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95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295节(1 / 2)

刘裕笑着摇头道:“阿寿,你我永远是在战场上的兄弟,是可以互相为了对方,舍出性命不要的,我是几次救过你,但你也是宁可跟你爹决裂,宁可命不要了也是要来维护我,我当然会当你是兄弟,不管你爹怎么建军组队,那是他的事,不是你的事,我是会一直跟你在一起的。”

刘敬宣轻轻地摇着头,说道:“我怕的就是这个,寄奴,在少年的时候,你我都不过是寻常的士卒,最多是个队正,幢主,军主之类的,我们不需要负太多的责任,也不会有太高的军职,我们可以自己冲锋陷阵,一起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不用考虑太多的事情。”

“可是到了后面,我们立的功越来越大,自己的官职越升越高,一切就会起变化了,你要为京口出身的良家子兄弟们谋个前程,继续为了正义,光明,还有那驱逐胡虏,恢复中原的理想而战,胜利之后,兄弟们能升了职,当了官,最不济也是得到了赏赐,可以回去光宗耀祖,置田购宅。”

“可是我们淮北的强人们呢?以后不管是我爹,还是我,都要继续带这些兄弟的,他们不要官职,甚至不要赏赐,只要在战斗中的缴获,打仗时招之即来,打完仗后掳掠即走,即使是俘虏的敌军,也是在战后卖给朝廷,取得钱财,就象鲁宗之,他当年就是给高素的部下俘虏,最后到京城拍卖,而那些拍卖所得的钱财,世家拿了一半,另一半,则归了这些强人将士们所有。”

刘裕点了点头:“还上交了一半,不容易,难怪我在淝水之战后看着不少其他部队的将士忙着缴获和捕俘,却不去追击苻坚,我是给慕容兰所阻,没有追上,想来要是其他部队也去追杀的话,苻坚在那次战斗就会被拿下了。”

刘敬宣笑道:“我是当时吃了大力丸,直接晕过去了,不然的话我也会追击的,不过刘毅倒是跟我们这些人一样,去抢你射杀苻融的军功了,所以其实我应该和刘希乐换个位置,他才是适合继承我爹的最佳人选,而我,应该一直跟你当兄弟才是。”

刘裕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若有所思地说道:“你这样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希乐对于部下的管理,和你爹这种强人的方式,倒是高度接近,难道,他家也是强人出身吗?”

刘敬宣点了点头,说道:“是的,刘毅的曾祖父和我的曾祖父曾经都是祖逖将军的部下,只不过,我曾祖身为寨主,统领了上千兄弟,而他的曾祖父,则当年只统领了百余人,后来受到了其他世家的赏识,举荐为彭城一带的捕头,游徼,以保护一些来往来淮北与吴地之间的运输商队,最后累功和钱财,买下了一个京口的户籍,就此落户京口,这些往事,寄奴你恐怕是不知道的吧。”

刘裕微微一笑:“我们京口的规矩,不问以往,只谈现在,刘毅家在京口落户了几十年,我们京口人早已经把他视为本土乡亲的。”

刘敬宣摇了摇头:“希乐比你想象的要复杂一些,他家当年的这些旧部,在他落户京口之后,也分得了不少他们以前护卫时的报酬,各自散去,有些人是就此消失不见了,甚至是改名落户,做了一个土豪富商,而更多的人,则是买下一块偏远山地,自立为山寨寨主,他们还是放不下以前的战斗经历,但又不愿意再回淮北,于是就在淮南一带,干起了绿林好汉的营生,平日里看着象是个乡中的绅士,地主,但实际上却是收养了不少江洋大盗,绿林好汉,变成了帮派。”

