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44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448节(1 / 2)

王国宝冷笑道:“王爽,大晋的江山有司马将军这样的忠勇将士保着呢,有我王国宝,还有会稽王保着呢,不需要你在这里干嚎,识相的现在让开,不要妨碍我们办公事,你看,就连你的手下,也比你识时务啊。”

王爽一把扯开了自己的前襟,裸露出自己瘦弱的,几乎可以看到肋骨的胸膛,大声道:“就算我的身后没有一兵一卒,我也要用我的血肉之躯,化为捍卫我大晋的钢铁长城。只恨我大晋雄兵百万,却是没有一个男儿在这时候挺身而出,宿卫军何在,荆州军何在,北府军何在?!难道我大晋的江山社稷,你们这些将士们最后不去保卫,却要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来护卫吗?”

刘裕的声音,在夜空之中响起,伴随着虎躯从天而降时的虎虎风声,以及斩龙大刀出鞘时的虎啸龙吟之声:“前北府军老虎幢主,宿卫军司马刘裕,前来护我大晋社稷,王侍中,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第1681章 寄奴以身捍中书

所有人的脸色都是大变,只有在中书省楼檐之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个黑衣包裹着的精灵,只露出眼洞中的一对秋水,痴痴地看着那个在大门那里,持刀傲立着的铁塔般的男儿,几多爱慕,几多不舍,最后还是化为一声幽叹,伴随着轻轻的风声,整个人影,没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王国宝看着从天而降的刘裕,张大了嘴,舌头象是打了结一样,半天说不出话,倒是司马尚之率先从极度的惊愕之中反应了过来:“你是刘裕?你真的是刘裕?”

刘裕冷冷地说道:“司马将军,你连你的部下都认不出了么?就算人有假,这斩龙刀,扎心老铁,也不会是假的吧。”

司马尚之咬了咬牙:“那现在在陛下,哦,不,应该是先帝两仪殿前,我们刚刚从那里过来,你明明在那里,怎么可能一下子出现在中书省?”

刘裕微微一笑,扬起了手中的斩龙刀:“因为,那里只是我的替身,我本人接到密报,有贼人暗中欲行不轨之事,所以去追查了,这也正是我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因为我非常确定,贼人害了陛下之后,要接下来做的,就是矫诏之事了。”

王国宝哈哈一笑:“我说呢,有什么人要害陛下,绕了半天,原来就是刘裕你啊,我早就看出来了,你这里通外国的叛贼死性不改,所图者大,来人,给我把这反贼拿下!”

刘裕的眼中闪过一丝强烈的杀意,直刺王国宝,吓得他不自禁地往后退了两步,人也半掩到了司马尚之的身后,毕竟刘裕的勇名,已经名传天下,王国宝亲眼见过他如何在淝水横扫千军,亲眼见他如何在戏马台杀出生天,那种不怒自威的气势,把这个大晋的宰相,也吓成了一只小猫。

刘裕的目光从一个个宿卫军士的脸上扫过,大多数人,都是这些天来他所认识的,这些人一个个低下了头,不敢看刘裕,只听刘裕的声音冷冷地响起:“诸位,你们都是大晋的军人,应该捍卫大晋的江山,按晋律,先皇驾崩,需要太后出面,多位宰辅和朝中重臣联合组建治葬机构,并在葬礼上依据陛下生前的旨意扶立新君,在此之前,任何人不得进入中书省,因为这里是中书省,是发布诏命的地方,在这个时候想私自进来的,都视同谋逆!”

司马尚之沉声道:“我等就是奉了太后的旨意来此,王尚书也是宰相,当然有权进入中书省,刘裕,你是我宿卫军的部下,当听我将令,现在我以宿卫军大将的身份,命令你让开。”

刘裕哈哈一笑:“司马将军,大晋的宰相可不止这位王尚书呢,至少尚书省的左右仆射,太后本人,会稽王殿下都需要亲自到场,这才可以打开中书省大门,查看内部。现在陛下夜间刚刚身故,你们就不按正常程序来此,那就恕卑职不能从命了。”

王国宝眼珠子一转,沉声道:“刘裕,你说我们图谋不轨,可你自己呢,你是从这中书省里跑出来的吧,还身着夜行衣,不着盔甲,你想干什么?你入宫来任务是宿卫皇帝陛下,可是按你的说法,皇帝驾崩之时,你不在身边,却是穿成这样来到中书省,你说,是不是你指使手下害了陛下,然后你来这里矫诏?!”

