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摇了摇头,眼中冷芒一闪:“铁牛啊铁牛,慕容超如果真的要下毒手,早就下了,现在留着你大嫂,其实就是给自己留个后路,若是我们大胜燕军,直捣广固,那他也可以拿你大嫂作产易,或者至少是作使者来谈判。若是我们真的出师不利,在临朐城下全军覆没,我也战死沙场,那他也一定会送阿兰陪我上路,让我们夫妻团圆哪。”
向弥急得一跺脚:“就他也配?!”
蒯恩一声惨叫:“铁牛,别踩我啊!”
朝堂内顿时一阵哄笑,刚才还有些紧张和沉闷的气氛,也为之一散而空。刘裕笑着拍了拍向弥的肩膀:“好了,铁牛,别担心,要是真的想为你家嫂子好,到时候就给我狠狠地打,你打得越好,杀的燕贼越多,你嫂子才越安全。明白吗?”
向弥和蒯恩对视一眼,齐声行礼道:“我等愿为先锋!”
刘裕的目光投向了在一边沉默不语的谢混和郗僧施,平静地说道:“谢仆射,这军事上的事,差不多解决了,如果我在这里说,我只需要五万兵马,现有的三四个月存粮,就可以兵进南燕,大战胡虏,并不需要世家大族们提供太多额外的粮草,你还会反对吗?”
谢混勾了勾嘴角,转而笑道:“若是刘镇军有速战破敌之法,那自然我没有意见,其实,我也不是反对讨贼,只是怕这战事拖延时日,累月不绝,甚至一两年都会在淮北一带来回拉锯,这样不仅会让百废待兴的吴地有沉重的负担,也不利于镇军你的江北开发计划啊。”
刘裕冷冷地说道:“如果不出兵,那燕贼这次尝到了甜头,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过来抢掠,如果不让强盗的行为在第一次就付出沉重的代价,那天下各处的贼子,都会觉得大晋软弱可欺,就会纷纷前来,那才叫永无宁日。我就是要让天下人皆知,犯我大晋者,虽远必诛!”
郗僧施哈哈一笑:“刘镇军好气魄,好手段,你可以破家为国,连夫人的安危也不顾,我们这些人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我们这就回去修书,让所有吴地的子侄亲属,有粮纳粮,有人出人,甚至亲自上战场,为国建功,在所不惜!”
庾悦的声音突然高高地响起:“刘镇军,这回,我庾悦第一个报名参军,愿为车右,以讨戎虏!”
刘裕也有些意外,看着撸起袖子,挥着拳头走上前来的庾悦,突然笑了起来:“庾公,怎么这回连你也主动请战了啊?!”
第2670章 皇后亲征亦北伐
谢混不屑地瞟了庾悦一眼,冷冷地说道:“庾公,你不是病了嘛,朝廷给你的武陵内史之职,你也没有赴任,我今天看到你时还奇怪了呢,这大朝会就是再大,也应该是现任官员参加吧,有爵无官的要是个个都来,那不成集市了?”
庾悦的脸微微一红,转而哈哈一笑:“谢仆射可能有所不知啊,武陵内史虽然是我因病不就,但现在经过了几个月的调养,我的身体好转,可以为国效力了,这次大朝会议的是军国大事,想要为国效力的人,即使没有官身,也可以参与啊,就象武岗男,他也没有官身,不也来了嘛。”
“我们庾家是大晋开国以来的高门世家,从祖先开始就教育我们要为国尽忠,造福苍生,这次南燕南侵,杀我将士,掠我百姓,更是妄图破坏刘镇军的移民江北大计,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庾悦虽然不才,但好歹也熟读经史,晓畅军事,以前也随西征军打过仗,建过功,我想,我是能对这次北伐帮上忙的。”
郗僧施语带嘲讽,歪着头看着庾悦,冷笑道:“是么,上次我记得庾公是到了历阳就再也不肯往前一步了,说自己病了,这一病就是两年,连武陵内史也不肯去当,这回北伐,您想好了要在哪里开始生病了吗?”
谢混等人身后的一帮世家子弟哄堂大笑,庾悦气得咬牙切齿,恨声道:“郗丹阳(郗僧施现在是丹阳尹,相当于建康市长),不要欺人太甚!上次西征,你和谢仆身也不过是到了豫章就不动了,比我又强到哪里去?!”
郗僧施收起了笑容,冷冷说道:“是刘豫州要我等留在后方处理军务的,可不是我们自己称病不前,战后我们也没有推辞官职,一直尽心竭力,倒是庾公你,打仗的时候自己缩后面不上前,现在一看又有立功的机会,又想跟着去蹭,这样真的好吗?”
庾悦气得一跺脚:“我想从军报国就是要去蹭功劳?你们就不是?”
