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49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493节(1 / 2)

崔逞微微一笑:“其实也容易,就是让河北百姓,不交纳粮食为税赋,而是改交桑椹,以充军实。”

拓跋珪先是一愣,转而怒道:“这是什么话?桑椹不就是桑树结的果实吗?这东西人怎么可以吃?”

崔逞叹了口气:“因为根据中原的法制,民众除了要交粮赋外,还要交纳布匹作为税赋,所以一般百姓分到的田地,以平地为农田耕作,而那些农田,山地,则种植桑树,因为蚕食桑叶,而蚕是吐丝的来源,也是布匹的产出之物,可以说,有桑树才有蚕,才有布匹,这是天下基本的道理了。”

拓跋珪的怒气没有消,沉声道:“按你这个意思,慕容垂不收粮食,而是收这些百姓所种的桑树上的桑果子,让他的部下吃这些野果子充饥?”

崔逞点了点头:“不错,因为后燕建立之时,河北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无人耕作,但是这些桑树,不需要施肥除草,可以自己生长,结得满树满枝都是,甚至不需要人专门去采摘,一到秋天,就会自然掉落,满山遍野,遍地都是,只需要去捡就行。”

“我们中原地区,几乎年年天灾,虽然说有时候有朝廷的救济,但是更多时候,朝廷不来收税就不错了,根本不会管百姓的死活,所以只能靠自己,没有米粮,就只能吃这些野果,撑过这种灾年。不仅是慕容垂,当年冉魏灭石赵,北方战乱,无复耕者时,就有无数的百姓,靠这些桑果活了下来。虽然野果子味道不算好,但是可以充饥果腹,总比饿死要强啊。要是再困难一点,连草根树皮都可以吃,比起这些,桑椹已经算是美味了。”

尔朱羽健咬了咬牙:“我们塞外的勇士,不远万里,浴血沙场,就是为了来中原吃野果子的?那跟猴子,松鼠有什么区别?”

崔逞摇了摇头,平静地说道:“诗经有云,连猫头鹰吃了桑椹之后,声音也会改变,尔朱大人,你们是塞北男儿,但是陛下这次是要入主中原,以后你们也会跟着在中原定居,成为汉人一样的农耕民族,再抱着以前在草原上喝酒吃肉的那套习俗,恐怕是不行了,因为中原这里,没有那茫茫大草原给你们放牛牧羊,你们得学会吃五谷杂粮,现在,得先忍一忍,吃吃这些桑果子吧。”

拓跋珪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悦:“那崔太守的意思,我的将士们,这几个月还得靠吃这些野果子才能活了?”

崔逞点了点头:“如果陛下想灭燕,不退兵,那最好这样做。不但如此,您还最好是分派将士,搜索河北各地,尤其是山林之地,去搜集桑椹,现在已值夏季,果子大量落地,若是不及时采集,只怕没过几天就会腐烂了,烂果实是没法成为粮食的。”

拓跋珪的怒容满面,沉声道:“崔太守,请你明白一件事,现在朕的将士,都是要派上用场的,围城打援,守卫新占州县,一个也不能少,就连贺兰大人,都几个月没法分兵去打通粮道,要是我手中兵力充足,还会这样弄得大家没饭吃,得去收你的野果子充饥吗?”

崔逞的脸色一变,连忙跪了下来,连声道:“微臣一时失言,死罪,死罪,还请陛下降罪处罚。”

拓跋珪的怒色稍缓,站起身,走到崔逞的面前,将他扶起,沉声道:“崔太守,朕能体会你的一片忠心,可是,也请你理解我的将士们的感受,当兵吃粮,连粮都没的吃,还要去吃野果子,不仅要吃,还得自己去捡,那只怕一夜之间,朕的大半将士,都会弃朕而去,这里是中原,你们汉人的家乡,可并不是我们草原男儿现在的家,一旦觉得过得不如意,或者受到了侮辱,他们就会想回家,如果兵无战心,那我们还怎么灭燕呢?要是我们的大业不成,你们在这时候投靠了大魏,慕容氏燕国,难道就会放过你们吗?”

