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点了点头:“是的,孟昶把我救下,看管之后,跟我聊了很多东西,尤其是有关黑手乾坤方面的,其实孟昶在朝中主政的时候,利用手中的权力,暗中结交或者说培养了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世家子弟和中下层的士族,他想有朝一日,孟怀玉北伐中原时,能用这批新的士人来取代刘毅的那些部下,因为当时孟怀玉只能居于刘毅的境内打下手,但如果以后立了新的战功,可以自己独立管理一个大州或者是数个郡,就要考虑这方面了。”
“刘毅不想让孟怀玉能脱离他的控制,所以这反而是庾公你的机会,现在孟怀玉已经实际上脱离刘毅,独领一军,但他的部下没有能治政的士族,以后你如果成了豫州刺史,可以让孟怀玉只管军,而各地的守宰和官员,则由你的世家子弟担任,以此为回报,谁要当官,谁家就得提供相应的钱粮与军械,有了这些钱粮军械,孟怀玉才能维持他的军团。记住,军团再厉害,也是需要补给和供应的,你如果掌握了孟怀玉所部的后勤,就实际上控制了部队。”
庾悦点了点头:“这个道理我明白,这么说来,孟怀玉自己没办法筹集到粮草,需要我来供应他,所以他会听我的话?这算是第一点吧。”
陶渊明正色道:“是的,这是第一点你和他可以合作,或者说你能控制他的地方。第二点嘛,就是孟怀玉是刘裕和刘毅都能接受的豫州大将人选,而你则是两人都可以接受的豫州刺史人选,两者有天生的合作抱团的需要。现在庾家中落,没有政权,但家底尚厚,你需要一个能帮你撑起军队的将领,就象当年的谢家需要刘牢之一样。而孟怀玉也需要一个世家中的靠山,现在孟昶死后,他孤独无依,再向以前一样彻底倒向刘毅,已无可能,以后如果想走进入世家的圈子这条路,那就非你不可。”
庾悦冷笑道:“那他可以找刘裕,找刘穆之啊,这些世家的权力更大呢,我现在不过是个随时会给刘道规夺军罢官的家伙,自身且难保,又怎么能给他铺出一条大道呢?”
陶渊明微微一笑:“要是当时掌军的是孟怀玉,庾公觉得朱超石还可能夺你的军,刘道规还敢罢你的官吗?”
庾悦叹了口气:“可他这样夺了我的军团,和朱超石又有什么区别?他要是控制了军团,那可以一边拿着我的粮草,一边向刘裕效忠,换取以后北伐时让他打头阵当前锋的待遇,到时候一脚把我踢了,我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4968章 庾孟联姻定豫州
陶渊明平静地说道:“庾公,不用太担心,孟怀玉不是朱超石,因为朱超石只是要执行刘道规的命令,他没有自主之权的,但是孟怀玉我之前就跟你分析了这么多,他是要考虑孟家和自身的发展,不可能一边倒地站到刘裕这边,如果要继承他兄长孟昶的遗愿,那就是以后要让孟家成为大世家,这就注定了跟你合作比跟着刘裕要好。”
庾悦的眉头一皱:“此话怎讲?刘裕可是手握大权,还包括了军权,孟怀玉只有跟着他沙场建功,才有前途呢。”
陶渊明微微一笑:“庾公,刘裕虽然手握军权,但是他手下的少将少帅太多了,王镇恶,朱家兄弟,沈家兄弟,檀家兄弟,还有刘钟,王仲德这些人,孟怀玉跟他们比起来,虽然军事才能不弱,但是因为长期以前跟着刘毅,所以其实他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孟怀玉因为以前一直跟着刘毅,久在豫州,连北伐南燕也没有参与,所以其实他对其他的少将少帅们形不成太大的威胁,但也不可能成为刘裕最器重的未来大帅,只有他在豫州的时候,自成一系,对其他人不构成威胁,可以说,他的地位和情况,比起鲁宗之和鲁轨父子来说,没有太大的区别。”
庾悦的眉头还是没有舒展开来,他沉声道:“可是我除了一些钱粮军械外,给不了孟怀玉太多的东西,如果以后他也兼任刺史,而不只是都督豫州诸军事,那他就可以自己招募士人,进入他的军府,收税征丁,最后变成鲁宗之那样的,也不需要跟我合作吧。”
陶渊明摇了摇头:“鲁宗之过的很好吗?看上去他割据一方十余年,如同雍州诸侯一样,但是刘裕一纸命令,就可以让他交出地盘和军队,孤身入朝,如果他拒不从命,那就是叛逆。他在雍州的势力再大,也有随时可以失去的风险,这就是罗龙生要找机会离开他的原因,可不止是因为跟我的交情。”
“孟怀玉也是同样的情况,他不是刘毅,在朝中没有孟昶这样手握大权的盟友,也没有谢混,郗僧施这些大世家以为援手,帮他说话。他的军队再强,地盘再大,也不过是仰仗刘裕没有动他的心思,要想彻底地平安,那得自己成为世家才行,庾公,这点只有你能帮到他,就算刘裕,也没这个本事。”
庾悦的神色稍缓:“可是让孟家也成为世家,有点勉强吧,他家只不过是个逃难南下的北方小士族罢了,而且孟昶虽然有些文才,但也不太会吟诗作赋,清谈论玄这些,更不用说孟怀玉一介武夫,毫无这些高雅情趣了。就算我有意领他入士族行列,别人恐怕也看不上他,更不会联姻,结亲,托以子侄了。”
陶渊明冷笑道:“刘毅也不比孟怀玉有什么文才,为何大家都愿意接纳刘毅为世家一员呢,就是你庾公,也愿意屈尊降贵,亲自为刘毅打下手吧。刘婷云这样的世家之女也嫁给了刘毅,难道这不是联姻?”
