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尚之的脸色一红,冷哼了一声,也不作答。
刘裕看着司马曜,正色道:“陛下,那一战,如果不是我们挡住了燕军的攻击,以当时我军的情况,慕容垂以铁骑追击,我们是一定会全军覆没的,不是因为我跟慕容兰的关系,慕容垂才手下留情,而是因为我们打败了他几千甲骑的突击,让他损失惨重,让慕容宝这个太子也颜面尽失,若非如此,慕容燕国这些年又怎么会有藩王窥嗣之乱呢?”
“是的,我们只有五百人,若是慕容垂不顾伤亡地攻击,我们最多再杀几千敌军,也会全部战死,但慕容家多年积累的精锐,就会损失惨重,这是慕容垂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卑职才有跟他谈判的本钱,卑职一人留下,换取兄弟们平安撤离。当然,慕容垂怕有损他们燕国铁骑的威名,对此事绝口不提,而刘敬宣他们回来之后,只怕上报的军情又会给那些重臣们斥为讳败为胜,直接隐瞒不报,所以就算是陛下,到今天仍然不知此战。”
司马曜激动地点了点头:“听刘中士这样一说,朕才知道,几乎错怪了北府军,朕以前一直以为,北府军不过是些贪婪粗野的匹夫,只知劫掠,没有纪律,才会给燕军所破,遇到困难则一溃千里,想不到,当时的战况竟然是这样。唉,都是朕一时失察之过啊。”
刘裕平静地说道:“不是陛下的错,而是那些蒙蔽圣听的人的错,当年虽然是作为玄武的谢安谢相公在高位,但当时他因为北伐的失败,受制于其他黑手党成员,只能隐瞒这些前方军报,以作妥协,现在这些年过去了,黑手党却仍然在危害我大晋,卑职还是那句话,黑手党不除,大晋永无宁日。”
第1602章 隔绝消息乱敌心
司马曜看了一眼冷笑着的司马尚之,勾了勾嘴角,对着刘裕说道:“好了,黑手党之事,日后再查,你先继续说前线的军情吧。”
刘裕心知此时皇帝是不愿意真正地彻查黑手党之事的,因为,当时也许在格斗场上一时激动放了些狠话,但回到朝中之后却发现离了世家大族的支持,自己是寸步难行,就连这宿卫军也掌握在与司马道子,王国宝结为一党的司马尚之手中,可谓命悬于人,光靠自己,是不可能扳倒这些百年世家的。也许,这次从自己这里得到军议,也会成为日后在朝堂之上反驳那些世家朝臣们的意见,竖立君王权威的工具。
念及于此,刘裕正色道:“陛下,前线的军情,基本上就如卑职刚才所言,燕军的粮草,应该还可以支持半年以上,但是如果没有取胜的可能,他们就不可能一直长期在那里对峙,其他诸王对于在草原久驻没有兴趣,只有慕容麟,才会起控制草原,以图皇位的野心,也只有他,是想真正消灭拓跋珪的。”
司马曜点了点头:“可是别人不这样想,所以,只要别人撤军,慕容麟一支孤军,自然也不可能长留了,是这个意思吧。”
刘裕微微一笑:“陛下圣明,正是此意,而且,据别的军报,燕军后方也出现大麻烦了,从漠松前线派往中山的信使,已经被彻底拦截,现在前方的将士不知道后方慕容垂的病情,而慕容垂在中山也得不到前线的战况,可谓相隔千里,两相不知,这是最大的忌讳。”
司马尚之冷笑道:“刘中士,你应该很清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既然是大军远征,自然有全权指挥之权,怎么可能事事请示几千里外的老皇帝呢。燕军若退,必是因为粮草,跟慕容垂不会有关系。而且,你又是怎么知道燕国的前后方联系中断了呢?”
刘裕叹了口气:“卑职不能说出自己的情报来源,只能对陛下提一句,这些年来,卑职无时无刻不忘北伐之事,是以在北方遍布耳目眼线,军机之事我也许无法探知,但这前后方军报这种公开的事情,还是清清楚楚的,拓跋珪的情报网络非常厉害,而且似乎有河北一带的中原汉人相助,燕军的来往信使,几乎都是在太行八陉一带断了联系的,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半个月以上,陛下可知这意味着什么吗?”
司马曜的心中一动:“你的意思是,前线的燕军诸王,可能会以为后方的父皇死了,在封锁消息秘不发丧?”
