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敏的眼珠子一转:“既然如此,我就赶快去给我们贺兰部报信,让他们通知你们的后续部队,迅速跟进,反正我现在在这里也帮不了什么忙,做这事正好。”
慕容麟的眉头一皱:“贺兰王妃,你这是想找机会偷跑回去拓跋珪那里吧,在我面前,这种小心机就不用演了。”
贺兰敏的粉脸微微一红,隔着面纱,倒是也看不出来,她柳眉一挑,冷笑道:“人总是要给自己留条后路的,赵王殿下,如果你成功过河,那我还可以在对面继续跟你报信,如果你不能过河,起码我留在拓跋珪那里,也可以图谋后事,总比我现在就暴露了要强。如果拓跋珪守住了南岸,那他必然会怀疑到我们贺兰部,要是发现我不在,那麻烦可就大了。所以,如果强渡不成,你还得让你的后续部队,把我们贺兰部再攻击一次,我们要丢给你们几千个人头,才能交代过关。”
慕容麟思索了一下,看着南岸越来越近的那股烟尘,咬了咬牙:“也罢,你回去吧,不过我的强渡,一定会成功!”
他说着,也不再看贺兰敏一眼,骑上了自己的战马,飞奔下山而去,几十名亲卫紧随其后,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贺兰敏叹了口气,转身奔入了身后的密林之中,一边跑,一边开始脱起身上的皮袍,顺手从后面的包裹之中抽出了一件紧身的水靠,而几个羊尿泡浮子,也开始系向了她的腰间。
拓跋珪的脸上,汗水四淌,离岸还有两里左右,可是他已经看得真切,对面的河岸之上,已经有三十多条独木船被推下了水,每船上跳上了十余名全副武装的燕国甲士,持戈抄弓,而后面更多的骑兵,则从四面八方,向着河岸涌来,一面高高的大旗,上书一个“赵”字,在风中飘扬,大旗之下,银甲银盔的慕容麟,骑着白马,正不停地通过传令兵,把一道道的军令下达。
任城王拓跋仪,手持着那杆巨槊,一步不离地跟在拓跋珪身边,这个魏国第一勇士,这些年来已经成了拓跋珪的头号贴身保镖,他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说道:“大王,您的担心果然是对的,燕贼,燕贼还真的想在这里偷渡啊。”
拓跋珪看着对面已经下水,有七八条正在向南岸开划的独木船,咬了咬牙:“不过,我们现在只有二百余人,燕军数量超过三千,而且都是重甲精锐,我们要是硬拼,怕是无法抵挡。”
拓跋仪哈哈一笑:“他们就算再厉害,也不过是步兵,而且上岸无法迅速列阵,只要我们一个骑突,就完全可以把他们给赶下黄河去。”
拓跋珪没有接这话碴,他们一边继续全速前进,一边开始散开阵形,拓跋仪的粗野吼叫声,让本来是纵队行军的这两百余骑,变成了横队,开始正面散开,一里左右的正面,很快就列成了三道骑兵阵线,第一排的骑兵们持弓搭箭,后两排的骑士则抄起了马槊和狼牙棒,只等一声令下,就先放箭,再突击,以最标准的草原骑兵战法,将一切来敌赶下黄河。
拓跋珪转头看了一眼身后,十里之内,一片天日昭昭,没有任何骑兵奔驰时腾起的烟尘,他沉声道:“我们出来的时候,最近的后续部队在哪里?”
拓跋仪想了想,说道:“大王带我们出营的时候,别的队伍还在整队,没有来得及跟上,只有我们可汗卫队才是随时可以出发,按常制,后续的最少间隔一刻钟,而且他们的马没有我们的快,只怕要晚上两到三刻钟,差不多最近的援军,在十五里左右的距离吧。”
拓跋珪恨恨地一鞭子抽在马背上,疼得这座骑一阵嘶鸣,拓跋珪的眼中光芒闪闪,沉声道:“燕军渡河大约要一刻钟的功夫,现在他们连船带羊皮筏子,一次大约能过来三百余人,如果两到三个来回,就能把一千人以上运过来,他们是重甲军士,若是有一千人列阵,纵然我们后续铁骑赶来,也很难一举冲破了,所以当务之急,是要不停地对他们发起攻击,绝不可以让他们在河岸站稳脚跟,拓跋仪,你率领可汗卫队,不要放箭,等燕军上岸,就全速突击,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不能让燕军轻易地列阵。”
拓跋仪点了点头:“大王,看我的吧!”
