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陵关前,旌旗招展,山风瑟瑟。
这是一座夹在山道之间的雄关,两侧崖壁高千余米,宽约四十多米的峡谷之中,一道河水顺峡而出,贯通南北,这正是岘水,大岘山之名,由此而来,山北的鲁南和山南的淮北之地,千里农田,都靠这岘水灌溉,而这座连通着沂山等一系列山脉的大岘山,也成了扬州与青州天然的分界地,而这穆陵关,则是出入大岘山的门户所在,称之为那关中的潼关道,亦无不可。
刘裕大马金刀地独坐关前百步的地方,身后的关上,战旗飘飘,持着矛槊,精甲在身,面当覆面的精兵锐士,足有上千人,布满了整个城头,却无一人操着弓弩,在刘裕的身边,熊罴一样的丁旿,持着那足有八个旌球,象征着都督八州诸军事的天下大权之节杖,站在刘裕的身边。
丁旿不停地舔着嘴唇,他的表情,有些不太自然,刘裕微微一笑:“怎么了,猛牛,有点紧张吗?”
丁旿咽了一泡口水:“大帅,我…………”
刘裕笑着摆了摆手:“这里只有我们二人,不必按正式军中的叫法,还是叫我寄奴哥来的亲切。”
丁旿点了点头:“寄奴哥,我,我是有点慌,真的就咱们两个在这里吗?那南燕可是有四十万大军啊,要是一起杀来,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把咱淹死了。”
刘裕摇了摇头:“当年苻坚也说过,一人扔根马鞭,就能把长江给断流了,结果如何呢?打仗,从来不是靠人多,你也跟着出来混了好几年了,这个道理还不明白吗?”
丁旿长舒了一口气,咧嘴一笑:“寄奴哥这么一说,我就安心啦。不过,那慕容备德真的会亲自前来吗?要是他派兵来攻击我们,那可如何是好?”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如果慕容备德连跟我对面谈判的勇气也没有,那他也不配拥有一方天下了,再说,我有十足的把握,他一定会来跟我谈判的。”
丁旿睁大了眼睛:“为什么?他的兵力是我们的几十倍,为何要亲身犯险,直接在这里害了寄奴哥,我们大晋群龙无首,不是更方便吗?”
刘裕的眼睛微微一眯,没有直接回答丁旿,他看了一眼身边几十米处流淌的岘水,水面上有些微微的晃动,刘裕伸了个懒腰:“他来了。”
远处的峡谷入口处,一支骑队,纵横而入,为首一人,金盔金甲,白胡白眉,骑在马上,端坐如平地,而身着将袍大铠的段晖,则是银甲在身,紧随其后,四百多名身披虎纹盔甲,举着长槊,人马俱甲的甲骑,散开了队形,在两侧张开,两侧的山头上,也隐约可以看到,数千名身手矫健的步兵,缘崖而上,在峡谷顶端的山林之间,开始搜索,警戒。
刘裕平静地看着这支步骑,山上山下几乎同步推进,只有等到峡谷两侧顶上的步兵打出信号,这支骑队才会向前,走走停停,足足有半个多时辰,他们才到了刘裕的面前百步左右的位置,段晖一挥手,几十名虎斑甲骑护卫跃下马,迅速地奔到刘裕面前二十步左右的位置,放下一个胡床,然后在两边迅速地侍立警戒,刘钟持着驺虞幡,先于慕容备德下马,走到了刘裕的面前,弯腰行礼:“大帅,卑职不辱使命,燕主亲自前来与您会晤。”
刘裕点了点头,轻一抬手:“辛苦了,站在一边吧。”
刘钟侍立在刘裕的另一侧,与丁旿夹道而立,慕容备德的白须微微一动,跳下马来,大步而前,而段晖则是抄着大刀,紧随其后,当慕容备德坐在胡床上时,他把大刀重重地往身侧一顿,侍立一边。
慕容备德看着刘裕,平静地说道:“你想跟我谈什么?刘裕?”
刘裕紧紧地盯着慕容备德,良久,才轻轻地摇了摇头:“小哥,今天的见面,还要易容,是不是少了点诚意呢?”他说着,看向了站在一边的段晖。
“段晖”笑着摇了摇头,揭下了脸上的一块易容面皮,慕容备德的那张满是皱纹的老脸,一下子露了出来:“几年不见,妹夫你的眼力见涨啊,易了容也能看出来。”
刘裕轻轻地叹了口气,看着原来易容成慕容备德的段晖,也揭下了自己的面皮,接过慕容备德的刀,站在一边,他对着坐回胡床的慕容备德说道:“再怎么易容改扮,也不可能把七十多岁的身体变成四十岁的,小哥,你老了。”
慕容备德的白眉一挑:“妹夫,你也年过四旬了,人老起来,会很快的,不过,趁着我现在还能动,有些事情,还是得做完才是。”
刘裕点了点头:“今天我亲自前来,现在两侧山岭都是你的人,甚至我身后的关上,也没有安排弓箭手,足以表示我的诚意,小哥,能不能单独聊聊呢?”
段晖在一边沉声道:“陛下,不可以听他的,刘裕是世之虎将,这个距离足以伤到您,我们离远了只怕来不及救…………”
慕容备德摆了摆手:“无妨,我的妹夫既然自己一人前来,又没安排伏兵,那我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如果朕有任何意外,你们听命于太子就行。不以我一人为念。咱们鲜卑人和汉人一样,很讲家人亲情的。”
刘裕微微一笑:“是啊,就是冲着你的好妹妹,我的好妻子,我也没理由乱来的,小哥,你在南燕以来,经历了不少刺杀,宫变之事,这些事情的背后,恐怕有些门道,咱们先叙亲情,一起理一理,可好?”
