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5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53节(1 / 2)

庾悦猛地一击掌:“皇权面前无兄弟,我明白了,司马道子是为了避免皇兄的怒火,把自己的这个王爷给撸掉了,于是丢卒保车,主动先灭了孙泰一党,不仅杀了几千聚集的教众,连孙氏一族几百口人,也是斩尽杀绝,除了跑掉了一个孙恩外,几乎可以说是灭口灭得干净了!”

刘穆之冷笑道:“无情无义之人,必会受到回报,我现在是明白了,为什么司马元显要搞什么乐属,原来之前他已经是通过天师道想搞一次建军,结果没成,最后干脆自己以朝廷的法令形式来征兵,正好那时候司马曜也是不明不白地死了,看来这司马道子父子,拥兵自立的心思,可是一直没变啊。”

说到这里,刘穆之顿了顿,看着陶渊明,沉声道:“这么说来,徐道覆是想说孙恩起兵是为了复仇,而他徐道覆和卢循也是为师父报仇,为无辜枉死的教友们申冤,所以他们要除的只是奸相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父子,并不是反大晋的皇帝对吧。”

陶渊明微微一笑:“是的,他就是这样说的,我差点要相信他的这些话了。”

刘穆之冷笑道:“我也差点信了,要不是他们在吴地到处杀人越货,攻城略地,连带着那些世家子弟也是进行屠戮,我还真的相信他们是复仇的义师呢。后面他们是如何解释自己针对世家的这些暴行呢?”

陶渊明看了一眼庾悦,说道:“因为世家大族屯积了太多的土地,把太多的北方流民和江南的农奴圈到自己的庄园里,世代成为不入朝廷籍册的佃农,庄客们,几十年来,这些人受了很多的委屈和痛苦,而且这种苦难是世代继承的,没有看到头的希望,为什么以前会有这么多人加入天师道呢?不就是因为现实太苦,骑在头上的世家们太过份,只有宗教,才会给这些苦难的底层民众一点希望和幻想吗?”

庾悦不服气地说道:“这话我就不同意了,这些土地和庄园,是大晋从开国皇帝时就分给我们世家大族的,我们是为国立了功,后来的子孙也继续当官执政,管理民众,要不是我们这些世家的庄园,他们很多人是无立身之地,早就饿死了,怎么反过来成了我们欺负他们呢?”

刘穆之冷冷地说道:“若不是庾家这样的大家族,占了几乎所有的江南田地,这些佃农庄客们又怎么会无地可分?你们自己不亲自动手劳作,全是靠这些佃农们流汗吃苦,耕地种田,怎么又成了对他们的恩惠了?”

庾悦不以为然地喃喃道:“刚才陶公不是说了么,这天下应该就有规矩,有上下之分,士族本就是应该…………”

刘穆之不想跟庾悦继续废话,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有关这些天道,规矩的事,我们以后有时间再清谈论玄好了,现在捡重要的说,陶公,你也说这些佃农们加入妖贼,是因为给欺压得太狠,想要希望,天师道给了他们这个希望,还成功地把这种复仇之举变成了现实。所以徐道覆说的是,那些针对江南世家大族的,惨无人道的报复性屠杀和暴行,是这些底层民众们自发所为,是吧。”

陶渊明平静地说道:“是的,就是这样。徐道覆说是孙恩因为服了禁药,脑子不好使了,开了个坏头,毕竟他全族被杀,血海深仇就是要找晋朝的官员和将校们报复,然后下面的百姓有样学样,甚至还有人鼓动说吃了这些达官贵人们的肉,就可以长生益寿,包治百病。于是,这些暴行,就不可收拾了。”

第5009章 劝降亦是辩论赛(四)

刘穆之沉声道:“这些都不过是徐道覆的狡辩借口罢了,这些暴行大多数就是徐道覆亲自率兵执行的,他不过是想要找理由来引诱你跟他合作罢了。不过,你当时身在敌营,没有别的选择,硬顶到底对你也没有好处,而且,陶公是真正的聪明人,不会真的任由自己的脾气来战胜理智的。”

陶渊明冷冷地说道:“穆之兄不用这样挖苦我,是的,我就是按你说的这样,揣着明白装糊涂,因为我不知道徐道覆究竟想要我做什么,是要我回去当使者跟世家高门谈判,还是要我代他写檄文之类的。所以,我也直截了当地回答,说天师道有再多的委屈,再多的冤情,但这些都已经过去了,自从他们叛乱以来,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他们挑起的战争,摧毁了大半个晋国,无数的生灵涂炭,而当年那些陷害他们的首恶元凶,无论是黑手乾坤,还是司马道子父子,都已经不在人世了,他们还要再杀多少人,再毁多少地方才能满意。”

“徐道覆当时也是一声长叹,甚至还假惺惺地抹了抹眼泪,他说他们本来早已经后悔以前的罪行,也不想再打打杀杀,攻下广州之后,他们是真的想和刘裕和解,也是因此罢了几年的刀兵,只是,天道盟在后面一直暗中操纵和控制着他们,他们在海上飘流多年,能攻下广州,还不受疫病的影响,就是靠了天道盟的那些药物,一旦离了和天道盟的合作,那恐怕在广州都活不下去呢。”

庾悦恨恨地说道:“又找了一个背锅承担责任的,就是天道盟,反正所有的罪行都是别人的,他们就是无辜的,被迫的。这世上怎么会有这样无耻之徒!”

