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穿着一身明显有些宽大,看着不太合身的皮甲,没有戴头盔,仍然是散发披肩,一副名士的风范,可又因为身上这身甲胄,显得不伦不类,他的脸上挂着笑容,看着站在帐中的刘裕,笑道:“寄奴啊,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帮我,啊,不,是来效忠朝廷,共讨奸贼,为先帝报仇雪恨的。有你相助,何愁大事不成啊!”
在场的十余名将校,也都跟着笑了起来,站在左首第一位的颜延之摸着虬髯,跟着说道:“是啊,刘军主是闻名天下的虎将,在军中也是一呼百应,前些日子宿卫京城,对建康城的布局可是了如指掌,有他在,建康可不攻自破啊。”
另一个副将也说道:“刘军主还跟谢家渊缘非浅呢,现在谢琰将军也领兵守着京城,只要刘军主肯对其晓以大义,让谢将军卷甲倒戈,那我军兵不血刃,即可成功。”
第1723章 助君逃命报旧恩
在一片阿谀声中,刘裕屹立不动,等到周围的声音渐渐平息,他才缓缓道:“王镇军,我有一秘计,可让你成功,只是…………”
他看了一眼四周,欲言又止。
王恭哈哈一笑,摆了摆手:“诸位将军,暂且退下,颜将军,你去巡视一下到来的各部人马,一定要招待好兄弟们,吃好喝好,才能卖力打仗,明白吗。”
颜延子笑着行礼而退,别的将校也都跟着离开,帐中只剩下刘裕和王恭二人,刘裕看着王恭的笑脸,叹了口气:“镇军难道不知,杀身大祸,就在眼前吗?我这回不是来帮你的,是救你的!”
王恭的脸色一变,沉声道:“刘裕,你什么意思,在我面前如此出言不逊,你想干什么?”
他一边神色严厉地训斥,一边却是打量起四面,毕竟,在天下第一勇士面前,还是有点心虚胆寒的。
刘裕微微一笑:“王镇军,谢谢你对我的信任,只留我一人在这里谈话,冲着这一点,我也绝不会伤你分毫的,这次我前来,真的是为了救你,冲着当年你来京口,和谢镇军一起帮过我的旧情,我也要保你性命的。”
王恭神色稍缓,坐定了身子,说道:“那你说,我怎么就大祸临头了?现在我手握天下第一强兵,已经过了大江,兵临建康,只要我一声令下,就可以攻进城内,铲除奸臣与昏王,为先帝报仇雪恨,还大晋一个清平世界,怎么就大祸临头了呢?到了这一步,谁能阻我?!”
刘裕叹了口气:“镇军现在手头不过三千人马,而且并不是北府军,而是你王家的私人部曲,虽然是中军,也是部曲,战斗力与真正的北府军不可同日而语,连对面京城中的宿卫兵马都不如,这点想必镇军心知肚明,你真正能依靠的,只有刘大帅的北府军而已。”
王恭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之色:“现在我才是北府军镇军将军,徐兖二州刺史,五州都督,要说北府军,是我王某人的,不是他刘牢之的,他只是我的部将而已。”
刘裕微微一笑:“那么,镇军的这位部将,能象颜都督,孙副将他们这样听您令行事吗?如果刘大帅真的象您说的这样召之即来,那他现在为什么不在这里,奉你的帅令攻打建康呢?要是他现在在这里,只怕镇军您也不必驻军于此,应该是直攻建康了吧。”
王恭的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之色,仍然强作镇定,沉声道:“我这不过是先头部队而已,寄奴,你应该知道大军集结,需要时间,刘鹰扬已经答应助我,还主动说帮我集结各营各地的驻军呢,我们北府军现在可以从广陵到彭城,从三阿到盱眙,有十余处分营,雄兵五万呢,要收拢各地兵马,可需要时间呢。”
刘裕笑道:“自古只有将领先行,主帅在后方统筹,哪有主帅先带着中军部曲过江,而作为副帅的刘鹰扬留在后方集结各地兵马的道理呢?”
