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大唐天将军 > 大唐天将军 第89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大唐天将军 第890节(1 / 2)

那些走向蒙学的孩童,必先学李瑄的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朗朗读书声,飘荡在整个华夏大地上。

……

时间回到乾元元载,秋天。

李光弼、郭子仪、王思礼,各领三都督府骑兵,在契丹、奚、同罗的辅助下,又以靺鞨、室韦俘虏的引导下,于平卢都督府汇合。

共五万骑兵,向渤海国展开进军。

渤海国、室韦在一再确认安禄山死亡的消息后,才向大唐投降,上表投诚。

并声称与安禄山一起入中原是迫不得已,是受到安禄山的胁迫。

渤海国王大钦茂以为大唐还会如之前一般,接受渤海国的投降,并对渤海国加以安抚。

然李瑄对外铁血,对内柔和,他掌权,怎会让渤海国再反复无常?

他断然拒绝渤海国、室韦的称臣,一定要趁着他们虚弱,将他们彻底按死。

行至柳城郡安东都督府时,李光弼、郭子仪、王思礼三人聚集在一起,商议如何对渤海国展开进攻。

天宝年间,大唐只将实际疆域推进至柳城郡的安东都护府。

原本柳城郡被安禄山交给契丹、奚。

现在契丹、奚向大唐投降,大唐自然要将兵马布置在柳城郡。

王思礼的平卢都督府中,将五千步骑的白狼军布置在此。

“我军在安东都护府已经完成再次整装,兵强马壮,应该立刻出击。现渤海,以及其他靺鞨部落并不齐心。我军若是出其不意,突然进攻,有机会直接将渤海国击溃。”

王思礼向郭子仪、李光弼表达自己的意见。

渤海与靺鞨之间的情况非常复杂。

渤海是靺鞨人建立的部落,但靺鞨一共有七大部落,特别是黑水靺鞨,一直不服大钦茂。

而黑水靺鞨也有黑水十六部之说,其首领屋作个野心勃勃,有吞并渤海国的志向。

黑水靺鞨的地盘北至北海(今鄂霍次克海),西至十六部之一的窟说部(今库页岛),西南至虞楼部(今锡霍特山)。

渤海国则西抵柳城郡,南邻新罗(今朝鲜半岛),东至黑水上游(今牡丹江)。

安禄山南下的时候,参加叛乱的就是渤海国和黑水靺鞨。

只是唐人史官、典军,统称他们为靺鞨。

王思礼的意思是兵贵神速,他们现与渤海国一步之遥,对渤海国、黑水靺鞨、室韦完成逐个击破。

“王都督言之有理。但是否愿意听从一下我的拙见。”

在郭子仪陷入思考的时候,李光弼突然说道。

李光弼是燕国公,王思礼是渔阳郡公。

但李光弼并没有表现出倨傲之色。

现在朝廷的局势就是文武彻底分家,使武将权力削弱。

但都督们能够理解,安禄山尸骨未寒,节度使太畸形了。

李瑄作为强人,一定会吸取教训,避免藩镇割据。

李光弼、郭子仪、王思礼三人都是一心事武的将领。

他们只听从以皇帝为核心的天策府的军令。

朝廷的是是非非,变法改革,他们不会去掺和。

现皆想着在这个时代齐心协力,获得耀眼的军功,流芳百世。

“李都督请讲,许多兵法策令,我还要多向你学习。我的想法也不过是抛砖引玉而已!”

王思礼认真起来。

两人年纪相仿,又同为李瑄的老部下,他对李光弼的军事才能敬佩不已。

在河北面对史思明的四战四捷,打得太漂亮了。

“王都督,郭都督,渤海这个地方,太宗皇帝也曾征伐过,变数丛生。虽已从高句丽人,变为靺鞨人,但渤海国内每一府,都最少有一座坚城。我们虽携带大量神臂弩、攻城器械,但骑兵的意义就已大打折扣。”

李光弼向郭子仪、王思礼娓娓道来的时候,又指了指桌子上的地图。

最东面的黑水靺鞨,离柳城郡最近的渤海国,以及渤海国以北,黑水靺鞨以西的室韦。

“如今,黑水靺鞨、室韦,也知道至尊派兵征伐他们。他们现在各自为战,必亡无疑。哪怕之前矛盾再深,也会联合在一起,互为犄角,彼此相信。”

“我建议骑兵进入渤海国扶余府的扶余、仙州一代,寇掠佯攻。让渤海国将求援消息送到黑水靺鞨和室韦。”

“届时,我们分精锐骑兵突然出击,歼灭距离最近室韦的援军。再战来援的黑水靺鞨。”

“如此,我军不用冒险去进攻渤海的诸城。只要将渤海国、黑水靺鞨、室韦的生力军歼灭,他们将无兵可用,即便有城池防守,也会崩溃投降。”

李光弼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