崔逞连声道:“是微臣思虑不周,对不起陛下。”

张衮也跟着说道:“陛下,崔太守一片忠心,只是他不理解草原风俗,不知道草原男儿喝酒吃肉,快意恩仇的性格,所以才会出言顶撞,还请您看在他效忠大魏的份上,饶过他这次吧。”

拓跋珪眼珠子一转,转而笑道:“崔太守一片忠心,何罪之有?你毕竟给大军出了点子,解决军粮的问题,不过,朕刚才说了,大军现在都有作战任务,不能分兵去摘取野果,朕看这样吧,现在朕授你度曹尚书一职,你去招募肯归顺我大魏的河北民众,不一定要你们卢家,崔家的乡邻,哪怕是没吃没喝的流民,也可以招纳,告诉他们,跟着我拓跋珪,有饭吃,有我们大魏将士的一口野果子,就有他们的一口。”

崔逞的脸上闪过一丝喜色:“有陛下的这句话,何愁大业不成,我这就去发动河北民众,一定会让大军能撑过这段的,如果汉人百姓都知道陛下宁可分出军粮也会管他们死活,那必然弃燕投魏,忠心效顺。”

拓跋珪满意地点了点头:“崔尚书,不要让我失望。还有卢刺史,你现在可以出发了,我这里分不出多少兵马,只能让我的私人卫队去助你一臂之力,毕竟燕贼实力还在,如果用骑兵突袭,你的汉人民夫,只怕难以抵挡。达奚将军何在?”

一个剽悍勇武的年轻将校,出列应诺:“达奚斤在此。”此人正是河套草原达奚部的勇士达奚斤,当年自投奔拓跋珪,击破铁弗匈奴以来,屡立战功,以至于拓跋珪把自己的宫廷卫队也交由他掌握,可谓禁军大将,托以性命了。

拓跋珪沉声道:“朕现在命令你,率朕的五百亲卫,跟随卢刺史去范阳运粮,记住,一定要保护好卢刺史的粮队,这笔军粮,对我军有多重要,你应该清楚。现在,跟朕来取虎符!”

第1865章 试探卢溥欲打援

当达奚斤跟在拓跋珪的身后,直入后帐时,拓跋珪对着站在门口的两个持刀卫士说道:“守住前面帅帐的门,不允许任何人接近。”随即,他便直入帐中,达奚斤如影随形,等到两人在帐中站定时,达奚斤恭声道:“陛下,有何需要特别吩咐属下的?”

拓跋珪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跟随我这些年来,也有不小的长进了,取虎符不过是个借口,朕真正需要你做的,是监视那卢溥。”

达奚斤讶道:“监视卢溥?难道陛下对他还有所怀疑?那崔逞要不要也让属下派人监视呢?”

拓跋珪冷笑道:“崔逞是真的家徒四壁,在张衮推荐前我就派人秘密查访过了,他是真心来投,只不过言语之间狂妄自大,虽然来做我们的臣子,但骨子里仍然看不起我们鲜卑男儿,认为我们不过是蛮夷罢了。今天说什么猫头鹰吃了桑椹也会变声,无非就是嘲讽我们这些草原男儿,要来中原就得改变生活习惯,跟他们一起吃野果子罢了。”

达奚斤咬了咬牙:“这点属下也听出来了,这人确实太狂,以后迟早会生出事端,反正他的建议也给了,要不就把他打发走吧。”

拓跋珪摇了摇头:“如果他是主动来投的,我确实现在就想赶走他,只是此人是张尚书推荐的人,因为一句话就赶走,只怕张尚书会寒心,以后不再出力,加上要安抚河北士人,就先忍他一阵吧,汉人有句话,叫千金买马骨,意思是说给那些才能一般,或者明显有缺陷的人重赏,会吸引真正有本事的人来投奔,我现在对崔逞和卢溥,就是这样的态度。”

达奚斤点了点头:“那卢溥好像对陛下恭顺得多,为何反而陛下要监视他呢?”

拓跋珪的鼻翼抽了抽,说道:“这姓崔的和姓卢的都是河北汉人的世家领袖,连统治这里的各异族皇帝都可以不听调令,为何突然就会对我们大魏效忠?崔逞是因为受了崔宏的牵连,给罢官赶回家,穷得快要饿死了才来投奔,即使如此,也保持着那汉人高门的狂妄与骄傲,这才是汉人世家应该有的样子。虽然我很不喜欢他的话,但必须要承认他没有作伪。”

“可是卢溥呢?他的实力和条件比崔逞强了很多,起码,他手下有数千甚至上万的人可以听他调遣,有几十万石的存粮在手,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接受我的官职,因为现在胜负未分,按这些汉人世家的德性,除非是象崔逞这样快要饿死了需要找口饭吃,不然一定会中立到燕魏之争决了胜负,才会投向胜利的一方,你不觉得卢溥显得过于热情了?”

达奚斤笑道:“也许,是因为慕容氏燕国没有重用他,让他觉得跟着陛下更有前途呢?”

