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59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596节(1 / 2)

刘裕看着刘穆之,沉声道:“现在整个草原之上,几乎所有忠于拓跋氏的部落都搬家进了中原,而原来的漠北之地,却给新兴的柔然所占据,可以说北魏的后方,平空多出了一个强敌,而东北方,东南方的两燕又是死敌,跟后秦虽然说后来缓和了关系,可也绝非盟友。内部的各种势力矛盾也不小,这种情况,安定内部,巩固扩张成果是第一位的,不太可能再征伐。”

“而且,拓跋珪本人并不精于这种权谋手段,他的本事,更多还是在战场上。我最担心的,是这次背后隐约的黑手,就是逼死刘牢之,驱逐阿寿的那一伙人!”

刘穆之微微一笑:“你还是在怀疑黑手党没有给消灭,还在跟你作对?”

刘裕点了点头:“我从没有相信过黑手党真的完蛋了,更不相信黑手党的镇守会只有司马元显和司马尚之这样的水平。要是他们真的只有这点本事,不要说害我一辈子这么惨,就是连刘大帅,他们也斗不过的。可是刘大帅最后却给害得自挂东南枝,又保留了阿寿一命,让他逃向淮北,继续能威胁到桓玄,这样的手笔,非常人所能为,所以,我相信这仍然是黑手党阴魂不散,也许,司马元显之流只是他们扔出来的替死鬼,转移桓玄的视线罢了。”

刘穆之点了点头:“这很有可能,但现在不是顾及他们的事。慕容备德和其兄酷似,也是个野心勃勃,不甘寂寞的人,现在他向北向西扩张不得,那就一定会把目标放在我们身上。以前有阿兰在中间阻止,他又需要阿兰给他平定内部,扫灭叛乱,掌握情报,所以只能作出妥协,可现在,他在齐地的统治也稳固了,又面临北方的强大压力,需要扩大实力,毕竟现在已经不会再有什么鲜卑人和汉人因为战乱再去投奔他,所以,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向大晋开战的理由。”

刘裕点了点头:“那你意思,这次是慕容备德自已演出来的戏?”

刘穆之摇头道:“不,他的手还伸不到大晋,就算这次害得了刘敬宣,也不可能上次害了刘牢之。我同意你的分析,这次的事,很可能是上次的那个阴谋集团所为。但在我看来,不一定是你想的黑手党,因为黑手党要保的是世家天下,一个底线是在国内斗可以,不能真让外敌灭了大晋,无论是前秦南下还是妖贼作乱,他们还是会全力平定的。所以,我怀疑这次的黑手,是一个另外的阴暗势力,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不知道,但就这种挑起内战,引外敌入侵的手法来说,是我们绝无谈判余地,不死不休的死敌!”

刘裕咬了咬牙:“这个黑暗势力,你去查,我相信,这个势力可能跟况之的死也有关系。甚至开始挑拨我和希乐之间的关系,想要北府军内部分裂,也可能是他的手笔。但当务之急,是要把慕容备德的南侵给阻止,不管怎么说,不能让江北乃至整个大晋的百姓,再饱受战乱之苦了。国家打了这么多年仗,连吴地和荆州都已经残破,这几年再也经不起大的战争。对了,江北的情况现在怎么样?”

刘穆之的眉头一皱,说道:“我有刚从江北回来的信使,你想见见吗,也是你的老熟人了。”

刘裕还没有来得及回应,只见刘穆之走出了帐外,很快,就带着一个赳赳武夫走了进来,刘裕一看到此人,就笑了起来:“彦之兄弟,怎么是你啊。”

来人正是到彦之,一别几年,他也是满脸沧桑,络腮胡子的壮汉了,一身皮甲在身,仍是下层军吏的模样,看到刘裕,就行了个军礼:“卑职到彦之,见过大帅。”

刘裕点了点头,突然收起了笑容,沉声道:“到校尉,你真的是让我太失望了,虽然京八建义之事你在彭城,没有参与,但在建义之前的两天,我曾特命沈田子派人通知你,要你速率彭城部下去广陵城与刘道规会合,然后渡江参与攻取建康,可是为何连郁州的王镇恶都来了,你却不见踪影?”

到彦之正色道:“回大帅的话,我接到消息后,就马上动员了所有在彭城的旧部,甚至还拉了几百名给分配在各石矿,铜矿场里做苦力的天师道战俘来援,但彭城守将刘该,是桓玄的走狗,一直对我多方监视,两天时间,我集结几百人南下,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您原来给我的军令也不是要杀守将夺郡城,所以,在他的眼皮底下分批让兄弟们南下,卑职自问尽力了。”

刘裕的神色稍缓:“我听说你后来到广陵的时候,也就比刘毅将军他们起兵晚了一天而已,可为何跟你同在广陵的王镇恶和沈田子都出动了,还赶上了罗落桥之战,立了大功,你在哪里?”