庾悦勾了勾嘴角:“刘毅不一样,他毕竟是北府巨头,手握重兵,兄弟几人加起来有两个以上的大州,而且控制了建康的地下产业,跟很多世家早就有合作,可这孟怀玉…………”
陶渊明摇了摇头:“不要小看孟怀玉,明天的他,也许就是今天的孟怀玉,孟昶在京为官多年,也不是白吃饭的,同样也建立了不少地下的产业,跟各大世家有些明里暗里的合作,只不过你庾公的家业在吴地,在建康的产业又多是跟刘婷云联手经营的,比如十七家丝绸与铜器店,四家客栈,三家酒楼,这些我都很清楚的呢。”
庾悦的脸色一变:“陶公你怎么连这些都知道?”
陶渊明平静地说道:“以前我跟刘婷云合作的时候,这些事情都要略知一二,这样才能明白哪些产业是可以拿下的,哪些是不可以碰的。现在刘婷云死了,这些店铺有些要作为逆产充公的,你庾公在外打仗这一年多,家中的这些产业,恐怕还不知道去向吧。”
庾悦咬着牙:“这个该死的贱人,可把我害惨了,等我回去后,要亲自找刘穆之,刘婷云是刘婷云,我庾家是庾家,不能因为她的谋反,夺我们的家业。”
陶渊明微微一笑:“这不正好是跟孟怀玉合作的好机会吗?他大哥死在刘婷云的手中,是为国因公殉职,没收刘婷云的产业,也应该归还给孟家才是,但是孟怀玉是没有打理这些产业的能力的,要么交给刘毅,但以刘毅的品性,给他产业就等于拱手送上,而自己又没有经营的人材,所以除非在京城中找一个可以信赖的世家,由他们来经营打理。”
庾悦哈哈大笑起来:“所以,交给同为豫州刺史,算是他上级的我们庾家,是他几乎唯一的选择了,是吗?这也是他跟我合作的一个投名状?”
陶渊明点了点头:“是的,只有这个办法了,你也应该给予孟怀玉回报,比如说你的三个女儿中,你最好挑一个嫁给孟怀玉,以为联姻。”
庾悦的神色一凛:“这不太好吧,孟怀玉不是有老婆了吗,还是刘婷玉的表妹呢。都生有一子了。”
陶渊明冷笑道:“刘婷云这回可是谋反,按律整个刘家都要夷族,虽然世家间的规矩,会求情开恩把刘家保下来,但是刘家跟别的家族的联姻,却是有足够的理由和离了,孟怀玉恐怕也不会保留这个妻子,而是要与之离婚,这时候,恐怕会有不少家族想跟他孟怀玉联姻的,尤其是京八里的这些交门,庾公啊,你若是动作慢了,恐怕小孟将军就是名花有主了啊。”
庾悦咬了咬牙:“可是我的三个女儿,都已经许配了别的世家啊,王家,谢家,郗家都与我有婚约,只待年龄到了出阁之时,就要送去他们家,我倒是想嫁女儿,可惜没有人选啊。”
陶渊明的眉头一皱:“那你还有几个好妹妹?”