谢混冷冷地说道:“庾公,两回事,刚才我们说的只是让子侄从军,我们这些老家伙,到了这把年纪,还要去跟后辈小子们争功,这可不好。再说了,刘镇军要北伐,前方大军的军需供应,也有赖于后方的稳定,都上前线了后方谁人镇守?你想去随便你,但是我谢家,还有郗家是不会举族相随的。刘镇军,这点还请见谅。”
刘毅跟着说道:“是啊,北伐固然重要,可是侧翼也需要保护,后方也需要留守,豫州方向,江州方向也需要人才,建康城还要有人坐镇,现在王尚书故去了,连新的尚书令也没有选出呢,这种情况下贸然北伐,恐怕不好吧。”
刘裕点了点头:“希乐说得有道理,这次北伐,不强求大批世家子弟从军,毕竟兵凶战危,这次用兵又是要兵行险招,难度不小,甚至全军覆没的风险也有,想主动来投军的世家子弟,我们非常欢迎,但在后方供应粮草,在刘豫州,何江州的军府之中效命从军,保境安民,也是同样为国效力,如果大功告成,论功行赏,一样少不了各位的功劳。”
说到这里,刘裕勾了勾嘴角:“至于这尚书令之事,还需要另行朝议,这次还是以议定对南燕是战是和,暂时不讨论这个话题的好。”
司马德文叹了口气:“只可惜武陵王司马遵几个月前也是病逝,天不佑我大晋,朝中连失栋梁啊。”
刘裕微微一笑,看着孟昶,说道:“自从孟仆射上任以来,京中诸事,一直安排得井井有条,朝中的风气,也为之一清,他的能力,大家都看到了,我认为,如果大军出征,我们诸将或是北伐,或是回到任上守边,这京城之事,交给孟仆射来安排,而吴地的后勤之事,由谢仆射,郗丹阳多多费心,至于宫中之事,由徐长史辅佐琅玡王殿下处理,王皇后多多照顾陛下,前方军政大事还需要陛下亲自定夺,如此一来,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力,何悉大业不成?”
谢混和郗僧施对视一眼,与庾悦一起拱手道:“刘镇军所言,深合我意,我等附议。”
王神爱微微一笑:“看起来此事可以决定了,不过,只有一点,我有不同的意见。”
刘裕有些意外,看着王神爱:“皇后还有何旨意,但请直说。”
王神爱一动不动地看着刘裕的眼睛:“这次北伐,是大晋开国百年以来,第一次真正有机会攻灭逆胡,收复江山基业,如此大事,我认为,司马氏的皇族,责无旁贷,司马氏的江山,应该亲自收取,而不是委任于他人。”
刘裕没有想到王神爱居然会这样说,他睁大了眼睛:“皇后的意思是?”
王神爱朗声道:“陛下刚才说了,他龙体欠佳,经不起舟车劳顿,虽有心御驾亲征,杀贼复国,但只能委任他人,琅玡王掌管玉玺,又是宗室领袖,为了这次不再出以前的司马国璠,司马楚之等宗室逆贼之类的事,他需要坐镇京城,而能代表司马氏从军北伐,收复江山的人,就只有一个了!”
刘裕咬了咬牙,这下他明白了王神爱的意思:“皇后,你是想代皇帝亲征青州吗?”
王神爱站起身,眼中泪光闪闪:“我王神爱是高门贵胄,我的高祖在开国之初,率淮南义军北伐中原,血洒疆场,而我的祖父王右军,我的先父(王神爱现在名义上是王献之和新安公主的女儿,)也一直教导我,我们王家的祖籍琅玡,现在还在逆胡手中,祖先的坟莹,还受着胡虏的荼毒,这一次,我不但是为了陛下,为了司马氏而战,也是为了我们琅玡王家而战,还请镇军不要拒绝。”
刘裕咬了咬牙,单膝下跪:“皇后万金之躯,能不畏险阻,亲身犯险,足为我等之楷模,臣刘裕,必将万死不辞,赴汤蹈火,以护皇后周全。”
王神爱的眼中闪过一丝坚毅之色:“那南燕慕容兰能做的事,我身为大晋皇后,一样可以做到,刘镇军,我们都好好准备,这一次,你不会孤独前行!”
第2671章 简静寺中三人对
刘裕的眉头一皱,他似乎听出有些不对劲,正想说些什么,一边的刘穆之却正色道:“镇军,现在陛下和皇后既然已经下了旨,就请你正式宣布这次的决定吧,也好让各位文臣武将明白自己的职责,早早去作准备。”
刘裕站起身,他忽然反应了过来,刘穆之这样说,显然已经是跟王神爱事先通过气了,而王神爱这回以皇后身份要随军出征,似乎也是与慕容兰有关,也许,这对亦敌亦友,纠缠了几十年的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也如晋燕两国的国运一样,终究要到了了断之时,至于王神爱现在真正的想法,只有在事后问个清楚了。
想到这里,刘裕转过身,对着满朝的官员,沉声道:“即日起,一个月内,扬州境内大点兵,所有在籍将士,限十日内回各部报道,清点各州郡仓储,所有的军粮与军械,半个月内运往彭城大营集中。诏令彭城守将羊穆之,北青州刺史诸葛长民,东海,下邳,广陵三地守将孟龙符,王仲德,沈田子,即刻率所部向彭城集结。一个月内,起步骑五万,军粮一百五十万石,战车五千辆,北伐!”
满朝文武们都随之应诺,王神爱站起了身,沉声道:“即日起,到出征之前,本宫将亲自入住简静寺,为这次出征祈福,还望各位大晋的忠臣良将们,恪尽职守,在刘镇军的率领下,再立新功!”
说到这里,她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不经意的与刘裕四目相对,一切心事,尽在不言中。
入夜,简静寺,小院。
刘裕一身黑色劲装,抱臂而立,看着面前的那棵大榆树,沉默不语,一边的刘穆之正啃着一个白面馍馍,一边吃,一边笑道:“寄奴啊,这肉夹馍可真的是好吃啊,又方便做成干粮,这回我们出征的时候,可以大量制作这个。”
刘裕的嘴角勾了勾,转头看着吃得满嘴流油的刘穆之,沉声道:“胖子,你现在给我说实话,这回你跟妙音在一起商量了什么,为什么要瞒着我,为什么突然提出她要随军出征?”
刘穆之放下了手中的馍,平静地看着刘裕:“寄奴,你觉得我们会坑你害你吗?这次南燕南下的消息一出,我就知道你一定会出兵的,所以我这一天以来一直都在帮你谋划出兵之事,至于妙音那里为何会这样做,我想,她有足够的理由向你解释,现在我们在这里,不就是等这个解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