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79章(1 / 2)

息禾对上他那双似将人看透的眼睛,立即掩饰的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

除了科举制,现在朝中因为淮南王谋反的事情在暗流涌动。

的确是多事之秋。

按照刘彻老六的脾性,不管淮南王到底是否有意谋反,一个明晃晃能够削藩的正当名头就在眼前,他岂能放过。

好在这件事跟息禾并无关系,她也不打算掺和。

息禾端了茶杯,默默喝茶水润喉。

因为刚刚的动静,有不会少人都在偷看热闹,此时见热闹过去了,众人便没有再关注,茶馆恢复了平静。

这个时候,离羽回到了茶馆。

见状,息禾与霍去病便不再谈论朝堂上的事情。

她跟离羽说了自己的诉求。

离羽闻言道:“女君,我正好认识一人,叫做宁恒……”

息禾闻言,对他推荐的人极为感兴趣,便让离羽明日将人带到平宁府。

解决了这个问题,犹豫她还有事情要忙,霍去病便送她回了府上。

时间匆匆。

就这样,一连过去了数月。

已是元狩元年。

冬月,天上开始飘雪,大地银装素裹,天气变得十分的寒冷。

那日过后,离羽果然在第二日带着给宁恒到了平宁府。

息禾见他长得眼神清正,行为有礼,便将人留了下来。

之后,她用一个月的时间考察了宁恒的人品,见他行事灵活又有胆魄,便放心将玻璃厂交给他管理。

这段时间,宁恒也没有让息禾失望。

他先将一个杯子出现在拍卖场,让其中一个世家子弟以一万贯将其拿下,将玻璃制品出现在众人眼前。

随后宁恒又看中茶馆人流量,请了说书先生将玻璃夸成天上有地下无,仿佛只有极为尊贵的人才能用得起玻璃制品。

于是在这样大力的宣传下,玻璃制品的名气很快就在长安打响,成了古代版本的奢侈品,极为彰显身份。

甚至有王侯斥重金,定制了一批玻璃瓦盖房。

这一期间,宁恒将长安成的这些权贵当成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息禾在宁恒的帮助下赚得盆满钵满。

有了钱,息禾便开始大力招揽能人异士。

她按照青章提供的地址找到了姜懋姜辛两兄弟,想劝说对方为她所用。

息禾本以为让他们投靠自己需要费尽口舌,毕竟她还占着他们小妹的身体。

没想到她说明来意,姜辛姜懋两人就非常干脆的答应投靠她。

面对息禾的好奇,姜辛扯了扯嘴角:“我们又不傻,就算你不是我们的幺妹,还是平宁君。能让我们有能出人头地的机会,谁愿意混迹江湖。”

而息禾利用舆论的操作下,民间对于科举制试行的声浪也达到了顶点,就连大部分世家大族的庶子也加入声援之中。

原本想用荡.妇.羞.辱诋毁息禾声誉的舆论主使者,在霍去病的收拾下,变得十分老实。

霍去病,他们的确得罪不起。

于是,在朝堂上关于科举制进行长达数月的商讨中,整个科举制试行以及流程最终敲定。

而第一场科考,定于元狩元年秋月,由桑弘羊为主考官,息禾协助。

于是,息禾变得更加的忙碌。

很快,淮南王和衡山王自杀的消息便传到了朝中。

刘彻见两人自杀,便坐实了其谋反的事实,派军队入驻淮南王封地,并将其改为九江郡。

第88章

紧接着,刘彻制定《左律》,严惩诸侯王国官吏的犯罪行为,用来规范削弱诸侯力量,好以此加强中央集权。

此举让江都王刘建心生不满,藩王国内异动连连。

朝中,不少人与刘建有关系,因此焦头烂额,心中忧虑。

而这些都与息禾无关,她正密切的关注着科举制落实的事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