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7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77节(1 / 2)

(' 陈景恪颔首道:“有求于人吗。”

朱雄英说道:“那就对了,就是要让他们知道,谁说话才算数。”

是的,之前朱雄英当甩手掌柜,可不是为了为难人。

而是要借此机会,替陈景恪立威。

原因也不复杂,陈景恪没有实际职务,他的权力来自于皇家的信任,以及和群臣之间建立的关系。

上一届的内阁学士、部堂高官,和他相熟,也承认他的地位。

现在朝堂大换血,很多人是新提拔上来的对他不熟悉,下意识的就会忽略他的存在。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不服气,故意忽略他。

对此,陈景恪自己倒是无所谓,慢慢大家熟悉了,自然就好了。

但朱雄英却不乐意了:“朝廷大事不断,哪有时间给他们慢慢适应。”

于是就想到了借这个机会,帮陈景恪确立在朝堂的地位。

正所谓响鼓不用重锤。

朱雄英作为皇帝,在某些事情上拒绝和群臣沟通,却愿意听陈景恪的意见。

仅此一点就足够了。

如果还看不明白,那在朝堂也待不久了。

事实证明这一招确实很好用,群臣马上就求到了陈景恪头上。

之后两人就商量起朱元璋尊号的事情。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他们确定了一个称呼:太圣皇。

对此老朱也没什么意见,只要不是无上皇,别的他都能接受。

然后陈景恪就找到群臣:“新尊号已经确认,为太圣皇。”

“已经得到太圣皇、太上皇、皇上的认可。”

于是,群臣都松了口气,解决了就好了。

同时那些新晋的部堂高官们,终于亲身感受到了陈景恪的真正地位。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

这些琐碎的事情处理完,时间就到了元日(新年)。

虽然是新皇登基后的第一个新年,但并没有大肆庆祝。

没办法,去年实在是多事之秋,大家高兴不起来。

朱雄英按照旧例召开大朝会,宴请了群臣、社会名流。

当然,也在这天接受了藩属国使节的朝拜。

不算大明分封的诸侯国,来自天下各地的藩属势力,有数百家之多。

很多甚至来自于遥远的安西。

说一句万国来朝,一点都不夸张。

这还仅仅只是一次正常的元日大朝会,若是朝廷事先做准备,藩属使节能再扩大两三倍。

面对这种盛况,朝野都非常高兴,直呼汉唐盛世再现。

但不论是陈景恪还是朱雄英,对此并不在意。

“我们要的不是一个名义上的藩属,而是一个纳入大明宗藩体系的诸侯国。”

“将来这些所谓的藩属,一个个都要被大明册封的诸侯王所取代。”

“到那时在庆祝也不迟。”

过完年之后,很多政策相继实施。

比如改元,这是计划中的事情。

建章朝结束,明昭朝到来。

朱雄英也如计划那般,册封徐妙锦为皇后,朱文基为皇太子。

让群臣没想到的是,朱雄英专门为陈景恪发明了一个职位:

大本堂堂主。

大本堂自然就是教导太子、诸王的场所,只不过以前并没有专门的负责人。

教谕之类的,都是临时挑选,大家轮流去讲课。

朱雄英封陈景恪为大本堂堂主,就等于是将皇子的教育重任交给了他。

以后他就是太子及诸王师。

这种信任,太让人眼红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