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清宁军入淮西一年了,这一年她收复了整个淮西路,连连大捷,逼得秦扬几近疯狂,对作战失利,对内矫枉过正,对士兵的一点小错误施以酷刑,导致许多士兵倒戈清宁军。
洛蔚宁此行正是前往攻打京南路与淮西交界的城池,她一路昂首挺胸,对这场战斗显然稳操胜券。士兵也如将军一样斗志昂然,士气十足,脚步声异常利索响亮。
“晋军东西两线的防守重镇都被我们攻下了,不出意外,明年六月就能打回汴京了。”孟樾颇有信心地道。
洛蔚宁笑了笑,道:“不出意外,半年足矣。但是打回汴京容易,剿灭向从天却是个问题。”
他们从南往北攻打晋廷,很快可以兵临汴京城下,可晋廷西面有地势高峻的西山路,北面有顺军援助,向从天可以带着他的朝廷班底逃往这两个地方,战争依然无法平息。
“欲速则不达,等此战结束我决定停一停,向官家请求增兵,分一支军队入西山路,一来阻断晋廷逃亡,二来防止晋军从西山路高地反击我们。”洛蔚宁又继续道。
“还是将军的考量更周全。”谢摇云道。
孟樾也颔首认可。
洛蔚宁眺望远处的夕阳,微微上扬的脸始终挂着从容和自信。
这两年来,她越来越确定一个天道规律,就是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静者生,躁者亡。秦扬正是因为吃了败仗,被愤怒和暴躁控制着情志,影响了判断,一战败,战战败。所以她要学会使用清静的力量,不能急于求成。
她的确希望尽快和杨晞团聚,但也明白事情急不来。若把向从天逼入了西山路,凭借天险至少够他们撑十几年。杨晞在向从天的控制下日子一定不好过,十几年,她可以等,但杨晞等不了。不如现在放慢步伐,趁着晋廷未重视西山路的防守,他们花上一年时间率先攻下来。
洛蔚宁感受着挂在腰间的玉璜随着马步前进,来回摩擦着肌肤。心里默念道:“巺子,你一定要坚持住。”
……
洛蔚宁领兵在外作战,留下柳澈守着军营。那日,柳澈正在军署摆弄沙盘琢磨战术,黄月带着一名信使匆匆走进来。
“柳军师,朝廷来急报!”
信使向柳澈双手呈递圣旨,同时道:“晋军联合了顺国军队,现已围困桃州,还请洛将军速速领兵勤王。”
柳澈连忙接过,打开来看,立即震惊了。
赵珙在圣旨上任命洛蔚宁为大周兵马元帅,命她立即领兵去桃州勤王。
柳澈回想当初淮东路在清宁军的庇护下安稳繁荣,赵珙听信谗言,唯恐洛蔚宁在淮东坐大,把朝廷搬回淮东的桃州,还把淮西的一支强军调到淮东拱卫他,命清宁军在短短几日内撤出淮东。
不料一年后,晋廷突然请来了顺军,把赵珙依赖的那支所谓的强军几乎全歼了。如今桃州被围,他倒想起清宁军了,倒不怕洛蔚宁造反,给她册封兵马元帅了?
呵呵!
第226章柳澈拦截勤王令
◎若她称帝,保住杨晞的性命就容易多了◎
柳澈对信使道:“洛将军人在京南作战,我先派人通知她赶回来。”
然后吩咐黄月带信使去安顿好。
拿着圣旨,一个人边踱步边思考。
她该立即把消息告诉洛蔚宁吗?以洛蔚宁的性格,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带兵勤王。然而赵珙无明君资质,又始终信不过洛蔚宁,只会拖后腿。眼下不正是摆脱赵珙的大好时机么?
如今赵珙已经册封洛蔚宁为兵马元帅,等赵珙被俘虏,大周的首领便是洛蔚宁,届时洛蔚宁称帝也是顺理成章。
想到这些,柳澈的眼神从犹豫变成了确定。
随后,她叫来了同样留守军营的罗三问和胡昆,故意把赵珙被围困,前来搬救兵勤王之事告诉二人,以试探他们的口风。
罗三问以柳澈的想法为尊,胡昆更是借口洛蔚宁在外作战,不宜撤兵来拖延勤王计划。柳澈于是对他们敞开心扉,三人顿时一拍即合。
柳澈想起当初北峰镇的罗家村有几位绣娘跟从了军队做后勤,于是让罗三问安排那几个绣娘来见她。
至于信使,柳澈心一狠,命黄月在他的饭菜里下了寒药,不过几天就腹泻而亡了。
半月后,洛蔚宁带着谢摇云和几名骑兵飞奔入城,率先回到军队驻地。
她直接骑马来到军署外,两个守兵见到她十分惊讶。
“将军!”
洛蔚宁二话不说,迅速下马走了进去。
守兵见她面色冷峻,散发着愤怒的气息,于是不敢多问,乖乖地把她的马牵去马厩。
“柳澈!”
洛蔚宁走到柳澈的书房,还没跨进门槛声音就先到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