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隐之大骂道:“这些死者,不就是给你们这些灭绝人性的畜生们害死的吗?可怜我南海城中,三万生灵,三万生灵啊,给你们一把火,这几百年的古城,这三万生灵,就成了这样,你们做下此等恶事,良心不会不安吗,就不怕天打雷劈吗?”
徐道覆冷笑道:“不过三万人罢了,道爷们当年在吴地起事时,杀的妖物三十万都不止,也没见老天放个屁,吴老头,恐怕你现在还没弄清楚状况吧,所有与神教为敌的,都是世间妖物,都该死。要不是师兄宅心仁厚,还要给你们这些死鬼超渡什么亡魂,依老子的话,这些死人头堆的京观,起码要在这里留上十年,让所有岭南蛮子看看,与神教为敌,是个什么下场!”
吴隐之狂怒不已,整个人都在剧烈地哆嗦着,吃力地想要抬起手,指着徐道覆大骂,可是一口气接不上来,直接就晕了过去。
徐道覆哈哈一笑:“没用的死老头,两句话就气晕了啊,二哥,我看留着这老头也没啥用,这岭南没多少汉人士人,多是土蛮子,也许把老头的脑袋剁了,传示四方蛮夷,让他们看到我们才是岭南新的霸主,效果会更好点。昨天的火攻,让附近的所有部落都看得清楚,他们以为这是天神下凡呢。”
卢循微微一笑:“跟这些蛮夷打交道,就得得到他们的心,就象当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南中,就是七擒七纵孟获,为的就是能安定这些蛮夷之心,使之为我所用。历朝历代,军事上平定岭南都不是太难的事,但想在这里长期呆下去,疫病是最大的问题,岭南蛮夷也许打仗不行,但他们多少会知道配制何种草药,克制这些疫病的办法,这正是神教现在急需的,要不然,过上十天半个月,咱们的教友开始大规模染病死亡的话,就有大麻烦了。上次在夷州,我们只呆了三个月,就病死了千余人,要不是那些生番被我们驯化,献出了防暑气之法,现在我们恐怕还在海上漂着呢。”
卢兰香笑道:“还是阿兄看的远。不过,这次顺利破城,是三哥的大功,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卢循看向了跪在一边,沉默不语的王诞,笑道:“这不是以前司马元显身边的红人,王诞王长史吗?你没有想到,会和我们在这个地方重逢吧。”
王诞咬了咬牙,闭上眼睛:“妖贼,我们之间旧仇新恨,落到你们手中,我无话可说,杀了我吧。”
卢循笑着摆了摆手:“他乡遇故知,就这么杀了你,有点太可惜了,这样吧,王长史,你文才好,帮我们写个表,上给现在建康的刘裕,只要写得好,那我不但不杀你,还会保举你为我的长史。”
王诞有些意外,睁开了眼睛:“你是在耍我吗?卢循,你是妖贼,与朝廷,与现在掌权的刘裕可是不共戴天的死敌,他怎么可能接受你的上表?”
卢循微微一笑:“刘裕跟我们没有这么不死不休的仇,要不然当年也不会只是把我们赶下大海了,现在晋楚大战,加上之前的战乱,东晋早是遍地疮荑,处处残破不堪,哪还经得起新的大战?再说神教军力强大,将士身经百战,一战而下广州,远不是桓玄的那些乌合之众所能比,大家各据一方,相安无事,不比再次撕破脸大战,让生灵涂炭,要强上许多吗?”
王诞冷笑道:“你们一来,就让全城的三万军民涂了炭,他们可大多数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啊,说这个不觉得良心会痛吗?”
卢循摇了摇头:“一地的涂炭,是为了让更多的百姓不用受战火之苦,不然我们如果不能在此立威,去各地剿灭俚人部落,只会杀伤更多,王诞,你以前在司马元显手下时,成天说要做大事,当宰相,要是就这么死了,你的大事,只能留到下辈子再做了。”
王诞咬了咬牙:“要我怎么写?”
卢循笑道:“就说,广州刺史,镇南将军卢循,致镇军将军刘裕刘公,永嘉一别,已历经年,公逐桓玄,弟亦远赴南海,亲蹈南荒,现光复广州,擒获伪楚逆党,伪广州刺史吴隐之等,即日献俘建康,岭南之地,弟愿领神教弟子镇守,世为大晋南部屏藩,一应税赋,年年献上,请公笑纳。”
王诞叹了口气,对着卢兰香沉声道:“拿笔来!”
卢循笑了起来:“现在,你就是镇南将军长史啦,恭喜你,王长史。”
ps:这两天限免,今天17点的更新提前到13点。明天一更,后天下了限免后三更。都在14点之后,敬请品鉴。
第2344章 桓氏余党欲反攻
西陵,桓振大营。
桓振的面色阴沉,看着对面,须发零落,浑身透湿的卞范之,还有同样失魂落魄,盔歪甲斜的桓谦,桓蔚和何澹之,紧紧地咬着嘴唇:“陛下,陛下真的已经蒙难了吗?”
卞范之的眼中尽是泪水,哽咽道:“千真万确,我的三波哨探,都回报了同样的结果,陛下,陛下是在枚回洲,被毛修之引来的巴蜀舰队所害,就是陛下允许扶毛璠的灵柩回建康的那支巴蜀船队!为了确认这个消息,我们一行甚至逗留了整整两天,多方打探了情报,才知道此事千真万确!”
桓谦咬着牙:“若不是陛下遇刺,身边没有护卫,区区几百人的巴蜀船队,又怎么能害了陛下?!”
