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13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138节(1 / 2)

刘裕正色道:“你办得很好。此事也只能到此为止。谢夫人那里,我还要找机会专门跟她聊聊,但现在不是时候。朝中的政务,现在一切顺利吧。”

徐羡之点了点头:“这点倒是很顺利,这回守城成功不易,大家都松了口气,各部门的运转也是井然有序,只是遣散募集的义士,还有战后封赏之事,还需要你尽快制订一个标准,以安人心。”

第4496章 雄心壮志非民心

刘裕的眉头微微一皱:“不是按了原来的募兵时的标准,定下了规矩吗?难道现在按这些规矩,钱粮不够分了?”

徐羡之叹了口气:“是的,因为原来只考虑了在建康临时募兵五万左右,但现在的情况,是不止建康有募兵,江北,吴地等勤王之师,加起来超过十万了,现在还在源源不断地向这里汇集。大家都看中了这高额的赏格,尤其是吴地那里,谢混和郗僧施,还有很多其他的世家子弟,恨不能让自己庄园里的所有庄丁佃户都变成军士,来领这些赏钱呢。”

刘裕一下子笑出了声:“看来这赏格超过了对国家的忠义啊,当年连淝水之战,吴地的世家大族也没出这么多人力,灭燕之战,一个月也等不来三千人的轮换,可这次却一下子能出十万大军,有这样的动员力,那横扫天下,又岂是什么难事?”

徐羡之勾了勾嘴角:“那是有好处才来,没好处的话,这些人根本就不会出现在这个世上,全是被这些世家高门所隐匿,这种情况,你以前多次下令禁止,可现在看来,仍然无法禁绝啊。”

刘裕点了点头:“是的,其实这才是真正的鬼兵啊,有了这些力量,那谢混这些人就有着无穷无尽的人力物力,这也是他们可以对抗朝廷,另立新帝的本钱所在,我们这回打击完了妖贼后,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

徐羡之淡然道:“那现在怎么办,是降低以前公布的赏格,还是直接解散勤王部队,让他们回乡务农?”

刘裕微微一笑:“我倒是觉得,这次可能反而是一个机会,能摸清这些吴地的世家高门,豪强地主的实力,你说得不错,平时这些人都是鬼兵,在朝廷的各种清查之中,遁迹无形,但现在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那你说,是不是可以借机好好查查这些世家大族的隐匿人口之罪呢?”

徐羡之的双眼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以前就有过国法,禁止这些世家大族隐匿人口,不过,这几年随着吴地的生产恢复,世家大族又开始干这个事了,很多人是他们借口在战乱中收留的无家可归的流民,只不过,通过官官相护,把这些人跟以前的南下流民一样,改到白籍里,甚至是连白籍也不入呢。”

刘裕冷冷地说道:“又是以前的老一套,然后说这些白籍给虫子啃了,遗失了,或者是找不到了,是吧。”

徐羡之笑了起来:“还是你寄奴聪明啊,这些招数你现在都明白了呀,不过,我先声明,我们徐家可没这样搞,还有胖子,我们是严格按你的这些命令和规定来的。”

刘裕点了点头:“我相信你们是这样做的,而且我也不止一次地听到消息,说因为你们严格守法按规矩来,给一些世家高门看成异类,甚至是疏远,要不是因为你和胖子现在身居宰辅,手握大权,只怕早就会给他们群起而攻之了。”

徐羡之正色道:“如果连我们都不遵守你下达的法令,就不能指望别人遵守了。不过,法不责众,如果人人违法,那你想处罚所有的家族,会引起众怒的,这也是穆之以前明知这种情况,却无法真正处理的原因。”

刘裕的眉头一皱:“为何当时不处理呢,有什么苦衷或者隐情呢?如果开头的几个家族能杀一警百,那后面还有人敢以身试法吗?”

徐羡之摇了摇头:“没这么容易的,开始这些世家大族不敢这样公然地大规模隐户匿民,但是天师道之乱,加上后来的桓玄进京,灭楚之战中,有大量的百姓流离失所,而且他们的身份,户籍这些,也很多是毁于战火之中,不可再考,倒也不是世家大族或者是吴地豪强刻意所为。”

刘裕沉声道:“那既然战乱结束后,这些百姓为何不来朝廷分地领田,重新恢复身份呢,当时不是也发布了相应的法令,有大量的无主之地可以分给他们吗?”

