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让我写的犀利点,这样他发怒才合情合理。”
朱雄英幸灾乐祸的道:“那你也不能专门戳老头子的痛处啊。”
“等着吧,他肯定收拾你。”
陈景恪不禁缩了缩脖子,不会吧,老朱应该没这么小气吧。
是的,这篇文章出自陈景恪之手。
目的就是打乱儒生们的计划,同时给老朱创造一个发怒的机会,不露痕迹的对大明周报编辑部来一次大换血。
至于这么做会不会将儒生们给吓住,让他们不敢往道德制高点上爬。
完全不用担心。
权力就是最好的诱饵,即便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危险,依然会有无数人为了那百分之一的可能前赴后继。
更何况,就算他们怂了,大不了再写几篇文章引领一下。
只要他们对权力还有渴望,就不可能逃得掉。
朱元璋表现的非常生气,根本就没有给解缙预留多少时间。
旨意下达的第三天,吏部就将所有的手续给办好了。
言外之意非常明显,赶紧滚蛋,一天都别耽搁。
于是,解缙在离新年只有十天的情况下,带着随从踏上了前往淡马锡的船。
这天近千人来为他送行,陈景恪和方孝孺自然也来了。
只不过他们两人没有露面,而是在远处目送解缙的离开。
等船消失在江面,方孝孺转头说道:
“说吧,你们到底想要做什么。”
陈景恪不动声色的道:“还能做什么,替换一批守旧官吏。”
“打压一下儒家,为我的大同世界推行创造条件。”
“这些缙绅应该都和你说过了吧,还问我做什么。”
方孝孺严肃的道:“缙绅虽然学识渊博,为人也很聪慧,然还是太方正了。”
“以太上皇的性情,想做这些根本就不会如此拐弯抹角。”
“他会直接下令去做,根本不会管别人反对与否。”
“现在他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必然有更大的谋划。”
“啪啪啪……”陈景恪不禁鼓掌道:“希直兄自从放弃恢复周礼的念头,是愈发的聪明了。”
“事情果然瞒不住你。”
方孝孺丝毫不为所动,追问道:“你们到底要做什么?”
陈景恪笑道:“其实本来也没打算瞒你,因为这件事情必须你……准确是说大明周报配合才行。”
“本来我还想着,如何开口说与你听,不成想你竟然看出了破绽。”
方孝孺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他。
陈景恪笑了两声,感觉无趣,就耸了耸肩说道:
“走,去我家再详细说与你听。”
于是两人就来到安平侯府,陈景恪下人全部离开,未经允许不可靠近。
才与方孝孺说出了最终目的。
“……这次的目标是孔家和儒家。”
“嘶。”方孝孺倒吸一口凉气,道:“你们……想过后果吗?”
陈景恪说道:“所以要做好万全准备。”
“军方的调动已经开始,确保不会发生动乱。”
“只要乱不起来,儒生的反抗就毫无用处。”
方孝孺下意识的问道:“打压儒家之后呢……”
话才说一半,他陡然醒悟过来,不敢置信的道:
“太上皇竟然如此相信你?”
显然,他也想到了用大同世界替代儒家。
可正因为明白,才更加觉得不可思议。
倒不是他觉得大同世界有问题,而是这部书还未发表,没有任何的基础。
没有人知道,它到底能不能兜住底。
万一兜不住呢?恐怕会引起巨大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