王恭默然不语,额头却开始沁出汗珠了。
刘裕上前一步,直视王恭的眼睛:“其实镇军最担心的也是这点吧,您平日里看不起刘鹰扬等武人,当然,其实在你心里,也一直看不起我这个武夫,但理智告诉你,要打天下又离不开我们这些人,所以你表面上重视我等,但一旦情绪激烈时会不自觉地流露出对我们的鄙视,这些情绪,瞒一时可以,朝夕相处根本瞒不住的,刘鹰扬也知道你现在对他的看法和态度,这回他不来,不是因为要集结各路兵马助你,而是要串联各地的北府军将领,联手讨伐你。”
王恭突然叫道:“不可能,绝不可能,我是北府军主帅,刘牢之的荣华富贵,都是我给的,他不能背叛我,他,他不能这样忘恩负义!”
刘裕叹了口气:“现在司马元显派去说服刘牢之的,是北府军旧将,吴兴太守高素,他们也是不惜血本啊,三吴之地的郡守,向来不给军人武夫,只给世家子弟的,但是高素并未立过大功,就得了此职,也许镇军只看到了刘敬宣跟司马元显之间的赠药之情,却没有料到,其实司马道子父子真正的杀招,是在高素和孙无终这里,把不如刘牢之的高素提拔为吴兴太守,使其嫉妒,也指明其出路,把跟刘牢之闹了矛盾的孙无终调离北府,以结刘牢之的心,加上镇军这次矫诏起兵,无任何理由地要攻打京城,已是明确的背叛之举,刘牢之不从你的号令,才是正道,毕竟,现在你才是贼,他是官军,就得听皇命,而不是你的命令!”
王恭大吼道:“我当然有皇命,当年先帝在时,给过我和殷仲堪密诏,让我们在危难之时,起兵勤王,这点,刘牢之也知道的,他以前每天都在练习如何打到建康,只要四个时辰,不,三个时辰就行,他向你亲自演示过的!”
刘裕冷冷地说道:“既然三个时辰就可以打到建康,一如他天天演练的,那么为何连镇军的中军都花了半天时间过江,又在这里立营半天,一整天了,刘大帅的兵马呢?这不正说明我刚才说的那些,才更接近事实吗?!”
王恭一下子跟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无力地瘫了下来,他的双眼通红,喃喃道:“难道,难道牢之真的要叛我吗?”
刘裕正色道:“先帝的密诏,是先帝的,你要么在新皇登基前就持诏讨伐司马道子,要么就永远不要拿出来,现在的皇帝是不可能遵先皇的号令,而黑手党在新皇登基这么久以来,也一定早就把密诏的副本给毁了,你现在是矫诏,明确的反叛行为,人人得尔诛之,如果你有必胜的把握,会有人跟随,可现在连刘牢之也必会叛你,你已经必败无疑,现在能做的,是趁着敌军还没杀到,赶快逃命去吧,我会助你逃到荆州,也算是报答当年的恩情了!”
第1724章 高傲王恭拒逃亡
王恭咬了咬牙:“不行,我经营这么多年,终于到了这个位置,怎么能说退就退?刘牢之不会叛我,他不会叛我的,是我,是我当年提拔了他,把他从一个待罪的庶人给提拔成了北府大将,这是知遇之恩,他,他一定会报答我的。还有机会,还有机会,一定还有机会!”
他突然大叫道:“来人,快来人!”
帐外跑进了两个亲卫,王恭对着他们大声道:“快去,快去传我帅令,通告全军,就说,就说我王恭,要和刘牢之将军结拜为兄弟,请他速速前来,噢,不,快点让颜护军集合队伍,我们这就回广陵,我到北府大营去跟他结拜兄弟!”
刘裕的心中暗叹:这王恭为了扭转必败的局面,也真是够拼的了,以他堂堂世家高门,五州都督的身份,居然肯跟出身寒门,起于行伍的刘牢之结拜为兄弟,已经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要换了今天之前,谁要是跟自己说这事,一定会认为他说梦话,但王恭居然真的就这么做了,这是何等的不甘心失败,又是何等的愚蠢,因为,事已至此,无法挽回,别说结拜兄弟,就是跪在刘牢之的面前叫爹,也是无济于事了。
刘裕勾了勾嘴角,对着王恭说道:“镇军,你真的不考虑我的提议吗,现在我护着你走,也许还来得及,再晚哪怕半个时辰,等刘大帅的兵马一到,想走也是不可能了。”
王恭沉声道:“如果真象你说的那样,我就是逃到荆州,又能如何?孤身逃跑,士马散尽,只会成为桓玄他们以后跟朝廷讨价还价的砝码,毁我太原王氏几百年的清名,那是我死也不肯的事。我王恭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寄奴,我很感激你今天来报信救我,此事要是让刘牢之知道了,他是不会放过你的,你还是早点离开吧,若是天可怜见,让刘牢之肯跟我结拜兄弟,共讨国贼,那我一定会大大的重用你,若是上天注定我失败,请你照顾好我的家人,帮我留些香火传世,也算是我王恭,对你最后的请求了!”