刘裕的眉头一皱,说道:“淮南那地方,自古是楚国的公子春申君的封地,收养的门客成千上万,大多数是手上有人命的豪杰之士,这风气一直流传,以至于今,当年诸葛恪据淮南叛晋时,手下就有五百多门客,在诸葛恪死后拒不投降,敌人大将每问一个人降不降,不降则杀,如此杀尽这五百多人,竟然无一人贪生怕死,此等豪侠义士之风,天下闻名,现在看来,就是这种宁死不屈的绿林强人吧。大概正因为民风如此,希乐的这些江湖朋友,才会在淮南落户安家呢。”

刘敬宣冷笑道:“但这些人跟我们淮北的山寨强人不一样,他们是在大晋的内地活动,接受雇主们的请托,杀人越货,打家劫舍,甚至会去攻击来往的官船队,有时候也会杀一些来往于荆扬之间的官吏,手上沾满了鲜血,我们淮北的汉子,并不看得起这些不杀胡虏,却是在内地兴风作浪的帮派,但大家有明确的地盘,只要他们不来淮北生事,我们也不会为难他们。有的时候,也会跟这些人有合作关系,刘毅的祖辈,就和这些帮派有些交情,所以刘毅这辈时,也对这些人多有庇护,这些就是刘毅找来的外援,攻击刁逵府时,就是这些人出手。”

刘裕点了点头,说道:“这些人武艺高强,手也黑,我第一次见到时,也吃了一惊,我们京口人绝不会这样做,这让我第一次对希乐,有了一丝恐惧。”

第5223章 希乐势力寄奴惧

刘敬宣笑了起来:“这世上还有让你害怕的人啊,我倒是第一次见到呢,不会是真的这样想吧。”

刘裕叹了口气,摇头道:“我没有撒谎,阿寿,在你面前我没必要隐瞒什么,老实说,让我恐惧害怕的,不是因为他们杀了人,因为在京口,外地过来的江洋大盗,北方南下的流民,与我们京口人起了冲突后有所死伤是常见之事,还有吴地的世家高门的家丁护卫在我们这里耀武扬威,想要横行乡里的,给我们私下打死的也不是没有,死人之事,我之前见过不少,身为乡吏也帮着处理善后,掩埋过一些无名尸体,并不是没见过那种场面。”

“但让我害怕的,是刘毅居然带着这些来历不明的人,竟然大胆到直接进攻刺史府,我当时只是想杀了刁逵,因为他公然地侮辱我们京口,侮辱我们京口为国战死的前辈先烈,还企图指使刘毅来杀我,挑起我们京口的内斗,对于这种敌人,非杀不可,但他毕竟是朝廷命官,所以我是选择悄悄地暗杀,这也是符合我们京口法则的。”

刘敬宣点了点头:“这事我知道,你们在祖逖将军的神庙面前起过誓,抽过签,最后是决定由你执行,你孤身一人走茅厕道潜入,几乎是得手了,若不是谢玄早有准备,带着我爹出现,刁逵兄弟早成你刀下之鬼,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对你只有一个大写的服字,感叹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汉,我若当时在场,必会助你成事。”

刘裕笑了起来,但这笑容转瞬而没,他叹道:“本来刘毅是在外面接应的,可是当我杀到刁家兄弟面前的时候,才知道刘毅居然率众公然从正面杀了进来,这性质就不一样了,那是攻打官府,如同造反。而且刘毅是先抢了武库,带走了大批军械,然后才去抢刁家的金银财宝,根本就没想着按之前的约定那样,冲进来杀刁家兄弟。从这件事上,我第一次看到了刘希乐真正的野心,他是想借一切机会,抢夺足以让他建军组队的资源。”

刘敬宣微微地眯起了眼睛:“只有手中有足够的家伙,尤其是军用的盔甲,军械,才能组起自己的军队,你既然知道刘毅是这种人,为何还要多年来跟他继续合作呢?”

