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64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649节(2 / 2)

刘裕笑道:“不错,阿寿有将帅之才,打个谯蜀,可是小菜一碟,而且,我准备派道规率军回荆州,以他们的兵力为主,二次伐蜀。”

刘穆之的脸色一变:“道规?你原来不是准备让道规出镇江北的吗?”

刘裕叹了口气:“情况有变,如果希乐也对江北有意,那我就不能让道规去当北徐州刺史了,因为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在现在的军功上比过希乐,只有维持现状,才能让希乐没有口实出镇江北。”

第2481章 分遣三将镇淮徐

刘裕的目光落向了帐内的那个沙盘舆图,江北六郡的那一块:“所以,江北的名义上的长官,仍然是现任彭城内史的道怜,而道规,则辅助阿寿出镇武陵,名义上先是说扫平荆湘一带的桓楚余党,防备岭南的妖贼,但实际上,只等司马荣期一退,就再次出兵伐蜀,趁着蜀人们还以为得胜的时候,打他个出其不意,一举平之!”

刘穆之的眉头紧锁:“可是道怜无论是人品还是能力,都不能胜任江北六郡的长官,你也知道你这个二弟的脑子不太好使,而且,他从小因为苦日子过得太多了,所以格外地贪婪,这一年多来在江北,虽然大恶没做,但是也没少拿国库里的东西,弹劾举报他的文书每天都有几十封,你最清楚这点。”

刘裕咬了咬牙:“道怜确实不争气,但现在不能动他,只要一换人,那希乐一定会主动来争,没有任何人能争得过他,除非,除非我亲自出镇江北,那得把这北府主帅的位置,乃至朝中大权,都让给希乐。”

刘穆之叹了口气:“罢了,道怜虽然贪婪好利,但还不至于为了夺权而误了大事,不过,你得找些精兵强将辅佐他才是,出镇彭城,东海,盱眙这些要地,这样就算燕军南下,也不至于让整个江北失守。”

刘裕点了点头:“我准备派朱龄石,檀道济,王仲德三将,分屯这三处,加上原来的彭城守将羊穆之,有三万兵马,这支部队足以挡住南燕的攻势,为我集结大军北上争取足够的时间。”

刘穆之正色道:“那你准备让谁节制这三万兵马呢?要知道,哪怕是你派出的三将,也是互不统属,他们也不可能对道怜服气。”

刘裕沉吟了一下,说道:“让诸将分屯各地,自己掌握军队,如果有强敌来犯,则相机决定是否救援,南燕若是大军南下,我这里不可能没有半点消息,会提前进行准备,甚至前出到广陵,指挥后续部队跟进,如果南燕只是小股部队来骚扰,那驱逐即可,如果是大军南下,那就让各将分别退入所在的城池固守,等待我的大军前来。以他们的实力,守住各自的城池半年以上,不成问题。”

刘穆之勾了勾嘴角:“那各地的屯田民户呢?”

刘裕正色道:“南燕大军来犯,那就由各村的村头集结民众,抛弃所有的财物,退入附近的大城之中,或者是一路南下。不要为了一点财物就贪恋不走,如果命都没了,这些钱粮又有何用?告知民众,所有的损失,朝廷会加倍地补偿他们,不用担心。”

刘穆之叹了口气:“话虽如此,但真的要是战事来临,落到自己头上时,只怕未必能这么容易割舍得了。罢了,这些都是后话。如果你真的以刘道怜继续担任彭城内史,主持江北大局,那多出这么多移民,必然会引得南燕垂涎三尺,到时候就算是阿兰,也不可能阻止她那个野心勃勃的侄子南下了。”

刘裕淡然道:“要来的挡不住,如果慕容超真的存了此心,那哪怕是我镇守彭城,他也会起兵来犯的,不过现在已经不是一年前慕容德起兵四十万南下的时候了,我们已经解决掉了桓玄,荆州得以平定,西征大军也已经返回,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也练出了三万新的精锐部队,镇守京城,吴地的生产也得以恢复,可以说,如果真的战事来临,我随时可以出动十万以上的精锐部队北上抗击,再不用象上次那样,只能靠着连吓带骗,最后让慕容德放弃。”

刘穆之的眉头一皱:“你难道就不考虑一下阿兰吗,真要到了这一天,就不想着如何救回她?”

