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催椒柏 > 借春(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借春(二)(1 / 2)

江簫笙这趟进宫,该隆重,也不能隆重。

周国位处大陆最北端,南方接邻齐、魏、陈三国,大多时候四国相安无事,直到这几年齐国国力渐长,屡屡派兵试探,骚扰周国边境泽水城。

江簫笙身为泽水城守将,大战小乱不断,屡创胜绩,表现可谓出色,有如定海神针牢牢护住边境安危。

若要论功行赏,守将难得进京,景明帝本该对他大肆奖励。无奈齐国野心未绝,虽早有安排人手补强守卫,难保大将江簫笙离开泽水城的消息流出,他们会趁机作乱。

斟酌再三,皇帝只能低调将人召回,并嘱咐江簫笙轻装返京,千万别拖着一整队的亲卫军出行,好让他离开泽水的消息能晚点再散出去。

景明帝琢磨着,对待江萧笙一行,得重重的赏,却要轻松迎接,铺张宴会一概不能有,就连接风宴都是能省则省。

也算阴错阳差,这倒意外合了江簫笙意图低调,早日啟程返回泽水城的心思。

进宫那日,他换上没穿过几次的官袍,外罩滚毛边大氅,细緻地竖起发冠,领着明暘,跟在太监总管梁百身后,歛眉肃目拘谨而行。

走动间,他几次感受到前方投来的探究目光,隐晦又仔细,估计是梁百,遂当作一概不知,任由打量。

梁百拿捏分寸是高手,眼瞧江簫笙并不排斥他的视线,也不过分,上下扫了几眼,立即规矩地收回目光,心头暗忖:这江将军真是好样貌,不仅一对桃花眼生得灵动艷丽,那身肌肤尤其白净,比姑娘家还好看。

不若大多边疆将士,把自己折腾得又壮又黑。江簫笙儿时在江府伤了底子,怎么锻鍊就是不长肉,多年奋斗只勉强养出薄薄一层肌肉,长袍斗篷一套,那点子肉就全给布料遮掩,馀下修长单薄的身型轮廓,瞧不出武将的半分威慑力。

梁百若不是事先知晓江簫笙是泽水来的大将军,恐怕要以为这位是哪家贵公子,未经风雨富养而出。

思索间,御书房已在跟前,梁百在门边顿住脚步,侧身细语:「皇上今儿个下朝后有些头疼,两位大人说话轻点不无好处。」

「谢公公。」

循着梁百的提示,两人进屋后分外克制,磕头请安手脚极轻。

「爱卿们辛苦了,快起吧。」景明帝许是精神不振,浮肿的眼帘半垂,嗓音沙哑含糊,有气无力,「朕早听闻江家二郎乃少年英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江簫笙不敢轻易认下英才二字,谦让一番,才听景明帝提起他的伤势。

靠在椅子上,景明帝重重咳了几声,梁百见状,连忙捧着痰盂送到他嘴边,解了皇帝的不痛快,「江二呀,你这趟回京,千万得把身体养好了,朕可指望你继续立功建业,护我周国安寧。」

「定不辜负陛下期待。」话锋一转,江簫笙道:「幸得陛下恩典,前些年陛下赐给我的宅子,这段时间已经修整完毕,今晚便可入住。」

江府的打打闹闹瞒不过皇帝,未免将士在外打拼,还得担忧家宅不寧,江簫笙刚名声大振,景明帝就赏了他一座将军府,不至于他日回京,仍要与赵氏一脉相看两相厌。

「也好。」景明帝顺着话,又赏了不少东西下去,顺带点名平日给自己调身体的庄御医,亲自去替功臣养伤。

明暘牢记江簫笙的叮嘱,说话一个字两个字在蹦,坚决避免多说多错。景明帝与他说了会话,实在觉得无趣,索性打发两人离开。

应是乏了,他掐了掐眉心,手指乾瘪细瘦,尽是光阴痕跡,「说来,你们这时间来长封正好,恰好赶上花街庆典,去晃晃也不错,」

长封花街庆典是近几年才经皇帝批准,每年初二至初五,特意暂解宵禁,由官方大办的夜市。庆典标榜酬神祈丰年,有游戏也有美食,不分达官贵族,又或寻常百姓,都会上街同乐,可谓盛况空前。

梁百适时接话,「这花街庆典是姚大人办的,朝中不少大人去过,都夸一年办得比一年好,两位大人可千万别错过了。」

江簫笙注意到,提起姚大人,景明帝的神情温和不少,想来那位很得帝心,不能轻易得罪。

「那浑小子正事不干,也就小聪明稍微能见人。」景明帝嘴里是骂,明眼人都能看清,他老人家这是明贬暗褒,对姚大人操办的花街庆典特别满意。

又是几句家常间聊,梁百领了皇帝懒懒投来的眼神,主动出声,要带两人退出御书房。

江簫笙应了,躬身倒行三步,正要转身跟上梁百的脚步,便听阶梯之上,眼神混浊,暮色沉沉的帝王道:「朕忽然想起,前些日子,听江爱卿的外祖父提起过你,老人家在新年讲求就是团圆二字,你们祖孙有时间多走动走动,也不算坏事。」

外祖父?

江簫笙亲娘一脉早死透了,这所谓的外祖父,自然是指嫡母赵氏的亲爹,文官一派的中流砥柱,翰林学士赵义德。

在江簫笙的记忆中,他受困于江府的几年时间,赵义德拜访过几回,他都因为身分尷尬,连厅堂都进不得,只能在门外远远行礼问安。

那屈指可数的会面中,江簫笙很肯定,赵义德对他连话都懒得说,随意摆手,就要婢女拉他离开,未曾正眼关注。

祖孙情?他还真不知道他与赵义德有那玩意儿。

江簫笙心头怀疑,到底不敢质疑皇帝,只能低着头,恭顺答应,才踩着明暘的脚步,匆匆退离景明帝的视线。

帝心难测,他没打算在长封久待,自是不愿沾染是非,对能引起皇帝注目的人事物,是能避则避,以保脱身顺利。

头一个,当是景明帝讚不绝口的姚大人。

江簫笙不加犹豫,在梁百退回屋子前,捏了个小金叶子往他袖口塞过去,「公公,那位姚大人是……」

梁百接过,摸了摸躺在手心的金子,还挺沉的,立刻笑瞇眼道:「仔细说来,姚大人与大人还有点关係,他是承王爷的二儿子。」

承王姚方源能从眾多官员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朝唯一异姓王,除却与景明帝感情甚篤,扶持当时还是皇子的帝王上位,最大的功绩,便是开拓疆土,率领亲兵铁狼军从周边国家啃下了好几座城池。

其中一座,便是江簫笙驻守的泽水城。

身在边疆,天天喊打喊杀,江簫笙与明暘所知关于长封的消息多半零碎,却绝不可能不认识姚方源,周国的第一神将。

江簫笙对姚盛有点印象,在他加入军队前,听说那人身为太子伴读,天天诱拐皇子们跟着逃学,性格极野,不若父亲与兄长的成熟稳重。

不料事过境迁,长封贵人们当作笑话,暗暗嘲讽的二流子弟,竟成了天子倚重的近臣?

梁百何许人也,一眼看穿明暘面上闪逝的诧异,细声说道:「姚大人于商道极有天赋,陛下甚为看重,点中拔升为锦衣卫指挥使。」

景明帝在位年载惊人,一朝天子一朝臣,贵冑世家久未清算,早盘根错节。为了安抚他们,他特意收了不少勛贵后代入锦衣卫,予以虚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