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62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622节(1 / 2)

王妙音微微一笑:“是的,不过黑手党似乎觉得一个痴呆儿的皇子,更方面他们的操纵,所以当年在朱雀等人的保护或者是警告之下,张贵人还是收了手,不敢再去害这对兄弟,而李陵容李太后,却作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选择。”

刘裕心中一动:“李太后是怕两个皇子再次给黑手党和其他世家大族所害,所以暗中让皇帝又留下了一个儿子?”

王妙音点了点头:“正是,李太后自己在宫中活了一辈子,看多了这种世家高门为了控制皇帝,而对皇子下手的狠厉手段,而司马德宗兄弟之所以能活,也不过是因为当时的朱雀出于黑手党的利益放了他们一次。可是换言之,他们的性命,仍然掌握在黑手党的手中,哪天如果想另立新君了,可以让两个皇子死得不明不白。于是,李陵容暗中让自己的贴身侍女,也是一个昆仑奴宫女,和司马曜悄悄地在她的后宫之中结合,又靠了一些她们家祖传的秘术,让司马曜又有了一个私生子。”

刘裕听得头皮发麻:“这怀男怀女,也是能控制的?”

王妙音微微一笑:“你想想当年简文帝司马昱,年过六旬,全天下的女人都没办法帮他怀上龙子,只有李陵容做到了,除了她身体强健,与普通女子不同外,也是靠了她家有些祖传的生育之法,只要能怀上,再通过一些转男转女的秘药,就可以让一个龙子出生。”

说到这里,王妙音顿了顿,脸颊上微微一红:“也许,裕哥哥你以后也要用得着这个办法呢。”

可是刘裕却没有心思去管其他,他沉吟道:“这么说来,司马楚之就是司马曜私生下来,准备以后万一两个皇子出事,可以用来接班继承自己的备身太子了?”

王妙音点了点头:“是的,所以司马楚之一生下来,就给司马荣期领养了,连同他的生母,都赐给了远宗的司马荣期,提拔他为宗正,常驻宫内,现在你明白了为何司马楚之自幼就要从军了吧。”

第2373章 雍州军士无战意

刘裕的眉头紧锁:“原来有这样的关系,司马德宗,司马德文兄弟在明,而司马楚之这个私生子才是外放军中,从小历练,司马曜的布局不小啊,这事他恐怕连司马道子都要瞒着,你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王妙音微微一笑:“其实,连我们谢家,甚至是黑手党的眼线都给瞒过去了,李太后着实是个厉害角色,谁能想到,司马曜去给她请安的时候,还能整出这个名堂出来。李太后多年来从不过问政事,本身又是昆仑奴出身,在外面没有势力,谁也没多关照她,却没有想到,她居然会布下这样的一招暗棋。”

刘裕叹了口气:“那你又是什么时候才发现这点的呢?”

王妙音顿了顿,说道:“如果不是我成了司马德宗的皇后,只怕一辈子也不会发现此事。司马德文知道自己有这么个弟弟,但以李太后当年的布置,除非是德宗,德文两兄弟都给人害了,才会轮到司马楚之上位,连司马楚之自己也不知道他的身份,这些年来,李太后是通过司马尚之来暗中保护和培养司马楚之。而司马德文,则除了要盯着自己的废物皇兄外,也要暗中盯着自己的这个异母弟弟,必要的时候,他还要指望这个兄弟救自己呢。”

刘裕咬了咬牙:“可是司马尚之自己也没什么打仗的本事,我看司马楚之的能力还在他之上,而且司马尚之为何要帮忙保守这个秘密?还有,司马尚之自己后来加入了黑手党,又怎么会再帮着皇族呢?”

王妙音微微一笑:“司马尚之这谯王一脉,乃是司马氏皇族的远亲,跟那个高密王一样,他们的祖先是西晋司马宣皇帝的兄弟,而不是司马懿的子孙,其实传到他们这一辈,已经和其他的外姓没什么区别了。但是司马曜利用了道子党和我们谢家的争斗,让看起来效忠司马道子的司马尚之出任中护军,掌握宫中宿卫,看起来既不是真正地掌握了兵权,又让司马氏一族象征性地掌了兵,即使是相公大人,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谁也不会想到,他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让私生宫中的司马楚之,有一个从军的机会。”

刘裕叹了口气:“但是只靠了司马尚之和司马德文,恐怕也不足以让司马楚之成什么气候吧。再说了,司马尚之加入黑手党,还会继续护着司马楚之吗?”

