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农产品的价格比较昂贵。 工资很高,相应的,支出也很多,有提前消费,提前消费就是,你的存款不足以支撑你买一些东西,比如房子、车,银行可以借给你钱,很容易的。 但是工作是合同制,一旦被裁员,不能短时间找到合适的工作,无法还贷款,那么房子和车子都会被收回去……” 虽说到了2025年,国外的工业品也不便宜了,但是在八十年代,价格便宜的令人发指。 除了国内为了外汇主动降低工业品价格之外,还有就是物价差异,八十年代,国内物价闯关尚未完成,哪怕是按照原价出售,价格跟国外的差异也很大。 李稻花就准备把对账,作为一个单独的栏目,也算是特色栏目。 毕竟,对账要更新的可就多了,这个单独的栏目,不出意外的话,可以更新很久。 衣食住行,甚至每隔几年,各国的变化重新对比,都是个不错的题材。 他们的第一期,除了李稻花的华侨的故事,还有去年国外发生的重大新闻,只有重大新闻。 因为杂志刚开办,要报道的太多,普通的新闻都排不上号。 而第一期对账,对的是一些必需品价格,包括农产品、纺织品……当然,大头还是农产品。 这 些价格都由阿美莉卡的员工帮他们收集,以后还要加入其他国家。 这当中有比国内便宜的,也有比国内贵的,越是基础的,不需要加工的产品,国内的价格就越低。 他们的第一期杂志,是在磕磕绊绊的情况下上市的。 之前谈好的书店都不确定他们的杂志到底能不能卖出去。 这样的杂志跟别的杂志不一样,受众不会太广。 大多数普通人并不太关心国外的情况,只是自己的生活就需要拼尽全力。 读书识字的人呢,又要排除一部分太小,看不明白的学生,剩下的就只有上过学,年龄在十五岁以上的人,还得有钱。 “这个就是稻花老师办的杂志?” 书店刚到货,要由人工放在书架上,店员看到《九洲》这个名字,立刻就来了兴致。 托其他报刊的福,知道《九洲》的人不算少,买不买是一回事,不耽误他们知道有这么个杂志。 杂志的销量,最终还要落脚在内容质量上,跟老板的关系不算太大,除非老板违法犯罪,连累杂志。 这时候的杂志也没有塑封什么的,塑封也要钱啊。 《九洲》这一期的封面是地球仪,最下面还写着一句话,开眼看世界,封面是彩色的,里面是黑白的。 最前面是目录,李稻花写的故事在第一页,接着就是各种重大新闻,而大对账栏目则是放在杂志的最后几页。 看书第一要看的当然是目录,目录也很容易检索到自己爱看到内容。 很明显,店员觉得这本书里目前最让他感兴趣的除了李稻花的华侨的故事,就是最后面的中外大对账。 考虑再三,他直接翻到杂志最后,看大对账。 作为真实的杂志,他们的大对账不像鸡汤文学那样,随便配一个风景图,然后就开始胡编乱造。 他们的配图,都是他们自己拍照的,不仅有国内的照片,还有国外的照片。 二者之间的差异很明显的,价格后面的标志都不一样,文字也完全不同。 众所周知,照片是不可能作假的,所以这绝对是真的。 眼花缭乱的价格,看的店员入了迷,甚至忘记自己的工作,直到被周围的同事提醒,才手忙脚乱的做自己的工作。 这次的工作比以往都要迅速,就是为了尽快腾出时间继续看。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页?不?是?ì???????€?n?2???????????????o???则?为?山?寨?站?点 看他这样,其他同事好奇地问:“这本杂志这么好看吗?” “好看,当然好看!你们要是看了,肯定也会觉得好看!哎呀,我不跟你们说了,我得给自己买一本!” 他有种预感,《九洲》绝对会火,要是不提前买,以后恐怕就买不到了。 杂志刚送到各个书店,杂志社里的员工们就进入紧张状态。 担心杂志卖的不好,万一长时间销量不佳,恐怕他们也要重新面临没有工作的困境。 第114章 谁输谁赢“给我来一本《九洲》。…… “给我来一本《九洲》。”梁宁上班之前路过书店,她记得李稻花说过,《九洲》就是今天上市的。 拿到之后,梁宁特地问店员,今天有多少人来买《九洲》。 “你是第一个。” 梁宁上班时间并不算早,所以她来买杂志也比较晚,即使这样,她还是第一个,可见大家对这本杂志还是抱有疑虑的。 梁宁对李稻花有信心,到了工位上,手头的工作也不多,就先看看《九洲》,这也算是探查敌情,他们跟《九洲》是竞争对手啊。 很快,编辑部的同事们陆陆续续来上班,大家手上都拿着《九洲》,看到彼此,相视一笑。 也都不言语,只是低头看书。 只看大家认真的劲头,仿佛人人都是劳模。 “你们快看最后的那个中外大对账!”忽然,有个同事激动发声。 梁宁本来是按照顺序,一目十行在看的,听到他说的,翻到后面,瞬间就明白他为什么激动。 对于没有出过国的人来说,国外是什么样子的呢? 真的是像别人说的那样,地上到处都是金子,不用干活就能吃好喝好吗? 电影的参考价值对他们来说并不大,毕竟,电影主角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太远了。 电影主角也不会去超市里,为米面几毛几精打细算。 李稻花的这个对账对他们来说就非常直观,工资多少,米面多少价格。 国外的工资很高,国内是远比不上的,但是相应的,国外的米面价格也是国内的好几倍。 目前国内一斤猪肉价格一块左右,而阿美莉卡是一美元。 工资水平,以大学生为例,国内大学生毕业之后月薪六十,美国月薪六千。 租房,国内八块钱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国外八百块钱两室一厅一厨一卫。 总之,在哪挣钱在哪花,以工资和物价水平来看,国内外的大学生和工人都能做到一个人工作养活全家。 但是国内的物资不如国外丰富,有的时候是有钱没地方花,尤其是对于有钱人来说。 “六千工资!这得是多少钱啊!”编辑部的人都不敢想象。 “但是花的地方也多啊,房租一个月就要八百呢。” “那我可以租个便宜的房子啊,不租两室一厅,就租个单间,这不就能省下来了,有房子房租就直接省下来了。” “哎,稻花老师写了,房价中位数八万,贷款周利率百分之15左右。” “那两年就能买一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