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真相初现
心中猜测和亲眼所见, 带来的冲击感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直到站在宫门前的那一刻,望着红墙深深,林清如才对三皇子的那句“这是一场斗争”, 有了切实的体会。
她无法再追进宫去。只是在宫中,唯一有能力这样做的,除皇上之外, 唯有二人——三皇子顾云清与六皇子顾云淮。
那么这二人之中, 谁才是真正的幕后凶手。
皇权大于一切, 权力的倾轧让父亲死亡时仓促的结案、卷宗的密封、以及值守讳莫如深的态度, 都可以解释得通。
父亲的死,究竟是因为得罪了某位皇子,还是因为卷入了某种不可言说的纷争?
然而这同时还与一件事情紧密先关, 那便是何佑惇一案。这让林清如不得不怀疑, 何佑惇贪污案,是否跟某位皇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或许是因为父亲查到了什么,才招致凶手的灭口。
而她在卷宗中偶然一瞥的容朔与花间楼,又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还有容朔的母亲, 曾经的凌朔将军,为何会以同样的方式死去?
十年前, 这两位皇子都不过是与容朔年岁相仿的十岁稚子, 他们有什么理由会对容朔母亲下手?
她仍记得在回到京城的马车之上, 容朔说这是问题的关键。
林清如不由得意味深长地看了容朔一眼, 他仍有许多秘密。
她隐约觉得自己就快要接近真相了, 可似乎总是差了点什么。
应该就是容朔口中的“关键”。
回去的路上林清如一路无言, 脑中如一团乱麻, 想要梳理却无从下手, 找不到头绪。她需要知道, 凌朔将军为何而死。
换句话说,凌朔将军的死,会对谁最有好处?谁会从中受益最多。
林清如不由得再次想起容朔在来去之路上给自己讲的故事——曾经的世家秘闻。
他会这样无缘无故地为自己讲一些毫不相干的八卦吗?如果不会,他是不是在暗示些什么。
依容朔所言,凌朔将军死后不满一年,老相爷的外室之女认祖归宗,嫁入侯府。那么,受益最多的,会是这位续弦侯夫人吗?
难不成是老相爷为了自己女儿能有一个好的归宿,这才对身为元配夫人的凌朔将军痛下杀手?
林清如有些不敢相信这个猜测。
仅仅一个侯府夫人之位,还是续弦,真就这般炙手可热,以至于谋杀良将?倘若老相爷真的为这位女儿筹谋至此,又何至于让其在外流落多年?更何况,偌大的京城,世家众多,又不单单只有一个靖玉侯府是良配。
怎得偏就认准了靖玉侯府呢?
若说是图谋侯府的名声地位,就更无必要了。毕竟老相爷的嫡女已是宠冠六宫的贵妃,又生下六皇子傍身,区区靖玉侯府,能入得了他们的眼吗?
不对!
六皇子?
线索在这里产生了交集!
林清如口中喃喃念着,“六皇子,六皇子……”
交集的中心便是六皇子!指示刺杀之人,便在三皇子与六皇子时间。而凌朔将军之死,似乎也与六皇子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只是这样的联系实在微弱,这让一切的问题回到原点,动机是什么?若是为了一个区区靖玉侯府夫人之位,真可以把事情做得这般绝吗?
容朔见她沉思,也并未开口说话打断她。他只是跟在林清如身边,一边走一边望着天际星辰,不知在想些什么。
等到林清如一抬头,这才发觉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林府门前,雪茶不知等了多久,神色中已有些迷蒙的困意。
“世子殿下,您怎么也在这儿?”
她的声音让林清如后知后觉地转过头去,这才发现自己思索得太过认真,竟连容朔跟了自己一路也没发觉。
容朔只是扬眉朝她轻笑,“还从未送林姑娘回家过。今夜月色正好。”
皇宫离花间楼的距离要比林府近得多。只是方才自己出神,竟半点不曾在意他还跟在旁边,就这样让他跟着自己到了林府跟前。
回京城的连日舟车劳顿本就辛苦,容朔伤势在身还未痊愈,又跟着自己这样奔波。看着他还是略微苍白的脸,不知为何,林清如心下生出些柔软之意来。
她微微张嘴,似乎又不知该说些什么,似乎话到了嘴边,又只变成了一句干巴巴的“多谢。”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