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收起了笑容,点了点头:“主公说得非常正确,我当时也被师父这样教育,说是不可太过乐观,因为刘裕不是能用常理度之的人,要充分考虑各种意外情况。他说一旦刘裕出兵,他会劝说慕容超以主力阻大岘一线,分兵绕道海边和兖州,从侧翼骚扰晋军粮道,最后逼刘裕退兵,然后再趁机以轻骑剽掠从山南到淮北的各郡,以战迫和,逼刘裕回到谈判桌上,接受他的条件。不过,万一战事不利,让刘裕突破了大岘山,那南燕就面临危险了,这个时候,需要主公相助!”
斗蓬冷冷地说道:“他在北方自行其事,先是玩砸了北魏,现在又想通过南燕在南方找回损失,恢复元气,我为什么要一次次地为他擦屁股?上次扶持桓玄不成,还要我想尽办法在后秦和西蜀这里给他找回场子,这次又要来吗?”
陶渊明正色行礼道:“主公,现在神盟一时遇到挫折,更需要两位神尊同心协力,共同…………”
斗蓬摆了摆手:“我知道该怎么做,你听我安排便是。不过,你最好祈祷你师父这回能靠自己挡住刘裕,我不想一次次地浪费我这里的资源。”
说到这里,他看着远往的船队,喃喃道:“老友,你真的能挡住刘裕小儿吗?”
第2699章 南燕朝堂议战守
南燕,广固,两仪殿。
一处巨大的沙盘摆在殿中,慕容超一身铠甲,面色阴沉,看着这沙盘之上,黑压压一片,从彭城方向压往大岘山的晋军棋子,咬着牙:“刘裕还真的是来寻死了,想灭我大燕!姑姑,你的夫君胃口可真大啊!”
慕容兰一身劲装,腰上系着长鞭,但仍然难掩微微鼓起的小腹,她淡然道:“这一切都是你自找的,当初你要打江北时,我就说过,一定会是这样的结果,现在怎么样?知夫莫若妻,难道我对刘裕的了解,还没有你深吗?”
公孙五楼一脸坏笑:“兰公主,到这个时候,你还要胳膊肘向外拐吗?你可别忘了,这里才是你的祖国,才是你的族人!”
慕容兰也不看公孙五楼一眼,直接就看向了站在慕容超身边,一身黑袍的那个瘦长身有,冷笑道:“国师,这些在你的意料之中吗?现在事已至此,该是你出手解决的时候了吧。”
黑袍的眼中光芒闪闪,看向了慕容超:“陛下,出兵江北之事,确实是我提的,如果你要怪我,现在可以把我交给刘裕,我没有话可说。”
慕容超微微一愣:“国师何出此言?晋军来袭,朕可是求之不得呢,自从先帝大破谢玄和刘牢之之后,我们大燕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好好地收拾这些岛夷了,以至于他们好了伤疤忘了痛。以后我们要收复故土,驱逐魏虏,在这之前,就得先稳固后方,借这机会痛击晋军,打到他们服,打到他们怕为止!”
公孙五楼跟着叫道:“陛下英明神武,微臣附议!”
慕容兰冷冷地说道:“公孙将军,你真的有自己打败刘裕的把握和本事?”
公孙五楼“嘿嘿”一笑:“兰公主啊兰公主,也许在你眼里,我只是一个卖官授爵的小人,但是我对陛下的忠诚,天日可鉴,来大燕的第一天,我就立下宏愿,一定要为陛下扫清天下,这第一步,就是征服南边的晋国。包括之前出兵江北,也是这个计划的一环,我们要的,就是引出晋军,刘裕如果服软不来,那我们可以趁机向他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至少,这个什么移民江北的计划,得给我们废除了,一句话,不能对大燕构成实质性的威胁,只要敢有半点这方面的心思,就得坚决打掉。”
慕容兰微微一笑:“好,那现在不仅没有打掉晋国的江北,反而招来了六万虎狼之师,我觉得有必要要提醒一下公孙将军,这可不是你上次面对的什么州郡民兵,那是横行天下数十年,未逢敌手的北府军,连我大哥当年也没有胜之的把握,只是用计占过一次便宜,加上刘裕的将帅之才,当世无双,无数骄兵悍帅,都败在他的手下,这可不是因为他是我的夫君我才吹捧他,你问问国师,是不是我高估了刘裕?”