徐羡之叹了口气:“分地意味着要向朝廷纳税,征丁这些。纳税还好说,但这抽丁服役,是让百姓们恐惧和害怕的,当年孙恩之乱为啥能这么大声势,不就是因为司马元显的那个乐属吗?寄奴啊,不是所有人都跟你一样,心怀家国,想着北伐中原的,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尤其是京口之外的,只想着安稳地过日子,种地交税而已。”

刘裕默然半晌,才摇了摇头:“是的,我现在也发现这点了,以前我们在京口,几乎家家都是南下流民,每家都有人在跟胡虏的战斗中牺牲,所以北伐中原,报仇雪恨是所有人的共识,可现在我越是接触别的地方的百姓,越是发现他们并无此愿望,难道我们的这些认知,是与天下人为敌吗?”

徐羡之沉声道:“天下百姓只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对于什么家国天下,没太大兴趣,尤其是这吴地百姓,在他们看来,也许中原的汉人才是敌人,而那些胡虏,反而没那么可恨。朝廷如果以北伐的名义对他们加税抽丁,那就是他们的死敌,而在世家大族的庄园里,当个隐户,虽然税交的多一点,但不用担心有给抽丁服役,远征战死的风险。”

刘裕咬了咬牙:“明白了,原来从一开始的根子上,我们就和百姓们不是一条心,难怪这些世家高门能这样跟朝廷对抗多年呢,那看来我还得想想别的办法,让百姓从效忠朝廷而不是为世家耕作中得到更多的好处,他们才能站在我们这一边,我们的法令才能得以贯彻啊。”

说到这里,刘裕看向了徐羡之:“所以,当初这些世家高门以收留流民为借口的这种隐户匿民,我们不可以一下子全部追究,不然可能会犯了众怒,而且当时没禁止和查办,现在再查,名不正言不顺。但是,如果我们这次借机清查人口,让他们补税抽丁,这总可以了吧。”

第4497章 大晋基层属世家

徐羡之笑了起来:“你的意思,是这些主动应募的壮丁们,本来是冲着赏赐来的,但是也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以前的事情可以既往不咎,但既然来了,就要把他们编户齐民,变成朝廷的治下子民,是吗?”

刘裕点了点头:“难道不应该这样吗?如果人口是一直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而不是掌握在朝廷手中的话,那我们就会越来越收不上税,征不到丁,存不了粮了。而且,吴地的土地,按理说应该是归于朝廷吧,什么时候,又变得归那些世家子侄们所有了?”

徐羡之叹了口气:“那些土地,名义上归朝廷所有,但建义以来的历次征伐中,都让不少世家子弟跟着混到了军功,得到了爵位,比如庾悦,他一个人参与了三四次大战,只他一个人,名下就可以有十几个爵位可以荫子侄,加上他带去的庾氏宗亲,足有四五十人之多,加起来的爵位,从男爵到伯爵,多达百余个,这些爵位加起来,足够让庾氏一家就占了大半个郡的土地。”

刘裕的眉头一皱:“有几个是普通爵,有几个是开国爵可以袭爵,袭地的?”

徐羡之正色道:“这点上,穆之控制的还是比较严格的,大多数的这种军功混来的爵位,只能做到身死爵除,要是真正的可以荫子的爵位,那就少得多了。这也是穆之按你的意思,和妙音一起跟世家大族们作的一种交易,起码,目前来说靠了大量的土地和爵位,保住了世家子侄们这一世的富贵,至于以后,那得走一步看一步了。”

刘裕咬了咬牙:“这样的交易,有违我的本意。但也是无可奈何的事,谁叫我们现在离了世家子弟,就没有人才能治理到最基层了呢,连那些流民百姓,本应该是国家发给他们土地,供其耕作,但他们宁可进入世家的庄园,成为佃户,也不愿意成为国家治下的子民,这中间的原因,需要我们反思。”

徐羡之勾了勾嘴角:“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百姓们怕给征兵去打仗,别的交税这些还好,但如果要是从军作战,那可能真的人就没了,就算活着,也要一去年余甚至是数年不得回家,一个家庭,若是失了顶梁柱的男丁,那就很难维持了。当初你进北府军时,是谢家一直在接济你的家人,这才让你们刘家能在你从军的这段时间过下去,但是一般人是享受不了你的这种待遇的。”

刘裕的眉头一皱:“是的,这点还是我们当初考虑不太周到。看到这种按户抽丁,用于作战的军制,不太适合当下了。我们原本也以为通过高额的战后赏赐,尤其是爵位赠予,可以让兄弟们有条件购地置业,从此过上好日子,可是现在看来,那些只会打仗,纯朴本份的兄弟们,就算拿到了钱和一些民爵,回家后置地,也会因为当地豪强的欺压而无法立足。”