刘裕点了点头:“不错,慕容垂多年宿将,即使不知前线战报,也能暂时沉得住气,可是前方就不一样了,诸王虽然都有独当一面的本事,但是凑在一起,就是争功诿过,全无配合,在他们眼里,后方的皇位远远比前方的战事更重要,若是父皇驾崩,那要是谁抢先一步带兵回京城,控制后宫和段皇后,然后矫诏自立,就可以先行登基。”
司马尚之不信地摇着头:“不可能,那慕容垂早就立了慕容宝为太子,就算他这时候死了,皇位也是慕容宝的。”
刘裕叹了口气:“在我们中原汉家,自然是太子监国,一旦皇帝驾崩,则自然登位,但是在胡人那里,以力称王,没这个说法,就好比以前石赵帝国,开国皇帝石勒本就立了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可是侄子石虎手握重兵,石勒几次相除掉石虎,终归因为骨肉亲情下不了手,到石勒死时,石虎马上就提兵入宫,袭杀太子自立。这种事情,在胡人国家几乎成为常态,就算一旦仁君的苻坚,也是政变弑君而夺的天下,所以,一个区区的太子名分,实在不能稳固皇位,若非如此,其他的慕容氏诸王又怎么会生出窥嗣之心呢?”
司马曜猛地一击掌:“所以,你是说前线的慕容氏诸王会急着回去夺位,从而退兵?”
刘裕点了点头:“有慕容宝在,有慕容德在,起码可以在表面上节制诸王,他们并不怕回去的慢一点,就怕有人抢了先,要是大家一起结伴而行,缓步而退,那是可以安然撤回的,怕就怕…………”
说到这里,刘裕的眉头一皱:“怕就怕某个王爷起了坏心,先行提兵回国,这样各部必然你争我抢,全无次序掩护,慕容家的骑兵虽然精锐,但多重骑,机动力不足,而魏军骑兵则多为轻骑,速度上远远快过燕军,要是燕军结阵有序而退,那魏骑无可奈何,只有目送其归国,可要是燕军的撤退变成溃逃,那魏军就会一路追杀,燕军必然大败,就算是全军覆没,也不无可能啊。”
司马尚之哈哈一笑:“刘裕,你这是多看不起燕军,又是多看得起你的草原好兄弟啊?魏军有什么本事,能一口吃掉这十万燕军?借他个胆子也没这实力,你要说燕军因为要夺位而撤回,还有那么几分道理,但要说一战灭光燕国主力,嘿嘿,你当燕军这么多年是浪得虚名的吗?”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在我看来,魏军应该已经有了这样的计划和打算了,若是只要燕军退兵,那根本不需要隔断前后方的消息,慕容垂何等老练的统帅,既然不能亲临前线,那只要知道前方在河曲一带相持,没有过河的可能,就会下令收兵,不再浪费时间了。可是现在隔绝燕军前后消息,那就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要让燕军如我刚才所说的那样失去秩序地大逃亡,只有这样的燕军,才会给追上去,歼灭!”
司马曜的双眼中光芒闪闪:“若是燕军的主力真的给一战击溃,那我们现在有没有北伐的机会呢?能不能趁机出兵北上,一举收复河北故地?”
刘裕静静地看着司马曜,面无表情,半晌,他才迎着司马曜那期待的目光,轻轻地摇了摇头:“陛下,尽管大晋没有任何一个人比我更渴望北伐,但卑职必须要说,就算燕军主力全灭,我们也没有任何收复河北的可能,起码三年内,没有。”
第1603章 一寸山河亦不弃
司马曜的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为什么这样说?燕军主力若灭,我们大军北上,他们拿什么来挡?”
刘裕平静地说道:“首先,这十万铁骑不是燕军全国的实力,各城各地还有守备兵马,遇敌全面来袭时还可以三五抽丁,加上在辽东龙城故地仍然有三四万精锐的甲骑俱装,那里一直是他们训练甲骑的后备基地,以前慕容垂在河北打得一片残破,辽东老家却是平静如常,这才是他们的大后方,有龙城部队在,燕国就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司马曜恍然大悟:“就是说,燕国还有后备的实力啊,难怪慕容垂放心让别人统治这支大军,朕还以为燕国家底一下子全押上了呢。”
刘裕微微一笑:“作为顶级的将帅,永远会给自己留下强大的预备队和后备军,慕容垂想灭魏国不假,出动大部分实力也不假,燕国的野战主力,机动军团几乎全在此,但这并不是燕国的全部力量,他还是留有后招的,万一这支部队全部送掉,也起码有自保之力。所以,我军若是北上,也未必就真的能一举攻破邺城,灭亡燕国,这是其一。”
司马尚之不屑地说道:“那其二是什么呢?”
刘裕正色道:“我们内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陛下跟黑,哦,现在既然没有查出这个,卑职就暂且用高门世家来代替吧,陛下跟某些大世家之间的关系还没有理顺,北伐不是儿戏,是要出动十几万,几十万大军,在外征战数年的大事,那军队的征召,组织,粮草的调集,以及征服之地的管理,控制,政策,都是需要一系列的后续,不是简单的前线破敌这么简单。就象中原和齐鲁之地,上次北伐,我们明明就已经占领,但根本无法控制这些新占之区,只有陛下任命的刺史带着几千兵马缩在郡治城内,外面的乡村根本没有效忠朝廷的吏员,既保护不了平民也无法征丁抽税,那这样的收复,又有何意义呢?”
