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东晋北府一丘八 >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5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53节(2 / 2)

第5555章 以物易人万恶先

黑袍轻轻地摇了摇头:“老实说,在弟子当年正式加入天道盟,成为使徒行者之前,我是不太相信这种鬼神之说的,作为一个自幼饱读诗书的年轻人,看到这里,不仅是击节赞叹,甚至我相信,这是伊尹设下的障眼法,以什么神奇的诈术,骗过了所有人的眼睛,比如说是以箭射穿水袋这种,但后来想想,几万双眼睛都盯着呢,方圆数十里人山人海,又怎么可能使用这些诈术?后来我进了天道盟,知道了这天地间真的有鬼神之力的存在,就不再这样想了。”

老祖淡然道:“我现在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确实当时是天降大雨,把成汤给生生地从火堆上救了下来,但救他的,不是商部落的祖先和鬼神,他们倒是想吃到成汤的魂魄,作为君王的,一个人可以顶万人,但伊尹却是用了正道道仙的法力,以提供给他们香火,放夏桀和淳维一条生路为代价,感动了这些正道道仙,让他们做法施雨,救下了成汤。”

黑袍和斗蓬同时脸色一变:“还有这种事?那商朝的祖先与神明,不会因此更为忿怒,降下更多的灾异吗?”

老祖摇了摇头:“那倒没有,因为这次的大旱,其实不是商部落的祖先所为,而是正道诸仙们做的,因为商汤代夏,在战争中杀死了很多人,也消灭了不少诸侯方国,这些诸侯大多数是正道道仙的,一下子等于断了香火,所以非常愤怒,趁着商部落的邪道诸神们在战争中消耗了很多法力,用于打仗胜利上,这正道诸仙干脆就在战后让天下大旱数年,又有各地的洪水与地震天灾,以示震怒,他们就是想逼商人献祭了成汤本人,出这口恶气。”

“可是他们也没有想到,成汤居然愿意舍身为天下人而代为献祭,而伊尹在与他们沟通之后也保证,一定会年年祭祀,以不杀生的形式,给与这些正道诸仙们足够的香火与灵力,还放了夏桀父子一条生路,于是平息了这些正道诸仙的愤怒,也默认了商汤代夏的既成事实。从此,天下正式进入了商朝。”

黑袍长叹了一声:“原来,历史的真相竟然如此,这么说来,商代周虽然消灭了很多部落,得罪了不少的正道道仙,但也让天下从此由乱入治,对于正道的道仙,未尝不能接受,这才是夏商之交,没有产生封神之战这样的正道邪派全面大战的原因吧。”

老祖点了点头:“是的,商部落虽然取代了夏部落,成为天下共主,但伊尹也答应了正道诸神,不会象太古之前的人类帝国那样,形成一个强大的,一统的国家,商朝仍然会保留部落诸侯,自己作为盟主而已,而且,会以商业贸易的形式,来供应天下诸部,让天下人变得越来越多,而让中原的华夏,进一步地团结,生出更多的新神新仙出来。”

“这种随遇而安,无为而治的想法,其实是符合当时开始渐渐形成的道家,正派修仙的利益的,而我们前面也说过,大一统的,集权的,强行统治天下的强力政权,象夏桀那样的,反而是邪道诸神们所喜欢,正道道仙们所不能忍受的,夏桀为了竖立王霸之权,到处征战,强行消灭了不少诸侯,反而更象是走大一统,中央集权的路,所以最后,正邪双方都接受了这个现实,天下重归太平。”

“只是商朝建立后,内部的贵族们却是接受了祖先的那套,仍然是认同以人祭祀,是王朝的传统,而且经历了强行灭夏,取代自立的这件事之后,商朝也尝到了军事征服的好处,同时看到了夏朝因为中央军力不行,打仗都要靠九夷之师,终致灭国的教训,于是商朝虽然居天下之中,但一直保留了强大的军队,因为商朝从成汤到伊尹都有祖训,不得随意地向诸侯开战,灭国,不能象夏桀一样地残暴,甚至,在成汤之后的继任商王,还因为不服这祖训,被伊尹囚禁过,这就是著名的伊尹放太甲于桐宫,最后又还政的往事,你们二位应该都清楚。”

黑袍与斗蓬对视一眼,点了点头,斗蓬说道:“这太甲应该是想恢复原来的大规模人祭人殉,但为了获得奴隶,所以想对外开战,结果给伊尹阻止了吧。”

