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5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57节(1 / 2)

刘穆之冷冷地说道:“你陶公太能折腾,太有本事,而且在你的身后究竟是谁,我现在看不透,所以,我并不想放你去这些大州。我说过,可以让你先在朝廷有个高官厚爵,恢复你祖先的荣光,又是何乐而不为呢?”

陶渊明叹了口气:“京城是非之地,哪是这么容易可以长久盘踞的,我以前在桓玄篡位时也去过建康,也曾经尝试过成为他们的一员,结果却是被无情地打击,鄙视,在他们眼里,哪怕是我这个天下名士,也不过是个乡巴佬进京,全无底蕴,留在京城所需要的产业,他们是一丝一毫也不肯让给我,所以,后来我一怒之下,也给桓玄出了个主意,让他以跟这些世家子弟们赌钱的办法,赢下这些人的产业,据为已有。”

刘穆之脸上的肥肉抖了抖,笑道:“我说这个锼主意是谁出的,占了一些小便宜却是结怨整个建康世家,包括得罪在京口的土豪们,原来是渊明你啊。”

陶渊明冷冷地说道:“如果不是你和刘裕,还有他的京八党手中有军队,提着刀子,这些世家高门对你,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穆之,在这些人的心里,早就有高低贵贱,你是挤不进去的,所以,我不想跟这些人呆在一起,宁可去远方边疆,从头开始经营。”

刘穆之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你想要哪个大州呢?而且,你不是要帮庾悦上位吗,甚至派你的族人好友罗龙生去指挥他的军队,难道你就这样扔下庾悦不管了吗?”

陶渊明平静地说道:“我只是按你们制订的规则来行事,利用我被妖贼绑架时,知道他们的内情,再帮庾悦出手组建军队,然后靠此军队来追击妖贼,立下战功,庾悦靠此功得一大州刺史,而我也可以用辅佐之功,分到你承诺给我的边州,这个边州,最好是益州。”

刘穆之笑了起来:“这会儿你怎么不要荆州了?”

陶渊明摇了摇头:“要荆州这只不过是说给庾悦听的,让他也去争取荆州,其实我心里很清楚,荆州是大晋最重要的州郡之一,绝不可以让给不信任的人,刘道规之后,荆州刺史之职在别人眼里是肥差,但也是刀山火海,无实力却要硬占此位置之人,那会万劫不复。当然,这个道理,庾悦不明白,但你我心中清楚。”

刘穆之沉声道:“那你是想在庾悦立功之后,让罗龙生领兵,你为参军或者是长史,或者是行军司马,然后亲自夺取益州,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益州刺史,是吧。”

陶渊明冷冷地说道:“是的,正是如此,穆之兄,这样一来,我是光明正大地报了国了,有此回报,不过分吧。”

第5029章 益州为偿大交易

刘穆之冷笑道:“你这是空手套白狼,自己不出一兵一粮,却是用了庾家的资源,让庾悦当了冤大头,最后是为你打出了个功劳,还有,就算是负责征兵和管理军队的罗龙生,他又能捞到什么好处?”

陶渊明微微一笑:“如果一切顺利,攻克益州,那罗龙生以其军功,当个西夷校尉,管理益州的军事,没有什么问题吧。我当刺史,他管军队,这样相互配合,他也能在益州安家落户,岂不是很好?”

刘穆之勾了勾嘴角:“我差点都忘了,这罗龙生的祖上罗尚,可是当过益州刺史的,永嘉之乱开始时,罗尚被氐人李特的流民起事所败,虽然击杀了李特,但又被其侄李雄打败,逐出了益州,此后罗氏后人被迫客居荆州,而罗龙生这一支,混的更惨一些,在荆州那些年的混乱内战中,被迫进入了奚族山越所在的山岭之中,成为他们的族人,怪不得罗龙生这么听你的话,原来跟你是有相似的经历啊,也有恢复祖上荣光的梦想,这个反攻益州的想法,就是他的吧。”

陶渊明点了点头:“是的,就象我不可能忘了侃公的辉煌一样,罗龙生也忘不了从蜀汉的名臣罗宪,到益州刺史罗尚,这罗氏祖先在益州一带的影响力,能打回故乡,光宗耀祖,就是他的诉求,而这点,我可以满足他。”

“我们通过庾家的钱粮和私军起步,一路之上招降纳叛,收罗在天师道之乱后的散兵游勇,最后庾悦无法控制的军队,我们留着,用来作为收复益州的主力,打得下来,那益州就交给我们,如果打不下来,我们全军覆没,也不会占用朝廷的资源,甚至你们可以认为借谯蜀之手,来除掉我们这些不安定份子,这可是无本万利的好事啊。”

刘穆之哈哈一笑:“无本万利?你们据了蜀中,只会比谯蜀更加危险,会成为第二个天师道,早晚有一天还会威胁大晋的,我为何要助你成事呢?”

