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尽管皇帝一再限制他们的权力,依然没用。
但内阁学士没有品级,也没有具体职务。
如果加入内阁之前你是五品官,那你就只有五品官身。
一个五品官,哪怕内阁学士靠近皇帝,在六部尚书面前也什么都不是。
而且皇帝刚才也说了,内阁只有参议朝政的权力。
他们商议出策略之后,要提交给皇帝审核批复才行。
执行也不通过他们,皇帝批复后,越过他们直接交给各衙门实施。
可以说,内阁完全就是皇帝的幕僚罢了。
而且还让太子朱标统摄内阁,更是进一步压缩了内阁学士的权力。
丞相制度彻底成为过去了。
群臣心中不由自主的生出了这样的念头。
朱元璋没有理会众人的想法,继续做着安排。
又分别从翰林院和别的部门,抽调了五个人进内阁。
内阁学士共七人,遇到问题七人协商,遵从多数原则。
若有人有不同意见,则上报太子,由他一言而决。
林林总总说了许多,最终四辅官正式成为过去,内阁粉墨登场。
退朝之后,朱标就带着新上任的内阁学士,去梳理内阁工作。
而朱元璋回到乾清宫,将毛骧单独叫了过来:
“赵瑁案查的如何了?”
毛骧在朝堂上刚被训斥过,心中正不服气,见皇帝问起那叫一个得意。
你这个皇帝不还是要靠我吗。
“陛下,臣日夜审问,已经拷问出四千二百余同党,已抓捕归案七百四十三人。”
“其余未抓捕的案犯,多为地方官吏,臣已经派锦衣卫前去捉拿。”
朱元璋假装没有看出他的小心思,只是道:“好,抓紧查办,不论牵扯到谁,一律不得放过。”
这个权力给的就太大了,毛骧兴奋的道:“是,臣一定不放过任何一个贪官污吏。”
朱元璋心下冷笑一声,面上不动声色的问道:“太孙病危之事,可查到线索。”
毛骧低下头,眼睛里闪过一丝疯狂之意:“太孙病愈后,太子妃身边一名侍女因琐事,被太子妃杖责而死。”
“据东宫一些内侍交代,那名侍女在太孙生病期间,多次外出。”
朱元璋眼神瞬间就冷了下来:“可有查到她去做什么?”
毛骧摇头道:“没有,只知她外出都会乔装打扮一番,无人知其外出缘由。”
朱元璋沉思片刻,道:“我知道了,继续查,记住不要打草惊蛇。”
很快毛骧就离开了。
朱元璋静静的看着大门,不知道在想什么。
过了许久忽然开口道:“毛骧说的可是真的?”
第42章 惬意的朱标
一个太监从大殿某处阴影走出,其身形如鬼魅一般,之前竟无人察觉。
“回禀陛下,太子妃确有一名陪嫁侍女毙命。”
“太孙被治愈后的那几日,太子妃性格烦躁动辄发怒,多名内侍被惩罚。”
“那名侍女打碎了一盏琉璃盏,太子妃盛怒令人将其杖毙。”
朱元璋脸色眼神冰冷,“那侍女离宫之事可属实?”
那太监回道:“属实,奴婢查证在太孙染疾之初,那侍女确曾出宫一次。”
“太子妃对陪嫁侍女尤为看重,允许她们每月轮流出宫一次。”
朱元璋冷声道:“因为一琉璃盏就将其杖毙,她就是这么看重的?”
那太监低着头,不发一言。
朱元璋却没有再提此事,转而说道:“将毛骧给咱盯好了,我要知道他的一言一行。”
“是,奴婢告退。”那太监退到阴影里消失不见。
朱元璋杀意盎然,毛骧竟然敢添油加醋陷害太子妃,其行为无异于噬主,断不可留。
不过先不着急,借他的手将朝堂的蛀虫好好清理一遍,再狠狠打击一下地方富户。
也算是废物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