黑袍点了点头:“刘裕和北府军确实是天下精兵名帅,我也没有料到,刘裕居然会在这种时候尽起扬州兵马,更没有料到,他居然公开喊出了灭我大燕的口号,以我对刘裕的了解,他这回是来拼命的,锐气冲天,也许,我们需要做充足的准备,对困难估计得多点才行。”
慕容超不满地说道:“国师为何要涨他人志气,灭我们的威风?他刘裕厉害,难道我们大燕的兵马就是吃素的?截止目前,百年来还没有人能打得过我们慕容家的甲骑俱装呢?”
黑袍沉声道:“陛下,你且先听听公孙将军的分析,再作选择,如何?”
慕容超的神色稍缓,看向了公孙五楼:“公孙,你说,你有何计划?”
公孙五楼不慌不忙地说道:“以前微臣就跟国师反复商议过晋军可能的报复,其中最极端的一点,就是现在这样,刘裕率军前来拼命。他敢这样做,大约是因为现在看到贺兰夫人现在身处我国,而魏虏在这个时候有可能起兵攻我,所以他想趁机占点便宜,甚至可能是虚张声势,摆出灭国的架式,但实际上只是攻略我军山南的州郡,然后对内有个交代而已。”
慕容超微微一笑:“国师也这样认为吗?”
黑袍点了点头:“是的,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只靠刘裕现在的这五万多兵马,攻打山南州郡尚可,敢越过大岘深入大燕腹地,毫无胜算可言,因为他准备多时,兵力常备,一下子能拿出五万多军队,占个先手之利,但只要大燕进行全国动员,半个月内,就可以在临朐集中五万大军,而在广固一带集结十万以上的铁骑精锐,这兵力超过他的军队两倍以上,又多是骑兵,高下一目了然。所以,刘裕作为多年宿将,当不至于犯这种错误。”
慕容超沉声道:“那我们怎么应对,看着刘裕就这样攻打山南州郡?”
慕容兰叹了口气:“阿超,如果你想保山南州郡,就得起十几万大军,南出大岘,在水网密集的两淮之地与刘裕决战,此举对我们毫无益处。且不说在两淮打,利于步兵乘船机动,就算打赢,我们也得不了什么便宜。依我之见,趁着刘裕还没有攻打山南州郡,不如跟他就势讲和,归还上次掳掠来的百姓,双方各自罢兵,重订和约的好。”
慕容超冷笑道:“姑姑,无论是你的夫君还是我,都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了,上次出兵只是对他的一点警告,但看起来,他反倒更加嚣张了,这次不把他打痛了,甚至俘虏了,他是永远也不会知道大燕的厉害。和约之事,不用再提!”
公孙五楼笑道:“就是,今天陛下召我们来议事,是讨论如何战,而不是如何去和,兰公主,你还是想想如何战胜晋军吧。”
慕容兰咬着嘴唇,看着公孙五楼,眼中怒火万丈:“那你倒是说说,你有什么个战法!”
公孙五楼不慌不忙地说道:“要战嘛,我有上中下三策,供陛下圣裁。”
第2700章 阻山清野上中策
公孙五楼眼中光芒闪闪,语气铿锵:“这上策,就是迅速让临朐守将段晖率三万步骑南下,进入大岘山穆陵关,重兵把守,同时尽撤山南守军,进穆陵关与段将军会合,有穆陵关天险在,刘裕断然难越关一步,吴兵向来轻果,如果有优势则一往无前,如果求战不得,就会士气迅速下降,到时候我们以游骑骚扰敌粮道,吃掉他们四出的小股部队,不出三个月,晋军粮草必然不济,只能退兵,到时候我军以铁骑出击,可得全胜!”
