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77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772节(1 / 2)

第2988章 北府已非当年军

刘裕叹了口气:“镇恶的功业心是强了点,但总比不思进取的那些世家子弟要强上千倍万倍,他年少全家遭难,孤身一人流落他乡,有家难回,又曾经在童年时出身丞相之家,享尽荣华富贵,这种落差并非一般人所能承受,急于想要恢复家族荣耀,建功立业之心也可以理解。但他不应该以这种得罪同僚的方式来抬高自己,这点,我会跟他特别警告的。”

刘穆之勾了勾嘴角:“这事的背后,不是王镇恶一个人的建功立业之心,而是咱们北府军现在无论是人员构成还是心态上,都起了变化,寄奴,难道你没发现这点吗?”

刘裕的心中一凛,连忙道:“此话怎讲?”

刘穆之正色道:“就如你刚才在帐中所说的那样,诸葛长民说那种允许掳掠是北府军的老规矩了,你当时就发火了,说这以前是刘牢之定的规矩,但在你这里行不通,可是你却不想想,刘牢之的北府军,和咱们当初投军时的北府军,还是同样的一支军队吗?”

刘裕若有所思地点头道:“确实大不一样,我们投的北府军,是以京口人和两淮流民为基础组建的,为了抵抗秦军灭我大晋,为了保家卫国而组建,我们每个人想的更多的是能保卫自己汉人的家园和传统,而不完全是为了钱和女人。”

“我在问大家初心时,也证实了这点,更多的人还是冲着为国尽忠的同时给自己挣点买地,娶媳妇的本钱,并不是纯粹想要为了富贵。可是刘牢之的北府军,却是收编了大批流寇马贼,这些人虽然打仗凶悍,但完全是冲着钱和女人而来,刘牢之用他们,也得用这些打家劫舍的好处来刺激他们,在吴地的时候我就因为这个跟他翻了脸。”

刘穆之叹了口气:“这就是了,刘牢之在五桥泽大败,最初的那批精兵锐士多半送命,跟咱们一起入伍的小伙子们,十死七八,剩下的也难以独立成军,这也是谢家最后无奈只能解散北府军,让出帅位的原因。可是后来黑手党却是让刘牢之重新出任北府军主帅,虽然有压制谢琰重掌北府的考虑,但刘牢之也因此把北府军几乎换了一次血,除了中上级的军将还是老北府旧人外,基层的兵士,几乎全是新招的这些悍匪,他们作战只为利益,不为荣誉,凶悍比老北府尚有过之,但纪律极差,被百姓视为虎狼,甚至比起天师道更恨北府军,这也是我们在吴地平叛多年却不见成效,天师道反而越来越壮大的原因。”

刘裕咬了咬牙:“所以我不能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当年为此我跟刘大帅分道扬飚,现在我当了大帅掌了军,自然也要严明军纪,我们是官军,是王师,是天下闻名的北府军,不是强盗匪帮。以前的那些马贼盗匪,后来也死的死,抢够了退的退,我在京口建义后重建的北府军,已经没有多少这些人了。”

刘穆之摇了摇头:“一支军队的风气,与其首任主官建军时的风气关系极大,即使是重建的北府军,也多少会怀念甚至是保留以前那套打仗只为发财抢女人的观念,就象诸葛长民这样的高级将领还认为这是北府军一向的规矩,可见这种想法在中下层的军官甚至军士中也普遍流行,寄奴啊,现在虽然你严禁掳掠,但是带着目的从军,不求保家卫国,只求个人建功高升的想法,却是几乎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哪。”

刘裕默然无语,半晌,才摇头道:“确实如此,每个人都想着建功立业,但我没法阻止这种想法,以前当兵是只为吃粮,混个饭,或者说最多为了全家免税,象我们京口这样与胡虏家家有血仇,国家有难就要挺身而出的,大概整个大晋,也只有一个京口罢了,要让人拼命,总得拿出相应的回报,所以我只能用功业,爵位,赏赐来让大家愿意从军,这个问题,真的无解。”

刘穆之点了点头:“这本身并没什么不对,但是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战场上凭个人的本事光明正大地取得功业,那当然是好事,可是为了争那功绩,不惜去跟同僚抢夺,甚至勾心斗角,那就不是好事了。寄奴,你明白我意思吗?”

刘裕咬了咬牙:“也许,是我跟希乐这些年的明争暗夺,给了大家不好的示范,很多事情,还是因我而起,我想,要解决这个根子,还得…………”

刘穆之摆了摆手:“与你无关,你当初和希乐也是兄弟,对他多所退让,可他仍然是得寸进尺,难道你们又是学了谁?”

