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袍叹了口气:“这确实是惨无人道,而且必遭天谴,现在我们知道,这个天谴,是来自于天神与祖先,这也算是强制让我们不得干这种事,不过,天神和祖先们自己则还是需要享用祭祀的魂魄,其实,这不也是一种食人吗?当然,可能人在他们眼里,就跟鸡犬牛羊在我们眼里一样,已经不算同类了。”
老祖沉声道:“黑袍尊者,请你注意一点,祖先与天神们所要的,严格来说不是人的魂魄,而是天地间的灵气与精华,因为这些灵气和精华集中在人身上,形成了魂魄,所以他们才会需要这些,这和以人为食,是两回事,本身人类的魂魄,就算不给祖先与天神们所享用,也会消散于天地之间,成为充沛的灵气来源,供太古时期的各种修炼之人享用,只不过,人刚死的时候,魂魄未散,可以以祭祀的方式,把魂魄直接让祖先们享用而已。”
黑袍正色道:“弟子明白,弟子知错,老祖,您还是说说这车轮杀的规矩吧,鬼方族人可不是天上的神明,他们用这种残忍的方法处决敌对部落的俘虏,是为了不让对方有报仇雪恨的可能吧。”
老祖点了点头:“是的,一般的游牧部落打打杀杀是为了草场与水源,是为了生存,对于占了这些地方的部落,赶走便是,犯不着做事太绝,可是鬼方部落和别的游牧部落不一样,他们是要永远地占据这些草场和水源,即使自己不在转场的时候,也不允许别人占有,这就需要把跟他们为敌的那些部落,永远地驱逐或者是消灭,再也不能对自己形成威胁,不然赶走了还会很快回来,下次还要再打,所以鬼方部落对于敌人,要么是杀绝,要么是让他们彻底害怕,自己远离,所以车轮杀,就给他们发明出来了。”
“当然,也不乏更加残忍的一些部落,连小孩也杀,包括对于敌对部落的女人,也不留活口,但是后来鬼方部落发现,小孩子不懂事,不太记仇,尤其是在母系部落的时代,只认母亲,不知父亲,从小如果是在鬼方部落长大,那只会视鬼方部落为家,既然可以保留女子为部落传宗接代,那小孩也没有必要痛下杀手斩尽杀绝。这跟部落在草原上打猎时,对于幼小的野兽也会网开一面,是一个道理,当然,这被后世的周礼儒家解释为上天有好生之德,其实,只不过是因为这些可以留下生命的幼儿,女人,对于鬼方部落的用处,大于直接杀了他们祭祀或者是威慑时的作用而已。”
黑袍冷笑道:“还是真的会算账啊,留了妇孺,以后小孩长大成为部落的战士,可以去抢来更多的妇孺,总比全靠自己生的好。不过,把对方部落男子杀光,也是为了确保后代是自己所生的,看来,这些鬼方部落,是在向父系部落转化了吧。”
第5574章 鬼方兵马动地来
老祖微微一笑:“这点都给你看出来了呀,不错不错,确实,其实太古时代,多是母系部落,生出孩子往往不知其父,但母爱幼儿乃是所有动物的天性,不止人类,很多女子之所以被迫在部落被毁灭后愿意归顺投降敌人的部落,为其生儿育女,除了自己要求生之外,很大一个原因也是在于幼子,如果是成年儿子被杀,而过了生育年龄的中老年妇人,往往也是不留的,直接杀掉,以免其丧子之痛后会留下来寻机报仇。”
黑袍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杀夫之仇有时候可以淡忘,但杀子之仇,是不共戴天,非报不可的,这是天性使然。这么说来,敌对部落之间的攻杀,即使是留女人,也是要留年轻的,起码是孩子年龄小的,一方面是因为其还有生育能力,一方面,也是要其承担起抚养幼子的责任吧。”
