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宣的眼中泪光闪闪:“可是,可是我毕竟是…………”
刘裕沉声道:“你因为父帅蒙冤给害死而流亡番邦敌国,这是我一手安排的,如果谁对这点有意见,直接来找我就行。至于说一时糊涂,误信人言,闯下大祸,我也对你加以责罚过了。想当年我也因为娶慕容兰之事,而被打入死牢,直到戏马台三战而得到先帝的赦免。阿寿,你之前的事情,已经处理过了,如果谁还对此有意见,可以叫他直接来找我。”
刘敬宣点了点头,眉头舒展了开来,还是有些犹豫:“可是,刚才丘进说得有理,就算别人没有意见,可是希乐他…………”
刘裕的嘴角轻轻地勾了勾:“希乐是这次西征的主帅,而你只是率援军在后面跟进,起接应的任务,如果希乐的损失太大,你要输送兵马加以补充,但万万不要干涉他的指挥之权。到达战区之后,你也以援军主帅,全军副将的身份受他节制。阿寿,大家是多少年的兄弟了,虽然有时候有些意气之争,但这时候大敌当前,只有同心协力,打败劲敌,才会对大家都有利,不然的话,仗打输了,谁又能得到好处呢?这个道理,希乐不会不明白。”
刘敬宣笑了起来:“既然寄奴你都这么说了,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那容我回营花三天时间整编一下部下,安排好事宜,然后出发。”
刘裕摇了摇头:“抱歉,阿寿,恐怕没时间让你等上三天了,刚刚接到的军报,希乐的大军已经到了湓口,和何澹之为首的三万楚军相遇,约期两日后决战,此战你是赶不上了,但不管胜负,希乐都需要你的援军补充,才能继续前进,你现在回去祭拜一下大帅,然后马上出发吧,你们在南燕的家眷的事情,我来想办法处理,阿兰只要还能说得上话,我想,你全家团圆的日子,不会太远。”
刘敬宣咬了咬牙,行了个军礼:“我这就走,这回,我带上铁牛和镇恶,你没意见吧。”
刘裕笑着一指大帐:“这里的兄弟,你随便挑。不过,除了你的本部五千人马,一个兵也没有哦。”
刘敬宣哈哈一笑,转身就拉住了向靖和王镇恶的手,大步向帐外走去:“铁牛,你小子这两年有没有功夫落下啊,我看你这肥膘见长啊。”
刘裕平静地挥了挥手:“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大家回营后清点好兵马粮草,我这两天要到各营去巡视一番的。新兵训练的事,还要有劳各位多费心尽力了。现在,散帐。”
当所有人都退出军帐后,刘裕脱下头盔,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对着在一边的角落里,奋笔疾书不已的刘穆之笑道:“死胖子,今天怎么这么安静啊,都散帐了你还在那里记录什么?”
刘穆之面无表情地说道:“在写你准备发给吴地的檄文和诏令啊。还有就是给阿寿请官恢复爵位的上表呢。”
刘裕的脸色微微一变:“为何要现在写呢,难道,你对我的决定有意见吗?”
刘穆之轻轻地叹了口气:“别的事情都没有问题,可是有一点,那就是无忌和阿寿的关系,你考虑过吗?”
刘裕叹了口气:“我不是没考虑过,以前大帅的手下,多半现在是无忌在统领,这也形成了我的兄弟,希乐的兄弟,大帅的兄弟这三股力量,维系着现在北府军的平衡。但是阿寿毕竟手下是有五千精锐啊,这些是当年直接离开北府跟着他的,形同亲兵护卫,我总不能借口这次的事,把这些人强行从阿寿的名下划走,留着自用或者是给无忌吧。”
刘穆之正色道:“你自用也比现在这样好。刘毅就算不满阿寿也不会当面发作,但不排除他会去敲打一下无忌,无忌现在是京八党三巨头,建义之时也是出生入死,让没有参与建义的阿寿来取代他,换了谁在无忌这个位置也不会心服的。如果你真的要阿寿去当后援,那就不能再把无忌留在前线了,让他去镇守淮北,或者是回京城宿卫,至于希乐和阿寿的关系,得让道规居中调解了。”
刘裕正色道:“现在已经来不及了,我让阿寿去前线,其实除了要给他一个建功立业,报父仇的机会外,也是因为现在阿寿无功,甚至是惹祸回国之后,把他放在京城,只怕多方不合适,世家子弟们会以此为借口说我用人徇私,阿寿是标准的军人,也跟世家子弟们处不到一起,到时候给人抓住把柄,甚至成为攻击我新政的武器,那就麻烦了。”
刘穆之叹了口气:“所以,你宁可冒着阿寿和无忌起矛盾的风险,也要让阿寿去打仗立功吗?你就不担心前线为此出事?”
