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地良心,那会儿他真没想过这些。
但这事儿解释不清楚,谁让他算无遗策呢。
-----------------
从书院离开,他就回了洛阳城。
看看天色还早,就进了一趟宫,在乾清宫找到了朱雄英。
朱雄英正在纸上写写画画,见他过来脸色一喜,说道:
“你可来了,来来来咱们讨论一下试题该怎么出。”
陈景恪知道他说的是举荐官员的考核问题。
第一批被举荐上来的人才,已经全部到吏部报道,接下来就是考核了。
不过对于出题,他也没啥想法,也不需要有啥特别想法:
“就按照老规矩出呗,第一道题让他们自己随便写策论,考察他们最擅长的能力到底如何。”
“第二道命题,让他们针对某些事情写策论。”
第一道题是不命题的,考生肯定会写自己最擅长的,甚至会写提前准备好的。
事实上,这道题就是考察基础能力。
至于作弊……不用担心,还有第二道第三道题。
真实水平如何,一测就出来了。
谁敢作弊,那可就好玩了。
朱雄英说道:“那些题我早就出好了,我再想的是,要不要从大同世界里出几道题。”
陈景恪也很是心动,这意义可就太大了。
不过想了想,他还是拒绝了:“时间太短,他们来不及研究,这样命题对他们不公。”
朱雄英笑道:“你怎么糊涂了,弄成附加题不就可以了。”
陈景恪想了想,也同意了下来。
所谓附加题,就是在规定题目之外,多出几道特殊的题。
这些题的分数不会计入总分,答不答都无所谓。
但真的无所谓吗?
普通考试或许无所谓,这种国家层面的人才选拔,就很有所谓了。
这些题目表面看确实不影响总分,但会影响到皇帝对答题人的态度。
皇帝的态度,决定的东西可就太多了。
不过大家都是一样的,以前没有接触过《大同世界》思想。
答的比较好的,要么是接受能力强,要么就是对大同思想比较能接受的来的。
换成谁执政,肯定都会优先用这些人啊。
也不能说什么公平不公平的。
第484章 秦国,危
陈景恪并没有打算为难考生,就出了两道题。
第一题问他们对人权的看法。
第二题问他们在人权二象性之下,如何忠君。
第一道题是大同思想的核心,第二道题是为了表示对皇家的忠诚。
毕竟这是皇权社会,必要的妥协还是要做的。
这两道题都不算难,只要翻过大同世界,都能答出一二。
问题就在于回答的深度。
题目出好之后,两人又在一起讨论了一些政务问题,陈景恪才离宫回到家中。
刚到家,就见福清拿着鸡毛掸子,追着蓝春、蓝斌两兄弟满院子跑。
“你们两个混账,别跑,看我不打死你们。”
“师娘师娘我们再也不敢了,您消消气……”
至于发生了啥……
看着地上被泥巴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两个泥孩子就知道了。
准是这俩小子带着他们胡闹了。
这两兄弟那是真调皮捣蛋,上树掏鸟、下河摸鱼、书院翘课……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