司马曜的额上冷汗直冒,恨恨地说道:“都是有些人身居权位,却是懈怠无为,不去解决这些问题,只会成天跟朕抱怨各种困难,各种前线耗费,甚至要朕主动地退出这些地区,以节省开支。尚之将军,你是不是应该跟会稽王和王尚书好好地商量一下,如何管理好这些地方,而不是一句弃守呢?”
司马尚之一下子跪了下来,他听出了皇帝的愤怒,声音也有些发抖,不复刚才对待刘裕时的那股子强硬与蛮横:“陛下请息怒,末将只是一个军人,这些政事,不归末将去管,上次北伐的时候,末将也曾经带领兵马,接收了不少中原和齐鲁的州郡,并驻守半年以上,末将在时,境内安定,虽然吏员没有到位,但末将也是派出军中的参军,巡视全境,抚慰百姓,百姓也是推举贤能,带着美酒牛羊前来劳军,并不象刘中士所说的那样,不认王师啊。还请陛下明察。”
刘裕冷冷地说道:“领军将军,你自己也说了百姓只不过是在大军在时,带着牛羊酒肉前来劳军,可不是按着朝廷的规章制度,正常地抽丁纳税,以报国恩啊,你看看大晋江南各州郡的子民,看看江北扬州六郡的子民们,要不要去给驻军们这样劳军?他们只要正常地交税服役就行了,而这,才是大晋真正需要的。如果能从当地征粮,自然不用后方千里转运,如果能从当地抽丁训练成军,自然也不需要大军久驻,又何来的什么钱粮消耗呢?如果这样都算是钱粮消耗,那我们宿卫军是不是也在消耗钱粮,应该解散了?”
司马尚之气得从地上跳了起来:“一派胡言,宿卫军是保卫皇帝陛下安全的,你居然说要解散?陛下,他这是狼子野心,想要…………”
刘裕大声道:“陛下的安全需要宿卫军来保卫,可是天下百姓的安全,大晋州郡的安全就不要保卫了吗?将军身居高位,手握重兵,难道想的就是放弃这些新收之地,放弃我汉人的江山天下,只为了省这些江南的钱粮吗?因为江南的钱粮是将军,还有各大高门世家的产业,用了心疼,所以就可以为了省世家的私钱私粮,而弃陛下的江山吗?”
司马曜猛地一拍龙榻的扶手,厉声道:“朕的江山,一寸也不可以弃!”这一掌打得是如此之狠,居然直接把这半尺厚的扶手给生生拍断了,龙头“啪”地一声掉到了地上,在这一瞬间,因为极度愤怒而暴发的司马曜,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家伙,变成了北府军的猛士,大概就算吃了五石大力丸,也不过如此吧。
司马尚之的脸色都吓得白了,他从没有见过司马曜动过这么大的怒,连忙再次跪下,这次不是象上次那样军礼式的单膝下跪,而是直接整个人都趴在地上,连头盔也不及摘,就这样连着脑袋一起磕地了:“陛下息怒,末将,末将可没有这个意思,末将愿意以全部身家捐献朝廷,作为北伐军资,也愿意亲自领着家中所有男丁,为陛下守卫江山,收复失地。”
司马曜极怒过后,胸口在不停地起伏,喘息着,半晌,他的喘息才稍稍平复,看着在面前匍匐着的司马尚之,叹了口气,上前两步,扶起了他:“尚之将军,你误会了,朕的怒火,不是对你,咱们都是司马氏的子孙,这个江山,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这些子孙的,哪有不守而弃的道理?那些个世家大族,吃咱的,占咱的,却不肯出力出粮为咱们夺回江山,甚至还要在背后使坏去害我们的北伐将士,朕念及于,故有气愤于心,一时难平。你要知道一件事,只有大晋好了,才有你的荣华富贵,大晋若亡,你的那些个庄园产业,能保得住吗?”
司马尚之咬了咬牙:“末将愿意誓死听从陛下的命令,在所不辞。”
司马曜看向了刘裕:“那么,按刘中士的意思,北伐之前得先整顿内部,收回你所谓的世家特权,为国所用,才能进行了?”
第1604章 英雄美女战姚羌
刘裕叹了口气:“我大晋南渡以来,虽有数次大军北伐,也取得过很好的战果,但最后总是功败垂成,不是因为前线的将士不努力,而是因为后方的支持始终不够,甚至在前线建功,形势大好的时候,后方的世家高门会以各种手段来干扰前方的进展,从祖逖将军夺取中原,却要被削兵权,最后气得吐血而亡开始,这样的悲剧就不断重演,最近的一次,就是谢相公北伐河北,直指邺城,同样是因为内奸的出卖而失败。所以,只要后方不宁,不能举国一心,那即使是再次北伐,也是无法成功的,就算军事胜利,后面也无法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