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68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681节(1 / 2)

黑袍点了点头:“可是,他要是要挟,控制各大部落的首领,以父皇的名义,骗他们前来议事,然后逼他们交出兵权虎符,那又该如何?”

崔浩笑了起来:“这就得感谢他的父皇了,拓跋珪这几年脑子不好使,经常冲动杀人,残暴无度,老将功臣死在他手上的不计其数。所以现在各部首领都躲得远远的,不来朝见,即使接到他必须来朝的命令,也会把部落的兵权交给自己的子侄,嘱咐他们千万不要受自己文书的调动。以免这种诱杀后兼并部落的行为。这些草原蛮夷,千百年来一直有很好的保全部落的办法,前辈不用担心,就算拓跋绍真的杀了这十几个大头人,也只会激得各部联手反抗复仇,而不是听命于他。”

黑袍长舒了一口气:“阿浩,你分析的真是很好,看来河北这里一直说你是诸葛孔明再世,所言不虚啊,将来好好干,我相信你会大有作为,一定可以振兴你们崔家的!”

崔浩微微一笑:“那也是前辈相助,我们家才有前途,当年你在我家初入草原,辅佐拓跋珪时就建言家父,让他想办法在拓跋珪身边布下眼线耳目,以掌握君王的真实想法,于是我们崔家才选派几个忠诚可靠的死士阉割净身,入宫为奴,没想到会派上这样的用场。”

黑袍笑道:“那也是你们崔家累世经营,才会有这样的死士为你们所用,老夫是世外之人,就没有这样的人可以为我所驱使。”

崔浩笑了起来:“若是我崔家得掌大权,一定会在北方建成天下最大最豪华的道观,供前辈居住修炼,广收弟子,开宗立派。”

黑袍摆了摆手:“不必了,那种世俗开宗收徒,已不是为了修仙问道,而、是为了骗取香火钱,或者是跟天师道那样吸引村夫愚妇,起兵作乱。我只需要天下太平,有一两处名山可供我修炼,就可心满意足。这一点要求,相信对你们崔家来说,不是难事。”

崔浩点了点头,转身向后走去,他的声音顺风而来:“前辈,晚辈这就去安排,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黑袍脸上的笑容慢慢地散去,他的目光停留在崔浩离开的背影上,直到消失不见,一边的地沟盖子动了动,一个浑身污泥的人,从里面钻了出来,顿时,空气中就充满了下水沟里那另人作呕的味道,而来人摘出了两颗塞着鼻子的蜜枣,大口地吸起新鲜空气,可不正是陶渊明?

黑袍平静地说道:“渊明,你怎么看这崔浩?”

陶渊明直起了身,笑道:“看来崔家野心也不小,想着借北魏的力量扫平其他的河北世家,好让自己一家独大呢,这崔浩城府极深,在师父面前也不表明真正的想法,甚至还会装傻,看起来,绝不亚于黑手党的四方镇守啊。”

第2612章 南北二黑终相连

黑袍突然笑了起来:“渊明,你可知道这回我特意让你来北方,是为了什么?”

陶渊明淡然道:“想必师父是有什么不太方便出面去做的事,需要徒儿来办吧。不过,徒儿还是要提醒师父一句,现在徒儿的目标比较大,如果在这里公然露面,只怕以后晋国那里,是回不去了。”

黑袍摇了摇头:“不,我不需要你在这里公开露面,但是,我需要你结识这位崔浩,这次的行动,我会安排你和他联手,以此取得信任和联系。”

陶渊明有些意外,转而点头道:“师父是想开始布局操纵整个天下的大乱了吗?”

黑袍微微一笑:“还是你反应快,不错,看起来,刘裕北伐的野心是不可阻止了,而北魏将来重新稳定后,也有一统北方,进而南下灭晋的心思,我们个人的力量,毕竟无法阻止整个天下大势,这分久必合,也终会到来,所以,我们需要早做准备,在万年太平计划实现之前,不能让他们真的有一方能统一。”

陶渊明的眉头一皱:“师父,以徒儿愚见,若是让他们有一方能统一天下,是不是对万年太平计划更有利?比如刚才崔浩就说,可以为您在北方设立道观,招收门徒,这比我们这样偷偷摸摸自己来,不是更强吗?”