陶渊明微微一笑:“因为我可以打下一方天地,跟你作同样的试点啊,你们愿意用南燕之地,青州齐鲁,来搞什么吏士学校,来取代世家高门,我也可以在益州这样的边远之地,搞传统的士族天下,让那些以后在你这里无法立足的世家子弟,破落士族们,来益州这地方重新找回士族当家的感觉。”

“你说你的这套优越,是以后的主要制度,而我不这样认为,既然我们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就各自保留自己的一块地方。你这里以后要是用吏士来取代现有的世家子弟,让庾悦这样的世家混不下去,就必然会有很大的反弹,那些失了权势富贵的世家子弟,若是没了去处,那必会拼死反扑,到时候搞不好会再来一波内战,你们担心的,不就是这个么?”

刘穆之的眼睛,被他脸上的肥肉挤得微微地眯了起来:“你的意思,是你如果拿下益州,以后我可以把那些与新法作对的世家高门,那些继续阳奉阴违,不服号令的豪强士族们,发配到益州那里,交给你来管理?”

陶渊明点了点头:“益州的这些个地方豪强大族,天生反骨,对于外来的统治者,一向是强时恭顺,弱时反噬,之前毛家在益州,就是毁在这些本地大族的手中,我收复益州之后,当然也不能依靠他们,就象你在青州,没事找理由也要除掉那韩家,封家。所以,我在益州,也得把那些个一向作乱的蜀中大族给连根拔起,换上我们吴地过来的世家子弟和士族,这样才能安稳呢。”

刘穆之冷冷地说道:“听起来似乎你还是在为朝廷分忧解难呢?可你说得再漂亮,不还是为了你和罗龙生能长久地占据益州,割据自立吗?”

陶渊明哈哈一笑:“那难道现在的益州就不是割据自立了?交给我,起码是臣服于大晋朝廷的,起码也会帮你们接收不少不愿意跟你们合作的士族,世家子弟,起码也会向朝廷上交应有的税赋。如果你们真的想要北伐,也许我也会根据当时的形势,配合朝廷,再去拿下梁州,仇池这些地方,扩大疆域,这对你们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刘穆之沉声道:“我们可以自己出兵拿下蜀地益州,为何要让你打呢?当年为了暂时地休战,我们暂时地放过了妖贼,让他们盘踞广州,结果后面闹出这滔天的大反叛,差点让整个晋室都没了,这样的错误,要我们再犯一次?”

陶渊明平静地说道:“完全不是一回事,妖贼一向是反叛朝廷的,而我们则是忠于朝廷,只不过跟现在掌权的刘裕和你政见不同罢了。政见不同,那就各据一地来证明自己的这些理念是否正确呗,你们有整个大晋来证明,我拿一个小小的益州,作为士族们最后的避难之地,这样都不允许的话,那你不如现在就杀了我,然后在国内强行推行你的这套,我倒要看看,你们的天下,能撑多久?!”

刘穆之没有说话,眼中光芒闪闪,显然,是在思考与权衡。

陶渊明继续说道:“你如果不想杀我,也可以把我送回建康继续讯问,治罪,把罗龙生想要自立的事情告诉鲁宗之,让他来处理罗龙生,然后庾悦的私家军他自己管理,哦,不,应该是你跟他再谈判,让他交出这支军队和钱粮,换取一个中州的刺史或者是朝中的尚书级别的官员,安抚他庾悦,然后再继续把这天下,跟个大饼一样地切分,去赏赐那些京八兄弟,有功将士,从刘毅到檀道济,这些个老将少帅们,人人各拥数万兵马,镇守一州,大晋再次藩镇林立,军阀割据,然后过几年,天下平定了,伟大的刘大帅,带着再世孔明的刘长史,再次北伐,直指长安,横扫两京,驱逐胡虏,完成不世之功业。”

说到这里,陶渊明笑了起来:“不过北伐之前,记得先搞定世家高门,还有能收得上税哦。”

刘穆之伸出了手:“别说了,成交!”

第5030章 两害相权取其轻

一刻钟之后,荆州刺史府,别院,刘道规的病榻之前,刘穆之面色凝重,坐在一个木墩之上,在高脚家具还没有出现的这个年代,这种半高的坐具,已经渐渐地开始取代以前的地上席子或者是蒲团,成为供人坐下的道具,也因此让跪坐,盘膝而坐这些古老的坐姿,渐渐地成为历史,不过,对于刘穆之来说,纯粹只是因为他这一身的肥肉,让他按传统坐姿会非常地难受,所以才找了这么一个道具,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会成为未来的一场家具界的划时代改革。

而刘道规则是气若游丝地看着刘穆之,他的精神状态显然很不好,面上隐约有紫气浮现,却还是眯着眼睛,对着刘穆之喃喃道:“看你这样子,似乎谈得很不顺利啊,不能治陶渊明的罪吗?”