第4969章 茅房之对安天下
庾悦没好气地说道:“我最小的妹妹都三十多了,早就嫁人,儿女都十多岁了,陶公,你要开玩笑也得有个分寸吧,这不是你这样的智者应该说的话。”
陶渊明微微一笑:“庾公请不要误会,我没说要你妹妹嫁给孟怀玉啊,本身孟怀玉就是你子侄辈的人,就算你有妹妹还没出嫁,这辈份上也不合适,嫁给刘毅还差不多。”
庾悦气得一跺脚:“越说越不象话了,我跟刘毅的关系你又不是不知道,在黑手乾坤的时候我都没想过跟他联姻,何况现在呢?而且,就算我肯,刘毅肯吗?他可是想扳倒我们整个庾家,以报当年的烧鹅之仇呢。”
陶渊明点了点头,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好了,庾公,我们也不开玩笑了,我的意思,是你没有女儿,不妨可以考虑你的外甥,由你的妹妹联姻的那些个世家之女,去跟孟怀玉结亲,效仿那谢夫人和王妙音的旧事。”
庾悦一下子愣住了,这个操作他倒是完全没有想到过,瞪大了眼睛,喃喃自语道:“这,这也行?可是,可是嫁到别家的女子,生的儿女是外姓了啊,就算嫁给了孟怀玉,也是别家占了便宜吧。”
陶渊明微微一笑:“那你觉得王妙音要是嫁给刘裕,是谢家得了好处,还是王家得了好处呢?”
庾悦笑了起来:“那是因为谢夫人虽然嫁到王家,但可不是那种安心相夫的女子,她仍然是谢家的谍报首领,而王妙音也是自幼给她培养的未来的谢家地下力量的女首领,这是谢家的家风,男子继承家业,出去的女子则会有人从事谍报工作,仍然是为了谢家效力呢。”
“可我们庾家没有这个规矩,嫁出去的女儿真就是泼出去的水了。甚至回娘家的时候都不多,要是我的外甥女真的嫁给了孟怀玉,那就会便宜了别的家族呢。我可就真的是为了他人作嫁衣了。”
陶渊明勾了勾嘴角:“要是这样的话,请问这些其他家族,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孟怀玉吗?”
庾悦摇了摇头:“只怕是不愿意的,连我都不愿意,更别说那些从来都看不起军汉武夫的其他世家了。所以,这样的事,陶公不要多想了,基本上没有成功的可能呢。”
陶渊明正色道:“如果其他家族不愿意,但你要是能说服你的某个妹妹,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而这个妹妹又能抗住其夫君的意志,变成以你们庾家的名义嫁给孟怀玉,这不就是得了一笔大便宜了吗?这世上,锦上添花的人很多,尤其是在别人手上有权有势的时候,但雪中送炭的人很少,尤其是象孟家这样家主横死,家道中落的时候,你在这时候如果能促成这样的婚事,孟怀玉会一辈子感激你的,以后你要他做任何事,他都起码会考虑。”
庾悦的双眼一亮:“是啊,确实是这样的道理,不过,这些可都是有资格与我们庾家联姻的世家大族,起码也是中等以上的世家,他们是断然不肯送女儿嫁给军汉们的,尤其是孟怀玉这种看起来没有什么前途的军汉。我想要他们同意,恐怕首先得出很多钱用于收买这些世家呢。”
陶渊明微微一笑:“你连军团要是都肯交给孟怀玉指挥,又何必要在乎这点嫁妆钱呢。孟怀玉如果识相的话,会投桃报李,把他孟家在京城的产业也交给你经营,那这些损失,不就又回来了吗?弄得好的话,这个先例一开,会成为高等世家用来拉拢和结盟武夫将门的一个新的手段,到时候,你可能真的要好好盘算一下,你庾家有多少个好妹妹,好侄女了。”
庾悦哈哈大笑道:“如果是我们整个庾氏家族,那是有几十上百的族中女子,可以适配,你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以后我们的联姻对象,也不一定要在世家高门中选,刘穆之这样的下等士族中有真才实学的人,孟怀玉这样的新兴将门,都可以成为我们庾家的女婿嘛。时代变了,守着以前的高等世家,除了有些虚名和联合作生意的经济上的好处,又能有什么实质的利益呢。还是陶公你提醒了我,等我们的大事成功之后,我肯定第一个和你联姻!”
陶渊明微微一笑:“庾公,你我之间的关系,不用通过这个联姻来公之天下,很快,我就要加入你的幕府,成为你的手下了,还要靠你多多关照才是。不过,我们这么一合计,以后的大业雏形已经定下来了,古有刘备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才有了三分天下的隆中之对,今天,你我在这茅房之中,也可以合计出一个未来的世家天下嘛。”
庾悦满意地点着头:“我相信陶公一定会成我的诸葛孔明的,我们联手,就会成就一番大事。今天我们在这里呆了太久,王镇之不会起疑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