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道规平静地说道:“现在当阳那里,是集结了荆州北边的各地兵马,以防妖贼从江夏一带的进犯,同时为雍州作为后援,确保两州之间联系的通畅。那里的守军也有一万左右,虽然战斗力与雍州军不可比,但人数并不少。”
鲁宗之点了点头:“是的,这一万多兵马,如果来江陵,三天左右就可以到,如果不是因为要防备桓谦的余党和流落各处,作为盗匪打劫的那些苟林的部下,是有点浪费了。刘遵考将军现在就是带着这些部队驻扎当阳,我觉得如果平定完了这些余匪,可以让这支部队大半回来。”
刘道规笑了起来:“他们毕竟是一些民夫壮丁临时征召起来的,缺乏训练,战斗力跟我们这些主力部队不好比,所以剿灭这些小股残匪,用了两个多月还没打完,不过现在已经不差多少了,就两个大寨子还没攻破,如果是换了老鲁你的雍州兵马,我想,三天之内,就可以清理完成啦。”
鲁宗之点了点头:“这话没错,如果是我们雍州军,打两个山寨,不要说三天,一天半就可以拿下了,不过,我们这回没有空,要回雍州呢,如果回来的路上,倒是可以顺手帮忙破寨平贼。”
刘道规沉声道:“去雍州要来回近两千里路,走就要走十天以上,太远了点,时间浪费在路上,没有意义,我看这样如何,你们去当阳那里,和刘遵考所部交接一下,换下装备与衣甲,让刘遵考的军队,穿着你们雍州军的衣甲,打着雍州军的旗号,回到南阳,如果觉得这样做有破绽的话,可以让象齿为将,打先锋,带着千余本部人马,先回襄阳,而老鲁你带着大部分的主力,换上荆州兵的衣甲,留在当阳那里,一边破贼平寇,一边等我们这里的消息,万一有事,也可以随时来援。”
朱超石哈哈大笑起来:“好,太好了,这个办法好,这样雍州兵就留在当阳那里,离这里不过三天的路程,急行军的话,两天就能赶回,如果是骑兵为先锋杀回来,一天多点就能赶到。这样就算妖贼大军前来,也能赶回来参战了。有一万多人马去雍州,想必后秦的奸细也认不出这是不是真正的雍州军,加上传递消息所需要的时间,后秦主将是不敢轻举妄动的,等他们知道上当,我们这边的秋收和接应流民的事,也都完成了,他们再想有所动作,也来不及啦。”
第4501章 宗之亲回雍州地
鲁轨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个办法不错,只要我带少量兵马先锋而行,到了雍州,后面大军也着雍州军的衣甲旗号,后秦军就不敢轻举妄动了,这几年的这种边境秋收磨擦战,他们可是给我狠狠地教育过不少,现在有所异动,无非也是看我们父子带兵在外,想占点便宜罢了,真要说大军攻打雍州,我看是不敢的。”
鲁宗之沉吟了一下,说道:“不错,我们在后秦的内线人员也说,秦军上次大军出动,屯兵豫西北,联合司马国璠,司马楚之这些叛贼,作出要大举进军的样子,但是后来却是收兵撤退,连带着司马国璠他们也退回了后秦境内。”
“现在不排除司马国璠,司马楚之这些人想要趁机夺占我雍州的一些边地,他们本就是大晋的叛徒,吸引起一些大晋内部对朝廷心怀不满的桓楚余党,是有优势的,我倒不是怕秦军来袭,而是有点担心司马国璠他们也象在豫西北那样搞几个钉子,长期驻扎来恶心我们。”
檀道济点了点头:“是有这种可能,不过,桓氏和司马氏是有大仇的,你说的桓楚余党去投奔这些司马氏的反叛宗室,可能性不太大吧。”
朱超石摆了摆手:“道济,我不这样想,桓氏和司马氏的宗室亲王们争权夺利,势同水火,是因为他们想争夺天下的控制大权,想争夺九五之位。可现在,桓楚亡了,司马氏的这些宗室也是叛国弃家,跑到后秦那里流亡,两边都是失意之人,也不存在争权的可能,那就有可能同流合污,并在一起。”
