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06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065节(2 / 2)

庾悦勾了勾嘴角:“听说他原来在天竺国的时候,可是个王族,甚至还是王子呢,后来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创立了佛教。跟你的前任慕容垂,倒是有点相似之处啊,难道他也是为了修长生吗?”

黑袍平静地说道:“有一定的正确性,但还不是完全准确。这天竺乃是今天的宁州再向西南数千里,或者是出西域后再向南走,行数千里的一块大陆,这块大陆是天赐之地,土地肥沃,又有大河经过,粮食产量极高,无论是谁占据了这里,基本上就是不愁吃喝,论生存条件,可比中原要强了很多。”

庾悦笑道:“我们中原也有肥沃的土地,也有大江大河,只不过我们的大河连年泛滥成灾,不如天竺的那条大河风调雨顺,雨水丰足,这是我听去过天竺的和尚说过的,料来也非虚言,今天听你这么一说,我更是相信了这点。”

黑袍点了点头:“其实天竺国虽然有地利之便,但跟蜀人一样,条件过于优越,反而百姓安逸享乐,不修武德,所以被来自北方草原上的游牧蛮夷入侵,征服,在我们中土,只是北方中原被胡虏暂时占据,可是在天竺,那些来自北方的蛮子却是把他们整个大陆都占领,而且从此入主,成为那里的统治者。”

庾悦的眉头一皱:“这岂不是让胡虏得手了吗?以我们中原百姓的悲惨下场来看,当地的原住民百姓,岂不是过得生不如死?”

黑袍叹了口气:“是的,外来的这些入侵者灭了天竺的古国,占了这片江山之后,就跟周天子一样分封诸候,建立了很多小国,各国的统治者是祭司巫师之类,叫婆罗门,而他们信奉的宗教,也叫婆罗门教。这第二等的人,叫刹帝利,乃是武士阶层,负责战争征伐之事,也是要保家卫国,平时也要做行政之类的管理之事。这第三等人,叫吠舍,则是城市中的平民和农村的农民,和我们中土的农夫们差不多,自己种地,有人生自由。”

“这第四等人,就是首陀罗了,多是破产的吠舍和奴隶,从事下贱的行当,跟我们中土的闾左之人,或者是你们庄园中的佃户庄客,地位差不多。”

庾悦长舒了一口气:“听你这样一分析,好像全天下不管哪个国家,都差不多是这样的分层啊,我们世家大族就相当于婆罗门,刘裕这样的军汉丘八就是刹帝利,而普通的百姓是吠舍,不入户籍的佃户庄客们就是首陀罗了。只是,那种奴隶身份,没有任何人生自由的闾左,奴隶,又是什么?”

黑袍笑了起来:“别急啊,庾公,这类人在天竺,叫贱人,或者叫不可接触的人,就连首陀罗,也不愿意去碰他们一下,避之惟恐瘟疫,这些贱人,只能象奴隶一样,在鞭子的抽打下劳作,一生的最大奢望,就是能活下来。他们就是被征服的那些天竺之地的原住名,是黑皮肤的达罗毗纳人,我们中原见到的昆仑奴,很多就是这些人给当奴隶贩运过来的。”

庾悦的脸上闪过一丝不忍之色:“真的是太悲惨了,活的哪象个人,简直是个畜生都不如,虽然我们已经够盘剥庄客们了,也不是没有收买过奴婢,但也不会这样对待他们。这有违基本的人性啊,这天竺的统治者真的没有半点人性,居然能做得出来!”

黑袍平静地说道:“因为这些达罗毗奈人,也就是贱民,在当年这种北方胡虏来袭的时候,曾经拼死抵抗过,被征服之后,也是起事不断,胡虏们为了平定他们,先后征战了上千年,杀了反叛,反叛再杀,如此通过无数的屠戮与血洗,才把贱民们的反抗完全压制,再也无人敢造反,真的就成了如犬羊一样,为了活而活的贱奴。”

“所以,这些外来的统治者,对于人数庞大的贱奴,就是残酷地镇压和统治,把他们当牛羊一样地驱使,还时常把他们作为人殉祭祀婆罗门教的诸神。你想想商朝时的人殉有多可怕,血腥,就能想见一二。”

庾悦咬了咬牙:“世上怎么会有如此血腥凶残的国家存在,商朝当年就是因为过于残忍,人殉人祭不断,四处征伐,最后亡国,我看,这些胡虏在天竺建立的国家,仁义不施,也难长久。”

黑袍摇了摇头:“人家在那里镇压了几百上千年,敢于反抗的贱奴几乎给杀光,剩下的只求活命,终日在烈日与皮鞭下劳作,也不敢再反了。反倒是这些胡虏建立的国家之间,攻杀不断,尤其是在他们的北方,一波又一波的草原蛮夷也是不断地南下,城头变幻大王旗,别看他们欺凌那些贱奴时无比地凶狠,可要是给人反过来攻灭国家,成为奴隶,那下场也不会比首陀罗们好到哪里去。”

“释迦摩尼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生,他所在的国家,当时面临外国入侵的很大压力,从他的父王到母后,到兄弟们,个个惶恐不安,而释迦摩尼早年修行婆罗门教,也曾游历全国,见多了这种以强凌弱,贱奴们卑微如尘埃的景象,让他感慨这世上有诸多的不公,有太多的苦难,于是生出想法,那就是苦修出家,远离尘世,悟透去往极乐世界的方法。”

庾悦笑了起来:“难道这个方法就是创立佛教?有了佛教,就能终止世上的战争与压迫,就能让受苦受难的贱奴们重新做个人?恐怕他没这个本事吧!”