斗蓬冷笑道:“现在的草原上也是这套啊,杀夫留妻,杀父留子,这些妇人若是想在部落里活下来,就得让孩子忘了以前的仇恨才行,得把自己当成新的部落的一员才行。”
老祖叹了口气:“现在早已经进入父系部落的时期了,以前的母系部落时期,老实说就算是女子,也不会太清楚自己的孩子是谁的,可能部落里成年男子人人都会是孩子他爹,而后来进入父系部落之后,明确的只有小家,小帐了,女子对自己丈夫的感情,孩子对于父亲的认同是不一样的,所以这种时候,很多部落不再把对方斩尽杀绝,而是连男俘也留下,至少是作为奴隶使用,这也是降低对方仇恨,尤其是稳住女子和孩子的一种办法。”
说到这里,老祖的眼中冷芒一闪:“不过,鬼方部落仍然是有将对方斩尽杀绝,以车轮为尺度的传统,至少在商朝时是这样,有些鬼方部落还是母系部落的模式,甚至是部落首领也是女子,当然,这些女人骑马射箭,快捷而凶残,与我们印象中的中原女子完全不同,车轮杀的方式,是出于恐怖与震慑敌对部落,让其以后不敢与这些鬼方部落为敌,而以车轮为尺度来衡量,也说明鬼方部落有大量的车子,可以改装成战车用于战斗呢。”
久未开口的斗蓬眉头一皱:“这战车可是鬼方部落最大的利器,在商朝那个时代,连商灭夏的大战时也只能出动七十辆战车,可见其珍贵,而鬼方部落是可以把整个部落放在车子上行动的,若是有数万甚至数十万人一起东征,那战车的数量可以成百上千,这对当时的中土华夏来说,无疑是几乎无法战胜的劲敌。”
老祖微微一笑,说道:“虽然这些鬼方部落确实是有数百辆的战车,但也不是说就无法战胜了,因为商朝这时候的战车也是成百上千,而且对外的不断征战,也导致了他们有专门的国人,战士阶层,一次性出兵,可以有数万之多,加上商朝可以驱使周部落,崇国这些仆从诸侯一并出兵,他们的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反观北方的鬼方部落,他们一路从河中之地,花了数十年,上百年的时间远道而来,沿途之上不断地要征服其他的游牧部落,控制其水源草场,甚至不少部落自己也打了起来,更是有不少部落走了一阵子以后,也不想再继续东进,而是留在了原地,与当地的土著部落通婚融合,成为了新的族群,真正一直向东进发的鬼方部落和族人,越来越少,等他们真正地出现在了西域以北的草原时,已经不到原来出发时的三分之一了。”
“但就算这三分之一的鬼方部落,仍有族人十余万,战车上千辆,这样的实力,对于西域一带,那些半耕半牧的城邦式国家,无疑是压倒性的优势,短短十余年间,几乎整个西域地区都被他们征服与摧毁,但是西域地区,仍然是绿洲少,荒漠多,并不是鬼方部落理想的地盘,于是,他们在西域没有作过多的停留,就继续向东,在有易氏部落的指引到,到了河西陇右之地,而在这里,他们要打交道的对手就换成了羌人。”
黑袍叹了口气:“这些鬼方部落还真的是一路打打杀杀不断啊,见谁打谁,我估计他们的消耗也不小,不然不会有这么多部落没有跟上,毕竟,从河中之地一路东进万里,没有见到大片的可以适用于农耕定居的地方,出了草原又是草原,恐怕不少部落会怀疑有易氏是不是故意带他们走错路呢。”
老祖点了点头:“有易氏部落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变成一个鬼方部落了,行事风格与鬼方部落别无二致,学会了战车这些技术的同时,也继承了鬼方部落的残忍与好战,哪怕在王亥时期,有易氏部落就有把人大卸八块,用于祭祀的传统,这倒是跟野蛮残忍的鬼方部落一脉相承,也许是靠了河伯的指引,他们到了羌人的地盘之上。”
