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422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422章(2 / 2)

成之染看他局促得同手同脚,眸光不由得一暗。眼前的少女艳若桃李,知慕少艾,再寻常不过。只是脑海中倏忽闪过那个老道的谶言,炎炎夏日却令她如坠冰窟。

成追远仍在栓马桩旁偷瞄。苏兰猗并未落座,而是静静地站在树荫下,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半晌,她用帕子包了块桂花糕,命侍女递给驾车的兵卫。

那兵卫惶恐跪谢,她似乎伸手要扶,腕上金环掉进了草窠。

成追远赶忙上前拾起,沉甸甸的金环仿佛还带着对方的余温。他犹豫着不知如何开口,苏兰猗轻飘飘投来一瞥,径自登车了。

日影西斜,众人抵达城南数十里的秣陵宫。此地原是江南吴王做储君时的别业,北中郎将柳元宝在此带兵防卫。他与宗寄罗从洛阳赶回,还没在家中坐热乎,又被成之染拉来戍守秣陵宫。

魏王在正堂前驻足,仰头望着“静安堂”匾额上新刷的金漆,似是喟叹:“吴王别业,却是雅致。”他伸手拂过门扉上雕镂的菱格,指尖沾了些青灰,“只是藤萝甚矣。”

重檐上爬满了紫藤,浅淡的花簇如同瀑布飞流直下,一片绚烂中莺飞蝶舞。

成之染盯着魏王迈进门槛的背影,低声叮嘱柳元宝择时修剪。

穿过曲曲折折的庭院,一汪清潭之畔,俨然是一座书斋。日影斜斜地洒落斋中,博古架上的绿瓷胆瓶插着新折的野菊。

魏王在画壁前伫立良久,仿佛在端详那幅山斋野趣图,又仿佛幽幽凝神方外。

成之染抬手命众人退下,湿热的荷风吹开了小窗,窗外芭蕉叶微微作响。

“太平啊太平……”魏王不知何时侧首看着她,缓缓道,“清河,请你看顾她。”

成之染抬眸:“陛下……”

“那位抱朴子虽出言狂妄,说出来的话,大都成了真,”魏王难得打断了她的话,“可我不希望清河……做什么皇后。”

那老道虽早已被驱逐出京,清河公主笄礼的谶言却在坊间传开,又随着新帝的即位而甚嚣尘上。

成之染自然不当真,可奈何流言如暗涌,无论是成肃,还是成昭远,抑或苏裁锦,都未免不安。

她对魏王道:“臣定会为公主觅得良人,一辈子远离纷争。”

魏王负手立于小窗前,芭蕉疏影外,远远回荡着水畔微波。苏兰猗斜倚四角亭中美人靠,白衣少年在月洞门下望着她。

天色不早,成之染告退。魏王将她送到书斋外,残阳映得他眼角细纹泛金。

“告诉你父亲,能安居在此,我还要谢他。”

成之染一时怔忡,垂眸不语。

或许他不是明主,她如今也算不得忠臣。只是尘世这一切风烟散尽,她如何能忘记,在江陵之时,庾载明刀下,他曾救过她。

————

次日回城的路上,成追远摆弄着苏兰猗遗落的金环。金环上镶嵌珍珠,在朝晖之下映出琥珀色。他忽而对成之染道:“阿姊,再过几个月,我就要满十五岁了。”

成之染望着官道旁水光潋滟的稻田,不知怎的竟想起秣陵宫那一汪水潭。魏王的目光仿佛依旧落在她身上,使她动了动嘴唇,轻声道:“叔父已封东郡王,八郎立为彭城王,过不了几日,你与诸位阿弟,也要封王了。”

成追远似乎忸怩地笑了笑,这笑容倏忽令成之染想起了襄远,她心中一恸,却听成追远开口:“我想的不是这个。”

成之染暗自叹息,道:“你可听说了京中的传言?”

“是哪个传言?”成追远问道。

“清河公主笄礼上……”

成追远倏忽扭头看着她,又垂下了目光:“不过是妖言惑众,阿姊不要信。”他握紧了手中的金环,新帝皇后的谶言,他远在江陵之时,已有所耳闻。

对曾经的公主而言,这无疑是一种诅咒。可这个诅咒,如今已成真了一半。

金环上的珍珠硌得手心生疼,成追远见成之染不语,越发紧张了起来:“阿姊……”

“人言可畏,”成之染目光平静,反问他,“你让桃符怎么想?”

成追远无言以对,成昭远的佩剑挂在他腰间,此刻猛然间变得沉甸甸的,利刃仿佛在鞘中低鸣。

玉带上还插着一枝紫藤花,是他从静安堂前摘下来的,花枝已不似先前水润,混着他身上残留的熏香,竟有几分苦涩的气息。

不过年轻的皇子来不及郁郁寡欢,他此行回京至关重要之事,是接受新帝的册封。

成肃循前代之例,非皇子不得封王。自昭远以下唯有四子,立五郎追远为南郡王,六郎怀远为兰陵王,七郎思远为武陵王,九郎念远为豫章王。四郎齐远、十郎平远二侄,皆封县侯。以三郎襄远早逝,追封京兆王。

册封宴的余温未散,五更鼓依稀在宫城回荡,成之染已立于太极殿前整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