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件都是以亿为单位的重量级拍品,大概率能帮棠邑一炮而红。
苏艳秋已经带了摄影师过来拍照,准备制作拍卖宣传图册。
“这件银毫盏已经定了,作为棠邑首场拍卖会的拍品,不会卖的。”王景行说道:“如果他有意向,欢迎他来竞拍。”
“对,我也是这么和他说的,还给了苏艳秋苏总的联系电话。”
王景行点点头:“很好,还有什么吗?”
杨子安回答:“其他都是日常工作,收了几件还不错的物件,店里的账上都有。”
正说着,蔡韵韵把流水账拿过来:“老板,你看看我们最近的生意。”
王景行一看,除了蔡韵韵之前说的西汉玉璧,比较贵重的还收了一件清嘉庆粉彩花卉纹蒜头瓶。
这算是店里收到的第一件清代官窑瓷器。
王景行看还没卖出去,边说:“这件嘉庆粉彩蒜头瓶给我看看。”
蔡韵韵把瓶子拿出来。
王景行接过认真看了看。
蒜头瓶高约 30 厘米,线条优美自然,瓶腹圆润饱满,整体造型规整大气。
瓶身以粉彩绘制花卉纹饰,色彩鲜艳柔和。
花卉图案以牡丹、月季、茶花等为主题,花朵盛开,花瓣层层叠叠,花蕊细腻精致。
用的是传统的粉彩制作工艺,在成型的白瓷胎上精心绘制花卉图案的轮廓,然后运用粉彩颜料进行填色。
瓶底有 “大清嘉庆年制” 六字篆书款识,字体规整,青花发色纯正,是典型的嘉庆官窑款识。
以前单看,觉得嘉庆瓷器也还很精美。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由于王景行刚看了康雍乾三代最好的瓷器。
现在看了嘉庆的瓷瓶,感觉确实差了一大截。
和清三代的瓷器相比,嘉庆瓷瓶总体胎骨较疏松,瓷化程度不如康雍乾时期。
釉面不够平整,光泽度也较差。
造型上虽然沿袭乾隆时期的风格,但在制作工艺和精细程度上有所不及,瓶身线条也没那么流畅自然。
纹饰略显呆滞,色彩也较为凝厚。
底款虽然字体工整,但与乾隆时期相比,笔画略显拘谨,不够洒脱。
王景行一下没了兴趣,递给蔡韵韵:“按杨叔定的价格,摆上去卖了吧。”
第260章 鉴画
还是回到店铺舒服。
整个上午都和杨子安在泡茶聊天,氤氲的茶香弥漫在空气中,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古玩界的奇闻轶事。
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时光仿佛在这里慢了下来。
在店铺吃过午饭,王景行正惬意地靠在椅子上消食,突然,电话响起,是董建川的来电。
“兄弟,你忘了在沪市答应我的事情了吗?”
王景行一脸懵:“董哥,什么事情啊?”
董建川气急:“你装傻是不是?你不是花了 500 万从李久生那捡漏了一幅宋画吗?说好回到金陵告诉我是怎么回事,都过这么久了,你忽悠老哥是不是?”
董建川这么一说,王景行才如梦初醒,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懊恼地想起来,还真把这事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主要是那十八箱珍宝太过震撼,王景行的心思都被那些琳琅满目的宝贝给占据了。
那幅崔白的画,回来之后就被他随手放在了保险柜里。
“行,下午咱们去金陵博物院,我先给陈老打个电话。”王景行连忙说道。
陈德章是金陵博物院前院长,在古玩鉴定界德高望重。
王景行迅速拨通了陈德章的电话,请求借用金陵博物院的红外扫描设备。
红外扫描能够穿透颜料层,使底层的草图、构图线条等隐藏信息清晰地显现出来。
沪市博物馆就曾经通过红外反射成像技术,成功将宋代绢画《卧猫》中已隐没的黑猫重新展现出来。
崔白的这幅画,只要用红外扫描设备扫描,肯定可以看到树干上已经消散的题款。
陈德章一听可能是北宋崔白的画,声音都不自觉地提高了几个分贝,激动得不行,二话不说就热心地帮忙联系相关事宜。
下午三点不到,金陵博物院。陈德章、董建川,以及从陈德章那边得到消息的钱文默早已在那里等候,他们的脸上都带着期待与兴奋。
当红外扫描的结果呈现在众人眼前时,大家都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