“在这里,他们倒是没有象这一路上对别的部落那样灭族屠部,而是跟羌人暂时达成了某种友好共处的局面,因为,他们有共同的敌人,那就是商朝,很快,给商朝屠戮,捕掠的羌人部落,就成为了这些鬼方部落的向导,先锋,与有易氏部落一起,引导着鬼方军队,向着商朝最西边的赢秦,姬周,崇国这些部落与方国,发起了强大的攻击。”
“而另一部份的鬼方部落,则是从西域之地向东北方向进发,通过了漠西草原,到了河套之地,岭表之外,在这里,他们也与当地的一些狄人部落结了盟友,在教会了他们一些马拉,牛拉大车的技术的同时,也得到了他们的补给与草场水源的借用,从这个方向,他们可以南下关中甚至是并州一带,向着商朝的北方边境,发起全面的攻击,也就数年时间,商朝的西部,北部的诸侯,遭遇了强大的打击,这让商王武丁不得不抽回征讨淮夷的军队,甚至主动与淮夷部落的公主妇好联姻结亲,让妇好,以王后的身份,再次出动九夷之师,配合商军作战。”
第5575章 商朝淮夷非一族
黑袍的眉头一皱,说道:“这妇好是淮夷部落的贵女吧,她嫁给武丁是一场政治联姻了?九夷之师一直是夏朝的凶悍部队,这个时代,为何会为商朝所用呢,商朝自己的军队哪里去了?”
斗蓬冷笑道:“既然是九夷,淮夷,那就不是夏朝自己人,只不过以前他们是给夏朝征服,或者说是给了好处后,为夏朝效力而已,夏朝开国时的核心盟友是斟浔部,斟灌部,有仍部,有缗部这些部落,大多数在中后期到了青州齐鲁一带,关系也不再象开国时那么好了,所以夏桀示恩示好于九夷部落这些曾经的敌人而已。”
“这是一种平衡之术,不过,大禹治水的时候,曾经远到会稽之地,还斩杀了在吴越之地极有影响力的防风氏,屠灭其部落,震慑了各路淮夷与百越部落,所以在夏朝末期时再施之以恩,这样恩威并施,就会诱九夷之师,为之效力。”
“至于商朝,虽然其在夏朝看来,也是东夷的一支部落,但他们是来自于北方,发迹于中原,跟淮夷,百越这些在东南方向的东夷部落,可以说没什么瓜葛,最多不过是商朝在部落时期的行商之时,有些贸易往来而已,后来淮夷部落收留了逃难的夏桀,这就让商朝有了对他们开战,发动战争的理由和借口,就跟羌人一样,找个借口就打,本质上还是为了发动战争,获得用于祭祀的人牲。”
黑袍点了点头:“你是想说,到了武丁的时代,淮夷已经从商朝的敌人,变成他们的盟友了吗?”
老祖微微一笑,说道:“其实,你们谈的都没有什么问题,只是你们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从夏朝开始,一直到商朝武丁这时期,近千年下来,不停地对东南方的淮夷进行征伐,原因可不止是要人牲用于祭祀这么简单,真要纠结起来,更主要的是两点,一是非我族类,二是怀壁其罪。”
黑袍与斗蓬同时双眼一亮,异口同声道:“还请老祖明示弟子。”
老祖点了点头,说道:“这些淮夷,东夷之众呢,很多是以前的三苗,九黎的遗民,他们被炎黄部落联军打败之后,就失去了持续数千年的北上势头,开始被逼得不断南下,在齐鲁之地,在江淮之地,是他们的主要聚居之处,虽然有些部落归顺了黄帝,以及后面的几位帝君,但总的来说,最多只是表面上臣服,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来朝贡一下,给些土特产而已。”
“当然,在部落时代,即使是号称天子,也不可能象后世的郡县制那样管辖到位,就算是从大禹治水后就斩杀了了防风氏,从夏启即位后就要消灭有扈氏也可以看出,所谓的天子,也只不过是一个大一点,强一点的部落而已,没法号令天下。”