黑袍叹了口气:“渊明啊渊明,你要知道,万年太平计划天然是要跟君临天下的帝王起冲突的,崔浩这么说,不过是因为想要继续跟我们加强合作,对我们有所求罢了,别说他家只是个权臣,就算是当了皇帝,你觉得他们对我们还会是这个态度吗?就象司马道子,以前实力弱小,需要天师道相助时,对孙泰是引为座上宾,一旦要真正控制吴地,却发现孙泰也有同样打算时,还不是杀这个昔日盟友毫不犹豫?连司马道子都明白的道理,你不应该奇怪啊。”

陶渊明点了点头:“不错,这个世上,人心是最靠不住的,尤其是在权力面前,哪怕可以同生共死几十年的刎颈之交,也终会反目成仇,古人说的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富贵,说的就是这个。这样看来,万年太平计划,真的是无比正确的天才设想啊。”

黑袍微微一笑:“这个计划还需要时间,所以,不能在大计完成前,让天下统一,否则一个统一天下的帝王,必然会想尽办法阻止我们大计的完成,正是因此,我们才要定期地开启乱世,为的就是避免一代帝王对我们组织的威胁。渊明,该怎么做,你懂了吧。”

陶渊明笑道:“跟崔浩联手,搅乱自己的国家,让南北两国,征战不休,却又谁也吃不掉谁,对吗?”

黑袍满意地点了点头:“慕容兰已经脱离了我的控制,所以南燕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我一边让慕容超率军南下掳掠,以激发跟东晋的战争,但刘裕的战争准备还没有进行,他要出兵,至少还要半年以上的时间,到时候我还会安排一些朝中的变故,拖延他的出兵,这次我们让拓跋珪和拓跋绍父子互杀,最好让拓跋绍刺杀不成,贺兰敏逃往南燕,如此一来,拓跋珪就有兴兵攻打南燕的理由和借口了,一旦让他真的攻灭南燕,杀了慕容兰,那刘裕所有的愤怒和仇恨,都会转向拓跋珪这个昔日阿干,两国就会连年大战,而这,才是势均力敌的较量,也是我真正想要看到的。”

陶渊明有些意外:“师父不是想让拓跋绍干掉拓跋珪吗?难道计划有变?”

黑袍冷笑道:“那是说给崔浩听的,要他按这个来安排。拓跋绍毛头小子一个,全无作战经验,要是这个时候给他得手,那非但夺取不了南燕,阻止不了刘裕,反而会引发北魏大规模的内乱,到时候一个不留心,给后秦甚至是给胡夏灭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拓跋珪虽然癫狂,但毕竟清醒的时候打仗还是厉害,如果是他领兵灭南燕,并不是太难的事。”

陶渊明勾了勾嘴角:“那为何不干脆直接让拓跋珪知道拓跋绍和万人的奸情,还要绕这么大一个弯子呢?”

黑袍摇了摇头:“当初这二人苟合,是我对他们用了迷香的结果,不然二人还不至于如此大胆,虽然有意,还需要推动这最后一下,但拓跋绍的内心里,还是畏惧他的父皇,虽然恨,可是最后要走这一步,仍然犹豫,倒不是他下不了手,而是长年以来一直处于拓跋珪的阴影之下,不敢妄动。所以,就跟当年的迷香事件一样,我需要最后地推动一下。拓跋珪赶走拓跋嗣之后,只有这么拓跋绍这么一个儿子了,与自己的一个小妾有染,未必会让他真的就废了甚至是杀了拓跋绍,所以,我只有激拓跋绍主动入宫弑君,才能让拓跋珪断了所有念想。”

陶渊明笑道:“然后拓跋珪就无后了,做事更无顾忌,他会迁怒于贺兰敏,进而攻打躲在南燕的贺兰卢,抢在刘裕之前灭燕,到时候南燕的主力集中在南线防备刘裕,是挡不住拓跋珪这样雷霆一击的,拿下南燕之后,北魏会直接威胁到刘裕的江北六郡,现有的平衡会给彻底打破,而晋魏大战,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黑袍正色道:“是的,北魏和东晋都有非常严重的内患,刘裕和拓跋珪的权力并不稳固,如果连年征战,互有胜负,都会引发国内一轮轮新的动荡,到时候无论是北魏的休养生休还是东晋的经营江北,取代世家这些国策都无法执行。这会给我们的万年太平计划,争取足够的时间。等他们打完后,才会发现,天下将在我们的大计下,实现永远的和平,这些个帝王将相,也不再有留存的必要了。”

陶渊明微微一笑:“明白,到底要我怎么做,还请师父示下!”