陶渊明冷笑道:“若不是靠了无耻,谎言,这天师道又怎么能存续这么多年呢?想当年连刘裕都信了这些家伙的鬼话,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上当受骗,恐怕内心深处对妖贼的同情和对人性美好的迷信,就是主因吧。”

刘穆之淡然道:“是的,寄奴就是太容易相信别人了,以为别人跟他一样君子坦荡荡,才会给小人所欺骗,不过陶公可以放心,现在有我在,没有人可以骗过我的眼睛,我不会让寄奴再犯以前的同情心之误!”

陶渊明哈哈一笑:“穆之兄不用这样暗讽我,在你面前,我是不敢有谎言的,因为一旦给揭穿,后果会比不说谎更严重,再说,我也没有必要撒谎,如果我真的和徐道覆是一伙,现在还会敢主动来见你吗?”

刘穆之平静地说道:“是不是真话,我自然会查清楚,不过,你刚才这些话的意思,是徐道覆想说,他们这回起兵叛乱,是天道盟指使的,对吧。”

陶渊明点了点头:“是的,徐道覆就是这个意思,而且为了让他们相信这点,天道盟的斗蓬还出示了大量的证据,证明何无忌早就把战争储备往南康运输,暗中集结军队,想要先下手为强,在刘裕讨伐南燕之时,同时南征广州,将他们一举消灭。”

刘穆之叹了口气:“这回斗蓬倒是没有说谎,这个消息应该是刘婷云透露出去的,想必是何无忌出征时也约了刘道规和刘毅一起出兵,而刘毅出兵的准备之事,是瞒不过那时候的刘婷云的,所以借着这种兄弟关系,刘毅也知道了何无忌出兵之事,知道了他的粮草军械存储之地,知道了他的征兵约定集合的时间和地点,而就是这些致命的情报,让天师道能打一个时间差,在何无忌粮草先到南康,而军队没有集结到位之时,一举突袭,借着商贾身份的掩护,一天就拿下了南康,夺取了何无忌所有的进攻物资!”

庾悦喃喃地说道:“原来是这样,我一直以为何无忌是贪功冒进才中了埋伏,原来,他是因为战争储备落入贼手,不得不进攻啊。只是,妖贼哪来的实力,能伏击他的常备军团呢?那也是上万精锐啊。”

刘穆之沉声道:“如果是陆战,妖贼不会占什么便宜,他们虽然是突袭,但是当时卢循的大军还在广州没有出动,只有徐道覆手下的万余人马,这支力量无法吃掉何无忌的精锐,但他们用了奸计,提前把大量可以模块化组装的木料,以低价卖给了南康百姓,存在其家中,拿下南康之后,征用这些木料,迅速地搭成了几百条战船,然后在水路上截住了何无忌的船队,决战之时,风向又突然对妖贼有利,这些原因加在一起,才导致何无忌兵败身亡,整个江州就这样崩溃了,而妖贼也因此士气大震,收编了大量的降军,还有江州本地的各路盗贼与绿林,以及江上的水匪。”

“后面刘毅出击,虽然也有抢功的嫌疑,但也确实考虑过贼势难遏,是要反击一下杀杀他们锐气的,不然会有更多的人倒戈加入,只不过刘婷云这个深藏的内鬼再次害了整个豫州军团。陶公,你的意思,是天道盟一直在指挥和引领着妖贼的军队,所以徐道覆想说这些也跟他没关系了?”

陶渊明平静地说道:“他当然不会傻到说自己是受人指使,他也爽快承认自己确实是想起兵,因为他知道刘裕的个性,是绝不会真正放过他的,灭了南燕之后,下一个就是他。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果然他拼出了机会,要不是刘裕太厉害,这回就成功了。”

刘穆之冷冷地说道:“既然他也说了这回就是他想起兵,也认下了这么多滔天大罪是他的责任,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打到底就是了。现在我有点明白他的想法了,他是想攻取荆州,以作为跟刘裕东西对峙,平分天下的本钱。而你,是天下名士,更是在荆州这里很有影响力的大文人,他是想借用你的影响力,来拉拢荆州的士人,肯为他所用吧。”

第5010章 劝降亦是辩论赛(五)

陶渊明平静地说道:“这只是他的目的之一罢了,先顺着你的这个话往下说,我讲到这里时,也是跟他放开了话头,问他现在攻打建康失败,是想要借机寻求一个招安退兵的机会吗,还是要跟刘裕讲和。”

“徐道覆听到这话,冷笑道,如果我是刘裕,会不会接受这样的条件,就此罢兵,只保留扬州和江北,青州这些地方?”