慕容备德挥了挥手:“你们全都退下,朕和刘镇军,要来场男人的对话!”
当段晖带着所有的虎斑护卫退下后,丁旿和刘钟也离到了百步之外,刘裕看着慕容备德的脸,轻轻地叹了口气:“小哥,你不觉得,我们两国闹到现在这样的刀兵相见,是场天大的误会,或者说是有人在中间挑拨生事吗?”
第2289章 唇枪舌剑战意浓
慕容备德冷冷地说道:“不管有没有人挑拨生事,最后想要谋反,想杀我的都是你的好兄弟刘敬宣,他落难来投,我看在你和阿兰的面子上收留了他,他却是这样恩将仇报,反噬恩主,刘裕,你们汉人就是这样回报别人的恩情吗?”
刘裕叹了口气,一挥手,穆陵关的城头之上,给架出了一个血肉模糊的人,身上尽是鞭印棍痕,即使是壮如熊罴的身躯,也几乎是无法站住,要三个体壮如牛的军士才能扶着他,可不正是刘敬宣?
慕容备德的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你这是做什么,把这祸首打成这样,却又不杀了谢罪?”
刘裕平静地说道:“误信奸人所言,铸成大错,这是他的罪过,但杀他一人,已经不可能能挽回已经发生的事,而且,只会让那元凶巨恶高兴。”
慕容备德冷笑道:“他的罪,杀十次都不为过,每个大燕的将士,现在都恨不得吃他的肉,扒他的皮,现在你只是打了他一顿,这是在糊弄我吗?”
刘裕摇了摇头:“我打他,不是因为他在南燕谋反,而是因为他失去了做人的道义,对不起收留他的恩主,不管有再多的理由,都要好好地修理一顿。至于说要是谋反就该杀,咱们现在都是大权在手,执掌一国的人,这种骗小孩的话就不必说了吧,如果说谋反就得死,那请问你的皇位又是如何来的?”
慕容备德的眼中闪过一丝怒火:“你就是准备包庇刘敬宣到底了?”
刘裕冷冷地说道:“阿寿是我的兄弟,我可以代他去死,他过错,我会处理,但绝不可能把他交给仇人,更不会说杀了他向别人谢罪。因为他没有在大晋谋反,按律,不该死。”
慕容备德怒极反笑:“好你个刘裕,那我是不是可以认为,是你指使的刘敬宣想要行刺我?这笔账,我是应该算在你们晋国头上,而不是刘敬宣一个人?”
刘裕微微一笑:“你要是这么喜欢算谋不谋反,该不该按律行事,那你们慕容氏都是大晋的属国,篡位自立,早就是谋反大逆了,要是你非要我杀阿寿,那我也会先取了你的性命再说。”
慕容备德给噎得半晌无语,久久,才冷笑道:“既然如此,你来找我谈什么,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天下的法理,规制,无非就是要靠兵马来决定的,既然现在咱们手上都有兵,那就用战争来说话好了。”
刘裕摇了摇头:“你如果真的有必胜把握,又怎么会肯跟我来谈呢。小哥,咱们也不用在这里放狠话,对你来说,南燕的将来比跟大晋现在作战更让你头疼,你就算这回夺取了江北六郡,将来百年之后,这基业能不能守住都是个大问题,想要造福子孙族人,最后结怨不该结的仇家,反而会给后人招来祸事,何必呢?”
慕容备德的眼皮微跳,看着刘裕,冷冷地说道:“你搞得好像对我们的情况很清楚似的,行,今天我就听你说,说得有道理,我可以考虑不用战争手段来解决这次的问题。”
刘裕微微一笑:“其实这次的出兵,是你早就计划好的事,前几次的那些刺杀,不过是你故意露出破绽,试探手下谁忠谁奸的办法而已,因为,以前你年老无后,所有人都等着你身后之位,不会轻举妄动,但你找来慕容超立为太子,那些真正想夺位的人就等不起了,会主动跳出来,这就是你想要的。”
慕容备德微微一笑:“这些是阿兰告诉你的?”
刘裕摇了摇头:“你不应该怀疑你妹妹对于大燕的忠诚,这种军国大事,她对我是守口如瓶的,更何况,她人都不在我身边,这几年来她一直在帮你解决这些内部的问题,你应该最清楚这点。”
慕容备德点了点头:“看来你现在大权在手,也会从帝王将相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了,不错,我确实就是这样想,这样做的。但我实话也告诉你,这一招,我没有用在刘敬宣的身上,我甚至真的不知道他会谋反,他这回是真的伤到了我的心,让我连对你,甚至是对阿兰的信任,也要减掉大半了。”
刘裕叹了口气:“阿寿是被人挑唆的,你高高在上,独拥皇位,又怎么能体会到下面的人的心思?他们孤身落难来投,离开了自己的兄弟和部下,寄人篱下,想要报恩,请战带兵,你却又拒他们于千里之外,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趁机挑唆,说你有意跟桓玄作交易,把他们交出去,那心思单纯的阿寿,就有上当受骗的可能了。”
慕容备德冷笑道:“有人要他杀我他就杀我?他是小孩子吗?还是说,这个劝他出手的人,就是你?不然我也想不到有谁能让刘敬宣这么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