“所以在那个时代,作为天子部落,是无法象后世那样,真正的抽丁收税的,管理的地方很有限,但天子部落又是需要很多地方的特产,尤其是铜,锡这些,是用于打造青铜器的必备矿产,此外,制作精美的玉石陶器,也是东夷一带的江淮部落的特产,所以,从黄帝之后,对于齐鲁之地与江淮之地,持续不断的战争,一是为了扩张,让自己的核心部落的族群能征服当地的三苗九黎部落,融合为华夏一族,定居于此,二是为了控制这些地方的资源,最主要的资源,仍然是各地的矿产。”
斗蓬若有所思地说道:“确实,上古之时,所谓的来朝贡天子,都是要带贡品的,其实这些贡品,就是当地的土特产,有些是制作青铜器,玉器这些最重要的物品所必须的原料,包括工匠,只有交出这些,才算是真正地臣服了天子,也是对天子作出了臣子应有的贡献,可以换取和平。”
老祖微微一笑:“是的,如果不交,那就是对天子不敬,就有了发动征服战争的理由,炎黄部落开始,华夏一族在战争上对于三苗九黎,就有很大的优势,来自于北方的炎黄部落,从青铜器,尤其是青铜武器的先进程度,到弓箭,到战车,都是对三苗九黎有了压倒性的优势,而其于这些武器基础上,还有严格的纪律,征发组织军队的能力,包括作为天子,部落联盟的首领,可以调集几十个,上百个盟友来发动战争,这比可能只有十几个松散部落联盟的东夷,要强大得多,所以这持续上千年的战争,结果就是他们被步步打退,从齐鲁,从中原,从南阳,一步步地退向了荆楚,江淮,吴越,荆楚方向不提了,那边是祝融氏成为南方之主,而江淮这里,则仍然是各路淮夷蟠踞,占了大量产铜,产锡之地。”
“所以从夏朝开始,就是不停地对这个方向的淮夷,以各种理由用兵,当然,也是又拉又打,分化瓦解,就象九夷之师,其实就是给夏朝打怕了,打服了,又给了一些恩惠的淮夷部落,让他们享受了夏朝主要盟友部落的待遇,这让他们甘心为夏桀效力,而象出身于东夷有穷氏这样的强大部落,甚至一度能打败夏军,废黜夏后,这样的部落就会给赶尽杀绝,或者说打到解体为止,夏朝亡了之后,商朝是继续了这一策略,向着淮夷方向用兵,他们在灭夏时的都城就在毫地,接近江淮地区,也说明他们商朝作为夏朝的一方诸侯,没少跟这些淮夷打交道呢。”
黑袍冷笑道:“有意思,按理说作为同族,同为东夷部落的商朝,却是要跟以九夷之师身份出现的淮夷,或者说其他东夷部落为敌,反倒是作为异族的夏朝可以得到九夷部落的效忠。看来这东夷的内部,也是非常分散的,没有羌人对于夏朝这样的同族的忠诚呢。”
老祖点了点头:“是的,因为东夷只是占了中原的炎黄部落,华夏一族对于东方各部落的统称,他们自己可没把自己当成同族同种呢,再说商朝出身黄帝之后,并非三苗九黎子孙。”
第5576章 和亲公主谱传奇
斗蓬笑道:“是啊,炎黄子孙,和三苗九黎的部落,按说是世仇死敌的,不过,几千年过去了,很多炎黄子孙和三苗九黎也早已经通婚融合,成为了华夏一族,分界线也没那么明显了,老祖说得很对,如果炎黄子孙们给这些战败的淮夷更好的待遇,那为何不效忠他们呢,就算是三苗九黎诸部落,在蚩尤死后,也一直没有一个能团结起各部的首领,几千年来都没再出一个苗王,这让他们自己四分五裂,相互攻杀,也许,他们之间自己的仇恨,要远大于跟炎黄子孙的。”
老祖正色道:“就是这回事,所谓的同族同种,未必就是一路人,就象现在草原上的蛮夷部落一样,虽然都是游牧部落,甚至还有一些血缘,姻亲的关系,但为了根本利益,也就是谋生的水源,草场这些,仍然是大打出手,几百年,上千年都是攻杀不断,在匈奴汗国一统草原各部之前,几乎就从来没有一个能让整个草原统一的雄主,这就是他们跟我们华夏一族的最大差距,而这些淮夷部落,同样如此,他们没有一个能统一各诸侯,部落的首领,最后只能被有统一共主的中原政权,一步步地蚕食,一步步地向南方退却。”
