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48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480节(2 / 2)

卞范之笑着行了个礼:“那属下就预祝主公马到成功,得偿大愿了。”

桓玄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对了,北府军真的可以拉拢?刘牢之真的肯倒向我们吗?”

卞范之微微一笑:“刘牢之一定会找个权势在手的世家或者是王爷作靠山的,他跟刘裕不一样,没有真正的自立之心,但越是这样,越是离不开支持,毕竟,世家天下,可以让他为将,也可以一夜之间让他一无所有。现在他坐拥强兵,不是自立,而是待价而沽,这种情况,就是我们的机会。司马元显如果真的把他当家奴使唤,那我们的机会就来了。陶潜即使敢这样说,想必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静观其变即可。”

桓玄的眼中冷芒一闪:“回头告诉陶潜,只要刘牢之肯跟我,那将来我夺取天下,不仅是北府军的大将,连吴国内史,或者是彭城内史,甚至是扬州刺史这样的职务,都可以开给刘牢之。他若是再不相信,那我可以让刘牢之身居刺史,让他儿子接掌北府,而且,我会帮他把刘裕赶得越远越好,北府军是他的,永远是他的!”

第1815章 白虎欲建黑手军

建康城,乌衣巷,废院,枯井下,黑手党总坛。

一面沙盘立于圆桌正中,吴地的方向,已经是密密麻麻地布下了持刀枪的小人,骑马的军士,还有那海上一片片的船只,如同一眼看不到边际的鲨鱼群,直扑向钱塘江入海的浃口,而当先的一条船上,天师二字的旗子,迎风飘扬。

四双眼睛,闪闪发光,不约而同地盯着面前的沙盘,玄武轻轻地叹了口气:“该来的总会再来,只是没有想到,天师道这回去而复返,会如此之快!”

青龙的眼中冷芒一闪,直视朱雀:“这世上没有巧合,只有出人意料的算计,朱雀,你说实话,这回桓玄上书,痛斥司马道子父子,吓得元显小儿紧急调回刘牢之的北府军,无形间削弱了吴地的守卫力量,让谢琰独自对付天师道的妖贼,是不是你作了什么手脚?”

朱雀淡然道:“做这种手脚,对我有什么好处?谢琰若是失败,我们世家在吴地最后的力量也没有了,无论是天师道还是刘裕,都是要断我们根,要我们命的,就算一时可以隐藏军械盔甲,但没了地,就没了丁口,粮食,我们明面上的力量,就会失个精光。这种蠢事,岂是我会所为?”

说到这里,他冷笑道:“要我说,我们四个里,最可能勾结天师道的,就是你青龙大人了吧,上次你不就这么来过一次?也许这回,又可以跟孙恩他们二一添作五呢。”

青龙没有理会朱雀,看向了白虎,沉声道:“那如果不是朱雀,白虎大人,好像你的可能性最大啊,这该不会是你为了躲避上次私杀刘裕不成,即将要面临我们的处罚,而想到的新花招吧。”

白虎淡然一笑:“杀不了刘裕又如何,他仍然是在乌庄,跟我们预料的差不多,他既没有公开我的身份,也没有向我们组织寻仇,说明他很可能还不知道害他的人是谁,刘牢之的嘴很严,刘毅也不会傻到出卖自己,刘裕所做的一切也只是自保而已,现在的他,没有实力跟我们公开翻脸。当然,我们现在也用得着他,现在大家暂时可以相安无事,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不过,我倒是认为有必要早点留些后手了。”

玄武冷冷地说道:“你说的后手是什么,不会是想着联手桓玄吧。我提醒你一句,桓玄的野心太大,而且这回他派来我们这里的那个陶潜,可是陶侃的后人,快一个甲子过去了,姓陶的又冒了出来,我的感觉很不好。”

青龙若有所思地点头道:“更奇怪的是,桓玄居然会用此人。从这人上次在朝堂上应对司马道子父子时的表现来看,绝不是个普通的文人,面对刀斧和大鼎面不改色,一句句话驳得司马元显这个小神童面红耳赤,竟无一言以对,嘿嘿,我看整个大晋的世家子弟,也很难有超过他的了。”

朱雀点了点头:“不错,就算是桓玄本人,在这种场合下也很难有如此的镇定和沉着,想不到陶侃后人,竟然有如此的本事,但这人既然这般厉害,加上陶家在峒蛮中的影响力,难道桓玄就不怕陶潜夺了他的荆州吗?”

