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44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448节(2 / 2)

刘裕郎声道:“因为陛下已经殡天,再去两仪殿的意义不大,至少要等到太医们先查明陛下的死因再说,可是陛下身后之事,无过于储君的人选,如果有人有阴谋,想要矫诏另立他人,那一定会奔来中书省的,所以,卑职自觉有义务在此守候,阻止任何人想要强闯的意图,果然,卑职刚来,就看到了王尚书和司马将军准备强行入内,还真的没有来迟啊。”

王国宝咬了咬牙:“刘裕,你休要血口喷人,我等是奉了太后的旨意,前来这里找寻先帝遗诏的,可不是矫诏!”

第1683章 义正辞严卫储君

刘裕没有理会王国宝,看向了李太后,平静地说道:“太后,请问陛下,哦,不,应该是先帝在世时,可曾向您提到过有立储密诏的事?”

李太后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没有,他从没有这样说过。刚才哀家看到皇帝的尸体,一时方寸大乱,悲痛不已,这时候王尚书赶来,提了这么一句,说是先帝曾经跟他说,有遗诏留在中书省,要请旨一观,哀家这才给了王尚书口谕,让他取回这遗诏,并命令司马将军护卫的。”

刘裕点了点头,看着王国宝:“这么说来,太后也没有看过这个什么所谓的先帝遗诏,就连听也没听过,那王尚书又是从哪里得到这个遗诏的消息呢?”

王国宝的脸气得通红,堂堂一国宰相,在这里被一个小军官当面责备,让他完全下不来台,他大声道:“此事岂是你一个区区的宿卫军司马能知道的?!本官以前常侍先帝,跟会稽王一起,常听先帝感叹,说上天不公,让太子殿下是这般模样,也不知道是否能医得好,如果医不好,那大晋恐怕有西朝的惠帝之难,教训就在百年之前,离现在还不远呢。”

刘裕冷冷地说道:“晋惠帝之祸,一来是贾后乱政,控制皇帝,毒杀太子,二来是诸宗室亲王拥兵自重,找到借口就起兵作乱,这两个情况,现在都不具备,太子虽然重病在身,但是朝中大事,有群臣共议,也没有拥兵自重的宗室亲王,不至于说因为太子一时有病,就要易储,更何况,储君是国之根本,即使要易储,也绝不可能通过一纸遗诏,会早早地安排人选接替,监国才是。”

王国宝哈哈一笑:“刘司马,你说对了,先帝确实早就安排了人选准备接替太子,也早早地让他监国,理政了,这个人,就是我们的会稽王殿下,世人皆知,十年之前,谢安还一手遮天的时候,先帝就让会稽王担任尚书右仆射,治国理政了,还特地提拔了本官作为会稽王的副手,进行辅佐,并联合各大世家,忠君报国,此事大晋上下人尽皆知,若不是陛下早存了立储之心,安能如此?”

一直默然不语的司马德文突然开口道:“王尚书所言,本王认为不妥,治国理政,名正方可言顺,当年父皇升皇叔为右仆射之时,太子殿下尚年幼,加上怪病缠身,无法治国,所以才有劳皇叔代管,但这跟立储是两回事,这些年来,皇叔治国有功,太子殿下的病也一直没有得到根治,但是父皇也没有因此而易储啊,若是真有意改立皇叔为储君,本朝不是没有这样立过皇太弟的先例过,为何迟迟不动呢?”

司马道子冷冷地说道:“那是因为先皇兄怕易储动摇根本,给野心家可乘之机,再一个也是希望太子的病情能好转,独立理事治国,所以他一边继续观察太子,一边让本王理政,可另一边,只怕也早早地留下了密诏,万一自己出现意外时,不至于让大晋无主当国。”

司马德文的脸色一变:“太子明明在这里,怎么就叫无主当国了?皇叔还请慎言!”

司马道子冷笑道:“贤侄,这天下可有连话都不会说的人主呢?你的太子哥哥连吃喝拉撒都要你来代劳,那这天下,究竟是他的,还是你的?治国不是儿戏,要关乎天下千千万万子民的生命,别说那外面的芸芸众生,就是现在站在这里的各位,无论是臣工还是将士,有谁愿意认现在的太子殿下为主?”

王国宝率先叫了起来:“我等愿奉会稽王殿下为新君!”

后面的司马尚之也带着百余名宿卫军士叫了起来。

刘裕沉声道:“你们这是想谋反吗?还是想害了会稽王殿下?”

此话一出,如同消音器一样,刚才还气势汹汹的众人,一下子变成了哑巴,毕竟,谋反这个罪名太大,一般人还是谈之色变。

刘裕看着王国宝,沉声道:“至少到目前为止,合法的继承人就是太子殿下,你在没有任何证据或者是诏命的情况下就这样企图拥立宗室,不是谋反是什么?王尚书,你是国之宰相,如果连你都不守法纪了,那天下岂不是乱了套?!”

王国宝咬了咬牙:“就是因为有这个密诏在,可以合法地立会稽王为皇帝,先帝以前多次提过对太子的失望,一定是早有准备的。”

刘裕看向了李太后,淡然道:“太后娘娘,现在先帝意外殡天,死因还没有查出来,在这个时候,必须要按大晋的程序和法度来办事,即使是有这个密诏,也是应该集合百官,在您的主持下当众打开中书省进行查找。其实,如果真有什么密诏存在,那陛下在生前至少应该告诉亲近之人,比如对太后,或者是跟他朝夕相处,绝对信任之人,这样的人,现在可有?”