刘穆之摇了摇头:“我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与徐道覆勾结,而且他从妖贼那里逃了出来,说是被徐道覆从建康城绑到这里,在马头大战时借机逃脱,还找到了庾悦,策划了一个大交易,本来是要找你谈判的,结果,找上了我。”

刘道规轻轻地闭上了眼睛,喃喃道:“幸亏是你来做这个交易,换了我,既不能拒绝,也不能让步,最后恐怕还是要我大哥来处理这个麻烦的事。他既然找上了庾悦,那肯定不是让庾悦给他作证的,而是要拉上庾悦这个世家代表,来追究我夺走庾家部队的责任吧。”

刘穆之平静地说道:“你没有责任,你是征西将军,都督豫州以西诸军事,别说夺了庾悦的部队,就是要了庾悦的脑袋,也是你职责范围之内。”

刘道规轻轻地叹了口气:“这世上哪有这样为所欲为,不顾后果的权力?当年大哥因为谢停云之死,一怒之下灭了太原王氏满门,表面看起来是快意恩仇,但却引起了几乎与世家间的战争,最后只能作出妥协,把好不容易经营下来的江北之地让给世家高门,还允许他们的子侄从军,挂名去窃取军功,甚至还默许了吴地的那些分给功臣们的土地,最后被世家高门以各种明里暗里的手段收回。”

“王愉当时已经退出了一流世家的行列,可庾悦却还是顶级世家的掌门,我这次的处理,善后之事会比上次更麻烦,而庾悦找到了陶渊明这个天下名士当他的说客,唉,只怕大哥要作的让步,会更多啊。”

刘穆之摇了摇头:“这些你说的上次让步,一大半你大哥是不知情的,是我瞒着他,通过妙音去和世家高门作的妥协,在我们有足够的吏员们能治理基层之前,我们还是不能跟世家高门撕破脸,不然内耗损失的是自己的实力,各种外敌就会趁虚而入,八王之乱,就是最惨痛的教训。”

刘道规睁开了眼睛,看着刘穆之,平静地说道:“你是准备要把荆州让给庾悦,还有他背后的陶渊明了吗?”

刘穆之摆了摆手:“你误会了,庾悦也许是想要荆州,甚至为了控制荆州,还准备让庾家放弃在吴地的产业,交还给朝廷,换取一个荆州刺史之职位,但我并不同意这样的交易,荆州太过重要,事关整个大晋西部的稳定,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在这里凭空出现一个比北方胡虏更可怕的敌人,所以,荆州刺史之职,绝不能落入世家高门之手。”

刘道规点了点头:“宁可我一死向世家门阀作个交待,也不能让荆州再入世家之手,不然他们北连鲁宗之,外结谯蜀或者是后秦这些外部敌人,割据荆州自立,我们既没有消灭他们的名份,也没有足够控制荆州的实力,到时候进退两难,会误了大哥的大事。不过,陶渊明难道看不清这些吗?”

刘穆之正色道:“陶渊明说,他要借庾悦的人力和军械粮草,先是给庾悦组建一支军队,用于对妖贼的作战,立功之后,他把这支军队中忠于他的人马抽取出来,由那雍州军中的罗龙生率领,去进攻益州的谯蜀叛军,打下益州之后,他陶渊明当刺史,罗龙生当西夷校尉,以后那些不愿意和我们合作的世家豪强们,可以安置到蜀地,继续他们的世家天下。”

刘道规默然半晌,才叹了口气:“高,实在是高,不愧是陶渊明这个顶级的权谋家能想出的主意,既能支持了庾悦,又能让他痛快地用自己手中的资源,来支持陶渊明独立成军,再看起来用为国立功,平定叛乱的做法证明自己的忠诚,打下一块世袭罔替的割据之地。一旦让他得手,那这个益州,会成为大晋最大的分裂与叛乱之源,所有对我们新法令和政策不满的世家子弟和士族,都可以堂而皇之地到那里聚集,就象司马国璠和司马楚之这些宗室叛徒一样,依托后秦,就成为我们无法根除的心腹大患。而益州,会比前几年的广州一样,还是个合法的政权,我们更无法直接出兵消灭!”

刘穆之点了点头:“是的,你分析的完全正确,那么道规,你告诉我,如果你在我的位置之上,如何处置此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