白虎微微一笑:“所以,我说的后手,可不是桓玄,而是这个陶潜,你们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玄武的眉头一皱:“你的意思,是这次要给陶潜大大的封赏,给他加官晋爵,这样他回到荆州之后,会成桓玄嫉妒和防备的对象?”

白虎正色道:“是的,现在我们是两面受敌,不过,也都有办法行坐山观虎头之事。让刘裕和刘牢之去打天师道,让桓玄跟陶潜互相牵制,这样两边的贼人一时半会儿都威胁不到这里,我们可以尽快再组织一支新军,至少,可以拱卫京城。”

青龙冷冷地说道:“就算你拿出军械,又哪来的新军可用?难不成你准备让建康城中的百姓吃那些五石大力丸?”

白虎摆了摆手:“不用,战乱一起,流民都会逃向京城,城外现在已经有了几千家吴地的难民,如果战事持续,这些难民只会更多,有了人,就可以编练新军,只要有了自己的武装,假以时日,就不必担心任何一路势力。”

朱雀笑道:“这些普通的民众有什么战斗力可言,他们又不能打。你指望这些难民,还不如指望建康城中的和尚尼姑呢。”

白虎微微一笑:“各位难道忘了,北府军是怎么来的吗?”

玄武的脸色一变:“北府军是当年南下的流民后代,他们在逃亡南方的路上,经历了无数的战斗,活下来的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所以,你的意思是…………”

白虎哈哈一笑:“这就是了,战乱时期能从战地逃出来的百姓,那都是刀口舔血的狠角色,当年你的前任看中了两淮之间的流民,组建了北府军,一下子成了大晋最能战斗的力量,我们也可以再来一次,控制吴地流民建军,成为我们自己的力量。”

青龙勾了勾嘴角:“何必这么麻烦,直接通过刘牢之来控制北府军不就行了?”

白虎摇了摇头:“刘牢之的资历太老,而且为人骄横狂妄,只怕不是我们现在可以随便控制的了。二十多年前他不过一个老兵而已,对谢家是千依百顺,而这次经历了谢琰的侮辱之后,若是再给司马元显轻视,那恐怕那颗依附世家的心,都会起变化,我看那陶潜这几天一直在私下密会北府军大将刘袭,何穆等人,只怕是他或者桓玄已经打起了北府军的主意,我们得早作准备才行。”

朱雀的神色一凛:“桓玄想拉拢北府军?有刘裕在,这就不可能的事,别胡思乱想了。”

白虎叹了口气:“刘裕自从乌庄之战后,就不动声色地离开北府军,自行独立了,只怕他也看出了刘牢之绝非可以依托之人,早点离开,取得北府军旧部的同情,以后在平定妖贼之乱中,慢慢地拉拢北府军到他的旗下。当刘牢之发现控制不住手下转投刘裕时,只怕就是他会认真考虑跟桓玄联手之日了。各位,我们必须早作打算,一旦刘牢之反水,我们就得利用自己的兵马拿下京口,控制北府军的家属,只有这样,才能控制北府军,明白吗?!”

第1816章 穆之千里来预警

青龙笑了起来:“想不到白虎大人居然已经想到了这点,听起来不可思议,但细想起来,又是合情合理,不过,这些毕竟是后话,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如何追杀平息天师道之乱,稳定了吴地,才能谈将来。”

玄武的眼中冷芒一闪:“你们真的以为天师道就这么容易给平定?这回孙恩复来,声势比上次登陆不知道大了多少,谢琰狂妄骄横,必不会选择固守待援,一旦他主动出战,就是死路一条。谢琰若是战败,吴地就彻底不复为我们世家所拥有,将来无论是靠刘牢之还是刘裕收复,都只会成为他人的囊中之物了。”

朱雀脸色一变:“不至于吧,谢琰毕竟是久经沙场的名将,难道连这强弱之势也看不出来吗?他的兵力现在不足,收缩保住山阴城几乎是唯一的选择,怎么可能开城出去跟妖贼决战呢?”