李太后若有所思地点头道:“哀家这里,没有听先皇帝说过此事,除了哀家外,跟先皇帝在一起最多的,就是张贵妃了。可是现在她因为陛下之死,身有嫌疑,被看管着,也不曾听她提及过此事。”

刘裕点了点头:“那除了张贵妃以外,还有这样的人吗?”

李太后叹了口气:“先皇帝自从先皇后王法慧死后,就再没有立过皇后,后宫之中,也独宠张贵妃,除非…………”

说到这里,她双眼一亮:“除非是支妙音,恐怕再没有跟他相处时间多的人了。”

刘裕松了口气:“那好,只需要现在速速地将支师太请来,一问便知。”

一声清脆美妙的宣诵佛号之声响起:“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贫尼支妙音,见过太后,太子殿下,会稽王殿下,琅玡王殿下,王尚书,司马将军,还有,刘司马。”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支妙音一身僧衣,戴着尼帽,孤身一人,手持拂尘,飘然而至,宝相庄严,配合着她那美得让人无法呼吸的绝世容颜,在这后半夜的火烛照耀之下,有一番奇特的景象。

第1684章 妙音狠心弃娘亲

李太后的嘴角微微地向上勾了勾,沉声道:“支师太,你终于出现了,刚才听刘司马说,你在简静寺被歹人所掳,现在没事了吧。”

支妙音点了点头:“多谢太后娘娘的记挂,妙音一时不慎,误中歹人圈套,失陷于寺中,还连累了刘司马来救,以至于我们连先帝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真的是太伤心了。”

说到这里,她美丽的大眼睛里泪光闪闪,强忍着没有落泪,任何人看到了,都会心下忧伤。

李太后叹道:“国家多难,先帝殡天,又有歹人竟然敢公然劫持支师太,实在是太可恶了,等忙完先帝的善后事宜,一定要把这些歹徒绳之于法才是。”

王国宝连忙道:“遵太后懿旨。下官身为宰相,一定全力督办。”

刘裕平静地说道:“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王尚书,等到新皇即位,你是不是还在这个宰相位置上,都未可知,话最好不要说得这么满。”

王国宝咬了咬牙,不理会刘裕,看着支妙音,沉声道:“支师太,请问先帝在生前,有没有跟你提过有什么遗诏或者密旨,要另立储君的?”

支妙音的秀目流转,看着王国宝,淡然道:“王尚书,这等军政大事,先帝怎么会跟贫尼一个方外之人提及呢?你是宰相,会稽王殿下是宗室亲王,他不跟你们这些重臣和至亲交代,还会跟贫尼交代吗?”

会稽王的脸色一变,看着支妙音,睁大了眼睛:“陛下当真没有留下什么密诏吗?支师太,你以前可是跟我说过,有这样的一份…………”

支妙音马上说道:“会稽王殿下,请你慎言,贫尼从不会说自己不能确定或者是不能保证的事情,不知道是不是大王哪次喝多了,误把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话,当成是贫尼所言。”

会稽王的脸色一变再变,咬着牙,真瞪着支妙音,鼻孔都在喘着粗气。

司马元显冷冷地说道:“支师太,请你再仔细地想一想,如果父王真的是误听了别人的什么话,说不定会是王夫人,也是您的母亲说的,毕竟嘛,你们母女太过相似,可能父王一时醉酒,也确实会…………”

刘裕心下雪亮,这一定是司马元显在用夫人的性命开始威胁支妙音了,自己今天虽然救回了支妙音,但是谢道韫的下落,却是始终没有探得,现在看来,这个司马元显似乎是跟黑手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以至于在这里公然地威胁和恐吓支妙音了。

支妙音的眼中泪光闪闪,嘴唇在轻轻地发抖,刘裕咬了咬牙,对司马元显沉声道:“世子,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今天那些绑架支师太的歹人,就是用王夫人的名义引她前去简静寺,我去到简静寺的时候,虽然救出了支师太,但是王夫人却是下落不明,你说这话,是不是你跟那些歹人有什么关系?”

司马元显面不改色,冷笑道:“刘司马,所谓捉贼拿赃,捉奸捉双,我这里只是猜测,可没有任何跟贼人有关系的把柄啊。你身为宿卫军军官,战功赫赫的北府军英雄,这样凭空地诬一个王爷的世子,即使是先帝宠信你,恐怕也不合国法吧。”

刘裕沉声道:“现在夫人下落不明,可能就是在贼人手上,但是我相信,以夫人的地位,以王,谢两家的权势,贼人如果真的对夫人下手,只会适得其反。他们非但得不到想要的东西,还会把自己所有的组织,秘密全给曝光,跟那些在台面上光明正大的世家高门彻底为敌,这个代价,还请他们惦量惦量。”

司马元显的脸色一变,转而不信地摇了摇头:“我大晋以孝治天下,为人子女者,岂能不顾亲生父母的死活?我相信,支师太一定会作出明智的选择的。”

支妙音咬了咬牙,突然说道:“世子,请你弄清楚一件事,贫尼自从出家,遁入空门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与自己的家族斩断一切尘缘了,以前的家人,是死是活,是福是祸,都与贫尼无关。这次去简静寺,不是因为前家母的邀请,而是因为寺中的弟子有急事要贫尼回庵主持,却没想到中了贼人的奸计,贫尼一向与世无争,坦坦荡荡,是以没有防备这些贼人,才会被他们所擒,至于你说的谢施主,贫尼自当为她日夜祈福,希望她吉人天相。佛祖说过,凡事皆有定数,凡人皆有因果,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皆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