到彦之叹了口气:“我们离开广陵时,是兵分两路,沈田子和王镇恶走水路直接顺江而下,而我是带着辎重和粮草去京口城。我到了京口城,孟参军在那里坐镇,结果他要我留下粮草,留守京口城,而他自己带着留守的部队火速赶往前线了。我一直在那里守了两天,才接到了攻取建康的消息,而这样的大战,我却错过了。”

刘裕有些意外,看着刘穆之:“当真如此吗?怎么后面我没有听到这样的军报?”

刘穆之叹了口气:“大战就是这样,这次建义,几千人立功,又有谁会在乎一个带着几百名后勤部队的小军官?从大的角度来说,有人在前方冲锋陷阵,也有人在后方把守粮草,只是功劳永远是在那些在前方斩首俘敌的将士身上,谁又会去理会到校尉这样的后方将士呢?所以这回建义,到校尉最后的评定是无功无过,不得升迁。”

刘裕叹了口气:“是我顾虑不周,委屈彦之你了,不过,军中有军中的规矩,身在后军,没有斩获,是无法计功得爵的。这种打后卫的事情,我以前也做过。彦之你放心,以后我会安排你上前线立功的。”

到彦之突然笑了起来:“当年刘大帅孤身一人来寿春,陷于死地而留下保护我们这些人,难道是为了立功得赏吗?”

第2271章 全面动员迎强胡

刘裕先是一愣,转而笑了起来:“彦之,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你还记得当年的事啊,那时的你,是个民夫队长,看到你们这些不是军人的民夫都留下守城,我这个北府军人,又怎么能扔下全城的民众,临阵而退呢?”

到彦之笑道:“其实我们当时怕得要死,我虽然嘴上逞强,但恨不得马上就要逃了,但是,你当时的话打动了我,你说,军人就是得保护百姓,这才对得起身上的这一身甲胄,这句话在我心中存了二十年,指引着我的人生之路,所以后来我立下了决心,无论寄奴哥做什么,我都会生死相随,不图富贵荣华,只图能保国安民。”

刘穆之笑道:“彦之真是有志气啊,不错,这回我们冒着九死一生的灭族风险,在别人看来全无希望的情况下,仍然起兵反桓,建义京口,靠的就是你和兄弟们对寄奴的绝对信任。这种信任,超越生死,更不用说富贵了,你看,彦之兄弟就算这次冒了这么大风险起兵而无功,现在也无怨无悔。而南燕那边的事情,他的消息比我还快呢。”

刘裕心中一动:“彦之,那边的情况如何,你又是如何得知的?”

到彦之微微一笑:“大帅,我是彭城人啊,世居淮北,跟齐地那里有不少朋友,你也知道,淮北和齐地,向来来往密集,很多人都是两边来回,沾亲带故,前几年慕容氏攻取齐地,不少齐地百姓逃避战乱来了淮北,成了我的兄弟,后来齐地安定,他们也回去了,但有他们在,南燕那里的一举一动,我基本上都能知道。刘主薄的探子眼线虽然厉害,但毕竟不是本地人,所以在这方面,我的消息反而可能会快上两个时辰呢。”

刘穆之笑道:“是的,我们是不同的情报线,不同的探子,但是这样一来,也正好可以把消息对比,确保正确。阿兰在临朐曾有过拦截阿寿的机会,但她放走了阿寿,也正是因为这个,才回去入狱的。彦之,你说说现在南燕那边的军情如何了?”

到彦之正色道:“现在的南燕,已经进入全部动员状态,所有的鲜卑部落,被要求只留一子守家,其他所有男丁都要应征。而汉人百姓,也是实行三五抽丁之法,三丁出一或者是五丁出二。南边的临朐地区,截止在三个时辰前,已经集结了五万兵马,由大将段晖坐镇掌军,而慕容德在广固也集结了七千乘战车,步兵十五万,骑兵六万,不日就要南下会合。”

这下连刘穆之都眉头深锁:“怎么会有这么多军队?临朐的我知道,可是广固那里慕容备德还能有二十万大军?”

到彦之叹了口气:“因为河北那里的鲜卑民户,这些年来大量地涌入齐鲁之地,慕容备德入南燕时带的是五万户不到,这几年先后有二十余万户北方的鲜卑人前来投奔,北魏本族的军士人少,以前是靠汉人世家监视各地的鲜卑人,可是自从卢家和崔家给屠杀之后,各地汉人也是阳奉阴违,甚至暗中鼓励这些鲜卑人逃往南燕,所以慕容备德这些年经营齐地,实力比当初是壮大了好几倍,加之多年没有打仗,以前以战斗和掳掠为生的鲜卑人,也给闷坏了,这回一听到有汉人要刺杀他们的皇帝,个个群情激愤,全面从军了。”

刘裕点了点头:“鲜卑人这样做,可以理解,可是齐地的汉人,我们都是同族,为什么也要站在慕容德的一边?”

