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98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983节(2 / 2)

刘裕叹了口气,从内心深处,他是不愿意接受王妙音的这个说法的,但他也明白,哪怕是后世的那位伟人,要把人人平等,翻身做主人的想法灌输到全国每个人的头上,也是需要毕生的奋斗。

甚至在国家建立,大权在手后,那位伟人还是要不停地发动各种大规模的社会动荡,来推行这些想法,实现再革命等,可见这绝非易事。

伟大如那位,也因此犯下了一些错误,至今仍有非议,可见这种移风易俗,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真的给某些野心家所利用,扛着大旗反大旗,只为谋取自己的私利,夺取天下的权力,那就可怕了。

念及于此,刘裕开口道:“所以,你认为,还是应该保持世家天下的模式,只不过先一边让世家内进行换血,让有上进心的人掌世家之权或者成为新兴的世家,同时普及教育,打开民智,让更多的平民有上升的希望和余地,对不对?”

王妙音和刘穆之对视一眼,点了点头,说道:“是的,这是相公大人,也是我娘一直以来想做的。保持世家仍然掌握大权,最多是原来的江南世家和新兴的京八兄弟结合,成为新的世家,按照你说的这个以功得爵的标准,占据主要的官爵和土地,人口,也就是掌握国家的大权。”

“国家大事,渐渐地由这些有爵之人来商讨,慢慢地扩大,以后收复的地盘多了,底层的士人和从军的百姓,因功得爵的也会越来越多,如此一来,既保证了现有世家和京八兄弟的基本利益,也能给你实现你的理想,争取时间和机会。”

“裕哥哥,你要明白,我和穆之绝不是你的对立面,但我们也不想成为世家子弟的对立面,那种混吃等死,不思进取的世家子弟,我们也觉得应该淘汰,但你如果想很快把所有世家都淘汰了,那只会把本可联合的力量推到你的对立面去,而大晋,也一定会再次分裂。”

“到那时候,你所有的设想,都不可能实现。因为在世人眼里,你只会成为王莽之流的人物,即使是站在你这边的人,能帮你夺取表面胜利的人,也一定是想象你一样夺权,你老去或者死后,必会人亡政息,绝不可能实现你的理想天国。”

王妙音说得情真意切,眼中光芒闪闪,几乎眼泪都要流下了,看得出,这些话都出自她的肺腑和真心。刘裕的心中一阵感动,说道:“妙音,胖子,我知道,你们是为我好,其实这么多年来,你们不一定认同我的想法,毕竟你们已经是世家子女,是在这个体系中得到好处的,我要革命,变法,说白了对你们的伤害最大。但就算这样,你们也一直在支持我。”

刘穆之叹了口气:“我和妙音,还有夫人,相公大人,玄帅这些人,虽然身为世家子女,但是世家天下的弱点,我们也最清楚,其实我们不可能象普通的世家贵族那样,想着为了子孙永远垄断天下大权,而去祸国殃民,我们跟你一样,也想着的是权力在手时,能造福苍生。”

“但是寄奴啊,凡事不可操之过急,妙音刚才说的好,这个德字,就代表着固有的规矩和天下人的普遍认知,你想变法图强,那就不能操之过急,不损害旧世家的利益,甚至让他们得到好处,他们才能支持你。”

“你一方面现在离不开他们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保证不了扶持的新人,新势力是不是能遵守你设定的规矩,那就暂时不宜大动,循序渐进的好。吴地的世家利益,你不能动,甚至在江北六郡,也得拿出足够好处,这才能安世家之心。”

第3835章 分出江北行交易

刘裕勾了勾嘴角:“穆之,你这是甚么意思,江北六郡,你也是要我拿出来分给世家高门?”

刘穆之平静地说道:“寄奴,你刚才不是说了,要处罚道怜吗?不管你是公开治罪,还是私下罢官,这彭城内史,都轮不到他做了,对吧。”

刘裕咬了咬牙:“因为不归道怜了,所以我就要把这些地方,分给更腐败的世家子弟吗?你也说了,道怜其实只是个智力低下,给左右所唆使的昏庸之人,真正欺人占地的,还是那些世家子弟!”

刘穆之淡然道:“道怜身边的那些世家子,一并罢免,但空出来的官位,你得让世家子弟担任,江北六郡的那些已经经营了数年的田地,庄园,你得让这次战争中出了力,立了功的世家子弟占据,作为交易,能让他们不插手,染指青州之地,我和妙音想跟你商议的,就是这个交易。”

刘裕双眼圆睁,厉声道:“哪有这样的交易?就算分配江北六郡之地,也肯定是首先要分给有功将士才是,这是我们出征前就说好的。彭城内史,刘道怜不胜任,就换刘敬宣,向弥他们去。这里好不容易开发了几年,成为能提供大量军粮和人口的宝地,哪能果实成熟了,就给世家这样窃取?”