他说着,站起身,一拂衣袖,就要向刘裕下跪拜礼,刘裕连忙一个箭步上前,扶住了他:“镇军,使不得,使不得啊,你要我办的事情,我一定会办到!”
王恭点了点头,重重地握了握刘裕的手,然后转头出帐,刘裕看着他那落寞的背景,眼睛变得湿润,视线渐渐国地模糊,他心中暗叹:王镇军啊,你的委托,我一定办到,但愿你能安心上路。
两个时辰之后,江北,瓜州渡,北府军临时军营。
帅帐之中,刘牢之将袍大铠,按剑坐于胡床之上,两侧站立着北府军各营的主将,而吴兴太守高素,刘牢之的女婿高雅之的父亲,一个五十余岁的黄色面皮的老将,一身甲胄,立于左首第一位,刘敬宣那魁梧如小山的身形,则是站在右首的最末一位,目光中尽是焦虑之色,看着站在帐中,一身布衣,手无寸铁的刘裕,欲言又止。
刘牢之沉声道:“刘裕,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在这个时候孤身一人,从反贼王恭的营中前来,难不成,你是想为他作说客吗?哼,我北府军自组建以来,以忠义为本,绝不会附逆作乱,不管是谁,不管立过多大的功劳,不管他的家世如何显赫,如果犯上作乱,起兵叛晋,我们北府将士,人人得尔诛之!”
高素跟着喊了起来:“诛反贼,诛反贼,诛反贼!”
帐中诸将也全都跟着振臂大呼起来,声势惊人。
刘裕微微一笑:“敢问刘大帅,为何会认为我会帮王恭说情呢,就因为我从京口那里他的军营过来?”
刘牢之哈哈一笑,一指门口挂着的一个血淋淋的首级,那正是王恭派来请求结拜兄弟的两个传令兵之一:“刘裕,你可认得此人?在本帅下令斩他之前,他为了保命,已经把你在王恭营中的事情,交代得一清二楚了,你向王恭透露我军起兵的消息,劝他派人前来请求与我结为兄弟,若不是你,以王恭那臭清高的个性,怎么可能跟我刘牢之结拜兄弟?!可惜,你的算盘打错了,我刘牢之为国讨贼,不会受到任何的诱惑,也不会接受任何的条件。来人,给我把刘裕拿下,暂行关押,等我军平叛讨贼之后,再行发落。”
刘敬宣连忙说道:“父帅,请三思而行,寄奴他并…………”
刘裕微微一笑,摆了摆手,阻止了刘敬宣的话,也让三个正准备上前的军士停了下来,他对着刘牢之,淡然道:“大帅,你也不想想,如果我真的是为王恭出谋划策,又为何现在要自投罗网?所谓结拜兄弟的事,有这个传令兵来就可以了,我来不来,有区别吗?就算我要为王恭效力,这时候也应该是在他的军中,为他布置防守或者是帮他夺取建康城吧。”
高素冷笑道:“刘裕,任你舌灿莲花,这回也没用了,王恭谋逆之事,已经铁板钉钉,几万北府将士,几十万江南百姓,俱可为证,而你如果真的有心讨贼,就不会去他的大营了。退一步说,即使你去他大营,也应该要么劝他解甲投降,要么刺杀这个反贼,刚才的这个传令兵说了,你明明有跟王恭单独在一起的机会,以你的武勇,取他首级易如反掌,可是你却放弃了,你们密聊之后,王恭就派人过来要与刘大帅结为兄弟,你还敢说你站在大晋一方,还敢说没有为反贼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