老祖点了点头:“是的,伊尹知道这世上不仅有邪道的神明与祖先,正派的道仙也仍然强大,如果为了祭祀而祭祀,为了祭祀而战争,伤人,那祖先们在战争中消耗的法力,恐怕还不够这些人祭来弥补的,反之正道道仙要是团结起那些给攻伐的部落,集体反击,那恐怕商朝的天下,会跟以前的有穷氏部落的后羿和寒浞一样,很快就消亡。”

“所以伊尹囚禁了太甲,又处死了不少支持开战的贵族,强行压制了国内的主战派,至于祭祀所用的奴隶,他一边是以国内犯法和逃亡的奴隶,进行了规模较小的人祭,另一方面,也是向周围的一些部落,以商品贸易的方式,购买他们与别的部落进行冲突时,所俘虏的奴隶,而这,就成为了商朝的人祭制度越来越扩大,以至于最后成为一个可怕的人祭帝国的开始。也是伊尹做梦也没想到的。”

黑袍叹了口气:“所谓智者千虑,也有一失,就在于此吧,上古时期人与神之间的联系太过紧密,神明可以直接地干涉人间之事,从气候变化,到五谷丰丰登,到牛羊成群,再到战场鬼兵,都是可以直接操纵的,也无怪乎人类对鬼神如此地恭敬,伊尹应该是从骨子里不愿意以人祭天的,但面对当时强大的神明与祖先,不得不做,只不过,他想控制规模而已。”

“可是,一旦开了可以以物易人,用牛羊布帛来买人的先例后,天下各部,尝到了甜头后,就会把发动战争,掠夺人口贩卖作为主要的生存方式,而商朝的神明与祖先们的大餐时代,就此到来。”

第5556章 商朝税赋乃人牲

老祖哈哈一笑:“黑袍尊者,真有你的,居然把我们天道盟自大商以来的献祭方式,说成大餐。”

黑袍平静地说道:“本来就是大餐吧,就象我们作为人类的时候食用牛羊鸡犬一样,神明与祖先们是享用魂魄,以增强自己的法力,维系自己的生存,当然,这只限于我们邪道诸神,因为人的魂魄之中就有天地间的灵气,说到底,自从人类占据了这天地之间的世界后,灵气就给人类吸收,成为其魂魄,这也是上天诸神们需要祭祀的原因。”

“只不过,大商是一起以活人作为祭品,这样给祖先们与神明所享用的魂魄,其中所含有的灵力会更高,更纯,比用牛羊这些祭祀要来的效果更好,所以我们邪道诸神,虽然出现得比较晚,数量也少,但是力量的增涨很快,尤其是在大商这六百多年的时间,祭祀盛行,成汤和伊尹虽然算是极力阻止着这个大祭祀的风气,但商朝上下,从贵族到族人对于祭祀的渴望,对于鬼神之力与祖先保佑的渴望,不是他们可以阻止的。”

斗蓬点了点头,说道:“黑袍尊者,你似乎并不喜欢我们的这种祭祀仪式啊,难道你觉得凡人平民的性命,比我们天上的神明与祖先们更重要?”

黑袍轻轻地摇了摇头:“作为一个自幼学儒的书生,我确实不太能接受这套,但作为天道盟的使徒和神尊,我必须要抛弃人性,也许,我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在生而为人的时候,吃着人间的食物,没有感觉到饥饿,但要是成为了神明,祖先,飞升成神了,那虽然有着无尽的寿数和高强的法力,但必须要享用到天地间的灵力才能活下去,那种饥饿的感觉面前,什么人性,仁义,都要扔到一边了,就象我们要是十天半个月没饭吃,快要饿死的时候,人相食也是常事。”

老祖满意地点了点头:“黑袍尊者,你要是一直这样想,不要教条迂腐于那些人间的条条框框,那就是好事,升仙成神之后,你再回头看人类,不过是蝼蚁一样,或者说,也就是你现在看那些用于吃食的牛羊鸡犬而已,不值得,也不需要对他们投入什么感情。天界有天界的法则和价值观,与人间完全不一样,你在神尊的位置上,要慢慢地习惯这种转变才是。”

黑袍正色道:“弟子谨遵老祖的教诲。不过话说回来,商朝在太甲之后,就是恢复了大规模的祭祀,而祭祀所需要的祭品,就是其他部落的族人,要变成商朝的奴隶,平时干活,到祭祀的时候,会作为祭品杀戮,以获得神明和祖先的保佑,这就是商朝对外发起战争的原因吗?”