王妙音叹了口气:“裕哥哥,你莫要这样动怒。之前我可是和世家高门约定和承诺的,灭了南燕之后,要把慕容氏的部众分给他们,成为世代家丁部曲,你直接就给我否决了。所以这回,我只能退而求其次。”

“既然不能拥有剽悍善战,骑射娴熟的鲜卑私兵,那就只能分配给他们土地,庄园这些现实好处了。青州是新复之地,人情未复,在这里分地,恐怕大多数的世家贵族不肯前来。而以前的边郡江北,这回随着南燕的灭亡,成了内地,以前不肯来这里的吴地世家,都肯来了。作这个交易,他们是愿意的。”

刘裕冷笑道:“这种不花多少力气,跟着混点功劳,把本该交给国家的税赋人力,变成了自己的奉献,然后靠着这点奉献,就把膏腴之地据为已有,这买卖不要太划算。那照这么说,下次我要是北伐后秦,夺取中原豫北之地,青州变安全了,那就得再把开发好了以后,安定的青州之地分给世家高门,作为下一次请他们支持的代价?”

王妙音淡然道:“下次的事下次再说,你要是下次有本事完全从国库里就能凑出攻灭后秦,夺取中原的物资和人力,或者说打的快点,三个月就能结束,不需要后方运粮出人,那就由你说了算啊。就象这回青州,本地的豪强大族供应了军粮和人力,你就可以保留他们的土地,庄园,佃农,为什么换了建康的世家,就不可以了?”

刘裕咬着牙:“青州的大族,可没既想占着朝中的大权,又要地方上的好处。照你这么说打下一处,就得交给世家高门一处,那这天下大权,岂不是永远是世家高门的?”

王妙音平静地摇了摇头:“跟着你征战的京八兄弟们,不也得了功劳吗?他们没有治国理政的才能,但有征战沙场的本事,你提升他们的官职,增加他们的爵位,他们也同样有了富贵,可以出将入相,到时候成为新的世家高门,把那些办事不力,占着位置不做事的给淘汰掉,不就行了?”

“裕哥哥啊,只要有国家,有权力,那世家高门掌握大权,就是避免不了的事,你不能一下子废了这个世家天下的体系,只能慢慢地用新兴的,立了大功的底层人士加入世家体系,成为新的世家。”

“然后,你再给普通民众这种希望,让他们在学到治国打仗本事的同时,也能相信可以靠自己的奋斗,为国建功立业,成为世家,享受富贵。这才是你实现你理想的唯一办法。而不是在大家并不接受人人平等这套的时候,就消灭世家。”

刘穆之点了点头:“妙音说的没错,一下子打倒世家不可能,只能在保留世家的情况下,先慢慢地给世家换血,现在是乱世,还有很多仗可打,很多地方要收复,最大的好处就是军功得爵这套是大家都接受的规矩,平民百姓从军报国,建功立业,那是现在可以做到的,比兴办教育,教授吏治之道,再让底层士人治政得功,要快得多,也更容易让人看到希望。”

刘裕咬了咬牙:“世家占了太多的庄园田地,这治政之功,只会归他们,而且象刚才说的那样,将士们依附世家,打仗的军功也算在他们名下,以后军功出头的好处,也会归了世家大族,胖子,你别以为我看不出这点!这个什么缓兵之计,是为世家谋福利,缓的是我,不是他们!”

刘穆之微微一笑:“听起来是这样,但你也不想想,以世家高门现在的状况,以他们子侄多不成器的情况,他们哪来的这么多人才?现在不比我们当年,想要出人头地只能依附世家子弟,如果从军,那就是京八兄弟说了算,连世家也只能合作进来混取军功而已,有真本事的人,不一定象当年一样,只有拜在世家门下,才能出人头地了。”

说到这里,刘穆之顿了顿:“想想我们当年投军吧,没有世家的关照和提拔,确实不行,但现在在吏士学校的那些人,还有新进军中的那些人,哪怕是鲜卑部众,就算不靠了世家,难道就出不了头?我手下的人里就有不少是全无根基背景的,只要做事得力,难道我还会打压他们不成?寄奴啊,我们建立起了这个以功得爵的体系,看似微不足道,但已经是改变天下规则的一大步了,就连世家,现在虽然仍然占据优势,却也得开始适应这个体系了,假以时日,必成定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德!”

第3836章 江北佃农从何来

刘裕的神色稍缓:“你的意思,是以后的地盘越来越多,天下越来越大,所以可以通过占更多的地方,来解决世家独大的问题?”