徐羡之点了点头:“是的,如果说村长,里正,庄头这些最基层的吏员,还是世家高门的人,那兄弟们就算是猛虎,回乡后也斗不过这些人,这种案子,胖子,我还有孟昶审理了很多,有不少是故意激怒和引诱我们的这些回乡兄弟跟当地人起了冲突,然后下狱论罪的,也有一些是这些兄弟们在军中作风粗暴,回乡后会就水源,种子这些事情跟村人起矛盾,总之,大多数人是回去后过得不好,并不象我们原来设想的那样,回去后受人尊敬,甚至可以领导起一个村,一个乡。”

刘裕的面色凝重,点了点头:“我们在这些兄弟们没有接受过为官为吏的培训情况下,没有让他们受到读书认字的教育下,就让他们回乡,确实是疏忽了,也难怪他们没有办法在乡中立足,谢停云兄弟卖掉家乡的田地,进京谋生的事情,我一开始没多想,只想着王愉和太原王氏欺人太甚,可现在看来,他谢家本来在当地当了几十年的庄客,却要卖掉田产进京当个小摊贩,这本身就不正常啊。”

徐羡之叹了口气:“世家大族的根基深厚,百余年的经营,绝非一朝一夕,或者是几道法令就能解决的,他们能掌握朝政,靠的是教育方面完全归他们所有,治国理政的人材,都要出于士族,或者说大部分是他们的子侄。而他们能控制基层,也是因为吴地和扬州的各乡各村,村长到庄头,往往都是他们多年的庄客与佃农,即使是经历了孙恩之乱,这些基层小吏,仍然是认这些世家,为他们所服务,如果不解决这些最基层的吏员,让他们听命于朝廷而不是听命于这些世家大族,那你的所有政策,都是无法推行的。”

刘裕沉声道:“所以我现在在青州那里,要搞蓝翔吏校,就是想培训出这种能控制基层的吏员们,我知道这样做,阻力很大,但总要开始尝试才行。以前的这些流民,隐户藏在这些世家的庄园里,我无法去查实,但现在好了,他们主动地把这些人编成军队,前来勤王,那我们总可以按这些名册来查明身份了吧。”

徐羡之笑了起来:“你这招倒是很高明,可能他们都没意识到这点呢,不过,领了赏之后,你要解散军队,这些人又会消失了,到时候如何查找呢?”

刘裕冷笑道:“这并不难办,要领赏的话,得报出自己的户籍,姓名,带队的将官,是如何把这些人收到军队的,这些人又是怎么从的军,就以防止妖贼的间谍的名义,甄别查实他们的身份,如果是在籍之人,可以和名册户籍上对得上的,那就给钱,由专人负责带他们回原籍后解散。这个专人,得用军中将士,可靠之人,不可再用世家子弟和官员,没问题吧。”

徐羡之点了点头:“这个办法好,带队来勤王的很多并不是将士,而是当地的吏员,或者是世家的管家们,给了个虚职就带兵来了,但放回去的话,如果是军中的将士带队,那就可以查实身份啦。”

第4498章 妥协退让为大局

刘裕笑着摆了摆手:“正好可以让这次守城作战中,受伤或者是染病,刚刚康复,却又无法继续作战的军士们带人回去,这些人应该和建康城的世家没有太大的联系,也不至于给轻易收买,只可惜鲜卑的虎斑突骑要打通大别山,跟荆州取得联系,不然让他们去做此事,是最合适的。”

徐羡之叹了口气:“只可惜我的护卫家丁们都给徐赤特这个奸贼收买反水了,我多年的护卫,居然现在都不可用,不然让他们清查此事,应该最好。此事非常得罪吴地的豪强和世家高门,找外乡人来做最好不过。实在不行的话,可以从江北那里找一批将士来执行。”

刘裕勾了勾嘴角:“这就不必了,查明户籍而已,不太可能做出手脚的,你这里让民部和仓曹吏员这些跟着军队一起回去,调出当地州郡的户籍,逐一排查,查到有冒领的,当场把人拿下,发的赏钱也追回,这样也不至于清空国库了。”

徐羡之沉吟了一下,说道:“寄奴啊,我看这个赏钱不能全发下去,不然拿了钱的军士,要是路上开小差跑了,那我们就查不到了,毕竟这不是正规的军队,只是临时募集的乡勇而已,他们对于家乡和吴地的地形比较熟悉,路上要是开小差,只靠押运的军士,一个人要看管几十个人,怕是管不过来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