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7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170节(1 / 2)

(' 他恰好站了出来,还拿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关键是,他能出现在这里,就代表着皇帝已经同意。

那他们又何必做那个恶人呢?

顺水推舟,将这个没人敢碰的脏活累活,甩到他头上。

失败了,责任是他白英的。

成功了,功劳大家分。

想通了这一切,他心中不禁苦笑。

果然,能在位列中枢的大佬,没有一个是简单的。

只有自己这个闯入者,还懵懵懂懂的。

但……那又如何,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吗。

就算坠入地狱,也要让黄河回归故道,改变山东的困境。

大殿,关于要不要迁都的争论,已经进入白热化。

一直旁观的朱标,见实际差不多,终于站了出来。

“诸位说中原贫瘠……却忘了秦汉隋唐,靠着中原的物产,就养活了数千万人。”

“我知道你们想说,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中原确实不如往日。”

“但莫要忘了,黄河回归故道,河南南部、山东大部、北平南部(包含今河北南部),都将重新富庶起来。”

“淮水流域的情况也将得到改善,不但不用朝廷赈济,还能提供大量的赋税。”

“如此一来,就可以减少对南方的粮草的需求,从而减轻南方百姓的压力。”

“况且,黄河回归故道之后,也更加便于行船。”

“漕运船只走大运河入黄河,转伊洛二水直达洛阳,也非常方便。”

“在这种情况下,将新都放在洛阳,也并不会增大多少漕运压力。”

“而将新都放在这里的好处,方才诸位也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就不再赘述。”

“我要补充的是,洛阳当前的实际情况。”

接着,他就将洛阳周边的详细数据,一一拿出来。

从土地到人口到经济,再到交通……

这都是他实地考察得来,可以说非常详尽。

他没有提恢复隋唐运河的事情,现在提反而会增加群臣的担忧。

等迁都完成,修改运河路线,就成了必然之事。

“洛阳乃十三朝古都……从各个方面,都比应天更适合当大明都城。”

“迁都,眼下来看确实有些劳民伤财。”

“但从长远来看,却利大于弊。”

“诸位皆朝中重臣,目光当放的长远一些,为将来计,为子孙计。”

“莫要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最后因小失大。”

他这一席话可谓是一锤定音,确定了迁都大基调。

纵使还有人心有不甘,也不敢在说什么。

现在才洪武十七年,老朱威势正盛,大小事务一言可决。

迁都的事情,连朱棣都能无视群臣自行决定,更何况是他。

之所以把大家喊过来讨论,不过是为了统一思想。

毕竟这不是一件小事,营建新都也需要方方面面配合。

统一了思想,才好办事。

在朱元璋和朱标没有发话的时候,大家还能讨论一下,发表各自的意见。

现在朱标亲自站出来表态,并且还很给面子的做了详细的讲解,就代表着讨论就此结束。

迁都已成定局。

接下来话题就变成了,由谁去营建新都。

大家都不敢轻易发表意见。

尤其是李善长,那叫一个尴尬。

洪武二年,朝廷曾决定将都城放在凤阳。

负责新都营建的就是李善长。

然后在他的管理下,凤阳新都营建工作彻底变成了一个烂摊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