刘裕的眼中隐有泪光闪现,喃喃道:“这辈子,我最对不起的,除了妙音,就是她了。为了我的事业,她牺牲了太多,甚至抛夫弃女,回归故国,只为了阻止两国间的战争,上次若不是她全力阻止,只怕两国已经打得不可开交了。现在,听说慕容超即位之后,还是把她放了出来,而她也助慕容超平定了慕容法和慕容镇,段宏的叛乱,我只希望她能控制住慕容超,不要让这个疯狂的小子,毁了两国百姓好不容易得来的安宁。”

刘穆之叹了口气:“只怕很难了,现在的那个公孙五楼也是拼命地在发展自己的势力,甚至有架空阿兰的举动,而慕容超显然也不想给自己的这个姑姑管着,只怕兰公主能阻止战争的时间,不多了,如果你真的不想战争快来,那最好派个大将镇守江北,哪怕是希乐暂时出镇江北也行。能阻止强盗野心的,只有狠人才行。”

刘裕默然半晌,说道:“此事我还要再想想。对了,对于陶渊明的底细,你现在查得如何了?”

刘穆之勾了勾嘴角:“还是一点线索也没有,此人仿佛就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一样,不知何时出山,不知师承何人,突然一下子就这样冒出来了,他很早就在荆州当教谕,祭酒之类主管教育的吏员,转任多地,一直默默无闻,直到某一天突然就成了殷仲堪的参军。之前所有的经历,也都随着殷仲堪的死,而不可查了。”

刘裕冷笑道:“既然以前的来历查不出,那就盯紧他以后的举动,他离开我们幕府之后,要看他去了哪里,做些什么,尤其是跟刘婷云的关系,要格外地警惕,对了,这次查刘婷云,有没有查出她跟陶渊明有什么联系?”

刘穆之摇了摇头:“没有,这正是我最奇怪的一件事,陶渊明来建康之后,似乎是特意地避开与刘婷云的一切接触,按说以前他救过刘婷云一次,哪怕是出于普通人的答谢,也应该见一面才是,可是他们却是没有任何交集。除非…………”

说到这里,刘穆之收住了嘴,刘裕微微一笑:“除非,他们早就约定好该做什么事了。”

第2482章 双雄再聚蒜山巅

刘穆之哈哈一笑:“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现在我没有任何证据,陶渊明向来独来独往,几乎没有任何手下,我已经派人一直跟踪监视,但是,他有办法摆脱掉这种监视。”

刘裕点了点头:“不错,这回我吩咐了猛龙寸步不离地盯着他,但还是有脱离视线的时候,此人绝不简单。只是现在没有证据,他又有名气,我这个人不会冤杀一个好人,所以,还需要你多帮忙才是。”

刘穆之笑着点了点头,正要开口,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刘裕沉声道:“什么人,我们正在议事!”

帐门一掀,刘钟满头大汗,手里拿着一份塘报,急着冲了进来:“大帅,蜀地紧急军报,益州刺史司马荣期,死了!”

三天之后,京口,七里乡,蒜山。

刘裕和刘毅一身便服,站在山顶,并肩而立,看着滔滔而过的长江水,刘毅轻轻地叹了口气:“上次和你这样站在这里的时候,还是刚刚打完下船想夺取京口的孙恩妖贼,也是你我多年来的第一次敞开心怀,推心置腹,算起来,也已经有六七年啦。”

刘裕点了点头:“是啊,我们小时候,经常来这里约架,一晃几十年过去,你我都是手握重兵,拱卫大晋的重臣大将了,但在我看来,我们之间,还是如同当年的此间少年一样,今天你刚回京口,我就约你来此,想必你也明白是什么用意吧。”

刘毅点了点头:“无忌和道规在后面率大军前来,而我轻舟先行,就是因为很多事情需要跟你商量,只有我们两个有共识,事情才好办,咱们长话短说,先从最近的益州之事说起,司马荣期给他的参军杨承祖所杀,这点只怕出乎了我们的料想,老实说,我原以为杨承祖会和毛修之不和,二将争功,不得前进,但没想到这小子居然会直接杀了司马荣期。”

刘裕叹了口气:“我也没有想到,巴蜀之地,这两年来有太多的意外了,就跟上次毛家给灭门一样,隐约之间,我觉得会有一只看不见的黑手,在操纵这一切,希乐,你说这杨承祖隐身荒野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一个给朝廷效力,征战巴蜀的机会,一旦成功,就可以加官晋爵,恢复杨氏的荣光,为何要这样做?”