玄武苦笑道:“当年淝水大战的时候,谢琰也是力排众议,主张采用刘牢之,刘裕的建议,不等后援,直接以现有的数万兵万,跟前秦几十万大军决战。我想这次,他跟上次也不会有区别的。就算兵不满万,也一定会主动出击!”

青龙不信地摇着头:“上次他手里有北府军,有一大批精兵猛将,加上我军以逸待劳,主场作战,刘牢之可以以五千兵马正面打垮洛涧的梁成五万步骑,证明了北府军的战斗力,这才有决战的条件,可这回他连刘牢之都赶走了,手下的兵马不过是徐州新募的百姓和京城的宿卫兵马,他是带兵之人,难道连自己手下的战斗力都没点数吗?谁给了他这样的勇气?”

玄武摇了摇头,长叹一声:“跟上次一样,他要出击,不是因为知已知彼,而是因为那种目空一切的狂妄和与生俱来的优越感,若非如此,谢相公大人为何放着他这个亲生儿子不用,却要用谢玄来掌控北府军呢?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有尽快催促刘牢之出兵,希望能来得及。还有,我同意白虎大人的意见,今后北府军恐怕会成为我们相当长时间内唯一可以倚仗的力量了,绝不可再落到不听话的人手里,刘牢之之外,我们需要找新的军中代言人了。”

白虎的目光一直落在沙盘上那数不清的战船上,喃喃道:“还来得及吗?”

山阴城,郡守府。

谢琰坐在大案之后,端着一碗盛满了白米饭,上面堆着高高的螃蟹,扇贝的饭碗,一股海鲜的味道,弥漫在整个殿内,他的脸上挂着微笑,看着站在大案之前,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自己手中这碗美食的刘穆之,笑道:“穆之啊,你要是提前打个招呼说早上来,我会安排厨房给你再做一份,你这张嘴,可是天下第一馋,这个我还是知道的。”

刘穆之咽了一泡口水,努力地把自己的目光从那些美味上挪开,看向了谢琰:“这回我来这里,不是出于公干,而是出于多年谢家旧人的身份,来提醒一下琰帅,强敌将至,不可不防啊。”

谢琰刚把一个扇贝塞到了嘴里,就脸色微变,把碗往案上重重地一放,一阵鲜美的海鲜汤汁四溅,在他那华丽的帅铠之上,也留下了点点滴滴,而随之而来的,则是他那愤怒的声音:“刘穆之,你是想说,我这个身经百战的大将,日夜坐镇山阴,还不如你一个远离战场千里之外的小小参军,对局势知道得多吗?”

刘穆之叹了口气,恭声行礼道:“琰帅息怒,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下不才,多年来搞些情报工作,耳目方面可能有些琰帅所忽略的消息,所以这才冒昧前来,也是卑职刚刚得到的消息,不敢有所怠慢,所以特地前来面见琰帅。”

谢琰的神色稍缓,点了点头:“你说的对,毕竟这三吴之地,千里海防,妖贼们流蹿入海,茫茫数千海岛,要找到他们,可真的是大海捞针,你一向擅长于搞情报,想必在妖贼那里早有内线,如果你把情报告诉我,让我能率兵平定妖贼之乱,那我这里一定会给你记下首功,刘牢之跟你我并非一路人,咱们毕竟是士族,没必要跟着那些寒人武夫混在一起,这次你就别回去了,以后留在我这里,不会亏待你的。”

刘穆之微微一笑:“琰帅可能有所不知,这回回建康之后,卑职就转投会稽王的军府之中了,现在已经不是北府军的参军,所以这次前来,纯粹是念及当年先相公大人的提拔之恩,向琰帅报告示警的。”

谢琰的脸上闪过一丝失望:“想不到你小子居然去了会稽王那里,哼,也是啊,朝堂才是你刘穆之想要呆的地方,不过今后总有一天,我谢琰也会出将入相,居于先相公大人的位置,到时候你小子可别后悔啊。你有什么情报,就说吧,如果你的情报有用,这个功劳我会记得的,以后少不得你的好处。”

刘穆之收起了笑容,正色道:“据我最新的消息,妖贼已经卷土重来,十万大军,战舰千余艘,正在向浃口进发,而他们的目的,就在琰帅您这里的山阴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