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空地上潦草的搭了几间茅草屋,茅草屋里全是大通铺,这就是服徭役的民夫这段时间要住的地方。
一伙人去安顿歇息,领头的官差告诉他们,明天一大早就要开始干活。
郭三娃把自己的铺盖铺好之后,仰躺在大通铺上,他看着旁边的大哥和二哥。
“我从来都没吃过那么香的精米,还有那黑乎乎的汤,那到底是什么啊?”
说着郭三娃还忍不住有些回味。
此时,一旁的汉子笑着搭话,“那黑乎乎的汤是酱油汤,里面是加了猪油,香油,酱油,盐,还有小葱,再拿热水一冲做成的。我今天在里面还吃到了海米,海米可是金贵的东西,听说好几两银子一斤呢。”
一旁的郭父也忍不住开口,“这么金贵的东西,官府怎么拿来给咱们吃?”
猪油、酱油、香油和盐,这四样东西儿随便掂出来一样都是金贵玩意。
他们普通农户也就日常吃得起盐,做饭的时候往里面撒,给菜上添些咸味儿。
即便再嫌弃盐贵,那也得买,因为长时间不吃盐,人就会没力气。但是肉就不一样了,就比如他们郭家,上一次吃到猪肉,还是上年过年的时候,郭父跟着同村人一起给地主老家家的房屋上瓦。
临近过年,又碰上地主老爷家办生辰宴,府上的管事一个人赏了他们三两猪肉。
至于酱油和香油他们只是见过镇上的米粮铺里有卖的,压根就没买过。
那人笑着道,“你们村离禹州城很远吧?如今整个禹州城内都传遍了,咱们吃的这些东西全部都是由皇商姜氏赞助的。”
“什么是赞助?皇商又是什么?”郭三娃问。
那人说,“皇商就是专门给天家供货的。皇商姜氏和官老爷商量今年的徭役要修路,县衙同意后,皇商姜氏就提供饭食给咱们。”
郭三娃更疑惑了,“皇商干啥要咱修路?”
汉子道:“那是因为皇商要来咱们禹州开办工坊,但是因为咱们禹州往府城的路不好走,所以人家就出钱给咱们饭吃,让咱们尽快把这条路修通,这样人家就能早点做生意开买卖了。”
“修路是指修水泥路吗?”
“没错,就是水泥路。听说这水泥路十分神奇,要是修好了,快马加鞭从禹州赶往府城,只需要三天时间呢。”
“这么厉害,听说江右府离咱们这边远的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