桓振长叹一声:“天意,这一切都是天意,陛下若是早点用我,又何至于此?!上天是要降灾难于我桓氏啊,刚刚建国成功,却转眼间国破君亡,人生的大起大落,还有比这个更让人感慨的吗?!”
一边的桓蔚说道:“阿振,现在感慨这些已经没用了,连你的军队都已经在溃散,现在陛下驾崩,人心离散,这个时候,先保下命来,再谈其他,惟今之计,只有我们赶快逃往后秦,投奔姚氏,上次陛下诛杀北府诸将,有些北府军的余党就投奔了后秦,得到了保护,今天,轮到我们走这一步了。”
桓振的眉头一挑:“不,现在我们还有余力,还不到非逃不可的时候。”
桓谦吃惊地睁大了眼睛:“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现在你的整个大营,已经不到三百人,就靠这个,要跟京八贼拼命?就连江陵城中的王康产,王腾之这两个叛徒,手下也有两千人马啊。”
桓振冷笑道:“跟着我的兄弟,出生入死多年,怎么会仅仅因为得到陛下的驾崩消息,就一夜溃散呢?这些不过是我的计划而已,贼人一时得逞,但江陵兵力不足,刚刚被拥上皇位的司马德宗,司马德文兄弟,一定会趁机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只要是散兵游勇,他们是来不及做甄别,必是来者不拒,如此一来,我的部下就可以混进城中,虽然不过两千余人,但已经足够了。”
卞范之的双眼一亮:“你是要反攻江陵?甚至击垮刘毅?”
桓振哈哈一笑:“不错,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以我本来手下的三千锐士,打垮王康产的那些虾兵蟹将,易如反掌,但作这样的布置,就是为了一举袭杀那些京八贼的首脑。他们现在一时奸谋得逞,必是趾高气扬,得意忘形,会先行入城抢功,到时候,有我的兄弟在城中内应,我再带三百死士连夜突袭,必可将其一举擒杀,到时候,咱们再改奉升儿为新帝,重新竖起大楚的旗号,然后趁势突袭京八贼的大军,没了皇帝和几个为首大将的京八贼军,必然会土崩瓦解,如此,我们只有消灭了京八贼的这支讨伐军,才算保了荆州的平安,才谈得上以后!”
卞范之猛地一拍手:“妙啊,如此绝妙的计策,我都不敢相信,是阿振你想出来的。”
桓振冷笑道:“怎么,卞侍中,你就这么看不起我吗?”
卞范之的脸微微一红:“岂敢岂敢,老实说,以前我一直以为你是冲锋陷阵的虎将,却没有想到,智谋也如此过人,是我太低估你了,先帝,先帝也低估你了,若早早用你,何至于此啊。”
桓振摆了摆手:“好了,我们时间紧迫,要早作准备,各位一路辛苦,先去吃顿饱饭,好好休息,我三更的时候会带领死士出发,你们可以留在这里等我消息,如果两天都没有来光复江陵的消息,你们就赶快去投奔后秦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将来每年清明之时,记得为先帝,也为我烧些纸钱即可。”
在场众人全都感动地涕泪横流,但他们仍然一个个起身与桓振行礼告辞,卞范之最后一个离开,临出帐时,他转过头,对桓振说道:“阿振,先帝的在天之灵,桓氏列祖列宗的英灵一定会保佑你成事的,不管他们如何选择,我此生是不会离开荆州的,若你不幸,我必随你而去,绝不让你孤身上路。”
桓振的眼中泛起了泪光,点了点头,然后,看着卞范之的身影,消失在帐外,过了一会儿,他身后的毡毯微动,掀起,一身军士装束的陶渊明从坑中跳出,烛光映着他那张黝黑的面孔,桓振咬着牙,恨声道:“陶公,你的计划,真的可以成功吗?”
陶渊明淡然道:“拿下江陵,易如反掌,只是刘毅这些贼首会不会去江陵,那就很难说了,不过,不管他们去不去,你这次必须一击而中,如果时间拖久了,那人心真的就会散了,即使这时候混进江陵的部下,也难保不出意志动摇之徒。”
桓振点了点头:“是的,就是这一锤子买卖了。只是如果不能袭杀刘毅等贼首,那接下来要跟京八贼的大军作战,胜负难料啊。”
陶渊明微微一笑:“有司马德宗在手上,必要的时候,可以作为要挟,让司马德宗下令京八贼撤军,再不行,就作交易,以交还皇帝兄弟来换取京八贼退兵,现在你需要做的,是争取时间,只要有时间,就可以重召旧部,司马德宗为了显示帝王权威,要雍州的鲁宗之,广州的吴隐之,以及刘毅,何无忌,刘道规等将都要去江陵参见他,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以把这些人一网打尽,然后拿下雍州和广州,再加上你反攻江陵后来投奔的旧部,完全可以和刘毅一战!”
桓振点了点头:“那陶公的族人,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陶渊明点了点头:“这是必然的事,但他们只有在看到江陵属于大楚的时候,才肯为你而战,还有苻宏,我的同伴正在说动他,只要你拿下江陵,他也会为你效命的。甚至鲁宗之,也未必不会重新降伏于大楚。”
第2345章 王弟独白心中事
桓振二话不说,戴上头盔,向着帐外就走去,他的声音在帐内回响:“我若复大楚成功,陶公,你就是第一功臣,先帝不识你用你,我不会再留这个遗憾。”
陶渊明面带微笑,一揖及腰,对着已经远去的桓振的背景说道:“不为先帝所用的陶某,恭祝不为先帝所用的桓振旗开得胜,大楚的未来,就靠我们这两个失意之人啦。”
江陵城,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