刘裕轻轻地叹了口气:“因为,我那时还以为,刘希乐这样做,是想组建一支自己的人马,小队,然后带队投军,这样提升自己在军中的地位,进军队后就能成为一个军校,可我想错了,后面刘毅似乎也只是带着十几个亲友和伙伴投军的,并没有组队而来。”

刘敬宣冷冷地说道:“这就是你不了解刘希乐的地方了,以后我才知道,他的那些江洋大盗朋友们,是以个人的名义,分散投军的,分在了不同的部队,这样不显山露水,后面老虎部队选拔的时候,有三四十个这样的高手,进了我们部队,然后都慢慢地分到了刘毅的手下,成为他起家时的部下。”

刘裕的脸色微微一变:“还有这种事情?这组队难道还能是靠关系在一起吗?开始我还和刘毅在一个队里呢。”

刘敬宣叹了口气:“寄奴啊,你就是太实诚了,我们当时是选拔各队的队正,幢主之类,这些军官的位置,是靠本事在选拔中取得优胜才有的,但队员选择队长,愿意跟谁,是可以自愿的,要不然为啥铁牛,包括我是一直想跟着你呢?后来只不过是因为我没进老虎部队,所以没在继续和你一个队而已,可是刘毅的身边,刘藩刘粹这些他的兄弟,还有赵毅,诸葛长民兄弟等人,多年来可是一直跟着他的,你以为这些只是个巧合?”

刘裕的眉头微微地皱了起来,说道:“我记得这是双向选择的,作为队长的可以挑自己看中的战士,而这些人如果愿意跟随,那就可以成为部下了,这也是我们北府多年来的规矩,现在你这么一说,我是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希乐看来是早有准备,让他的同伴们分头进入老虎部队,最后归于他的部下,实在是高。”

刘敬宣冷冷地说道:“不止如此呢,后面作战的时候,还有数百名分散在其他普通部队的勇武之士,也都临时归于刘毅所在幢的指挥之下,这些人配合熟练,在战场上用了很多帮派冲突时的小队作战模式,非我北府军训练出来的,一看就是以前就相识,共同使用的战法,所以我爹对刘毅一直非常警惕,因为他不仅是这样指挥来历不明的旧识,还有意地在俘虏中挑选那些精干强悍之人,甚至是自己出高价买下,名义上这些人成为了他们家的仆役,但后来这些人大多数也成为了他的部下,甚至是那个建康的地下军团,现在有不少管事都是当年淝水之战时,给他俘虏的精锐呢。”

刘裕叹了口气:“他的计划很成功,这些年来,靠着不断的胜利,靠着不停地收编这些精兵猛将,希乐的军团规模和势力越来越大,而且只听他一人指挥,这是我非常头疼的地方,其实阿寿你的部下也只听你的号令,但问题是你听我的话啊,我就是要你交出军团给镇恶,你也二话不说地答应,,但是希乐…………”

说到这里,刘裕摇着头,难以继续了。刘敬宣沉声道:“所以这些年来希乐跟我争来斗去的,一有机会就要踩我,其实也是因为我们是同类的人,都自己有自己的军团,有竞争关系,只有把我打下去了,他才有资格挑战你,这回你大战没有带他参加,已经是有考虑如何夺他军团了吧。”

刘裕的眉头微微一皱:“不瞒你说,确有此意,希乐虽然是跟我们一起建义起事,一起投军报国的兄弟,几十年来也算是同生共死,但他现在的存在,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了大晋的利益,甚至不排除国家的分裂,所以,他的军,我必须要夺,必要的时候,我需要你助我。”

第5224章 军团主将致乱源

刘敬宣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寄奴,这并不和我们京八党建立时的规矩啊,我理解你的心情和想法,但要是坏了你一手确立起来的规矩,你就不怕失了京八内部的团结吗?”

刘裕正色道:“阿寿,你说说,我们京八党是什么?”