拓跋珪冷笑道:“卢家当年可是受过慕容氏燕的恩惠,在他们几乎无法在河北立足的情况下,是慕容俊收留了他们,带他们打回了河北,按说人皆有报恩之心,即使没有这个报恩之心也得意思一下,做做样子,不然以后无法约束自己的手下,可是卢溥到现在也只是遥领燕国的州郡刺史一职,我开的条件,不比燕国更高,也不过是一个刺史的虚名而已,可他却是主动来投,甚至肯为我们提供军粮,你不觉得这中间挺奇怪?”

达奚斤的脸色一变:“陛下的意思,是这卢溥可能是诈降?”

拓跋珪勾了勾嘴角:“这正是朕现在也拿不准的地方,本来,谍报一途,朕最得力的助手是贺兰王妃,其次是崔宏,但贺兰卢因为信都之战,一直心有怨气,今天更是负气出走,贺兰王妃是不能指望了,至于崔宏,他毕竟是汉人,而且崔家卢家,多有姻亲世交,只怕也不会全力为朕摸清卢溥的底,朕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你了。你为人精明能干,洞察力一流,多次在战场上能看清危险所在,救朕于危难之中,所以,我需要你这回睁大眼睛,看清楚卢溥这回的运粮民夫,究竟是不是他说的那些全无战斗经验的民夫。”

达奚斤点了点头:“从范阳到这里,来回数千里,需要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是农夫还是精锐,一看便知,即使是老兵伪装成民夫,那行军运粮,走路的动作和一举一动,也是藏不住的,属下一定会仔细观察,不会走眼。”

拓跋珪满意地点了点头:“还有,那些军粮,你也要仔细看清楚,可以暗中找些牛羊或者是死囚,让他们吃这些米粮,看看这卢溥会不会在粮草中做手脚。如果他带的真是民夫,粮食也没有问题,那朕才会相信,这姓卢的是真正地转投了我们大魏,会按照这次的援粮之功,给他加官晋爵的。”

达奚斤正色道:“如果卢溥真的忠于大魏,那这几十万石军粮,可是我们大军的存亡关键,只我这五百宿卫兵马,如果遇到敌军大股偷袭,怕是难以抵挡啊。”

拓跋珪笑道:“这是朕安排你的另一着妙棋所在了,如果卢溥真的是我们的人,那燕军绝对不会坐视他运粮来我大营,中山的燕军,必然会出城袭击运粮队,如果我派大军护送,只怕燕军不敢大举来战,但若是知道只有五百兵马护送,就会至少出动上万铁骑来袭,朕将计就计,可以在野外,一举将这燕军野战主力消灭,一旦燕军野战骑兵损失,那就再无出城作战的可能,我军可以慢慢地围城,反正有粮在手,天下我有,可以慢慢耗。”

达奚斤笑道:“陛下英明,料敌于先。那属下这就点兵出动了,只是如果真的燕军来袭,不知我如何去联系援军呢?”

拓跋珪微微一笑:“老规矩,三色狼烟,我的苍鹰会在空中掌握你们运粮大队的行踪,而打援的兵马,会由朕亲自带领,一旦燕军出城,定教他片甲不还!”

第1866章 勇武手足终成军

范阳,城西二十里,一处破败的山神庙,慕容兰黑巾蒙面,站在庙前的一座黄土高台上,二百余名黄巾包头的卢氏族人,驻着木棍,推着小车,站在台下,密密麻麻地,把这片不大的空地挤得满满当当,更是有些人干脆就爬上了两侧的柏树之上,争先恐后地要一睹这位闻名燕赵大地的慕容氏谍者女王的风采。

一个精干的慕容家护卫,从十余名怀抱弯刀的侍卫中走出,对着台下沉声道:“卢氏族人,请你们暂停喧嚣,这位是我们大燕的长公主慕容兰,也是你们听说过的兰公主,今天,就由她来跟大家讲一下出发后要做的事。”

台下渐渐地安静了下来,有一个嗓子嚷道:“兰公主,我等都是卢氏一族,来自这范阳周边几百里,三十多个村子,说是要来报当年慕容氏接纳我卢氏之恩,只是,溥公说了,要我们全权听你的指挥,有什么吩咐你就交代吧,不过,我们这些人都是民夫,不是战斗人员,只怕,没办法帮着冲锋陷阵啊。”

此言一出,台下不少声音跟着响起:“是啊,兰公主,我们都是庄稼汉,只会种地,有把子力气,可不会打仗啊,帮大燕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可是不要让我们白白送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