刘裕叹了口气,无言以对。

刘穆之正色道:“是人皆有贪欲,贪欲带来的就是争心,我想说的是,北府军自重建后,又跟以前有所不同,以前大家多半出身京口或者两淮,相对熟悉,因为乡里乡亲的关系也会留有余地,但是自你建义以来,八方猛士来投,不知不觉间,北府军的成份也有了变化。”

“老北府还是京口人为主,这些人很多已经是高级将领,掌握了军中大权,可是其他还有几股力量,一股是现在来投军想建功的世家子弟们,他们基本上不为武职,只是从事参军,主薄等文职工作,如庾悦这样,虽然做了些军务之事,但仍然是以混取军功为主,一旦觉得功劳足够,就会离开,说白了,他们这些人跟咱们北府军仍然谈不上是一条心,而且这么一走,在新一批想混功的世家子弟来之前,我们的管理工作会有极大压力,这几天我这里就是人手不足,若是十天之内不来新人接手帮忙,恐怕接下来的后勤供应都会出问题。”

刘裕的眉头一皱:“他们毕竟是士族,征辟可以不就,只要找个家人生产现,子侄婚嫁的理由就能离开,国法如此,我也没办法,只能催促第二批来从军的世家子弟尽快到位,实在不行的话,让范宁和他的弟子们先来顶上。”

第2989章 兵为将有何可解

刘穆之摇了摇头:“还是算了,范宁这些儒生,并无实际的政务能力,让他们在学校和庠序里当个教书先生还行,来军中只会添乱。这事我抓紧处理吧。不过,我刚才想说的是,除了来混军功的世家子弟外,还有几类新来的人,他们之间现在可能有为了争功和上位而产生矛盾的倾向,这点你务必要注意。”

刘裕勾了勾嘴角:“你是说,沈家兄弟为代表的前天师道部众,和胡藩,傅弘之为代表的桓楚降将,以及象王镇恶,毛德祖这样的外来武人?”

刘穆之点了点头:“是的,老北府军的成份很简单,就是京口人为核心,加以一些两淮地区的流民武装,后来虽然一度招了不少马贼悍匪,但毕竟在军中时间不长,后来在北府军解散后,经过你的重建,他们不能再象以前那样主要靠劫掠了,因此纷纷退出,留下的,也多是在诸葛长民和刘希乐的手下,他们带兵治军跟你不太一样,战胜后还是部分地允许放抢一阵的。”

刘裕叹了口气:“麻烦的就是这点,虽然军纪是我定的,但是长民和希乐的资历很老,尤其是希乐跟我同为三巨头,又承担着守卫豫州防范北边的北魏和西边的后秦两个胡虏大国的任务,我也不好对他的带兵多加干涉。”

说到这里,刘裕转而微微一笑:“暂时不说他们两个,也不说那些大盗北府军,只说我重建之后的,确实,如你所说,在消灭了吴地的妖贼和平定桓楚之后,北府军也放开了门槛,不再是原来的京口本地人为主,只要是有才勇之士,都可以加入。”

“这中间以沈氏兄弟为主的吴地精锐,很多是以前参加过天师道之乱,后来改过自新的人,因为沈氏兄弟很早投奔了我,而他们曾经的天师道经历也能取得不少想要改过自新的天师道老兵的信任,愿意通过他们来向我们得赦免。”

“毕竟,以前刘牢之的手下在吴地烧杀掳掠,名声极坏,还屠杀了不少已经投降的天师道众,当时很多人宁可躲进山野里饿死,也不敢出来投降。此外,他们手上也沾了不少大晋官员和将士的血,深怕朝廷事后清算,所以当时看到沈家兄弟投降后不仅前罪赦免,还混得不错,就通过他们来向我,向朝廷表达改过自新的愿望。”

“而我也顺势推舟,把不少这样的人划在他们的部下,平时成为沈家的庄客租户,战时则可以拉出几千人的轻兵相随,这回的临朐之战,他们就派上了大用场。不过,战死的人也是各部比例中最高的,毕竟是以轻装步兵跟对方最精锐的俱装甲骑近身死斗,非常的壮烈。”

刘穆之点了点头:“那你说,这些吴地轻兵们,是听你的,还是听沈家兄弟们呢?他们肯出力死斗,是信你,还是信沈家?”

