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第74章</h1>
“这……会不会太隆重了?只是一颗西红柿而已。”
“这是你的重要发现,不是小事,而且我只是举手之劳。”小祝老师认真道。
苍耳小声说了句“谢谢”,低下头默默啃鸡腿,心里却涌动着异样的感动。
从小到大,她总是被敷衍被糊弄的那个,久而久之她自己也习惯于糊弄自己,把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视为不重要的、可以忽略的东西。除了外婆之外,没有人会把自己的话当回事。
可小祝老师,虽然沉默,却真的把她的事放在心上,为了给她答疑解惑而不惜麻烦。
苍耳抬头看向对面的人。小祝老师也抬头看向她,眼睛清亮亮的,没有一丝“看我为你做了多少事”的邀功,或“看我人脉有多广”的炫耀,好像他只是做了一件很自然、应当的事情,没有任何值得讶异的地方。
为什么会有你这样的人呀,祝江。
第62章 收水稻
烈日炎炎的下午,教室里老旧的电风扇“呼哧呼哧”转着,也难以给下面抓耳挠腮的学生们降温。
如果心声能外放,此刻教室里一定此起彼伏着对老尤的激情辱骂声。因为……他真的完全没有按照自己划的重点出题!
不少人考试前一天晚上都在通宵背重点,带着通红的双眼自信满满走进考场,没想到又被他狠狠摆了一道。
在其他人对着空白卷面放空或者胡编乱造时,只有“新禾正道の光”小组成员自信沉着地沙沙动笔,一边狂写一边在心里惊叹小黑真是个天才,这知己知彼运筹帷幄的素质,放在古代绝对是军师啊。
考试结束的铃声拉响,苍耳刚好写完最后一道问答题的最后一个句号。看着密密麻麻的答题纸,她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成就感。
停笔的瞬间,前几天死记硬背的知识就已经全忘了。原来很多时候,学习只是一种获取想要的东西的手段,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么高高在上,只要掌握了方法,就能把它变成一种工具。
在一片对老尤的辱骂声中,正道の光小队悄咪咪走出教室,没有向其他人炫耀,走到操场才敢欢呼起来。
“为什么不把划重点的事情告诉其他人,一起打老尤的脸?”陶美兮问。
“笨呐你,万一我猜错了呢?不是要被群殴。”小黑一脸嫌弃。
这是最后一门考试,要命的考试周终于结束了。
原本最害怕的《作物育种学》,这次试卷不知道是哪位老师出的,大概是对之前小祝老师制造的惨案心有戚戚,所以这次极尽所能地放水。做了充分准备的苍耳轻松拿下。
绩点,易如反掌!
考试都结束了,但在暑假前,她们还有最后一节实践课要上——收水稻。
早上六点,全班同学在朱教授的带领下,再次来到水稻田边。
当初亲手插下的翠绿秧苗,在四个月过后,已经变成满目金黄的稻浪。十几厘米长的穗子上挂满了饱满的稻谷,丰收的重量将水稻压出一个优雅的弧度,在风中微微起伏。
苍耳记得,水稻插秧是她今年来到农校后上的第一节 课。那时候她还对将来的一切茫然无知,孑然一身,疲惫、顽强、满腔愤怒。而现在,她有了朋友,有了信心和希望,心里……有了一个人。
原来短短四个月时间,足够让一季水稻成熟,也足够让一个人的内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四年呢?十年呢?是不是足够自己变成一个很好的人,去到很远的地方?
苍耳第一次对时间有了期待。
“孩子们,这是我们本学期的最后一节课了。过去几个月你们的表现让我印象深刻,和你们待在一起让我觉得自己也变年轻了。”
“您本来就不老!”夏宇添狗腿子发言,把朱教授和大家都逗笑了。
“谢谢。你们当中如果有人选现代农业的话,下学期我们还能碰面,选其他专业的就碰不到了。”朱教授和蔼地笑着。“行了,我们好好完成这最后一课吧。”
“你们还记得吧,当时我们班是插秧,隔壁陈老师班是抛秧。”
怎么可能不记得?回想起来都要恨恨咬碎后槽牙的那种记得。
朱教授继续说:“你们看,这两片地其他条件,稻种、水、肥等等都一模一样,只有栽种方式不同,现在对比还是很明显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