刘裕冷冷地说道:“我如果是矫诏,那还要出来做什么,要阻止你们做什么,王尚书,我说过,我是追查凶犯的线索,一路到了此处,甚至我连陛下殡天都不知道,所以我才会这样一身夜行装地出现在这里,可是你呢,你和司马将军全副武装,带了二百多卫士,深夜来此,陛下殡天,你们动作如此之快,不得不让人怀疑,你们是不是早有预谋!”

司马尚之的脸色一变,厉声道:“一派胡言!本将军夜间巡视宫城,听到一个时辰前丧钟大鸣,这才赶往两仪殿的,不仅是本将军,太后,会稽王他们都去了,本将军也是在那里碰到了王尚书,也是在那里请了太后的旨意来此的,哪有什么预谋?”

刘裕的眉头一皱,看向了身边的王爽:“陛下是一个时辰前殡天的?”

王爽的眼中泪光闪闪:“是的,一个时辰前,丧钟大鸣,连响三十七下,正是帝王殡天的声音,之前我也派人去查探,说是两仪殿中,已经全换了丧服,陛下确实是殡天了。”

刘裕咬了咬牙:“既然如此,我等应该等到天亮,等太后的情绪平复,能视事时,再一起打开中书省,查看是否有遗诏留下,而不是在这夜里,让人私自硬闯。”

王国宝哈哈一笑:“是啊,你们在这里内外勾结,矫诏改旨,我们若是就这样停在外面,就中了你们的缓兵之计,刘裕,你这招骗不了我们的!”

刘裕平静地说道:“缓兵之计?王尚书,我有什么可缓的。如果没有这个密诏,那就是太子登基,你说我要改密诏,请问你想说,我准备改为让何人登大宝之位呢?”

王国宝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就连他身后的不少宿卫军将士,也在暗地里交头结耳,点头称是。刘裕说的确实在理,王国宝一路之上跟他们说,有人想改遗诏拥立身为白痴的太子司马德宗即位,以便操纵和控制,就象当年贾南风控制晋惠帝司马衷一样,可是现在听刘裕这样一讲,司马德宗本就是太子,即使不作任何变动,也是登基为帝,又有谁会冒险在这时候矫诏来改为由他登基呢。

王爽大声道:“各位宿卫军将士们,你们都听到了吗,王国宝居心不良,想要私拟遗诏,他是要让会稽王登上大位,所以只有矫诏,才能实现这一目的,你们万万不能附逆,要不然,真的就是乱臣贼子,万劫不复了啊。他说这是太后的旨意,你们就真的看到太后了吗?”

一个苍老的声音,带着沉痛的情绪缓缓响起:“王侍中,这旨意,确实是哀家发的,现在哀家亲临这里,你还有异议吗?”

第1682章 皇室家族大团圆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一个珠圆玉润,皮肤黝黑,嘴唇厚得外翻的黑人大妈,穿着上好的绫罗绸缎,在一众宫人的簇拥之下,走了过来,上百名北府军士,正是原来守在两仪殿前的那些刘裕的老兄弟们,何无忌居左,向靖居右,持戟而行,众人看到刘裕的这样子,先是一愣,转而几乎要笑了起来,若不是职务在身,只怕已经跟刘裕打招呼了。

这位富态的黑人大妈,正是当今太后,孝武皇帝司马曜的生母李陵容,她的脸上挂着泪痕,眼睛红红的,在她的左边,司马道子一身官袍,扶着他的左手,而在他的右边,一座肩舆之上,躺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病歪歪的,脸色惨白,整个人缩在被子里,眼神涣散,容貌有几分类似于司马曜,而在肩舆边上,则站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华服少年,与床上的这人,有七八分相似,额心有一颗绿豆大小的黑痣,看起来象是一只天眼,他们这二人比起李陵容的那一身肤色,要白上了许多,正是司马曜的两个儿子,太子司马德宗,和身为琅玡王的次子司马德文。