王妙音摇了摇头:“司马尚之只以为司马楚之是司马荣期的儿子,一个普通的宗室子弟,带着训练罢了,而且当年为了掩护司马楚之,还让二十多个司马氏的宗室子弟一起加入。只不过,司马楚之挺有天份,居然可以靠着自己的本事,在宫中脱颖而出,要我说,他的本事,比起这几十年来的司马氏的子孙,无论是皇帝还是宗室,都算是数一数二的了。小小年纪,外放他乡,居然也能结交豪杰,拉起队伍,算得上是个人才了。”

刘裕长舒了一口气:“这么说来,司马尚之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只有司马德文才知道,而司马德文最后告诉了你?应该是在江陵的时候吧。”

王妙音笑着点了点头:“不错,那时候桓玄把他们带去了江陵,司马德文每天都害怕桓玄会要了他的命,而四周举目无亲,最后只好秘密地求我,说是请我想办法联系到司马楚之,率杨承祖的部下来救他。”

刘裕点了点头:“真的是病急乱投医了,不过,在那种情况下,也许换了谁都会如此的。如果他真的就这么死了,司马楚之的身份也永远地成了谜,外人看来只是司马荣期的儿子罢了。”

王妙音的秀目之中,光波流转:“所以说,永远不要低估了一颗皇室的心,但我给救出江陵的时候,也没有机会去通知司马楚之了,正好这时候刘毅的西征军也逼近江陵,不需要司马楚之来救,想必司马德文一定在后悔,为什么不再忍忍,要把这个消息告诉我呢。”

刘裕点了点头:“所以,他现在就要借着讨伐谯纵,赶快让司马楚之随其养父司马荣期一起,去巴蜀打开一片新局面,有自己的一块地盘。对不对?”

王妙音点了点头:“是的,这就是我来找你的原因。司马休之和司马楚之,看起来都是司马氏想要夺权的宗室,但真正要派出去的,却还是司马楚之这个私生兄弟。你现在知道了这件事,准备怎么做呢?”

刘裕没有马上回话,开始踱起步来,就这样在大榆树前面走了十几个来回,他才停下了脚步,转头看向了王妙音:“我以为,司马荣期绝不可能攻下巴蜀,这件事,最好还是保持沉默,静观其变。”

王妙音微微一愣:“杨佺期的雍州兵马,可是出了名的战斗力凶悍,打桓振,打北府军或许不行,但要是打巴蜀的谯纵,那可是没有问题。你凭什么觉得司马楚之不能成事?”

刘裕微微一笑:“很简单,因为杨承祖必反,司马荣期,司马楚之父子,只怕很难活着回来了。”

王妙音的秀眉微蹙:“杨承祖为何要反?他如果帮着打下巴蜀,可是从龙之功啊。”

刘裕摇了摇头:“这就跟谯纵之反,是一样的,杨承祖所部,是雍州兵马,他们的根基老家在雍州,即使是桓玄掌权,性命堪忧之时,他们也没有逃往巴蜀,这就证明了,雍州兵马,绝不愿意入蜀,司马楚之是想有自己的一片基业,可是这些普通的士卒图的是什么?现在皇帝已经解救了,桓玄也死了,他们不需要再从军保命,只想和妻儿家人团聚,这时候让他们再重上战场,只会引起他们的哗变。就象蜀兵造反一样。”

王妙音不信地摇着头:“你有何证据,证明雍州兵不想作战呢?”

刘裕笑道:“他们如果真的想建功立业,之前早就投入战斗了,却一直是按兵不动在观望,因为杨承祖知道,刘毅的西征军会为他们消灭桓玄,而他们要做的,就是等着桓楚灭亡后,可以解甲归田了。兵无战心,却要驱之上阵,远有天师道之乱,近有毛氏之殇,殷鉴不远啊。”

第2374章 寄奴疑心陶渊明

王妙音笑了起来:“还是裕哥哥你久在军中,懂得军心士气啊。那按你这么说,杨承祖会不会拒绝出征,直接解散部队归田呢?”