庾悦跟着说道:“这怎么可能呢,荆州和雍州还在我们的手中呢,还有兖州,更何况现在大晋守住了建康,夺回了战略上的主动权呢。”

陶渊明微微一笑:“我也是这样说的,但徐道覆却冷笑道,现在虽然一次进攻建康不成,但天师道仍然有二十多万军队,荆州一直被隔绝和围困,他马上就会掉头带主力部队拿下荆州,到时候跟刘裕再谈判,用刘道规和荆州诸将为人质,逼刘裕肯同意以江州为界,各据东西,就算刘裕不同意,那些吴地的世家大族,在这次战争中吓破了脸,损失惨重,他们也需要时间来恢复自家庄园的生产。”

说到这里,陶渊明看向了庾悦:“庾公,如果是要你来选择,你会怎么选呢?是想继续打下去,再打个三年五年,还是就此暂罢刀兵,休整几年呢。”

庾悦的嘴角勾了勾:“当着穆之兄,我也不说那些客套话了。从刘大帅的北伐南燕到这次与天师道的战争,至少我庾家在这两年里,可以说掏空了家底,十年以上的积累,几乎都用光了,收回庄园土地之后这几年好不容易攒了点东西,现在是连本带利地用完了,即使是我们在建康的产业,都变卖了一些,不然我连重组庾家军团的事都做不到。穆之兄,你是从建康回来的,应该知道我所言非虚。”

刘穆之点了点头:“是的,你们庾家确实是在变卖一些建康城的产业,怎么,你要再组一支军队?上次的三千部曲的事情,这么快就忘了?”

庾悦哈哈一笑:“不过就当是养了三千白眼狼罢了,我们庾家还亏得起这点,不过,现在是要反击,追杀妖贼的大好时机,也是立功的机会,所以我当然要重组军队,再拼一次,上次主要是因为我不知兵,这回我可以…………”

陶渊明连忙发声打断了庾悦:“庾公,咱们还是先说正题,你只要回答穆之兄,如果让你来选择,你这个大世家,会不会继续打下去,而且这一打可能还要打个三年五年都不一定结束呢。”

庾悦咽了一泡口水,说道:“呃,这个嘛,如果刘大帅有足够的把握,半年内就能反击消灭妖贼,那我们也许会跟进,但说实在的,我们确实是需要喘口气了,连着打了两年仗了,在豫州,江州和湘州的产业都给打没了,就连建康城中的商铺和吴地的土地庄园都受了不小的影响,这点穆之兄是知道的。”

刘穆之淡然道:“我当然知道,打仗嘛,就是这样,平民百姓损失的是性命和家园,而世家高门也是会损失财富和人力,这就是我们必须要结束这个乱世的原因,不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而是为了天下太平,所有人才可能过得好。不过,庾公你也应该明白,不消灭了妖贼,不驱逐了胡虏,这天下怎么会有太平?现在你们只是损失一点产业和人丁,要是让他们得了天下,你庾家能不能活下来都要打个大问号了。”

庾悦勉强地挤出一丝笑容:“这,这个我当然知道,所以我们庾家一直是听从朝廷号令啊,有人出人,有粮出粮,到现在也没有不合作过吧。但你穆之兄既然是要问我们家真实的想法,那我肯定也得说实话啊,妖贼和胡虏当然是要消灭的,但不必急于一时嘛,条件不足时可以缓缓,我家这样想,其他家族更不用说了。穆之兄,你能保证在当时徐道覆跟陶公说这些话的时候,能在一年内消灭妖贼吗?”

刘穆之微微一笑:“我说实话,当时我是保证不了,但现在可以了,因为徐道覆在荆州之战中损失掉了最精锐的主力部队,多年老贼,更是打掉了妖贼的军心士气,现在部队虽众,但多是新附的乌合之众,不足为虑了。”

说到这里,刘穆之看向了陶渊明:“不过,那时候的徐道覆,还是有实力的,也真的是在后面想要攻取荆州了,陶公是如何和他回应的?”

陶渊明淡然道:“我表面上就是说刘裕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而荆州的刘道规军团,在开战之初就顶过了巨大的危险,现在一年多下来,荆州的防守已经稳如泰山,即使是妖贼的主力转头回去攻打荆州,也不可能拿下。”

“但这时候徐道覆却突然冷笑起来,说荆州他一直留着不攻,就是因为荆州是到口的肉,随时都可以吃,他有足够的把握和信心,在三个月内拿下荆州全境,而且,他愿意为这个,和我打赌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