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催椒柏 > 借春(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借春(四)(1 / 2)

小贵子将两人带到书房,还未开口,门后已传来一句:「请进。」

推开门板,三人扑面一股热气袭来,当即加快脚步,进屋后重新掩上门,就怕外头的风雪被他们带了进来。

「不必如此紧张,我最近挺好的。」坐在火炉边烤火,身形消瘦的葛君暉在屋内依旧裹着大氅,唇色霜白,脸颊凹陷,「许久未见,你们健壮不少,如今我怕是连你们一招都接不下来囉。」

遥想年少,他们三人也曾策马过市,相互过招,何等意气风发。

「我也就胃口好,肉吃得多,徒长块头罢了。承王爷的好身手,还是得靠阿兄传承。」姚盛与姚瓚在门边站了会,待身上寒气散了,抖尽衣上碎雪,才敢接近葛君暉。

姚盛:「陛下最近盯我盯得紧,我要是敢练拳,明日他就直接派兵把我押进宫长住,那儿阴凉得很,我可受不了。」

三人皆无意争夺圣宠,甚至恨不得远离权力中心,私下见面,不讲究规矩,只谈兄弟情,一如寻常百姓,与好友打闹笑骂,什么话都能说。

葛君暉喫了口小贵子送上的热茶,道:「听说前阵子陛下特意从外邦请了个炼仙丹的药师回来,怕是情况不好,才对承王府愈发戒备。」

姚盛頷首,最近几次入宫,他都能闻到屋内浓郁的苦涩药香,「不仅圣上如此,几位殿下恐怕也都坐立不安,不得不佈置一番。」

葛君暉指腹摩娑茶盏,道:「你是指……瓚兄遇刺一事?」

姚盛懒散地靠在椅子上,「阿兄刚查到魏、齐即将开战,恐无心力继续犯禁我大周边境,可暂且缓一口气,后脚刺客就来了,很难叫人不怀疑。」

如今武将一脉,除却少数如江簫笙一般,长期居于外地,鲜少涉足党派之争,多是分成姚家与张家二支。

如今储君之位悬而未决,景明帝态度曖昧不明,张家为了巩固三皇子的位置,试图夺得更多领兵位置,对不顺于三皇子的军官出手,也是情有可原。

姚瓚叹了口气,他们姚家在葛君暉决意不参与夺嫡,就脱身而出,只奉皇命。但树大招风,即便他们退居边关多年,终究避不开皇城内的算计谋夺。

他板着脸,沉声道:「可陛下又怎会让他们胡乱对边关守将下手。」

皇城巍峨壮阔,千百人居于其中,却只能容下天子意志。景明帝上位多年,早习惯掌握生杀大权,岂容他人覬覦这滔天权势?

语落,三人视线交错,答案呼之欲出。

边关远在千里之外,鞭长莫及,且不论张家出手,肯定打点妥当,难寻线索,景明帝就算为了制衡姚家,都不可能细查这次刺杀,颠覆张家。

但不查,任由张家将脏水泼给他国刺作,并不代表景明帝真放任他们为所欲为。

葛君暉拢了拢大氅,重重咳了几声,苍白脸颊浮现不自然的酡红,「这次得陛下恩典,回长封养伤的,似乎不只瓚兄?」

「还有泽水城的江二。」姚盛脑中浮现那道不似将军,修长端庄的身影。那人生得精緻,眼下一枚泪痣精巧艷丽,却是一副木头脾性,端着架子难以亲近。

也不知他被迫捲入这场党争,能否全身而退?

「泽水城江二?」葛君暉思忖片刻,会心一笑,「我记得他嫡母外家是翰林院赵学士,赵家早投奔四弟,难怪三弟容不得他。」

曾经朝堂三分天下,文武官员各自拥护四、三皇子,东宫则有承王与桃李满天下的太子太傅胡千礼当靠山。

待葛君暉退出博弈,东宫旧部并无另择名主,反而远离争端,承王自放边关,胡千礼避世不出,其馀皇子谁也没佔到便宜,仍旧是文武抗衡,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姚盛道:「三殿下此番作为太过胆大妄为,难怪陛下特意将阿兄与江二召回长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