拓跋珪跳下了马,跪到了地上,双手摊开,仰面朝天,大声道:“长生天神,请赐予你在人间的奴仆,力量和勇气吧,魏国存亡,拓跋氏的基业,在此一战!”
第1593章 燕军登岸魏主急
慕容麟双眼圆睁,他已经从马镫上站了起来,挥着马鞭,对着身边,如潮水般涌向岸边的军士们吼道:“快,快一点,再快一点,先登上船者重赏,拖延不前者立斩!快啊!”
他一鞭子抽中了身边一个吭哧吭哧,扛着几面盾牌,跑的没有身边同伴快的军士,打得这家伙脸上一道血印子,大声叫道:“别他娘的要这些东西了,快,速度,速度!”
此言一出,周围的几百名扛着军械和辎重的军士们,扔掉了手中的那些战具,无论是重弩还是盾牌,几乎所有的人,只带着随身的装备,主要是长槊和弓箭,争先恐后地跳上了船,坐在船尾的舵手,等到每船上了有十二三人,就撑起木桨,离岸而去,而坐在船上的军士们,则用手上一切可以划水的东西,无论是长槊还是刀剑,甚至是直接用手,在这河中不停地划拉着,哪怕快一点,再快一点点,也是好的。
河中岸上,形成了一幕奇特的景观,岸上的骑兵如狂龙一般,铺开正面,全速地向着岸边前进,而河中的几十条渡船上,也是百舸争流,对着对岸如离弦之箭而行,至于那些羊皮筏子之上,三两个腰间系着羊尿泡和空心葫芦的勇士们,则扛着给扔下的盾牌,重弩等军械,跳将上去,北风劲吹,把这些羊皮筏子直向着对岸送,一时之间,黄河中如同下了饺子一样,尽是燕军渡船,而因为这北风的作用,这些渡船在河中游得更快,在魏军骑兵离岸还有一里多的时候,第一批的渡船已经在对岸的同伴们的欢呼声中,几近到岸了。
拓跋珪急得心中如同千万只猫爪子在挠,眼睁睁地看着对面的燕军渡船,第一批的十余条已经到了岸,百余名燕军士兵,从船上跳下,有一两个水性不好的倒霉鬼,刚刚落地,一个站不稳,就跌进了水中,近在咫尺的同伴也无心去拉他们一把,人人的眼中只顾着向前登岸,甚至不会去看附近近落水同伴们很快就给流水冲走。
拓跋仪急得对周围的同伴们直接吼了起来:“不要管阵形了,全速冲击,不许让一个燕军,留在河岸之上。”
一个燕军军官跳下了船,回头对着船工们吼道:“快回去,快回去,把后面的兄弟们接过来。”
而他吼完这句之后,拔出了腰间的佩剑,大吼道:“给我列阵,快列阵,槊手在前,防住敌骑的突击,他们不是甲骑,也不可能全速冲过来,不然就算冲倒我们,也会冲进黄河,列刺猬阵就行。”
一边的几个军士们讶道:“刺猬阵?这是纯防突啊,要是敌军射箭怎么办?”
这个军官正是慕容麟的副手,慕舆嵩的弟弟慕舆拔,也是慕容麟最信任的亲卫之一,也正是因此,才把第一波突击的指挥之权,交给了他,他对慕容麟的心思一清二楚,大声叫道:“时间,时间是最重要的,我们有重甲,足可以抵挡敌军的射击,撑上很久,只要我们后续的部队跟进,把重弩和大盾带上,就根本不用担心敌军射箭了,等我们的战马出过来,甲骑俱装就可以突击,到时候,拓跋珪必败!”
所有燕军将士们迅速地奔到一起,十余人,二十余人一组,组成空心圆阵,外圈的甲士们持槊向前,后面的同伴顶着前面同伴的肩背,在河岸间散开,顿时就形成了十余个这种圆形的刺猬阵,百余支闪亮的槊尖,牢牢地指向了前方不到一里之地的那些魏军骑兵。
拓跋仪咬了咬牙,一勒马缰,胯下的座骑一收前蹄,来了个急刹车,他抬起了右手,作出了一个止步的命令,落后他大约两三个马身的第一列骑兵,也全都在他的身边停了下来,一边的副将扭头看着他:“任城王,怎么停了?不冲了吗?”
拓跋仪叹了口气,一指对面的那些刺猬阵:“没看到吗,燕军重甲步兵列了刺猬阵,我们不是甲骑,全速硬冲要吃大亏,老天无眼,刮这北风,让他们提前上了岸,布了阵,再想冲已经不可能了,兄弟们,给我取弓箭,列骑射圆环,先把这些燕军,给我统统射死!”