老祖摇了摇头:“不,其实商朝自己打的仗并不算多,因为商朝的建都,还是在中原黄河一带,或者说偏向一点江淮地区,从商朝建立后,大规模的战争,主要是面向东方,面向东夷部落的,而对于西方,北方,则长期是处于守势。”

“这是因为商朝自己出身在东方,江淮一带,而夏桀死后,夏朝的遗族,也多是在有巢氏一带的淮南地区,商朝挺怕东夷部落打着夏桀的名义,再次拥夏起兵,因为当年太康失国后,在仲康之后,太康的儿子相一度是在淮北东夷部落的支持下,起兵复国,而曾经攻灭夏朝的有穷氏部落,也是来自东方,在那个时代,来自东方的东夷部落的威胁,要超过遥远的北方草原胡人和西边的羌人。”

“于是商朝是在西方,北方封了不少忠诚于他们的诸侯,以安抚和抵抗北方的胡人入侵,去了北方草原的淳维一族,远赴漠北,几百年来没有对商朝构成威胁,而且草原诸部往往是自己间攻杀不断,很少南下,那个年代里,农耕在天下还没有普及,胡人南下抢掠五谷粮食的成本很高,所以并不常用,至于西羌那里,也跟草原差不多,只是在太康失国后,一度在几百年前逃进西北草原,成为蛮夷的周部落,回到了关中地区,在周原歧山一带落户,这个时候的周部落,还很弱小,甚至要依附于诸侯崇国的保护,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周部落,几百年后,居然成了终结商朝的大敌。”

斗蓬的眉头一皱:“老祖您的意思是,周部落是被商朝所雇佣,为他们去出兵俘虏,讨伐北边的狄人和羌人,为商朝在稳定西部安全的同时,也是受到了商朝和其属国崇国的保护,得以安身立命。是吧。”

老祖平静地说道:“商朝是把不少忠于他们的部落,轮流地安置到各地,象北边,西边是经常要和羌人,狄人战斗的地方,在商朝时,羌人的武力威胁要大过狄人,因为跟马有关,跟骑兵有关的各种战术和军事技术,还没有大量地开发出来,反而是习惯以战车作战的西羌,犬戎,成为了西方的大敌,象赢秦部落,也是给派到了西方长期驻守,所以一千年后,秦部落回归关中,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的祖先就曾经长期在这里生活,当然,有商一代,在西方最大的守护部落,还是周部落。”

“姬周在太康失国后曾经长期逃到了戎狄地区,大约是今天的河西之地与河套草原一带,但后稷毕竟是识五谷,推农耕的先贤,他的子孙们并不是太喜欢和习惯那种游牧生活,在公刘的时期,开始南下,想要回到中原的农耕地区,但这一过程,持续了数百年,直到古公檀父之时,才在戎狄的逼迫与驱赶之下,来到了周原,结果因祸得福,在这里找到了适合农耕的地方,就此定居,他们几百年来一直受了各路羌狄部落的攻击,但自己又给商朝看成了羌部落的一支,所以身份很微妙,商朝保护了他们,允许他们在周原定居,但条件就是要他们交税,这个税赋,不是象别的部落那样,交出牛羊或者是粮食,又或者是布帛绸缎,而是要他们交出商朝最需要的东西,那就是用于祭祀的人牲。”

第5557章 周原创业百战多

斗蓬的眉头一皱:“就是说,要让周部落去和西羌的戎狄部落开战,俘虏他们的族人,作为人祭的对象是吗?”

老祖点了点头,说道:“是的,这算是以夷制夷的一种手段,在商朝看来,周部落虽然臣服于自己,但也是从西羌部落中战败逃过来的一个部族,并非自己人,而大禹则出自西羌,商朝灭夏,本质上也是东夷部落与西羌部落的更替之战,虽然最后夏桀和淳维分别向着南北两边逃亡,不再回到西羌的祖居之地,但西羌能产生一个夏部落,就能产生别的对商朝有威胁的部落,因为当时的羌人,实力是要强过北方狄人的,若不是有着关中的四塞之地作为屏障,那谁也不知道这些强悍凶猛的西羌部落,何时会越过秦岭,杀出关中,来到中原腹地。”

“于是,商朝是把周部落,崇国这样的异姓诸侯,给分封到关中一带,作为抵抗西羌的最前线,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也出自羌狄,对羌人的部落很熟悉,另一方面,这种以夷制夷之法,哪怕是周部落再次被灭,他们也不会太过心疼。毕竟,死的不是本族本国之人。”

“当然,周部落当年到周原的时候,还很弱小,就是因为打不过其他的羌人部落邻居,才被迫来投商朝,这点,商王是知道的,也不会让周部落独面西羌,除了周部落以外,象赢秦部落,也曾经长期驻守在西陲之地,可见商朝还是轮流地派到西方和北方精兵猛将,用于防御这些异族强悍的野蛮人呢。”