黑袍的嘴角勾起一丝诡异的微笑:“明天,这里会死很多人。”

第2613章 百姓束手如羔羊

第二天,平城,北魏宫城。

城门之后,是一处巨大的广场,方圆足有五里,平时是用作驻守宫城的卫队训练和跑马之用,因此才会如此地宽敞,这是在宫城的第一重宫门和内城之间,类似守城时的瓮城,四面的城墙之上,到处都飘扬着马牛大旗,而数千名全副武装的军士,列阵于城头,人人都操着大弓,身后的箭囊之中,也比平时格外多放了三十枝长杆狼牙箭,恶鬼面当之后,一双双凶光四射的眼睛,注视着城下广场中,那黑压压的人群。

这些人多是壮年男子,身着布衣,从发型上看,梳着发髻的汉人和扎着辫发,或者是四面髡发,脑袋上留出一块地中海的胡人,数量相仿,各有七八千人之外,这些正是几天前拓跋珪屠戮清河郡后,沿途上抓捕的河北各地的百姓,这会儿全都给押进了这平城的宫城之中,他们一个个神色慌张,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甚至也不敢去想,自己接下来可怕的命运,究竟如何。

人群之中,两个汉人开始窃窃私语,一个肤色发黑,三十左右的汉子低声道:“石头哥,看这架式,是要杀我们吗?四周城头上都上了弓箭手,这一轮箭雨,只怕,只怕我们这里的人要死一半啊。”

那个给称为石头哥的是一个三十五六,酒糟鼻子的红脸矮子,他摇了摇头:“狗剩,别瞎咧咧。要真的想杀我们,这一路之上早就可以动手了,,何必多此一举,这可是平城,大魏的都城啊。把我们这几万人弄进来杀,有这个必要吗?”

一个辫发胡人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话,低声道:“你们汉人不知道,这些,这些拓跋氏的胡人,他们,他们喜欢铸金人,祭天。听说,祭天的时候,要杀,要杀很多人,这样才能得到祖先的庇护。我看,我们这回都要给当成祭品杀了。”

狗剩一下子眼泪都要流出来了:“阿不思大哥,你,你不要吓我啊,我家上有老,下有小,还指望我活着回去养活一家子呢。”

阿不思叹了口气:“我又何尝不是?你说,我怎么这么命苦啊,出来卖四张羊皮,看到有骑兵,我就这么到一边的林子里回避了一下,就给当成奸细抓来了。偏偏抓我的,抓我的还是大魏的军人,我这上哪说理啊。”

石头哥奇道:“阿不思,你不是于部落的人吗?也是跟着拓跋氏一起入关的,以前还立过军功呢,我们这些河北汉人给抓也就算了,怎么你也给抓了?”

阿不思咬了咬牙:“都怪你们这些汉人,听说,就是因为清河的汉人叛逃了,这才惹得陛下大怒,把沿途上所有看到大军就逃跑的人全抓起来,送到平城这里,我算是给你们坑死了!”

石头哥没好气地说道:“清河出这事怪我们汉人?不是你们胡人贺兰部的家伙,把清河全郡的百姓强行掳走的吗?贺兰部还是拓跋部的亲家呢,那个贺兰卢还是拓跋珪的舅舅,他们自家人斗,却害得我们百姓倒霉!”

阿不思的眉头一皱,低声道:“别说了,要这话传到皇帝耳朵里,你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听说他现在服五石散服得脑子都不太正常了,清醒的时候还好,可是要是一上头,那是见人就杀,连大魏的重臣大将,还有以前的功臣也不放过。我劝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