“而在这个退却的过程中,很多部落给消灭,更多的部落则臣服于炎黄子孙们的统治,与其通婚,融合,这导致炎黄子孙所建立的部落越来越多,人口也是越来越多,在中原的炎黄部落,不象鬼方部落或者是草原上的那些游牧部落那样凶残,要屠尽或者是奴役敌对部落的男丁,占据这些部落的女子,几千年来,中原的炎黄部落是以归顺或者是朝贡,就可以放过不攻击,甚至还会给与他们爵位,承认他们的臣属地位并加以保护,就象是鬼方的那次大规模攻击,作为羌人一系的姬周,崇国等西部诸侯,被羌人部落联合鬼方大军来攻打,商朝作为中原天子,就有义务出兵保护这些仆从诸侯。”
“之前商朝与淮夷的战争,冲突不断,主要原因还是要控制这些部落所控制的矿物产地,尤其是对于打靠青铜武器至关重要的铜矿,锡矿等,还有玉石,这就是淮夷所在地区的特产,上千年来,中原政权不管是夏还是商,都一直在向这些有着丰富铜矿的地方扩张,就是今天的淮南,江州等地,淮夷部落,时叛时降,但始终没有出现一个能统一各部,对夏朝或者是商朝形成实质性威胁的大首领,哪怕是在商朝,曾经也有过兰夷这样的淮夷部落,一度强盛之后甚至主动进攻商朝的地盘,但最后还是被商朝联合其他的诸侯部落打败,消灭。”
“只是商朝在对这些部落的征伐过程中,也是反复拉锯,因为有商一代,六百多年,自身的政权也并非一直稳定,商王更非代代明君,在前中期,曾经有过称为九世之乱的衰弱期,和所有的帝国一样,王位成为争夺的核心,商朝本身就是没有确定是兄终弟及还是父死子继的制度,就跟那些草原上的蛮夷一样,为了继承权会有很多纷争,而国家也会在这些内乱之中衰落,这就给了周围的如狼似虎的诸侯们反攻的机会,兰夷,班方这些诸侯,就是在商王外壬的时候联手发难,分别在江淮和并州地区,给商朝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最后还是借了彭伯等诸侯的力量,才把这些叛乱的诸侯给镇压了下去。”
“但如果连平叛都要借外力,那战后的利益划分,也得是让给这些勤王的诸侯才是,被打败的诸侯,从人丁到地盘,要划给这些勤王的诸侯,甚至是原来的商朝的一些地盘,被叛乱的兰夷,班方等部落攻取的,在战后也要分一些给勤王的诸侯部落,这让商朝的对外扩张,是拉锯式,有反复的,甚至是占的一些地盘,过了几十年,上百年后,也可能被迫再吐出去,这与商朝几百年来不断地迁都,也是相适应的。”
黑袍冷笑道:“从这点上看,无论是夏商周,还是之前的唐朝,虞朝,这种分封诸侯的模式,都是有极大问题的,不能直接把天下的地盘,置于天子所信任的官吏们的治下,那这些地方,就非王土。”
老祖点了点头:“是的,所以我们邪道诸神们,最后都想要大一统,要中央集权,消灭以前的分封诸侯的天下模式,不过,一直到秦朝建立后,这套才成为定制,而且,这距离我们商朝灭亡,已经过了近千年了,不提这个,我们还是回武丁大王的时期,这时候商朝经历了九世之乱,频繁的迁都,内忧外患一起来,旧都被孤魂厉鬼们所作祟,不得不放弃,而新建都城,又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会引得一些诸侯部落起异心,所以,商朝的国力就在这样的内耗中,渐渐地消耗掉了,到了武丁大王之时,更是迎来了可怕的劲敌,鬼方。”