比较大,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安排好的,总要双方商谈的差不多,才能通知李稻花。 她本人算是在上面挂上号的,这么能挣外汇,还能挣名声的作家,可不多,国家还期待着她再接再厉呢。 而且,李稻花的改革三部曲,影响力也不差,总得来说,这是个大宝贝。 董郁想黑,还真黑不动,除了跟他臭味相投的人深感认同之外,其他人都无动于衷,甚至想笑。 李稻花也是看到这篇文章,才想起来,自己曾经的老对手已经很久没跟她在报纸上过招了,现在看看,还是这个味。 这种黑她的文章,还得是董郁来写,才更对味啊,字里行间总透露出一种病急乱投医的美感。 至于说要不要回他,李稻花没管,如今的董郁不比从前。 光看发表的地方就知道,董郁的格局已经被他自己一拉再拉。 再说,他上次住院的事,也小范围闹了一下,李稻花都知道,她能死人,气死人就不太好了。 《风雨飘摇中》连载有一段时间了,每天都能收到人民文学送来的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在传统媒体时期,是读者和作者为数不多的交流机会。 李稻花第一次发表文章的时候,有几封读者来信,她都认真看过,还给回了信。 发展到现在,每天的读者来信根本看不完。 欧阳远在家不忙的时候,他会拆这些信,看看里面写的是什么,把他认为需要回复的挑出来。 李稻花再从他挑出来的这些信里选择性的回复。 看到一些不知廉耻,在信里表达对李稻花的敬仰和爱的人,这种信,欧阳远也会单独拿出来。 这些人,他都是要警惕的,不管男女。 看书就看书,还想着跟作者本人有什么超出作者读者关系的关系,不可能,他,欧阳远,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些读者来信看不完,又不能随便处理,好在他们家足够大,单独腾出一个房间,放这些信件。 房间里是找木匠打的专用书柜,一直顶到房顶,放信封不会浪费空间。 这么多信封,李稻花准备先放到房间里,有时间再看。 这一包信封里,有一封信落在地上,李稻花拿起来,是一封北平的信件。 本着出来就是缘分,李稻花拆开,信里写到,他来自滇省,写信是为了感谢李稻花能为他们那个地方的人发声。 他准备等到《风雨飘摇中》出书的时候,买几本寄回老家,让家乡的人也看看。 李稻花完全没想到,其实写《风雨飘摇中》只是在看到《高山下的花环》之后才想起来写这么部小说的。 她也不是神人,脑子一转就能想到无数小说,也是需要灵感的。 ※ 如?您?访?问?的?网?阯?发?布?页?不?是?ī?f?ǔ?????n????????5?????ò?M?则?为????寨?佔?点 《高山下的花环》就是这次的灵感。 写金三角,就必然要写到和这里紧挨着的滇省。 在信息发达的年代,滇省人民除了保家卫国为人们称道之外,还有就是独特的滇和巅。 每个赛季,那都是巅峰级王者。 其实想想,他们只所以会成为巅峰级王者,或许也跟他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息息相关。 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给自己找点精神寄托,让自己能开心点,恐怕会活的很艰难吧。 无心插柳柳成荫,李稻花看着信,觉得自己受之有愧。 把这封信单独拿出来,上面的地址也牢牢记住,她准备自己去买几本《风雨飘摇中》,送给他,最好是能帮他寄到他的家乡。 这时候的快递费也不便宜,从北平到滇省这么远的距离,还是邮寄书本这样的重物,很多人也负担不起。 杨雪没想到,他突发奇想写的信会这么机缘巧合的被李稻花看到,这会儿还在生气呢。 第61章 不如烧火以前他不关注这些,也就…… 以前他不关注这些,也就不知道,看了《风雨飘摇中》,简直成了李稻花的迷弟。 看到有人抹黑李稻花,只恨自己没什么文艺细胞,不能写稿子支持自己的稻花老师。 今天放假,他起床打扫卫生,工作日每天上下班,根本不想打扫卫生,也就周日稍微打扫一下,能过得去就行。 正尘土飞扬呢,就听到外面有人在打听,好像是打听他呢。 “你好,我想问一下,这里是不是有个叫杨雪的年轻人?” “哎对,你找他有什么事?” 这时候是冬 天,大家穿的都厚,李稻花出门的时候也穿的严实。 这会儿小帽子,大围巾,再加上这不停地打听,大妈就警觉起来。 “哦,是这样,我给他送点东西,怕给错人。” “哦。”大妈往门外看看,确实有个小年轻站在卡车旁,身边放着堆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 “那你进来吧,我们这确实有个叫杨雪的,杨雪!杨雪!有人给你送东西!” 这个时间点,又不是逢年过节的,能给人送东西,那都是稀罕事。 大妈喊完杨雪也没走,就想看看这送的东西是什么。 “谁啊?”杨雪放下手里的扫帚,拍拍身上的灰尘。 李稻花从进四合院,就得小心,穿的不太方便,不小心把人家东西给碰坏那就不好了。 见到人,李稻花把自己的围巾拉下来:“你好,请问你是来自滇省的杨雪同志吗?” 杨雪打量李稻花半天,突然恍然大悟,惊喜地说:“你是!” “对,我是,我想跟您谈谈方便吗?就在外面,就耽误您一点儿时间。” 李稻花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