刘敬宣不假思索地说道:“京八党就是我们北府兄弟,尤其是落户在京口的北府兄弟,当年为了打倒桓玄,护我北府,而成立的军汉武夫们的团体,为的是上保国家,下护北府,再不能受桓玄或者是世家高门的控制与欺压。”

刘裕点了点头:“桓玄的本质,是那种世代割据荆州,不服朝廷,不尊国家的军阀世家,而吴地的世家高门,你说的那些世代欺压我们,控制我们的,则是那种不知军事,只想着权力世代传承,让我们如同他们的鹰犬一样,随意驱使,任意撤换或者是诛除。对吧。”

刘敬宣笑道:“太他娘的对了,这些人仗着自己有文化,会治国,掌握国家大权,可以随便地发号施令,要我们打仗了就得招之即来,看我们建功立业了就要拆我们的军队,夺我们的军权,甚至对我们北府的元老宿将们无情地清洗杀害,我们不想受制于他们,这才有了京八党,有了京口建义,后面我们也宣称了我们北府兄弟亲如一家,同气连枝,不能随意地插手,剥夺兄弟们手中的军队,这也是你们三巨头当时商量好,作为全京八党的原则,寄奴啊,我的军团交给你,是我心甘情愿,但如果希乐他不想交,你不能硬抢。”

刘裕微微一笑:“在京八党内部,确实是这个原则,但凡事不是一成不变,我们痛恨的是世家并无撑起国家,为国征战的能力,却是要死占着权力,而我们京八党,北府军诸将,如果都是手握重兵,掌握军团,甚至是再兼任刺史,割据一方,那一个个不就都成了桓温桓玄吗?要是把所在的地盘再传子传孙,不听朝廷的号令,那不就是让大晋再次分裂,甚至是必然要内战了吗?”

刘敬宣笑着摆了摆手:“不会的,不可能的,大家都会听你的号令,就算是刘希乐,他也…………”

刘裕脸上的笑容突然消失,正色道:“那要是我不在了呢?要是我死了或者是不再掌权了呢,大家到时候听谁的?谁会服谁?刚才王镇恶在这里说的话还不明白吗,诸多同辈的少帅大将,并不服他。就象希乐,无忌这些同辈的兄弟,也不一定会完全服我,听我的一样。国有国法,军有军规,如果只是服从我而不是服从国家的将令政令,那是不是只有我当皇帝这一条路了?我死之后,他们会听从我的儿子,继任的皇帝吗?”

刘敬宣哈哈一笑:“你若是真的可以取代司马氏的皇帝,别人我不知道,我是愿意向你效忠的,而且我也敢说,除了希乐他们这些人,这恐怕是我们全体北府兄弟都想要做的事。”

刘裕摇了摇头,正色道:“你们就算愿意臣服于我,拥立我为帝,那我儿子呢?现在我刚刚两岁的义符,义真他们,你们愿意以后向他们也效忠?”

刘敬宣的笑容马上僵在了脸上,刘裕的话说中了他不愿意去想的事,也让这个汉子,无言以对。

刘裕长叹一声,拍了拍刘敬宣的肩膀,正色道:“阿寿啊,我知道兄弟们对我的崇敬之情,但这不是我想学那些篡位之人,想取代司马氏的晋国,再建个王朝的理由,我们最痛恨的就是那些明明没了能力,却要为了保自己的权力,要让子孙世代继承,从而打压,欺负有才有能之士的世家高门,你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孩子不成器,所以不准备把你的军队,地盘让他继承,最多只让他袭个爵,有口饭吃,连你阿寿都明白的道理,我怎么会不明白呢?”

刘敬宣咬了咬牙:“可是很多事情,如果你不是以皇命下达,而总是要通过王皇后再以皇命来传达,那是不能天下人从命的,尤其是世家高门。”

刘裕正色道:“也许以后有一天,我会以某种方式来行使天子之权,但我绝不会嘴上说着打倒父死子继,世代相传的世家门阀体制,自己却是当了千秋万代,让儿孙继承的皇帝,一边说着为了国家,要让你们放弃自己手中的军队,地盘,一边把这些收为自己家族所私有,这是最大的虚伪,我刘裕,要的就是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就算取天下之权,将来也会交给足以继承这个权力的,而不是靠了血缘,传子传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