刘裕微微一笑:“其实,阿寿真正的用处,是在战场上,他是天生的战士,只有打仗,才是最能发挥他本事的地方。把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不就是我这个做大帅的本份吗?”
第2300章 湓口相持众将议
刘裕看着刘穆之,继续说道:“这回出征荆州,希乐和无忌部下虽然将士精锐,但桓玄那里还有猛将桓振,胡藩和鲁宗之,尤其是那桓振,不仅有万夫不当之勇,还非常狡猾,我当年在戏马台时都差点死在他手上。希乐和无忌都是主将,让他们亲自上阵与之单挑恐怕有所不妥,但阿寿和铁牛却是向来冲锋陷阵在前的,有他们在,起码可以在斗将的时候不吃亏。”
刘穆之笑了起来:“这点我倒是没想到,不过,你说希乐会给阿寿这个打前锋的机会吗?”
刘裕长身而起,目光落到了帅帐中间的舆盘之上,喃喃道:“如果希乐进展顺利,不用援军也能打败桓玄,那他不会给阿寿机会的,只是,桓玄手下不是没有猛将,荆州又是桓家经营几十年的老家,兵力上有优势,希乐啊希乐,湓口之战,你能打赢吗?”
江州,湓口,西征军大营。
这是一座水陆相连,横断大江的连营,足有二十余里之多,陆营之中,队队北府军的精锐战士,盔甲曜日,战歌冲天,而江面之上,则是千帆竞渡,遍布江上,虽然只有万余人的规模,但足足能摆出五六万人的声势场面。
可是离这里二十里左右的湓口,则有一座数量更大的军营,上百条高大的楼船,沿江一字排开,铁索连着这些战舰,隔断了整个江面,而两边的陆地营中,密密麻麻的楚军将士,分据各营,哨楼,箭塔之上,尽是严阵以待的楚军弓箭手,而一面“何”字大旗,正在中军帅帐前,高高飘扬。
西征军帅帐之中,北府军诸将济济一堂,刘毅将袍大铠,正襟危坐于帅位之后,这些天以来,他已经习惯了坐在这个位置,以一种傲视天下的目光,看着分列两侧的精兵猛将们,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左首第一,按剑而立的何无忌身上,微微一笑:“无忌啊,听说,阿寿快要来了。”
何无忌的脸上肌肉微微地抖动了一下,转而淡然道:“他可是带了五千援军来支援咱们的,这是好事,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兵力不足,要不然,也不会在湓口这里受阻半个多月而无法前进了。”
刘毅笑道:“你要真的这么想就好了。长民,你怎么看?”