第4181章 土地兼并绝人路

黑袍摇了摇头,严肃地说道:“话不是这样说的,庾公,其实你听到这些就应该明白,天竺的这种种姓之分,跟我们这里儒家制度下的士农工商奴,划分其实是差不多的,这古今中外,所谓的统治,无非就是在完成了征服后的重新阶层划分,婆罗门靠掌握了祭祀和文化而居于最高位,这和你们世家,士族靠掌握了知识和文化,才能统治和管理别人,是一样的道理。而居于第二等的,则是武夫集团,因为保证国家安全,完成日常的管理工作,需要军人和乡吏。他们,才是国家的基石,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至于吠舍,那就和我们的农夫和城市中的手工工匠们是一样的地位,是国家的主要生产者,粮食,布匹,日常的用器,靠他们来生产制作。毕竟,士族和武人们是不事生产的,这也注定了他们两个阶层的人数不会太多,占国家绝大多数人口的,恰恰是下三个阶层,只不过农夫和吠舍们是有人身自由,也会有自己的一些土地产业而已。”

“首陀罗和贱奴则是奴隶或者半奴隶性质,属于是给打败后征服的那些人,这些人只能为了活着而活着,做最卑贱低劣的工作甚至会成为吠舍家干活的奴婢,这跟我们普通农家也可能去买几个奴籍从事生产,是一样的道理。你们世家庄园的庄客佃农们,就差不多是这个阶层刘裕现在就是要让农夫,百姓和佃农们都有希望,都有盼头,而天下的大权,资源,土地,不再是被上两个不事生产的阶层所独占,这样做的威力,你们应该是体会到了吧。”

庾悦咬着牙,恨恨地说道:“生而为人,本应该各安天命才是,刘裕这样做是给了人不切实际的贪念和妄想,罪过太大了,他这样搞下去,必然会人心不古,天下大乱。不过,你的意思,佛教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黑袍点了点头:“其实天下大乱的根源,不在于你以为的,是刘裕让人心不古,而在于各个阶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最后无法调和,任何王朝开创之初,士族和武士的数量不会太多,天下大部分是自耕农,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而他们也是从国家拿地,向国家交税,国库也是充盈,对外可以征战,对内也可以赈济灾情,向士人和军人们发放俸禄,于是各个阶层都可以得到满足,一片和谐。”

“可是时间久了,麻烦就会出来,麻烦的根源不在于人心不古,而在于世家,士族和武夫集团们,他们垄断了权力更是垄断了女人,贫苦的百姓想要娶老婆都困难,这是为什么?因为有钱有势的人个个妻妾成群,把女人都弄到家里了,那穷人们哪还有老婆,怎么可能再成家立业呢?庾公,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家里的妻妾加起来,就有三十五人之多吧。”

庾悦的脸色微微一红,转而沉声道:“这不是世之常情吗?何况我的妻妾可没有强行逼人嫁过来的,一大半是庄客佃农们为了感谢我对他们的恩情,主动献上女儿,还说嫁给了我,是她们的福份,还有七个小妾,是家里遭了灾,无所依靠,不嫁给我就得饿死。我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是我给了她们活下去的机会,或者说让她们能活得更好。”

说到这里,庾悦顿了顿,冷笑道:“难道嫁给乡巴佬,泥腿子,就会比跟了我,锦衣玉食的生活过的更好吗?”

黑袍微微一笑:“这些女人,还有她们的家人过得不好,不就是因为庾公你这样的世家子弟,夺了她们父兄本应该有的土地,让他们无以为生,甚至连养活一个女儿,或者说养活一个老婆,都变成困难的事了吗?你们世家子弟,妻妾成群,然后就是儿孙满堂,为了给自己的儿孙留更多的地,就去巧取豪夺,利用各种借口和灾祸,去兼并自耕农的土地,让越来越多的普通自耕农百姓,失了田地,成为你们的庄客佃户,变得一无所有,只能依附于你们。”

“庾公,你自己将心比心,如果有那么一天,当然,我只是打个比方和假设,你别往心里去,如果有那么一天,你庾家也败落了,也是全家全族给剥夺了一切,无以为生,到时候你无法养活你的十七个可爱的女儿,你是眼睁睁地看她们饿死,还是会赔着笑脸,把她们卖入其他的权势人家,做人的妾室甚至是奴婢,还觉得这是给她们找了一条活路呢?”

庾悦的脸上肌肉在微微地跳动着,他很想反驳,但他更是清楚,黑袍的话,每个字都是正确的,这确实就是世家高门和天下的士族,地主豪强们的生存之道,若不是这样吸吮着百姓的血汗,他们又如何可以这样不劳而获,却永享富贵呢?

