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帝师声泪俱下 > 第74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74章(2 / 2)

白水山不单单是一座山,而是绵延的山脉,最北端陡峭、无人烟,但只距离雁安半日路程,而最南端相对适宜人深入,却距离雁安整整十日路程。

当年岑蕙带着九皇子出逃,心存死志,其实是直接沿着最北端入山,停在了悬崖峭壁之上。

而温催玉明知如此,这会儿却有意误导,加深庄王前往山脉南边、入山寻人的念头。

毕竟北边怎么住人呢?就算是住在深林,也肯定是从南端开始寻人要更快……原本理应如此。

至于庄王到底会不会听取他这“建议”亲自去寻,倒不要紧,反正以庄王寻人多年的“耐心”,在命人翻遍白水山之前,哪怕怀疑温催玉骗他,也是不会急着处置温催玉、镇压卫樾的。

庄王摄政多年,太过安稳,状似谦和重礼,实则刚愎自用,即便温催玉和卫樾从他手底下“溜”走了两年有余,他如今也还是没太把这对无兵无权的师生放在眼里。

不然此前不至于连想要催促他们尽快返程,也只用正好温催玉守孝期已过、给他赐婚这种不够严谨、甚至说来招笑的法子。

庄王主观上轻敌,客观上,当下的环境也不便庄王肆意发挥。

如今诸侯王均在雁安,庄王本也多少会受掣肘,明里暗里盯着他的目光众多,他此时做得越多,越容易被人抓住契机越到他头上去。

所以即便庄王想要下杀手,也至少会等百年大典结束、诸侯王离开雁安,国都再度变成他赵曜一手遮天之地时,再行动手。

温催玉和卫樾则打算赶在百年大典结束之前,彻底送走庄王。

这个夏意渐盛的五月,他们会十分忙碌。

第47章 “那什么时候也对我上心上心?”

没出温催玉和卫樾意料, 果不其然,庄王虽然迟疑,但并未当即亲自前往白水山。

不过这也不妨碍他们行事。

翌日, 初来雁安、想要出门游玩的卫淇主动到太傅府,跟卫樾和温催玉请了安, 然后乖巧地问:“温太傅,我可不可以请你府上的子白和小七一起出门玩?我对雁安不熟悉,在这里熟识的同龄伙伴也只有他们两个。”

温催玉颔首:“当然可以, 去吧。”

卫淇他们离开后不久,袁昭也来了——他因为一路护卫陛下、刚从景国回来,得了一段假日,眼下正闲。

一到温催玉和卫樾面前, 袁昭便郑重其事地行了一大礼。

“采言一事, 属下叩谢陛下、温太傅大恩。”袁昭说明缘由。

温催玉上前:“不必如此, 快请起。”

卫樾则道:“这件事与朕无关, 是老师他细心。”

温催玉无奈看了眼卫樾,又对袁昭道:“你不责怪我自作主张、越俎代庖便好。”

——此事要从早前说起,早到温催玉和卫樾甚至还没有前往景国的两年多以前。

那时袁昭刚投诚、教卫樾习武还不久, 温催玉托了府上负责采买的静婶和钱婶,让她们特意多去袁家武馆所在的溪南街买东西,顺道打听打听先前小七打听出来的那些有关袁昭的流言蜚语的细节。

袁家武馆在溪南街几代经营, 街坊邻居对他们家的陈年旧事多有了解。

会有此安排, 一来是出于警惕、想要了解清楚,毕竟实话实说, 那时即便是温催玉也还并不放心信任袁昭。

二来也是寻思着,袁昭投诚付出,虽然他自己说是为了赌前程、也谋一个报仇, 他的启蒙夫子毕竟死于言语得罪了庄王,但就这么虚无缥缈的果子,吊在人前头就让人干活,旁的什么也不给,温催玉总觉得不踏实。

所以他便想着,若是此前探听得知的流言蜚语为真,说不定可以帮袁昭解一心事。

出乎温催玉意料的是,静婶和钱婶机缘巧合的,竟然直接跟袁家武馆的老板娘、袁昭他亲娘认识了,而且几位妇女十分投契,很快处成了好友。

在聊完了溪南街哪家的菜新鲜水灵、哪家的肉足称干净等等事宜后,有一天她们自然而然细说起了彼此的家事。

袁家就袁昭这么一个老大年纪的光棍儿子,袁母说起来,难免哀叹他不肯成婚的事,静婶和钱婶追问缘由,也是理所当然,并不突兀。

而对于袁母而言,自家家事不算什么说不得的秘闻,压根没多想,便坦白相告——

袁昭原本虽然没有亲事,但有个青梅竹马、交情甚笃的姑娘,正是他那启蒙夫子家的女儿文采言。两家其实也有些默契,想要等儿女年纪再大点,便定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