站在何无忌下首一位,左首第二的诸葛长民的脸上闪过一丝不忿之色:“刚惹了这么大的祸,寸功未立,一回来就是一军主帅,甚至要来跟我们合军,我看,这分明是来抢功的,寄奴他也太偏心了吧。道规,你得劝劝你哥,要是失了公平,只怕众兄弟不服啊。”
右首第一位的刘道规微微一笑:“大哥做事,一向有他的道理,我想,是因为现在吴地不稳,北府大军不可轻动,正好阿寿哥这回带回来五千两淮精锐,就直接全军开拔来作我们的后援啊,这可没什么不公平的。前大帅可是给桓玄害死的,现在桓玄给赶出建康,自然要恢复阿寿哥的官职和爵位啊。他没赶上建义,但这回西征报父仇,不可能不给他机会的。要是不给机会,那才是不公平,希乐哥,你说是不是呢。”
刘毅哈哈一笑,看着站在左首第三位的郗僧施:“郗参军,你看到了吗,镇军将军的三弟,不仅打仗厉害,这口才,也是一绝啊。你们世家子弟,一向擅长清谈论玄,唇枪舌剑,只怕,要是辩论起来,未必是道规的对手啊。”
郗僧施不以为然地勾了勾嘴角:“这天下的事,逃不出一个公平,镇军将军建义首功,并根据这个大功制订新的规矩,让人无话可说,但无功不受禄,非战不得官的原则,是他自己定的,刘敬宣就算要袭爵,也不应该主动再给一军主帅的名份,那五千兵马,是朝廷的,不是他刘家私兵。这一碗水不端平的话,只怕前线众将不服,会影响作战哪。”
刘道规平静地说道:“大哥只是派刘敬宣率领这支兵马来援,军令上说得也非常清楚,他来之后,是以副帅的身份接受希乐哥的节制,受希乐哥你这位主帅的调遣。你是把他的兵马拆散打乱,编入各营,让他单骑听令,也是你的权利。我以为对大军现在真正有用的,是五千久经沙场的淮北老兵,还有阿寿,铁牛这两员当世虎将,以及足智多谋,有智将之称的王镇恶。这对我们,总是大大的助力,而不是拖我们的后腿,诸君以为然否?”
刘毅笑道:“我说的吧,还是道规会说话。不过,既然寄奴都这样安排了,我怎么可能真的解散援军,编入各营呢。这支援军,还是由阿寿为主将统领。今天的军议,主要是商量,约期决战,是在明天,而阿寿的援军要五天后才能到,还要修整,熟悉情况,最快也要八天之后才能战斗,我们要不要跟敌军重新约期再战呢?”
何无忌沉声道:“为何要重新约期?倒显得我们北府军怕了楚军一样。这回我们建义成功,不就是靠了一股气势吗?三千京八,打垮十万楚军,现在我军有精兵万余,楚军不过三万之众,怎么就不能打了?”
刘道规笑道:“无忌哥说得有道理,我军士气正锐,敌军新败,人心惶惶,这些天来,我们屡次挑战,他们都不敢出营应战,正说明了这点,现在敢出战,是因为荆州那里支援了他们一批楼船,让他们有水战的底气。不过,我军之中,也有很多以前天师道的旧部,他们操舟行船,在大海之中如履平地,如同驾驭烈马一样,又平又稳,即使我军是小船,但有吴地战士,也仍然是有胜算的。”
郗僧施的眉头一皱:“我看,要不要等刘敬宣的援军到了,再从长计议?毕竟是五千生力军呢。”
何无忌朗声道:“要是等我军新增五千人,那何澹之敢不敢再战都是个问题,现在桓玄回了荆州重新招兵买马,他的实力每天都在增加!”
第2301章 婷云随军有阴谋
何无忌说到慷慨激昂之处,满面通红,声如洪钟“如果我们不能迅速地突破湓口,直扑江陵,那就算打败了何澹之,也会失去最佳的追击时机,要是在让桓玄在荆州恢复了元气,那再想消灭他,就是难度百倍了。诸位,阿寿带来的是援军,是补充我们战损的部队,这当面之敌,还得是我们自己消灭,如果你们不愿出战,那我就率我本部兵马,自行出击!”
刘道规的脸色微微一变:“无忌哥,别冲动,这个时候我们兵力不足,不可分兵。”
何无忌沉声道:“建义之战时,你大哥也带了本部人马分兵出战,以至有罗落桥血战,最后不也打赢了?就算分兵,我打头阵,诸公继之,不是比摆开来打更好吗?还可以诱出敌军的主力呢。”
刘道规叹了口气:“无忌哥,你若为先锋,我愿率本部人马继之,甚至,我这里有一千前天师道的弟子,他们精于水战,操舟行船如履平地,也先调给你使用了。”
何无忌哈哈一笑:“道规兄弟果然仗义,把全军最好的三吴水手拿来给我用,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希乐,我们二人打先锋,你看如何?”
刘毅微微一笑:“你们都决定了,我还能说什么,也好,长民兄弟,麻烦你率本部人马从陆地出发,攻打敌军陆上营寨,以为疑兵,而我率其他众将跟在无忌和道规的军队之后,以为后援,这一战,关系到我们是否能直取荆州,大家不远千里地转战于此,建功立业,就在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