慕容超勾了勾嘴角:“公孙,你说的全胜,会是什么样?”
公孙五楼微微一愣,转而说到:“大概最好的结果,是能象成武皇帝(慕容垂)那样,大破桓温,追杀千里,消灭过半的晋军,顺便还可以攻取江北的几个郡呢。”
慕容超点了点头:“就是说,这个全胜最多也只是消灭两三万的晋军,攻下东海,琅玡这些州郡,最多可以打下彭城,想要饮马长江,全取江北,甚至是消灭晋国,生擒刘裕,全歼晋军,还是做不到?”
黑袍的白眉一皱,沉声道:“陛下,刘裕毕竟是当世名将,非桓温,刘牢之可比,他不会等到走投无路的粮尽时才退兵的,在那之前就会撤,而且必会以精兵断兵,徐徐而退,就算公孙将军说的这个全胜,在我看来,也是难以达到的,能打退晋军这波,让刘裕威望下降,收复我们的山南州郡,再继续进一步地掠夺东海,琅玡等北方二郡,应该就是我们最大的战果了。”
慕容超冷笑道:“按国师的说法,连公孙说的战果都达不到,那这个守大岘又有何意义呢?”
黑袍叹了口气:“能打击刘裕战无不胜的军神声望,让他在晋人心中的神话地位给就此打破,这就是此战最大的意义。只要能杀死刘裕的名望,让人知道他同样是可以击败的,就跟当年桓温一样,那刘裕在晋国的权势必然不保,他的敌人,无论是北府军中的刘毅还是世家高门中的谢混等人,都会起来夺他的权势位置。”
“刘裕如果不退让,晋国就有内乱可能,如果内乱,那我们再无忧虑,这才是对大燕最好的结果啊。晋国太大,汉人又不接受我鲜卑族的统治,就象这次俘虏来的那几千男女,至今仍然不肯学习音乐,为陛下所用,那我们夺取江北之地,又有何用呢?”
慕容超不屑地摸了摸鼻子:“这齐鲁之地也是汉人百姓,现在不也乖乖地吗?有何不能用的?只要国家实力强大,法令严明,就不怕百姓不从。国师,我们不能总把希望寄托在敌国内乱上,对吧,就象北魏现在也是内乱了,但我们还是不能现在去攻打北魏吧。”
说到这里,他看向了慕容兰,冷笑道:“北魏不能打,东晋也不能打,那难道我们大燕就要世世代代坐拥强兵,困守这一州之地,等着以后国力转弱,士马星散,再等人来灭吗?”
黑袍咬了咬牙:“陛下,打服东晋不就是为了北伐魏虏争取一个好的环境吗,只有让东晋不敢趁火打劫,我们才可以全力北伐,攻取河北,到时候河北在手,再收复辽东故地,恢复大规模的铁骑军团,如此,方可纵横天下,再造大燕哪。”
慕容超摆了摆手:“好了,国师和公孙的上策,朕已经知道了,公孙,你继续说你的中策。”
公孙五楼勾了勾嘴角,说道:“这中策嘛,就是放弃大岘的防守,让晋军通过大岘山,进入鲁南平原。不过,我们需要在大岘抵抗一段时间,留出半个月左右,抢收现在鲁南平原的庄稼,不给晋军留下一粒米,一颗粮!”
此言一出,刚才一直在边上不语的尚书令,桂林王慕容镇的脸色大变:“什么,坚壁清野?抢收庄稼?公孙五楼,你疯了吗?现在才四月初,还是青苗期,现在收庄稼,那我们自己都颗粒无收,刘裕要是不过大岘山,而是退回去,我们可就等于自己砍自己一刀,亏大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