刘裕叹了口气:“我说司马荣期父子可能会出事,就是因此。他们两个是想建功立业,打下巴蜀作为自己的地盘,而杨承祖是他们唯一的指望,因为其他诸将虽有战意,但手下实力太弱小,加起来也就千余人马,靠这点实力,完全不可能攻占巴蜀。杨承祖如果是给强行逼着出兵,那一定会发生哗变。”

王妙音摇头道:“谯纵哗变,起码还可以攻下巴蜀,作为自己的据点,可是杨承祖他们就算哗变,难道就能回雍州老家了?”

刘裕摇了摇头:“路上只要打下一处地方就行了。而且我总是觉得,谯纵这次的事情,没这么简单,背后似乎有看不见的手,在推动着这些地方的叛乱,就象以前黑手党给我的感觉一样。”

王妙音的秀眉微蹙:“你现在仍然在怀疑黑手党没有被消灭?我娘这次跟我说过你的担心。但是我们也一直在查,现在仍然没有任何黑手党还存在的证据。我觉得这可能是你多心了。”

刘裕正色道:“我能确定的是,有一只看不见的黑手,一股不知名的阴暗势力,还在跟我们为敌,还在到处使坏。这点从阿寿他们在南燕的事情,我可以非常确定。只是我不知道这股势力,是不是这回在巴蜀,在岭南继续兴风作浪,也不知道桓振的背后,有没有这股子势力。”

王妙音摇头道:“桓振的军师是卞范之,这点已经得到了证明,所幸的是,卞范之这回是给杀掉了,这个和桓玄狼狈为奸几十年的大恶人,终于完蛋了。所以桓振离了这个智囊,再也不可能掀起什么风浪。”

刘裕的眉头微微一皱:“听说这回领着毛修之他们击杀卞范之的,是陶渊明这个文人?你在荆州这段时间,跟这个人接触多吗,有什么印象?”

王妙音平静地回道:“这个人,是荆州山区中的奚族出身,祖先乃是大晋开国的首任荆州刺史陶侃,本可成为荆州望族,但是陶氏子孙不肖,相互争夺,最后落得个一无所有,散居山野的结果,陶渊明自幼家贫,却是努力上进,饱读诗书,本人又极有文才,写出过桃花源记这样的大作,因此无论是殷仲堪还是桓玄,都将其延揽到自己的幕府之中,以为文书。但是此人是个纯文人,只会耍耍笔杆子,其他的事情,并非所长。”

刘裕轻轻地“哦”了一声:“是吗?但我可是听说,在建康城被攻占前,这个纯文人陶渊明,可是孤身一人去了刘婷云那里,还接出了桓玄的小儿子桓玄。刘婷云当时就指望这个小孩子保命,让桓玄带上她逃离呢,可是陶渊明却能带出这个小孩,你觉得这是一个文人能做到的吗?”

王妙音的眼中闪过一丝恨意:“这个事情,也许只有刘婷云这个贱人才能说出当时的情况了,不过我倒是觉得,这可能是刘婷云早就安排好的计划,她把儿子交给陶渊明带走,自己才好傍上刘毅,然后继续挑拨刘毅跟你为敌,好让自己活下来。这回在寻阳,她又帮着刘毅抢到了琅玡王妃,你最好还是把关注的对象放在刘婷云,而不是陶渊明的身上。”

刘裕点了点头:“刘婷云是另一回事了。我现在只谈陶渊明,在江陵的时候,陶渊明可曾见过你?你对这个人熟悉吗?”

王妙音摇了摇头:“这个人好象在建康把桓升交给桓玄之后,就跟桓玄失散了,而且他一个普通文人,又不是内侍,我身为皇后,没有机会跟他见面的,在江陵的时候,我每天都只能见到那些看管我的侍卫和宫人,甚至连司马德宗兄弟都不在身边,最后还是殷仲文把我带了出来,至于这个陶渊明,我完全没有什么印象。也许是因为他跟刘婷云有过交往,所以我非常讨厌这个人。”

刘裕微微一笑:“不过,刘毅这回攻破江陵,靠的就是此人之助,他把江陵城中的情报透露给了刘毅,这才让西征军反攻成功,要知道,羡之和道规派了几波密探都无法察觉当地的情报,他一个小小的文人参军就能知道整个江陵的内情,包括城中的布防情况,你觉得这个正常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