刘毅叹了口气:“可能还是因为毛修之抢了先锋之职,这事责任在我,我只想着毛修之为了复仇,会全力战斗,也能招收毛家的旧部以为内应,却没有想到,这居然会让杨承祖起了异心。司马荣期被杀,杨承祖据巴郡自立。毛修之冯迁所部顿失后方,现在的情况非常危险。”

刘裕勾了勾嘴角:“我相信修之的能力,在这种时候,他能稳住阵脚,冯迁以前也是我们在铁匠幢的老兄弟,跟随毛球多年,算是宿将,他们在前方本来攻克了西陵,也取得了不少粮草辎重,不至于因为巴郡失守就失了根本。现在温祚和文处茂在后,他们在前,如果并力合击,两路夹攻杨承祖,在杨承祖叛军与谯纵取得勾结之前消灭杨承祖,那局势还可挽回。”

刘毅的眉头一皱:“我现在就是担心谯纵会出兵援助杨承祖,甚至这次杨承祖叛变,也可能是他唆使的。”

刘裕摇了摇头:“我一开始也担心是这样,但现在这两天的军报陆续传来,我觉得并非如此,上次谯纵谋反,在击杀了毛瑗之后,就直接全军急进,攻打成都,完全不给毛璩反应的时间,这才是预谋已久的叛乱。而这次,之前谯道福曾经出兵想要接应桓玄,但中途又退回,蜀人不愿意出川作战,这是他们最大的弱点,就算是他们唆使杨承祖,也不会出大兵去援救,最多是想让杨承祖独自据巴郡以抵抗伐蜀大军。”

刘毅笑了起来:“还是你分析得对。我来之前看到的最新军报,与你说的一模一样,谯道福的军队已经解散,西蜀不可能再出兵援救杨承祖,毛修之这下子可以把所有的怒火发泄到这个叛徒的身上,而雍州军的家属多在荆州,杨承祖叛变自立,不会有多少人跟随,只怕旬月之间,就会有平定叛乱的好消息传来了。”

刘裕还是神色严肃:“可是就算平定了杨承祖之乱,这次伐蜀的机会,也是错过了。接下来,蜀地怎么办?”

刘毅勾了勾嘴角:“肯定还得继续征讨,不能让谯纵这些蜀贼站稳脚跟缓过劲来。毛修之如果消灭了杨承祖,那可以继续为先锋,只是这主帅的人选…………”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刘裕:“这次怀肃在消灭桓振的时候立了大功,这一切都是你的布置,我想,你是想让怀肃建功吧。”

刘裕叹了口气:“其实,你应该明白,怀肃是我的堂弟,跟着我,他有的是立功的机会,我找你来要商量的第一件事,就是…………”

刘毅的脸色一变,冷笑道:“这事不用提了,阿寿跟我的关系你不是不知道,以前跟我就在军中结了仇,这些年来一直是针锋相对,不说势成水火吧,也是对我多有打压。以前我在他手下的时候可没少受气,现在风水轮流转,我居于他上面了,你就为他求情,这不太好吧。你真想让阿寿建功,那就让他来我手下,就跟我以前在他手下一样。”

刘裕微微一笑:“好了,希乐,你我都清楚,你能隐忍,他不行,要让他到你手下,你必然会报复他,给他小鞋穿,他咽不下这口气,跟你起了冲突,你就有理由把他赶出军中了,我没猜错吧。”

刘毅笑了起来:“还是你了解我。”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再说,就算我肯放过阿寿,无忌也不会肯的,他现在的部下都是以前刘大帅的旧部,你让阿寿立了功,这些人会转投阿寿,这样无忌的巨头之位都难保。哪怕是你现在这样背着无忌来找我商量,他要是知道了,也会很不高兴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