“就象妖贼,曾经也跟桓谦,苟林他们有过合作,当时一起要冲着荆州来呢,但是等妖贼打败无忌哥之后,就是大举东进,想要夺取建康,一举推翻大晋,桓谦和苟林二贼就跟他们翻了脸,自行其事。可见这些坏人,反贼们,一旦没有了共同的目标,就会散伙甚至反目成仇,但如果有共同的目标,就可能联合。”
刘道规接过了话头:“小石头的话,深得我心,贼人们是有可能联合的,这些大晋的叛贼,后秦也不会多喜欢,留在后秦境内,要消耗他们的粮草,占据他们的地盘,甚至将来可能尾大不掉,割据自立,所以他们是肯定想把这些人早点赶到大晋境内,让他们来消耗大晋才是。”
说到这里,他看向了鲁宗之:“老鲁,你担心的就是这次雍州军团长期在外,可能会给司马楚之他们也趁机攻占些地盘,然后招纳雍州范围内的各路贼寇,以后秦为后盾,割据一方,尾大不掉吧。”
鲁宗之面色凝重,点了点头:“正是,如果只是来打打草谷,抢点秋粮,甚至是劫掠一些人口,我倒不用太在意,但是要是占了一些边境的郡县,尤其是占了武关那一带的上庸,陕城这些地方,隔断了关中流民南下投奔我们的通道,甚至可以吸引我们这里的人投奔他们,那可就麻烦了。”
说到这里,鲁宗之沉声道:“若是这些反贼夺了我们秋收之粮,再占了州郡,以这些粮草为旅馆,让雍州各地的叛贼,还有盗匪们,甚至是一些雍州大族庄园坞堡中,那些受了欺负想要脱离的庄客佃户们,都去投奔,那势力,可就会增强了。”
刘道规若有所思地点头道:“是的,若是内外勾结,就麻烦了,雍州这里,本身就是北上想投胡虏的大晋内部反贼,和胡虏那边想要南下的流民义士,以及各地的豪强寨主,坞堡大族们很多,民风强悍凶狠,很多也是在各地打散了的散兵游勇,来此以佣兵的身份立足。也只有老鲁这样的猛人,才能镇得住。”
鲁宗之叹了口气:“我自己就是当初关中南下的流民,深知这点,在这里的人,不怎么讲忠义家国,只认实力,谁有兵有粮,他们就投靠谁。之前我一直带兵镇守,谁来打谁,才让本地人服气,这回我出来大半年了,雍州内部已经有了一些杂音,说我在荆州战事不利,甚至是给扣为人质,部队也给吞并了。”
“我的一些在外地的部下,其实也是当地的有力人士,连他们都在悄悄地问我,究竟在荆州这里怎么样,是不是就回不去了。其实他们的这回秋收,一直没有自己行动,自己派兵去保护收粮,也是想看看我这个刺史,这个将军是不是真的就不管他们了。”
朱超石倒吸一口冷气:“怎么还会有这么麻烦的事?都是朝廷的兵将,官员,这一听,弄得跟山寨码头似的啊。”
鲁宗之正色道:“因为雍州之地本身就是身处中原与荆州,还有关中的交界,人员复杂,自古的时候就有朝秦暮楚之说,这里的百姓忠于哪国,也是看你有没有实力,而不是空口谈什么家国大义。”
“老实说,就算是我,当年从关中逃离南下,一来是跟当地的一个豪强有仇,呆不下去了,另一个,也是看当时桓氏在荆州的实力强大,公开张榜招纳天下英杰,还经常出兵保护从关中南下的流民,这才让我下定决心呢,现在来雍州的人,也多半如此,要是你连雍州本地的百姓都无法护佑,那更不会有人来投奔了。”
刘道规点了点头:“那老鲁你还是要坚持全军带去雍州,稳定局势吗?”
鲁宗之沉吟了一下,说道:“既然你说了可以用当阳的驻军易帜换甲来替换,这也不失一个办法,只不过,只让鲁轨带千余人回去,那容易给看出破绽,我意,由我本人带五千人回去,留一万人驻守当阳,鲁轨带队留在这里,对雍州军民就说偏师正在围剿当地的山贼,征西,你看这样如何呢?”
刘道规微微一笑:“就按老鲁你说的办,不过,你可得快点回来哦。”
鲁宗之的脸上闪过一丝喜色:“多谢征西的成全,一个月内,我定带两万大军回归!”
第4502章 子弟为质雍州固
傅弘之摸了摸脑袋:“两万?鲁将军你不是只带五千人马回去吗?怎么回来就有两万人了?”