“总的来说,有商一代的时候,羌人还是离散的,分开的一个个部落,没有形成过大的部落联盟,更没有形成统一的,完整的国家,在当时的天下,已经出现了唐,虞,夏,商这些朝代了,虽然也只是名为朝代,实为部落联盟的分封制度,但毕竟可以会合诸侯,出动九夷之师,或者是召集上百个部落的联军一起进行作战,这不是西羌部落可以单独应付的。”

“周部落不是天子,召集不来这么多的兵马,但以他一个部落的力量,加上周围的其他商朝诸侯的帮忙,只要跟这些商朝诸侯如崇国搞好关系,不被其攻击,而是在被羌人攻击时,他们还能来出手相助,那弱小的周部落,就可以在作为羌人对抗的第一线,生存下来,不用象之前几百年那样,给打得四处流浪,居无定所了。”

“而周原一带,是游牧部落看不上,而擅长农耕的周部落天赐的宝地,他们在这里开荒耕垦,建立城邑和不少山间的坞堡,村寨,以作呼应,原野的草原可以放牧牛羊,盆地里的水边良田,可以进行耕作,比起游牧部落有优势的地方,就在于他们可以农耕,有稳定的粮食产出,这样就不必象那些西羌部落一样,在一个地方放牧一段时间后,草吃得差不多了就得离开,遇到了天灾,就会实力大减,而周部落到了周原之后,把祖传的农耕手艺又给捡了起来,这就意味着他们有了稳定可靠的食物来源,也不必被迫迁移,居无定所。”

“这种对于黄河一带的中原部落已经比较普遍,但对于羌人却是几乎没见过的全新生产方式,顿时就引来了普遍的关注,周围的几个商朝诸侯,也是采用游牧的生产方式的,向周部落示好,周部落从古公檀父开始的历任君主,对着这些来示好的部落,比如崇国这样的大诸侯,也是慷慨地教会了他们不少耕作的技术,并给他们提供了不少耕作的种子,以及灾荒时的粮草,助他们渡过难关。”

“周部落的兴旺引来了一些西羌部落的眼红,他们开始向着周部落进行攻击,想要象以前那样通过打败弱小的周部落,来抢掠周部落的粮食与人口,可是他们低估了周部落的实力,通过稳定的收成,周部落已经今非昔比,不仅部落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发展,自身的人口增加不少,而且主动来投奔周部落,甘愿成为周部落族人的羌人与狄人散户也有不少,更是在遇到外敌时,可以得到周围的商朝诸侯国的援助,于是,强弱逆转,周部落不仅这回没有象以前那样给打败,驱逐,反而接连打败了不少羌人的强大部落,甚至接下来主动出击,把周围的一些不怀好意,与周部落为敌的西羌部落,向外驱逐了。”

“在这个过程中,周部落的地盘在慢慢地扩大,向着被打败,被驱逐的原来的那些西羌部落的领地,牧场,逐渐地扩张,在这个过程中,周部落也能俘获大量的羌人俘虏,他们把很多身为贵族的羌人俘虏,献给了遥远的商朝,作为税赋贡品,这个时候,周人还不太知道,商朝那可怕的人祭传统和仪式,还以为这不过是诸侯对于天子的献俘行为,还以为这些俘虏,会作为奴隶,以后成为商朝的子民,就象自己部落当年投奔商朝时,被收留,成为附庸,为商朝守边呢。”

老祖一气说了这么多,终于缓了下来,嘴角边挂着一丝戏谑的笑容,而一边的黑袍则冷笑道:“古人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叫助纣为虐,恐怕,要是周人知道自己俘虏的同族羌人的结果后,会悔恨不已吧。”

斗蓬摇了摇头:“我认为他们没的选择,在那个时代,奴隶的命运与牛羊无异,不过是会说话的牲口罢了,商朝只不过是祭祀的规模和用的人数特别多罢了,其他部落,也普遍地这样人祭人殉,就象老祖在说王亥的往事时说过的,这种祭祀方法,有不少还是跟别的部落学的呢。”

说到这里,斗蓬也冷笑道:“就是周部落难道就不人祭人殉了?别说这时候他们还是刚从羌地狄区过来的野蛮部落,就算后来建立周朝后,他们也用人祭天,进行祭祀呢,只不过规模没商朝这么大罢了,没什么助纣为虐的说法,那时候天下的各个部落,都是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