庾悦咬了咬牙:“你的意思,是因为我们世家高门的子孙众多,为了养活儿孙们,所以夺了普通百姓们的地,让这个阶层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才是天下纷乱的根源?”

黑袍点了点头:“是的,其实无论是哪个国家,无论是哪片天下,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是土地问题,所有的权力和富贵,都是建立在土地之上的。你们世家高门,还有士族们,利用权力,把天下的地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让别人没有活路,长此以往,积怨沸腾,现在是刘裕已经通过宣传,让百姓们觉醒了,让他们知道,这些地是国家的,是天下人的,是可以分给他们的,不必租种你们从他们手中抢去的这些土地,还要感谢你们的施舍。刘裕做的事,就是释迦牟尼几百年前悟到的道理,也是他做的事,你想要解决这个矛盾,只有按佛教的思路来!”

庾悦咬了咬牙:“怎么按佛教的思路来?就是遍修寺庙,让不想为世家效力又不想去流血打仗的人,剃光了头当和尚,不交税也不织布,每天就是吃粥念佛,无欲无求?”

第4182章 子侄出家免纷争

黑袍微微一笑,说道:“庾公啊庾公,你清谈论玄时,就是这样总是跟着对方的话题走,没有直奔主题抓住辩论的中心吗?”

庾悦的脸色一变,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你的意思是,佛教是有办法解决世家高门子孙越来越多的问题?是让他们剃度出家?这怎么可能呢,他们可是生而富贵,又怎么会舍得放弃这些,去当和尚呢?”

黑袍平静地说道:“生而富贵,在普通人眼里是锦衣玉食,这点确实不假,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要背上家族的名声,祖先的荣耀这样的压力,庾公,你自己应该对这个体会深刻吧,要不然你现在又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庾悦叹了口气:“是的,你说得不错世人只道我们世家高门高高在上,不可一世,却不会想到我们肩上的压力之大,一步走错,说不定整个家族就万劫不复了。想那太原王氏的王愉,何等尊贵的身份,就因为没有党附刘裕,就给安了个罪名全家灭门,百年名门,就这样毁于一旦。我为什么这样卖力地要讨好刘裕,实在是怕成为王家第二啊。”

黑袍点了点头:“因为世家高门和士族占了太多的土地,资源,控制了太多的人口,无论是对于想要集结举国之力北伐的刘裕,还是对于想要带着底层民众逆袭的刘裕,你们这些世家高门都是首当其冲,早晚会找你们开刀。但话说回来,若不是你们的子孙越来越多,占地兼并越来越狠,又怎么会得罪全天下的人,成为千夫所指呢?刘裕不过是为这些积怨已久的人说话做事罢了,还算客气的,如果是换了天师道,那跟你们谈判的机会也不会留下了。”

庾悦有些明白过来了:“所以,你的办法,就是让那些远支庶流子弟,去当和尚,出家?”

黑袍平静地说道:“长远看,必须要这样做,按我的设想,最好是除了嫡长子继承爵位外,别的孩子都出家为僧,其实你们之前有不少孩子也是寄养在天师道内,修仙问道。换成佛家,其实也没啥区别啊。”

庾悦恨恨地说道:“区别大了去了,去天师道那边是学习黄老之术,还有一些延年益寿的秘法而已,此外也是要修习一些炼丹制散的法门,防止自己被人下毒害了。成年后,都是要回家继承家业的,不会一辈子出家当道士。但佛教不一样,剃了光头,受了戒,那真的是一辈子青灯古佛了,谁愿意自己的孩子吃这苦,受这罪?”

黑袍叹了口气:“释迦牟尼之所以比庾公你们这些俗人站得高,看得远,就在于他舍得,如果他只是贪恋一个王子之位,那恐怕他当了国王之后,相对弱小的国家也会被人所灭,吞并,最后举国为奴,又能好到哪里去了?出家为僧放弃王位,可以避免与其他兄弟的争斗,更是可以用佛教这种形式,跟其他的各国统治者达成交易,解决他们这种王位内斗的问题。”

庾悦瞪大了眼睛:“就是你说的这种,除了继承人外,别的王子出家为僧?”

黑袍点了点头:“是的,当了和尚,不一定真的就是要苦修,也可以维持以前的生活,大酒大肉,仍然快乐而富贵,只不过,卸下了身上的家国责任,也不再涉及权力,不再生儿育女罢了。”

庾悦的眉头微微一挑:“如果是这样的话,倒反而会有不少人愿意过这种生活,反正只要自己这辈子快活了就行,至于儿孙后代,那其实更多的是对于家族的责任而已。我知道有些世家子弟,就算没有加入佛教,但其实也是不要后代,为的就是不承担那种责任,也不必会给兄弟们视为威胁,手足相残。”

黑袍微微一笑:“出家之后,不问世俗之事,也就不再对世间的君王,将相们构成威胁了,所以释迦牟尼从王子变成了佛祖,受到世人的景仰,也开创了佛教,就跟我们中原的周公,孔子一样,圣贤之名传于千秋万代,岂不比当个几十年的君王要好吗?想透了这点,你就会明白,刘裕追求的是什么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