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八零文艺妇女 > 分卷阅读18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83(1 / 1)

文学第一次这样做,虽然很多时候,封面都是简洁版的。 作为庆祝建国四十年的作品,人民文学并没有立刻发表,选择在1989年一月正式开始发表。 第一期的封面就是赵阙,很多不知情的读者还以为这是什么传统文学宣传图。 直到看到《大秦重工》,大脑飞速运转,感觉有些不知所措,又无话可说。 重新看封面,就能看到原本没有仔细看的封面赵阙,有很多李稻花他们特地设计的小巧思。 封面的赵阙乍一看,像是双手遮在脸前,一副娇羞仕女模样,仔细看,她一上一下的手中间是手机,甚至镜头还在微微闪光,表示她正在拍照。 身上佩戴的玉佩,中间有黄色金属,这是被书里称为交通卡的东西,刷卡坐公交车和地铁这类公共交通。 《大秦重工》的年代设定也是在1989年,不一样的是,大秦没有经历过抗战,大秦历史里,抗战的这段时间在发展高科技呢。 这也就导致,同样的时间线,大秦重工的各方面发展都比现实中的要好很多。 不止是科技,国际地位也是现实中无法比拟的。 “秦要不是二世而亡,说不定还真会这样。”有人开始反思。 书里甚至还逻辑自洽,秦朝时期的高压统治,在扶苏这样的温和的人接手之后,也能以和平方式逐步褪去战时高压政策。 根据历史中的人物性格记录,还真不好说。 书里描述排队时候的人山人海,也让大家深感认同,别说这种稀罕展览了,就是逢年过节,供销社有时候都挤不进去。 让大家稀罕的是,书上这些人居然都自觉排队,甚至还拐弯排队。 这可跟供销社不一样,去供销社谁排队啊,排队,怕不是排到猴年马月去也进不去。 第一期的结尾是女主总算排队进场,可以开始参观军工展览。 这才是最让大家恼火的,他们承认,李稻花的想法很好,很科幻,很天马行空。 但是这不代表着她就可以断在这里,展览的东西你是一点都不舍得提前透露啊。 人正经展览还知道给个预热,说说展览内容呢,至少是一部分重要内容。 第121章 小民尊严此时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 此时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本书以后的发展,人民文学同样也没意识到后续的走向。 所有人都以为,这不过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新书发布。 直到第二期发表,人民文学的封面选择的是命为秦5-1的战斗机。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y?e?不?是????????????n????0?2????????????则?为????寨?佔?点 银灰色的飞机,流线型的设计,扁平的机身,跟现在的主流战斗机有明显区别,至少从外观上看是这样的。 在小说里,这款飞机是大秦研发的第五代飞机,拥有顶级的隐身能力,不止是雷达隐身,还有光学隐身、红外隐身、声学隐身。 旱地拔葱能力也是一绝,飞行速度和悬挂能力也没有因此被废弃,标准的六边形战士。 当然,在现在的人看来,这玩意简直就是天方夜谭,除了科幻片,不可能真的存在这样的飞机,就连阿美莉卡和苏格勒都没有这样的战斗机。 但是这不妨碍这样的战斗机被人喜欢,还有人专门收集人民文学这一期的封面。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秦重工》这本小说就显得有些枯燥乏味,它的写作方法跟李稻花之前的书完全不同。 这点从第一期就能看出来,哪怕只是前期铺垫,用到的也是大量的专业术语,赵阙的穿搭描写也十分生硬。 仿佛重点不在赵阙如何穿搭上,只是为了介绍赵阙穿搭的物品如何,不遗余力的介绍各种高科技产品。 “老杨,老杨快来看!” 一处研究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冲着另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喊,边喊边往对方身边快走。 “我没聋,没看我忙着呢。”老杨没有转头,只是忙着自己手里的计算。 “别写了,来看。”白发老人把自己手里的杂志硬塞到老杨眼前,挡住他的视线,让他不得不看。 “我不看这个。”老杨只是看了眼封面,立刻嫌弃的转过头。 倒不是他看不起人民文学,而是他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与其花费时间在放松身心上,不如多攻克几个难点,好让国家的科技水平往前推进一点。 就算是看书,他也只看相关专业的书籍。 其实白发老人也跟他一样,刚开始手底下的新人给他看的时候,他也没工夫看。 “五代机你也不想看吗?” 国内三代机于82年提出,86立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功研制出三代机。 听到老人的话,老杨心里一惊,以为是阿美莉卡已经研究出来,如果这样的话,他们和阿美莉卡的差距会更大。w?a?n?g?阯?发?B?u?y?e?i???ǔ?????n????????????.?????? 每一代战斗机之间的差距,都不是仅靠飞机数量能抹平的,再多的三代机,在五代机面前也无能为力。 这下他不得不拿起杂志,封面上与众不同的飞机让老杨悲喜交加。 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说,战斗机的外形差别不是太大,只有刻意去记忆,才能区分不同的机型。 对专业人士来说,战斗机的外形就能看出很多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家不愿意提前暴露飞机外观的原因。 越是清晰的外观照片,越是暴露出很多设计方面的思路。 更别说人民文学上面的照片,一手资料,外观简直不要太清楚,打开书,里面还有更详细的黑白线条图。 “这是……已经公布的数据?他们已经试飞成功,进入服役阶段了?” 这么清楚的图片,一般只有服役之后,才能被人搞到,偷拍很难拍到这样清楚的。 “这是科幻小说里的五代机。” ……老杨沉默片刻就是暴怒:“你这不 是瞎搞,那群写小说的懂什么飞机!” “你仔细看看,我觉得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再说,科幻小说嘛,本来就是,他们负责幻想,我们负责实现,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其实,他们还是挺喜欢科幻小说的,而且,阿美莉卡有时候画的大饼,跟科幻小说也没什么区别,他们负责画,国内负责实现。 只是后来他们越来越画不动了,或者是不愿意画了,可惜。 李稻花他知道,没看过她的小说,不过有时候回家,家里孩子会经常在他耳边念叨,还问他认不认识李稻花,能不能帮他带个签名。 反正已经被打断思路,老杨干脆看起来,一边看,一边在心里盘算着靠不靠谱。 看完发现,小说里写的还是有实现的可能的。 “后面呢?” “后面没了啊,这本是这个月的,一月一刊,你不知道啊。” 老杨拿着书,在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