鲁宗之笑道:“我这次回去,如果能吓得后秦不敢出兵,我们粮草充足,那雍州各地的豪强就会放了心,甚至是关中还有中原之地的不少势力,也会转而投向我们,来雍州定居。我如果是吸纳了这些力量,那雍州兵马,能一下子多出来两万以上,而且这些人想要立功得赏,如果在雍州无仗可打,那肯定会自告奋勇地来荆州这里与妖贼作战呢。”
刘道规点了点头:“这也是你检验这些新附之人的一种手段吧。”
鲁宗之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得意地说道:“是的,人心隔肚皮,是不是奸细,战场上见分晓,新来之人总要做点事情证明自己的能力,也证明自己对大晋的忠诚,我在雍州接纳这些远来流人的办法,就是来了以后,先让家属留在襄阳城外的军营之中,一来有军粮可以吃,在军中也可以得到保护,二来让他们也能在军中做点后勤之类的事情,顺便充当人质,如果他们家的男人在前线反水或者是作战不利,那后方的这些家属,就得当奴隶了。反之,如果是奋勇作战而死,那我一定会收养这些家属的。”
刘道规叹了口气:“这种还是类似靠控制人质的办法来控制军队,不一定能得到别人的真心啊。”
鲁宗之冷冷地说道:“我没有征西你的气度,只能用这样的办法,因为在雍州之地,我见多了各种背叛与离弃,最后想来想去,只有这个办法能控制住人,而且来雍州的,也都知道我的这个规矩,他们肯来,就是愿意接受这点。还有就是雍州各地的豪强和山寨,我不能强行派兵去接手他们的地盘,那会激起他们的反抗,但也不能坐视他们尾大不掉,所以,我也是要他们派儿子过来。”
檀道济点了点头:“雍州质子旅,早有耳闻,听说这一旅足有五百精锐,可都是雍州各路豪强山寨的寨主之子啊,这回随你前来的,也有这支部队呢。”
鲁轨笑着摆了摆手:“在我们雍州军中,没人把这支部队看成是人质,大家是同吃同住,一起训练的好兄弟,我从当兵开始,也在这个旅里,和全旅的兄弟都认识,而且,我也曾经到过这些兄弟们的山寨,堡垒之中,跟那些大叔大伯们也都混熟了,这算是互相到对方的地盘上服役一段时间,以结其心哪。”
檀道济服气地点了点头:“怪不得老鲁你能在雍州稳坐这么多年,还是很有手段的啊。这么看来,你确实要回去一趟,光是这个质子旅,如果长期呆在我们这里,他们的父叔们,会心生疑虑的。”
鲁宗之正色道:“所以,我必须要回襄阳一趟,除了收粮之外,也要稳定人心,在雍州也一直有传闻,说是征西对雍州早就有想法,想要借机除掉我们父子,然后接手质子旅,以此来强迫雍州各处势力效忠。如果我在这里呆太久,质子旅也迟迟不在雍州出现的话,恐怕这种流言,会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
刘道规笑了起来:“那些流言不攻自破,如果我们想要雍州,那一纸调令,让老鲁你带兵赴任他处,比如去当豫州刺史便是,何必这么麻烦呢?”
鲁宗之的脸上闪过一丝难言之色,笑道:“我这个人比较恋家,不想动来动去的,雍州是我呆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对我来说,已经是故乡了,别说豫州,就是拿扬州刺史来换,我也不想动呢。”
刘道规的嘴角微微勾了勾,转而笑了起来:“老鲁啊,咱们都是朝廷的封疆大吏,手握重兵,镇守一方,但再怎么说,我们也是臣子,需要服从朝廷的调遣,就象我,也在这荆州有四五年了,我的家眷,亲卫们也在这里,他们的不少人都在这里成家立业了,但如果是朝廷需要我们去别处,比如说去巴蜀,去中原,或者到建康为官,那我也得随令而行,第二天就交印上路啊。”
鲁宗之的眉头微微一皱:“这个道理,我鲁宗之当然明白,征西啊,你看这回妖贼起兵,荆州危急,不用朝廷的调令,甚至我都没接到你的求援信号,这不就自己带兵来援了嘛。老鲁自然清楚,我们鲁家的今天,是谁给的,是怎么得来的。如果是朝廷命令,大晋的要求,我自当肝脑涂地。”
说到这里,鲁宗之的双眼猛地圆睁,话锋也为之一转:“不过,因为这二十多年来,老鲁一直呆在雍州,所以很多雍州的豪杰,比较认我老鲁这个人,人家把儿子都送到我这里接受营伍之事的训练了,就能看出这种信任,要是突然换个人去当这雍州刺史,恐怕这种信任合作关系,都无法继续了吧。”
刘道规心下雪亮,明白这是鲁宗之不想离开雍州的说词,但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得顺着他的意思,不然把他逼急了,以为朝廷真的要夺他的权,收他的雍州,恐怕这鲁宗之回去后就不会再回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