副将勾了勾嘴角:“可是,可是他们都是甲士,虽然没有盾牌,但是要射死也没这么容易的,至少,至少可以坚持到后续部队上来。”
拓跋仪的眼中闪过一丝无奈:“没办法,现在那些渡船回去了,能射多少是多少,至少,我们守住这里,等后续大队骑兵过来,也许人多了,还可以硬冲一波,但现在,我们不能让燕军继续扩大滩头的阵形,不然的话,要是让他们在滩头扎了营,立了栅,拖来了大车作掩护,恐怕后面援军来了也难有作为。”
慕容麟的脸上闪过一丝微笑,他坐回了马镫之上,松了口气:“很好,终于快一步上了岸,擂鼓助阵,让船工们加紧划,把第二波,第三波援军给送过去,后面岸上的人也别闲着,给我继续组装渡船下去,也不要分梯次了,所有的船,羊皮筏子,全部过河。”
慕舆嵩的眼中闪过一丝慌张:“赵王殿下,你真的要这样?不留任何渡船,万一过去了回不来怎么办?”
慕容麟哈哈一笑,指着身后的大旗:“看到没有,现在刮北风,老天都在帮我们,河水又平缓,岸上有我们的部队,魏军的箭根本不可能越过离岸几十步的我军阵型,攻击到渡船,不要怕,尽可能多地让部队过去,别的,就是坐等拓跋珪跑路吧。传令,三波渡船过去后,就开始把扎营的材料运过去,就在岸边立营,大营一立,我看拓跋珪怎么破!”
一边的慕舆嵩舔了舔嘴唇:“大王,保险起见,还是留个十条船吧,万一有变数,也可以接应一下。”
慕容麟摆了摆手:“不用这么麻烦了,最后的十条船,我要亲自过河,给慕舆拔传令,刺猬阵向前推进二十步,给我离岸清出五十步的空间,保护渡船!
第1594章 北风变南胜负易
拓跋珪跪在对面的,离岸一里多的地上,他的双眼紧闭,前方的战况不用看,听着风声就知道,羽箭破空之声不绝于耳,伴随着拓跋部战士们粗野的吼叫声,可是,强劲的北风呼啸着,即使加上战马的冲力和速度,强行射出的箭,也只是打到那些燕军甲士们的盔甲之上,发出叮当的声音,显然,连这些甲胄都无法穿透,更不要说射进这些燕军之后二十余步处的渡船了。
拓跋珪的眼中流下了一行泪水,喃喃道:“长生天神,你真的要抛弃我们了吗?”
突然,一道太阳的光芒直刺大地,刚才还强劲的北风,转眼之间,就变成了凶猛的南风,原本扑面而来,几乎让拓跋珪无法睁眼的北风,顿时就完成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向,风力之强,之大,几乎要把他整个人都要吹起来,他先是一愣,转而从地上一跃而起,用尽最大的力量吼道:“南风起啦,火箭,火箭,攻击渡船!”
而这会儿第二批快要到岸的渡船,和第一批正在撤回的渡船,因为这强劲的南风,猛地撞到了一起,三十余只独木船和羊皮筏子,在不到百余步的河岸一线相撞,起码有六七条船,当即翻倒,载满了重甲士兵的船只,如同小孩子玩的积木一样,瞬间就没入了黄河之中,而那些军士们的满身甲胄,这会儿成了要他们命的东西,落入离岸十余步的水中,连把手举出水面挣扎呼救的时间都没有,就给一个个的浪头袭来,瞬间没了踪影。
屋漏偏逢连夜雨,随着这阵怪风的突然转向,本来风平浪静的水面,也突然变得一片湍急,上游如同泄了洪水一般,流速顿时快了很多,原本平稳的河面,浪花一波接着一波。
即使是没有撞在一起的那些个渡船,也因为流速的突然加快,变得无法控制,一些舵手努力地试图想要控制住尾舵,却是徒劳无功,甚至是因为用力过猛,加之本身是半路出家的临时舵手,有十余人反而是自己都栽进了黄河水中,给冲得无影无踪,失了舵手的这些渡船,更是只能在河中打着旋转,任由船上的军士们拼命想要控制稳住,却是徒劳无功。
黄河北岸,十余条最后第三批准备出发的渡船和六七个羊皮筏子,给这阵强劲的南风直接吹了回来,船上的军士们,如同捡了一条性命,再也不想在船上呆上哪怕是一秒钟,争先恐后地跳了出来,往地上一躺,再也不肯起来了,仿佛是捡了一条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