到彦之说道:“那是因为当地的汉人大族,如韩氏,高氏这些,都站在慕容备德一边,慕容备德入齐鲁后,严禁部下杀掠汉人,还亲自去拜祭孔庙,大规模地重用汉人士子,以结人心,他对汉人士族和世家非常优待,免税免役,靠这些人来治理汉人百姓。所以很快得到了这些汉人世家的支持。”

刘穆之正色道:“鲜卑人习惯放牧牛羊,齐鲁那里也有不少适合他们放牧的草地,汉人百姓这几年也没少吃这些牛羊肉,日子过得比以前战乱时还要好,寄奴啊,你想想当年淝水之战,不也是谢家这样的高门世家,让自己的僮仆从军,一下子就拉起大军了吗?这回在齐地,什么韩家,悦家,高家这些本土高门,就是象当年谢家那样,组织起坞堡中的庄客从军,他们未必需要直接参加战斗,但可以运粮,管理辎重,提供后勤,以保证前线的鲜卑将士作战。以我现在得到的消息,临朐那里的鲜卑步骑大约有二万,而慕容备德直接统领的军队,可战之兵不下十万,其他的十几万汉人步兵,多是后备人员,充充人数。但即使是这样,也有十几万精锐了,你得好好想想,如何迎敌。”

刘裕点了点头,看向了到彦之:“彦之,你跟阿寿哥有没有联系?”

到彦之摇了摇头:“还没有,阿寿从南燕逃回来后,这些天一直在淮北各山寨和坞堡里,召集旧部,只可惜他以前一直没有存留多少军械和粮草,那些山寨很多都不会参与这回的战斗,我听说,到目前为止,他能集结的军队不过三千,严重缺乏装备,而军粮更是不足一月之用。如果以这样的实力对抗南燕大军,是根本没有胜利的希望。”

刘裕的眉头深锁着,对到彦之说道:“彦之兄弟,多谢你告诉我们这样重要的情报,现在请你马上回彭城,以我镇军将军的名义,让彭城守将刘该,马上调集所有能召集的部队,包括你可以从民间征发的兵勇,全部集结在彭城一带,安排所有不参战斗的百姓和妇孺南下。我这里会以最快的时间动员大军北上,十日之内,必至彭城!”

刘穆之的脸色一变:“寄奴,你是要北上迎击?你是认真的吗?”

刘裕微微一笑:“这一战,越是怕打就越是避免不了,只有摆出足够的强硬态度,才不教胡马渡大岘,不过在此之前,我要先去见见我的好兄弟阿寿,而且,淮北一带,谁是真正的朋友,谁是敌人,也正好借这次,摸个清楚!”

第2272章 淮北内鬼当属谁

刘穆之的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摇头道:“不行,建康城中的粮食,军械几乎全给了刘毅的讨伐军,现在城中的粮草只够维持你这两万驻军三个月的,要等到七月后收到了各地的夏粮,才能扩军备战。”

刘裕点了点头:“那江北六郡的兵马和存粮呢?”

刘穆之叹了口气:“各地的驻军加起来不过一万人左右,就算让到彦之这样的有力人士征集民夫,也不过是再多个万儿八千的人,军粮上,郁州大仓加上彭城大仓的存粮,也不过两万人食用三个月左右,桓玄一直怕江北的北府军造反,或者是勾结南燕入侵,所以早早地调走了大半江北粮草,要在江北现征军粮,也会很难。”

“寄奴,真正理性的做法,是直接放弃江北六郡,退回长江以南防守,你真的要打,就得调回希乐的讨伐军,并且要跟建康城中的世家进一步交易,让渡更多的权力,重回以前的世家天下模式,如此,才能争取时间再次组建出上次淝水之战时的军团,对抗南燕和桓玄,但即使如此,同时面对两路强敌,也会非常吃力的。”

刘裕微微一笑:“难道一定要出动人数相当的大军,才有的打吗?如果敌军十几万,我军就也得五万或者是八万,那这回我们也不用起兵了,因为就算我们打到建康,兵力最多的时候,也不过不到两千兵马呢。”

刘穆之咬了咬牙:“可是慕容德不是桓玄,江北也不是京口,我们做不到战略上的欺诈啊。就算你全军出动,会合江北的军力,也不过三四万人,粮草不足两个月,真的有把握打赢?要知道,大半的精兵悍将,还在希乐手中呢。”

刘裕摇了摇头,正色道:“我不需要跟慕容德正面打,我只需要让他知道,南下死路一条,而且,是有人想让我们在这个时候开打,以坐收渔人之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