刘穆之正色道:“是的,现有的世家,把子侄几乎全放出去占了庄园田地,也不能尽得吴地州郡,这回就算以军功给他们分点江北六郡的地方,也无伤大雅,因为之前江北各地的庄园,也多数是世家门阀派了庄头在打理,比如我们去过的那个平虏村,就是如此,这回只不过名份上可以多按爵位把国有的土地,暂时让他们打理而已。”

刘裕的眉头一挑:“可是这个按爵赐地,那只要爵位还在,就收不回了啊,之前只是由他们代管,现在就是授田了,性质不一样。”

刘穆之摇了摇头:“赐地也不过是能拿法地拿三分之一的食邑而已,之前因为有南燕在,世家门阀并不愿意在江北之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开发,因为随时都要怕南燕打过来,可现在不一样了,南燕一灭,江北成了内地,变得安全,那他们肯定会加大开发和投入的力度,就算是为了自己合法的三分之一收入,也会用力。所以,就算这些地方给了世家子弟作为爵位食邑,但我们国库的收入,也必然会大大增加。”

王妙音说道:“而且,爵位分地,总是有限的,要在江北拿地,也得放弃一些现在的庄园,比如说,江北要拿一百亩的新地,那吴地这里可能要上交个五十亩左右,一些吴地的庄园,可能会因此卖给吴地的土豪地主,或者,这回因功得爵的将士,也有机会在老家买一些世家大族准备放弃的田地,这种机会,以前可未必有啊。”

刘裕讶道:“可是,很多将士们不知农事啊,要了地也没用,以前不是都要把那些赏赐之地转卖给世家高门,或者让他们代管吗?”

刘穆之笑了起来:“寄奴啊,此一时彼一时,以前立功得爵的是你和铁牛这样的人,本就不会种地,而且得的爵都是五等爵这样的高级爵位,分封动不动就是几十上百顷地,家中如果没有雇佣佃农,当然无法打理。”

“可现在这种情况,立功的将士成千上万,以军功都很难得到高级爵位,很可能就是一些不能世袭的民爵而已,这些爵位不过多分个几十亩地,完全可以自种,而且,以前世家门阀为了把地再抢回手里,巧取豪夺,尤其是会在灌溉的水源和肥料,以及种子和农具上做手脚,逼得大家只能放弃这些土地,但这回不一样了,要是世家主动放弃这些庄园田地,又怎么还会用这些招数呢?”

刘裕看着刘穆之:“那这回你可得盯紧了,所有的法令和爵位占地,要严格执行,这次立功新得的爵位,我要亲自过目,要占江北的地,得拿出起码一半面积的吴地庄园来进行置换,总不可能便宜全让世家高门占了。”

刘穆之点了点头:“这是一定的,我敢这样跟你说,就是计算过这些利益的分配,吴地开发多年,有些地方已经不如刚刚开发的江北六郡土地肥沃,世家子弟们有换新地的机会,是求之不得的,只不过,现在占便宜容易,以后想再换回来可就难了,只要我们控制好爵位是何处,封地在何处,就可以慢慢地把吴地的世家高门,向北方发展,离了蟠踞百年的根本之地,很多事情,也就好办了。”

王妙音的嘴轻轻地嘟了起来:“穆之,你这是什么话,搞的好像是要调虎离山,对付我们似的,别忘了你的岳父江家,也是你说的吴地世家的一员呢。”

刘穆之哈哈一笑:“我们这些世家,都是从北方,从中原迁到吴地的,比如你们谢家,就是陈郡过来的,而王家,则是出身琅玡,现在有机会收复失地,正好是可以衣锦还乡的时候,而我刘家的祖上,正是这南燕,齐鲁之地呢,这可不叫调虎离山,而是可以有机会收复失地,夺回祖坟的壮举啊。妙音,这个道理,你得让各大家族理解才对。”

王妙音点了点头:“是这么个道理,不过,土地的事好说,人力怎么办?世家高门新得了江北之地,那就得需要不少人来耕作打理,这方面,如何解决?”

刘穆之看向了刘裕:“寄奴,这点你有什么想法?再回以前的那种黄白两册,世代庄客的路子,是肯定不行了,但这些地分给了世家门阀,就不太可能再分给普通百姓耕作了,打完南燕后,也会有大量的南燕百姓南迁到江北安置,是不是可以考虑给这些人先安排进世家的庄园耕作,就象在南燕的慕容氏牧场的处理方式呢?”

刘裕的眉头微微一皱:“这点,我考虑过,以后的江北人力来源,可以有两方面,一个方面,是妖贼。这回他们再次兴兵作乱,一路上招降纳叛,部众现在已经有十余万,还裹胁了不少沿途百姓,等我们打败妖贼之后,这些人无处可去,我们不必象上次那样,把他们作为奴隶,格斗士来安排,可以分到这些江北的庄园,让他们劳作赎罪,每年出产的粮食布帛,按市价折算钱,给他们一个十年八年之后,能拿这钱去购置一块普通百姓能得的田地宅院的机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