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被郎君欺骗后她幡然醒悟 > 被郎君欺骗后她幡然醒悟 第7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被郎君欺骗后她幡然醒悟 第76节(1 / 2)

那天就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齐扶锦就跟个没事人一样,他勤于政务,忙于对付林家,更不爱从东宫出去,太子属官来东宫倒更频繁了些。

终于,林家的人也受不了太子这无端猛烈的攻势,雪都已经下了快有月余,初春都快要到了,可太子他们现在还在清理当初进言的官员,当初那事闹得有多大,现在就有多难去平息。

林首辅眼看形势越发危急,最后还是来慈宁宫找了太后。

慈宁宫中,太后位于殿内主座之上,她的后方挂着一副名家古迹,殿内陈设奢华,隐隐散发着一股檀香的气味,林首辅坐在太后的对面,手上正捧着一盏热茶暖身,林贵妃今日也在,正坐在下位。

一片安静沉默之中,还是林首辅先开了口,他道:“自从上一年出了那事,过年那会一落了雪,太子的人就咬上我们不放了,本想是借着那次腊月不落雪,逼着皇上重新立个皇后,可没想到,最后竟就闹成了这样。”

皇后没立成不说,他们反倒落了下风。

太后听了,面上瞧不出什么表情,她的手上捻着佛珠,默了良久之后,才终于出声,“无论是法理,还是人情上来说,你们这样做确实是不占理。”

当初她暂在贵妃之位,掌后宫之事,继皇后之位,那好歹也是过了两三年,可现下惠荣皇后才刚死没一年,他们就着急忙慌借着这次机会逼贞元帝立后,这事从人情上,确实不占理;再说,即便贞元帝不立后,即便贞元帝有过错,可他们又怎么能引天下人去群起攻之,君为臣纲,帝王再错,臣子这样也是僭越,这事在法理上也说不过去。

做人做事,如果连理都占不了,那事情怎么可能会成?

太后神色淡然,好像这些事情和她没什么关系,她淡淡道:“和皇帝太子相争,你们从一开始也就站在下风,现下被他们摸了把柄,怎可能轻易就结束?”

皇帝和太子,两个天然就站在制高点的人,父子离心倒也好,偏离不了。

林首辅和贵妃相视看了一眼,也摸不准她心里面是在想些什么。

自从礼王死了之后,太后就深居慈宁宫不出了,吃斋礼佛,为自己的那个儿子积阴德,不管外头发生了什么事情,也都一概不管。

林首辅抿了几口茶后,才道:“这不实在是没办法了吗,若是一直拖下去,三皇子这不也该到了年纪,前往封地了嘛。”

这要是出了京城,去了封地,那可是再难回来,再难有出头的机会了。

时间紧迫,他们如何能不去着急。

太后淡声道:“那你们今日来找我是想做什么?”

现在这样的关头来找她,只怕是奔着什么来的。

“姑母,自太子回宫后他性情大变,当初礼王被他残忍杀害,现如今又对林党痛下杀手,他这是想党同伐异啊。如若他到时候真的即了位,林家要有灭顶之灾啊,只怕就连已经去了礼王,都要不得安生啊......”

提起了礼王,太后的眸光渐渐冷了下去。

当初齐扶锦回宫第一件事就是杀了她的儿子,她如何不恨,偏偏齐扶锦名声好,他儿子名声差,没人怀疑他的所作所为。

太后记恨齐扶锦,却又无可奈何,就像她方才说的那样,他们对上皇帝和太子,那就从来都只占据着下风。

“阿茗。”林首辅唤起了林太后的闺名,他接着贵妃的话道,“只有齐扶锦去了,令修死才能瞑目啊。”

天天在这里吃斋念佛有什么用呢,仇人都没死呢,齐令修能甘心地转世投胎吗。

太后看向他们,“你们又是想我做什么?”

林首辅心中一喜,可面上却不展露一二,他道:“有些事情,我们做,做不得,可皇上顾忌和你的情谊,总不会出事。”

林太后知道,林首辅这是准备利用她出头了。

从前的时候,他们这一家人,也都一直在为利奔走。

沈咏筝是怎么死的呢?说来说去,还是要怪当初的事情被揭发了,最后心病缠身,再忍不住就去了。

这件事知道的人实在不多。礼王本来也把这件事情藏了很多年的,毕竟他也知道的,这事若是被皇帝知道了,那是真完了。可是,他后面实在是生不出孩子了,又算了算齐扶锦的出生年份月份,没忍住去和太后说了这事,他问她,“母后母后,太子会不会可能是我的儿子呢?”

太后问他,“太子怎么可能是你的儿子呢?”

哎,然后礼王就把当年的事情和太后说了。

太后知道了后呢,就告诉了林首辅,就去告诉了贵妃,想着去借这次机会扳倒太子啊。

结果闹到最后,反倒害得齐令修自己先丧了命。

前半辈子就在为家族奔走,临了临了,都半截身子埋进土里面了,还在利用来利用去的。

可是林首辅说得也没错啊,这都半只脚踏进棺材板里头了,若齐扶锦好好的,她死了确实也无颜面对儿子。

她道:“要做什么就说吧,哀家来办。”

*

待到了三月惊蛰一过,初春来临,万物慢慢开始跟着活了过来。清晨时节,闲花淡春,浅淡的花香弥散,令人心旷神怡。煦景初升之时,地上的冰雪早就消融,只是春寒料峭,空气中还带着些许刺骨的冷意。

这样的好时节,却出了一件不太平的事。

这事一开始本来是小,可不知后来是怎么越传越厉害,厉害到了满大街的人都在议论这事。

就连李挽朝都听说了。

她是从杨期明的口中听说了这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杨期明前些时日的殿试之中,得了个进士出身,这届殿试之中,杨期明的年纪是最小的一个,尚不曾到弱冠之年,后朝廷考量其年轻有为,家中又根正苗红,就将其选进了翰林院当了庶吉士。

如今杨期明正在翰林院中做事。

宫里头出了事之后,杨期明也比寻常人都能早些知道。

他在家里头吃饭的时候谈起了这事。

说是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说法,竟有人说太子不是皇上的亲子。

一家人正在一起用晚膳,杨老爷听到这话最是激动,他问道:“这话怎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