所有人一看这皇室一家出来,连忙下跪,刘裕也跟着跪下,放下了手中的兵刃,山呼道:“见过太后,太子殿下,会稽王,琅玡王。”

李太后轻轻地叹了口气,抬了抬手:“诸位请平身。”在地上跪着的人们全都站了起来,把手中的刀剑收入鞘,刚才剑拔弩张的气氛,一下子缓和了许多。

李太后环视四周,满脸尽是戚容:“大晋不幸,天降横祸,先帝已经于两个时辰前,驾崩于两仪殿。哀家已经去看过他的尸体,太医们也一直在检验,初步判断,先帝是在睡梦中闭气而亡,乃是天命,没有任何下毒或者是行刺的痕迹,刘司马,今天应该是你值守在两仪殿,为何现在会出现在此处?”

刘裕平静地说道:“因为卑职在值守之时,发现了黑手党意图谋刺皇帝的线索,于是赶去查案,却没有想到,陛下就这么去了。”

李太后沉声道:“你说黑手党害的陛下?这怎么可能呢?当时在殿中的只有张贵妃和一些宫女,据她们交代,陛下今天晚上的兴致很好,邀张贵妃一起赏月,然后又召张贵妃侍寝,这其中并没有任何刺客进入,何来的黑手党逆谋?”

刘裕从怀中摸出了那块令牌,递向了李太后:“黑手党朱雀,劫持了支妙音支师太,以此要挟卑职去简静寺,卑职一来想要救人,二来要摸清楚黑手党的意图,这才布置了留守之后,前去简静寺。”

李太后点了点头:“关于这些,刚才何中尉他们已经向哀家说过了,现在妙音何在?”

刘裕心中一转,觉得如果要说出妙音本人是个身手敏捷的谍者,只怕会有很多意外的麻烦,可能连她本人也会接受讯问,念及于此,刘裕开口道:“支妙音支师太已经被我成功救下,她是女子,行动不便,我把她留在简静寺中了,而我在简静寺中虽然没有发现黑手党朱雀,却听到了皇宫中的丧钟之声,于是急速赶了回来。”

司马道子的身边,站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正是那司马元显,他的眼中光芒闪闪,直盯着刘裕,突然说道:“刘司马,你说你是从简静寺跑回来的,请问是何时入城,从哪里入城,又从宫城的哪个门入内呢?你说听到丧钟之声才回,那按理说第一时间应该是回两仪殿察看陛下的安全才是,为什么却是来这中书省?还有,你离开的时候全副武装,铠甲在身,为何现在却是只着单衣?”

刘裕的心中暗叹,早就听说这司马道子虽然昏庸无能,但是他的这个儿子却是着实厉害,小小年纪就有神童之称,刘穆之也提醒过自己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果然,此子只是一开口,就招招直逼自己的要害。

但刘裕心下早有准备,看着司马元显,平静地说道:“我不是从城门进来的,为了赶时间,我是从简静寺中的秘道入得皇城,这秘道的出口,正是中书省内。”

李太后的脸色一变:“什么,竟然有秘道直通宫城,还到简静寺?”

司马道子冷冷地说道:“刘裕,你是怎么会知道这些秘道的,这好像超过了你作为一个宿卫军司马的职责范围了吧。”

刘裕叹了口气:“那是因为支妙音师太知道这条秘道,这些秘道本是大晋历代帝王,为了保命逃生所挖,正好有一条,通往简静寺,支师太曾经走过几次,于是在今天,就让我先行从秘道之中回宫了。”

李太后的眉头一皱:“这皇宫中有这么多秘道,若是给贼人利用了,进入宫中作乱,这可怎么办?司马将军,这些秘道你知道吗?”

司马尚之摇了摇头:“这些都是历代大晋天子私密所挖,宫城之中掌兵的宿卫将领,不得知晓,我等的职责只是宿卫宫城,而不是知道这些帝王逃生的秘道,至于贼人偷袭,我等只能在宫中发现并加以剿灭了,也不排除会有贼人从秘道进入的可能。”

李太后叹了口气:“刘司马,这么说来,你是为了抄近路赶时间才来的中书省,那为何不直接来两仪殿,而是要参与这里的纷争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