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地府皇帝改造指南 > 分卷阅读20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01(1 / 1)

的方言,第二三国时代根本没有成型的商品经济,他卖出去的鸡蛋换回来的东西五花八门,从土布到各国铜钱无所不包,甚至还有西汉时流传的五铢钱。仅仅每日的利润统计,就是无大不大的难题,不能不令人头疼。 不过,再怎么头疼欲裂,该做的也还是要做下去。刘先生的猜测当然绝没有差错,穆祺到菜地摆摊确实不是为了赚这两个铜板。事实上,他当然有更隐秘、更不可告人的图谋。 穆祺叹了第二口气,从袖口中抽出了一本油印的小册子,熟练地翻到了被折起来的那一页。 ——《时空管理局关于人身保护条例的延伸应用》 “我仔细检查过了。”赵菲道:“系统搞的那个贸易限制令没有什么漏洞。” 是的,自从系统厚颜无耻,强行通过贸易限制堵塞了穆祺获取高新技术产品的渠道之后,他就一直绞尽脑汁,在设法寻觅着一份限制令的漏洞。但系统确实很了解这些好搭档的手段,也非常做得出来——它制定的这份限制令居然厚达七百八十一页,五百万字上下,同时还借鉴了最新的什么屏蔽技术,在文字中夹杂了大量暗语,阻止外人用ai来总结内容。 所以,穆祺不得不采取最笨拙的方法——他把限制令发给了赵菲,然后调动两府及太学所有闲极无聊的资深官吏,所谓人海战术集体攻关,总算是攻出了一个结果来。 可惜,这个结果似乎不尽如人意,系统不仅采取了强而有力的文字过饱和攻击,在本身的逻辑上也堪称严密。穆祺颇为失望,但也不是不可以预料,于是摇一摇头,打算感谢对方花费的精力。但赵菲停了一停,忽然道: “不过,限制令内部没有漏洞,不代表外部没有漏洞。” 穆祺皱起了眉:“什么意思?” “这份限制令应该是系统紧急搞出来的,属于临时规章。”赵菲道:“临时规章的效力低于永久规章。而众所周知,管理局最出名、最基础的永久规章,就是用于保护穿越者人身安全的《保护条例》。” 她抽出了一本厚厚的册子,翻到被折下的一角,在视频里为穆祺展示这最大的关键: “《保护条例》的原则规定得非常清楚,当穿越者面临无端的人身威胁时,他可以尽一切可能,做无上限的反击,以此保卫自己的安全。” 她再强调了一遍: “注意,是‘无上限的反击’。” 穆祺默了片刻,却摇一摇头: “……以我现在的情形,这恐怕是不可能的。” “无上限的反击”,早在进入管理局之初,他就曾理所当然地被这一句美妙的规定所吸引,还以为局里欲盖弥彰,是特意留了这么个漏洞供他们暴力掀桌,大杀四方。但在深入了解实施细则之后,他却不能不大失所望了——管理局不能容忍这么牛逼的人物存在,所以拟定的规则说得很清楚,所谓无限反击的自卫权,仅限于自己不找事的乖乖宝;如穆祺这样,积极主动搅合进两国战局的跳脱人物,那是早就置于度外,根本不受法规保护了。 你自己上门挑衅群殴,还想要有自卫权护身?做梦呢? “也不必这么笃定嘛。”赵菲道:“我仔细看过了判例,你如果待在蜀军营帐中,那当然是主动搅合战争,不要想有一点法律上的庇护;但如果能待在一个中立的地带,干一份中立的差事,那么在法律上也应该被视为中立的平民。如果这样的平民无端遭受攻击,当然可以援引旧例,保护自己……” 穆祺缓缓,缓缓睁大了眼睛。 第101章 穆祺的眼睛瞪圆了片刻, 终于缓缓坐了回去,神色依旧有些恍惚: “中立的平民……” “是的,在战争中保持中立的一般路人, 应该在人身安全方面受到保护。”赵菲翻动着厚重的文件,读出关键的条文:“事实上, 过往有十几个成熟的判例都支持了这一做法。上一个判例发生在一位苏姓管理局的员工身上。他穿越到了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中原, 因为羯族的军队抢夺了他贩运的布匹, 所以他引用人身保护条例, 奋而反击, 向羯族人倾泻了——倾泻了大约十五吨tnt。” 穆祺道:“什么?” 赵菲沉默了片刻,又仔细看了文件一回,最后迟疑开口: “……发下来的案例上就是这么说的。在事后的调查中, 此人还振振有词,说他作为一个卖麻布的小商贩, 随身带几百吨tnt防身也是很合理的……” 赵菲再次沉默了。她慢慢、慢慢地思索了一阵, 然后低声开口: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那一个卖鸡蛋的小贩带点高效热武器, 其实也是很合理的, 对吧?” “毕竟, 现在的鸡蛋也不便宜呢。” “这些混账东西都在胡说些什么!” 老登勃然大怒,将那纸该死的公文一撕两半, 然后气喘吁吁, 左右环顾, 看起来很想砸个茶杯茶碗笔墨纸砚,发泄发泄自己淤积于心的火气。但很可惜, 四面所有的零碎物件都已经被活着的大汉皇帝提前砸碎了,所以他喘气片刻, 只有愤愤地将已经撕成两半的公文再撕成四半,咬牙切齿地揉成纸团,然后毫无体面,大声怒斥: “狗草的忘八!” 事实上,老登找到查案的理由后光速退出,倒也不是纯粹出于借口。实际上耽搁的这十几天里,张汤在长安城勇猛精进,确实挖出了不少猛料。因为某种日暮途穷、倒行逆施之的毫无顾忌,张汤在京师什么人都敢抓,什么人都敢问,直接拉出了过去被有意无意遮盖的无数事实,所谓脏的臭的全部往外倒腾,传来的报告亦高潮迭起,令军营中检阅奏疏、负责记录大概的侍中亦目瞪口呆,大有反应不能之感。 具体来说,从张汤审出来(或者说拷问出来)的结果来看,这种往铜钱中掺铁掺锡掺杂各种贱价金属的操作并不只是这几年的风气,而是自汉初以来就因循已久、密而不可示人的暴利行业(往铜钱里掺点铁掺点锡,倒手一卖就是两三倍的利润,这谁会不喜欢?)。能把控这个暴利行业的黑手,多半也是半官半私——纯粹的私人根本没有能力搅合进这种庞大的铸造行业,所以劣币基本都来源于各地官方开设的大型铜矿;州郡挖出的矿石就地冶炼,六成生产保质保量的好钱,四成生产质量勉强还过得去,但铜含量已经岌岌可危的劣钱,省下的铜私自瓜分,上下都有分润。 大汉建国七十余年,这笔生意也由小到大、由浅至深,甚至当事人自己都习以为常,觉得是理所应当的灰色收入,根本不以为意。以至于张汤当堂审讯,居然还有人叫唤连天,大感冤枉不已。 当然,这些人感到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