刘裕的神色一变,暂时无言以对。

刘穆之轻轻地叹了口气:“之前我们就谈过这个问题,兵为将有,成天跟底层的军士接触,那这些军士自然只认每天能看得到的中级将校们,不知皇帝与朝廷,甚至不一定认你。当年你就是这样从刘牢之的手中夺了军心的,今天,好像又走向了另一种重复。”

刘裕的眉头一皱:“可是,我现在在这个位置上,也不可能跟以前一样天天跟士卒同吃同睡,一起操练啊,这个事情,如何可以解决?”

刘穆之微微一笑:“其实,士卒们真正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刚才你宣布了三十倍的高额军饷,这样的消息,士卒们一定会欢呼雀跃,只不过…………”

说到这里,他脸上的肥肉跳了跳,叹了口气,又给自己面前的水杯里倒了一杯水,轻轻地放到嘴边,呷了一口后,说道:“将士们是从各军主将的嘴里知道这个消息的,他们会更加拥戴,崇拜告诉他们这个消息的人,恐怕没有多少将士,会以为这是你给他们争取的待遇啊。”

刘裕勾了勾嘴角:“你的意思我明白,只是,大军几万人,我不太可能为这事向全军公告吧,就象我不可能一个人指挥十万大军,总要通过各级军将来下达命令。总不可能说平时指挥下令是靠他们,这种宣布赏赐就我自己来吧。”

刘穆之的眼中冷芒一闪:“下令的事情很多,避免不了,但是宣布赏赐是大事,只有这么一次,这样的事,你可以跟全军出征誓师时一起宣布,寄奴啊,以后你如果真的想实现自己的理想,那必须要有权力在手,现在的权力还不够,你得进一步地夺取最高权力,说一不二的权力,你得…………”

刘裕摆了摆手,打断了刘穆之:“好了,胖子,你的意思我明白,这个问题,我们暂时不作讨论,不过你说的有道理,这次的军议,我也觉得现在我跟底层将士有点脱节了,需要加强我们的联系。不过你说沈家兄弟和其他的各部将校,都慢慢地形成拥兵在手的情况,我也确实需要关注一下了,以后要尽量减少主将们和军士们的长期接触,以免出现割据军头的情况。”

刘穆之点了点头:“扯远了,收回来,沈家兄弟算是吴地将领的代表,而胡藩,傅弘之甚至是朱龄石,朱超石兄弟,则是原来老的荆州兵的代表,现在的兵力分配也是如此,以前荆州军的降兵,多半是在他们部下,胡藩的情况有点特殊,接手了原来檀凭之的神箭突击营,又在你身边当参军。”

“可是朱家兄弟部下,却是大量的荆州老兵,这些虽然号为北府军,可是跟我们的训练,纪律,包括作战方式都有不少区别,一如沈家兄弟手下的吴地轻兵,也是和老北府军的作战训练截然不同。你还没有办法通过换将的方式来改变。这个问题,你有解决之法吗?”

第2990章 明升暗降夺部队

刘裕笑道:“这练了几年,十几年的作战方式,怎么可能说变就变,我也不用考虑改变之事,不过,荆州将士如果立了功,以后只要封他们的地在吴地,江北,甚至是荆州,多跟北府将士的地分在一起,那慢慢地就会融合在一起,所谓荆州之分,更多的是因为长期的隔绝,我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隔绝。”

刘穆之勾了勾嘴角:“现在各地军旅加入你军府的不少,以前北府军的训练是统一的标准,甚至连装备也是统一,不过这种情况已经有了变化,吴地轻兵,荆楚剑士与弓箭手,就跟老北府军有很大不同,你是不是要考虑统一军制,设置同样的军吏来训练和指挥呢?”

刘裕的眉头微微一皱:“暂时先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当时他们也是成建制地加入,而且还是在各自的军事将官的带领下加入,正是考虑到了这点,我们才保留了原来的编制不动,现在贸然改变,有吞并别人部众的嫌疑,既然我说了大家都是大晋的兵,不分什么老北府,楚军,吴兵,那就不要落人口实。”

刘穆之淡然道:“可是你以后想要彻底掌权,实现你的理想,那就得有一支完全听命于你的军队,号令统不统一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带兵将校,是不是完全忠于你。哪怕是你夺了他们的兵权,派他人来掌握他们现在的部队,他们也会听命于你吗?”

刘裕点了点头:“我相信绝大部分这次随我出征的兄弟,都会如此,尤其是后辈的将校,对我还是非常尊敬和认可的,倒是长民和阿藩他们…………”

说到这里,刘裕的眉头微皱,欲言又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